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云南丽江初一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民族政权并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2、隋唐时期,王东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才子。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长安参加殿试。此事件最早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 3、下边的示意图可以反映出的内容是

    A.占城稻的推广 B.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海外贸易的兴盛

  • 4、唐朝加强对今新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民族交融。唐朝在今新疆地区

    A.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对西域的骚扰 B.封西域首领为“天可汗”

    C.设立伊犁将军 D.设立西域都护府

  • 5、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说法错误的是(  )

    A.发生在明太祖朱元璋时 B.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

    C.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规模大、时间长

  • 6、下列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

    B.鉴真东渡

    C.新罗商人来华经商

    D.玄奘西行

  • 7、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天宝危机

  • 8、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9、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在各个领域都非常突出,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

    A. 灵渠   B. 白渠   C. 郑国渠   D. 隋朝大运河

  • 10、清朝前期,率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的首领是(       

    A.阿骨打

    B.阿保机

    C.元昊

    D.渥巴锡

  • 11、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最终完成于( )

    A. 北宋 B. 南宋 C. 元朝 D. 清朝

  • 12、欧阳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经官至枢密副使(掌管兵权)、参知政事(行政权)。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A.重文轻武

    B.武将专权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民族政权并立

  • 13、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       柳公权《金刚经碑》                  怀素 《自叙贴》

    A.隋唐书法艺术难以超越

    B.国家统一促进文化交流

    C.君主开明有助艺术繁荣

    D.对外开放利于艺术多元

  • 14、郑和七下西洋,长驶远驾,“示中国富强”。如此盛大的远航,却突如其来,悄然而去。“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其主要原因是

    A. 明朝国力的衰退

    B. 科学技术的落后

    C. 西方列强的侵略

    D. 八股取士的影响

  • 15、唐太宗任命善于谋略的房玄龄和敢于断的杜如晦做宰相说明唐太宗(  )

    A. 开明开放,海纳百川 B. 重视农业,发展生产

    C.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D. 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 16、隋朝的历史贡献可与秦朝相媲美,隋朝对我国历史的贡献有(   

    ①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②开通了大运河     ③推行郡县制     ④创立了科举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7、阅读下面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

    长城

    大运河

    明长城,抵御了北方蒙古贵族的南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隋朝大运河,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A.抵御了少数民族侵扰

    B.形成了军事防御体系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巩固统一

  • 18、如果你是北宋初年东京城内的普通百姓,你应该穿何种颜色的衣服

    A. 紫色

    B. 红色

    C. 绿色

    D. 黑白色

  • 19、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汉、蒙、维吾尔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A.藏族

    B.满族

    C.回族

    D.白族

  • 20、唐朝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的“开放的对外政策”与天竺有关

    A. 遣唐使

    B. 天可汗

    C. 玄奘西行

    D. 鉴真东渡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一生最伟大的成就是建立元朝.错误: ,改正: .12.统一蒙古的是 ,1271年定国号为元的是

  • 22、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__________不断壮大,市民文化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________”。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________”。

  • 23、岳飞被害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____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 24、设置东厂的皇帝是________

  • 25、宋代词人层出不穷,婉约派杰出女词人是________

  • 26、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应的事物名称

    (1)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 27、改错题:下列各小题的历史叙述中均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1)隋朝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千米。

     

    (2)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3)明朝南京城中的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是由木匠出身的蒯祥等人设计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作品方折峻丽,笔力劲健的唐代书法家一一

    (2)作品落笔雄劲风格奔放的唐代画家一-

    (3)享有“诗仙"美誉的诗人一一

  • 29、唐贞观初年,高僧______西去天竺取经;明朝初年,_____率船队七下西洋。

  • 30、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 ,南越_____”,超越汉朝和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列举出明清时期著名的长篇小说两部。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从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经过万里长征在抗日烽火中再起,从奋起反击国民党军的全面内战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正可谓“雄关漫道铮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材料一提及的“万里长征”中,党中央召开了一次什么会议,他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材料二“歌曲《走进新时代》里写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2)根据材料二,请问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

    (3)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指的是哪位领导人?

    (4)哪次会议把这位领导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5)改革开放后,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对外“窗口”城市是哪?还开放了哪几个经济特区?

    材料三“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 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一首经典的《爱我中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中华“我国现有五大省级自治区,30个自治州、117个自治县。”

    (6)材料三反映了当今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哪一项政治制度?

    (7)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政府实施了什么伟大战略部署,使少数民族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气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