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文中“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意在反映明代八股取士
A.削弱了儒学地位
B.使皇帝的权力高度集中
C.损害了国家统一
D.摧残了中国的思想文化
2、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康,是封建时代有名的“治世”
B. 唐太宗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C. 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
D. 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高祖吸取教训,调整政策
3、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中描写的情景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A.隋文帝
B.唐玄宗
C.唐太宗
D.宋太祖
4、有这样一副对联“爱国名将,百战不败扫平倭寇之患。民族英雄,八方敬重留传不朽名著”。它反映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事迹
A. 岳飞
B. 郑和
C. 戚继光
D. 寇准
5、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折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12世纪时,蒙古草原分布着许多部落,各部落之间互相仇杀
B. 《全唐诗》辑录的诗歌有近5万首
C. 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D.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6、司马迁和司马光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们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其代表作是
①《史记》 ②《资治通鉴》 ③《金刚经》 ④《本草纲目》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7、关于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说法错误的是( )
A.海上、陆上丝绸之路并举
B.造船和航海技术有较大发展
C.只有陆路交通没有海路交通
D.与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8、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部作品,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描写的内容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这部作品是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9、有人赞颂隋朝大运河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见开凿大运河的作用是
A.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 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C.加强了民族融合 D.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10、“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与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11、2019年4月,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扬州举行。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
A.促进隋朝统一 B.方便皇帝巡游
C.巩固边疆防务 D.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12、被后人誉为“诗仙”和“诗圣”的分别是:( )
①李白 ②王维 ③杜甫 ④白居易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3、下列革新措施中,不属于贞观时期的是( )
A. 完善三省六部制
B.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C. 统一南北币制
D.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14、下图所示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用胶泥刻字……伙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互用之,瞬息可就。”
A. 蔡伦改进造纸术
B. 华佗制成“麻沸散”
C.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D.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5、宋朝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的时代”。下列属于宋朝创新表现的是( )
A.发明活字印刷术 B.发明火药 C.改进造纸术 D.发明司南
16、1662年,打败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A. 郑和
B. 郑成功
C. 文天祥
D. 岳飞
17、在现代社会中,手机微信等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出现在我国北宋时期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 美元
B. 英镑
C. 会子
D. 交子
18、连环画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好读物,阅读下列连环画,能够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的是
A.
B.
C.
D.
19、下面关于摇滚乐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摇滚乐起源于黑人音乐
B. 即兴演奏使摇滚乐形成了多种风格
C. 摇滚乐先在欧洲流行,而后传到美国
D. 摇滚乐是现代音乐的一个代表
20、元朝著名的纺织家黄道婆纺织所用的原材料是
A.棉 B.纤维 C.蚕丝 D.麻
21、1644年_____(人物)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明朝崇祯皇帝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22、宋朝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传统节日受到人们的重视。
23、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登上皇位,赵构就是______,后来定都临安,史称_____。
(2)岳飞抗金:岳飞统率“______”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3)岳飞被害:宋高宗和权臣______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______”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4)宋金和议: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______,双方以淮水至__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金对峙:金迁都燕京,改名为______。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______一隅。
24、顺治时期,颁布“_____”,严格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舟、渔船“片帆出海”。1757年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_____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5、党项族:(1)区域: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_____的一支。(2)建国: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____称大夏皇帝,定都____,史称____。(3)统治:仿效_____,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西夏文字。
知识点2 辽与北宋的和战
26、1276年,元军攻入临安,______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_______等人继续抗元斗争。_______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27、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一部________通史。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是《________》。
28、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建立时间是_____年,建立者是宋太祖_____,都城是_____(开封)
(2)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①措施:
在军事方面,解除_____将领的兵权;将领有拥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定期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行政方面,在中央,采取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设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派_____担任知州等,并且三年一换,设_____分权。
在财政方面,设置_____,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
②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_____大大加强。
29、明朝科举考试的文体是________。
30、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从________开始,到________时最后完成。
3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松赞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迎接文成公主,行子婿之礼。之后与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为公主筑城、修建宫室,遂“和同为—家”。
材料二: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后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停战,约为兄弟之国。
材料三:宋向金称臣,金册封宋康王为皇帝;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属宋,北属金,割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予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从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送至泗州交纳。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家”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和议”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给双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盟约指出,宋金议和划定的分界线是什么?该盟约签订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4)民族交融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促成这种趋势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32、写出与下列人物相对应的代表作品
①司马光
②李时珍
③徐光启
④汤显祖
⑤曹雪芹
33、唐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盛时期,当时国家统一强盛,经济高度繁荣,中国封建科技文化艺术走向巅峰。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这是诗人杜甫《忆昔》中的诗句,诗中描绘了唐玄宗在位的最初二十几年里出现的兴盛景象。
材料三:唐时期是我国封建文化的高峰期,文学和艺术创作成就斐然。
(1)请说出材料一中两个人物的名字。并指出他们都体现了唐朝在哪一领域取得的成就。
(2)依据材料二回答: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兴盛景象,历史上把这一盛世局面称为什么?
(3)唐玄宗前期实行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4)依据材料三列举两位在绘画这一艺术形式方面取得成就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