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云南德宏州初一下册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曾经参加过北方的抗金斗争,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的南宋词人是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柳永

  • 2、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七十华诞,也是新疆和平解放七十周年。下列关于我国历代政府对新疆的管理,说法正确的是(  )

    ①设置西域都护 ②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③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 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 3、公元7世纪时,一位外国人非常羡慕唐朝发达的文化和佛教,制造了1000领袈裟,派人送给唐朝的僧人们。这些袈裟上绣着四句话:“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这四句话被我国的一位高僧看到,非常感动,后来应邀前往该国。下列选项,正确反映这位高僧的事迹的是( )

    A.不畏艰险,前往天竺取回大量佛经。

    B.加强了和西域各国的联系,促进丝绸之路的开通

    C.为中国和新罗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D.把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等传播到其他国家。

  • 4、1115年,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的是

    A.阿保机 B.元昊 C.阿骨打 D.赵匡胤

  • 5、下列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出现于唐朝并大大提高耕作效率和质量的是(     

    A.

    B.

    C.

    D.

  • 6、南宋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北宋)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材料说明北宋时期

    A.四川地区经济领先全国

    B.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C.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

    D.纸币完全取代了铁钱

  • 7、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是(     

    A.隋、元

    B.元、后金

    C.元、清

    D.明、清

  • 8、隋朝大军沿长江兵分八路全线出击,导致守军首尾难顾,仅用四个月时间就灭亡陈朝,统一中国。由此可见,隋朝能够实现统一大业的原因是(  

    A.人民渴望统一

    B.陈朝政权腐败

    C.战略战术得当

    D.隋朝国力强盛

  • 9、毛泽东曾经说:“我们这个民族,从来就是接受外国的优良文化的。我们的唐三藏法师,万里长征比后代困难得多,去西方印度取经。”毛主席夸赞玄奘法师是因为

    A.历尽艰辛交好印度

    B.学习外国优良文化

    C.行走万里精神可嘉

    D.传播中国儒家学说

  • 10、为我国美术史上,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的不朽作品的是( )

    A. 《清明上河图》   B. 《秋郊饮马图》   C. 《纺车图》   D. 《耕获图》

  • 11、我国有很多省份,如四川省、云南省等,这些省份的名称来源于元朝的( )

    A. 中央集权制   B. 禅让制   C. 王位世袭制   D. 行省制

  • 12、他的诗直面社会现实,反映真情实况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他是

    A.李商隐

    B.白居易

    C.杜甫

    D.苏轼

  • 13、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③“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A. ②①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④②③

    D. ①②③④

  • 14、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 15、下图是七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

    A.政权名

    B.建立时

    C.创建者

    D.都城

  • 16、穿越时光隧道,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在下列各项中,可以看到的有

    ①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②在“瓦子”里有人在说书,有人在看杂剧表演

    ③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

    ④人们在阅读《红楼梦》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 17、造成下表耕地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清朝商业的兴盛 B.清朝推行垦荒政策 C.清朝手工业发展 D.清朝土地兼并严重

  • 18、《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材料反映唐太宗

    A.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B.任人唯贤,虚心纳谏

    C.去奢省费,精简机构

    D.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 19、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下面某位同学准备的资料能够反映出宋代

    A. 南方经济的繁荣

    B. 发达的农业生产

    C. 手工技艺的高超

    D. 独特的活字印刷

  • 20、两汉时期,西域指的是(  )

    A. 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   B. 今新疆

    C. 古长安以西   D. 匈奴所在地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宋元时期中外交通概况:宋代由于_______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_______建立后,海路和陆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 22、________年,后周大将________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________,定都东京(今开封),他就是宋太祖。

     

  • 23、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   管理海外贸易;元朝在中央设置   ,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

  • 24、昆曲,原是流行于苏州________一带的__________________时,经过改良,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_________创作的《__________》。_______前期,昆曲艺术达到顶峰,代表作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 、_________的《________》,清朝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 25、隋唐书法家名家辈出,最著名的要推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合称颜筋柳骨。

  • 26、十一世纪上半期,生活在西北的___________族建立了西夏政权。

  • 27、根据提示信息列出相关内容

    A.隋炀帝时,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诞生。

    B.宋真宗时期,辽军大举攻宋,宰相__________力劝皇帝亲征。

    C.元朝时期民族交融,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_________。

    D.明朝提倡尊孔崇儒,严格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

    E.清朝雍正年间,朝廷设立______,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 28、册封“达赖喇嘛”的的皇帝是________

  • 29、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1)背景: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

    (2)措施: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________,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 30、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黄河、长江和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人口多达百万。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朱元璋、雍正帝强化皇权的政治措施各一例。

    (2)列举明代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一例。

    (3)列举清朝前期在商业活动中形成的大商帮一例。

    (4)说出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作品名称。

    (5)列举明清时期在思想上采取的文化专制措施各一例。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真宗亲征前线,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辽没有取胜的希望,建议议和。宋真宗贪图苟安,答应每年送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

    材料二:宋真宗死时,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修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1)材料一中力劝皇帝亲征的是谁?“前线”是指什么地方?

    (2)材料二说明宋辽之间形成了什么局面?该局面的形成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3)结合所学的知识,材料一中“议和”对北宋人民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从中华民族发展的角度,你该如何评价此次“议和”事件?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