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中国近代前期近代化探索阶段示意图,方框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江南制造总局
D.《民报》
2、如下图是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部分叙述。这段话陈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 )
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霸世界的梦想,出兵占领朝鲜国都汉城,接着又发动侵华战争. |
A.背景和人物
B.方式和影响
C.时间和目的
D.方式和人物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A.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B. 二月逆流
C.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D. 四五运动
4、如图是“中国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的情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A.1992年
B.1990年
C.2002年
D.2001年
5、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同印度缅甸发展外交关系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内涵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互不侵犯 C. 互相干涉内政 D. 平等互利
6、“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首对联是我国哪一历史时间段的写照 ( )
A. 1949----1956 B. 1956----1966 C. 1966----1976 D. 1978----至今
7、“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A.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C. “三步走”战略部署 D. 实现共产主义
8、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 1955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D. 国家通过没收全部资产建立手工业合作社
9、“经济特区不仅成功吸引了大量外资,还引进了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
A.建立原因
B.建立目的
C.发挥作用
D.发展过程
10、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新解放区土地占有情况的调查统计。据此表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 )
| 地主、富农 | 贫农、雇农、中农 |
占农村人口 | 不足10% | 90% |
占有土地 | 70%--80% | 20%--30% |
A.解放初期,农村主要劳动力是地主、富农
B.地主、富农占有大量土地,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C.表格反映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开展土地改革的原因
D.表格反映出新中国已经完成了土地改革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②科学发展观③邓小平理论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下列有关开国大典的表述错误的是
A.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
B.毛泽东在北京人民会堂宣告新中国诞生
C.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D.54门礼炮齐鸣28响
13、如图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五十多年来,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政策实行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4、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泰晤士报》报道的事件应该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5、今年是改革开放41周年。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大连、厦门、上海浦东和新疆伊宁等四个城 市(地区)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应是
A. 大连、厦门、浦东、伊宁 B. 浦东、厦门、大连、伊宁
C. 厦门、大连、浦东、伊宁 D. 厦门、浦东、大连、伊宁
16、“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行各业涌现出许多具有“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他们是
①邓稼先
②袁隆平
③屠呦呦
A. ① B. ② C. ③ D. ①②③
17、《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行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8、“一国两制”的出发点是维护
A.台湾的根本利益
B.香港和澳门的根本利益
C.大陆的根本利益
D.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9、观察下表,与1952年相比,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出现明显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 |||||
| 个体经济 | 私营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集体所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1952 | 71.8% | 6.9% | 0.7% | 1.5% | 19.1% |
1956 | 7% | 0.1% | 7.3% | 53.4% | 32.2% |
A.抗日战争的结束
B.解放战争的结束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0、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增设海南岛为
A. 沿海开放城市
B. 特别行政区
C. 经济特区
D. 沿海经济开放区
21、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_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_____业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2、下图分别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人物______和______
23、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4、填空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在_____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之一,他的名字是_____。
(2)图二中的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这一事件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地主阶级,_______成为土地的主人。
25、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_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食道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6、公私合营
(1)时间、方式:从1954年开始,国家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________。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_______,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三大改造的完成: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三大改造的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___的转变,__________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三大改造的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______、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27、1949年通过的《___________》,确定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1954年通过的《___________》,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8、陆、海、空军的建设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2)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____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____。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交接入列。
(4)人民空军是在____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初面临____战争的考验。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官兵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取得了辉煌战绩。
(5)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____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____型歼击机。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6)____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29、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________________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30、改革开放前后变化:
衣:
(1)买衣服要凭____,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
(2)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成为人们____、____的方式。
食:
(1)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____。
(2)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____、____,____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深入人心。
住:
(1)住房比较____,室内设施简单。
(2)人均住房面积扩大,____和___明显改善。
31、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西藏和平解放是在哪一年?有什么意义?
(2)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请分别写出港、澳回归的具体时间?
(3)“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国确立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新时期,结合新情况,江泽民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又提出了怎样的指导思想?请写出为祖国统一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个民间团体?
(4)现在还有少部分人实行“藏独”、“台独”,面对这一状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32、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两次重大失误,它们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
33、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侵略朝鲜,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的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1)上述内容你能得到信息点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信息点四:
(2)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3)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34、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梦是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富民强国,历代中国人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奋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卓越的奋斗……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材料二:四十余年来,从“民以食为天”的温饱阶段,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一条创富之路拾级而上。……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提出许多新提法,从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到“中国梦”,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引领中国新常态到提出发展新理念,一系列新理念引领中国新发展。
(1)请写出材料一中实现民族独立梦的时间(精确到年月日)以及此事件的意义。
(2)材料二中提到的“一条创富之路”指的是什么道路?开创该条道路的总设计师是谁?开创这条道路的伟大决议是在哪一个会议上提出的?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举例说明我国自建国以来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做出了哪些努力?
(4)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为实现中国梦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