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是雅典工商业奴隶主的代表人物,连续15年当任首席将军,在他统治时期,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他”是指:( )
A.伯利克里
B.梭伦
C.凯撒
D.屋大维
2、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展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项讨论的意义是 ( )
①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 ②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③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④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将是我国的第三大特区。改革开放后,广东成为了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但是1980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有一个城市却没有在广东,这个城市是( )
A.深圳 B.珠海 C.厦门 D.汕头
4、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的有
①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②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③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④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的消费变迁,决定这一变迁的根本因素是( )
A.消费习惯
B.消费观念
C.经济发展
D.休闲娱乐
6、李晓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两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 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 B. 抗美援朝 C. 解放西藏 D. 抗日战争
7、“明修长城清修庙”,反映的是清朝对少数民族采取安抚怀柔的政策。下列历史事件中能反映这一政策特点的是( ▲ )
A. 郑成功收复台湾 B. 册封达赖和班禅
C. 政府在多地设置茶马司 D. 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8、依据如下图判断,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 )
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交通运输业
9、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我们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能够感受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 )
①经济特区 ②包产到户 ③公私合营 ④下海经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2015年4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举办的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活动,受到了高规格的礼遇。中国在万隆会议上作出的主要贡献是( )
A. 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 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D.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1、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一五计划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12、19世纪中期,当欧洲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代,清政府作为中国的统治者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中国社会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仍很顽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科技处在传统状态。这种局面导致
A.列强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B.中国开始闭关锁国
C.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惨败
D.列强开始瓜分中国
13、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A.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的
B.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只适用于亚非发展中国家
D.解决民族争端的原则
14、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主要内容有
①国旗
②国徽
③代国歌
④首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
A. 国家富强 B. 社会法治 C. 民族振兴 D. 人民幸福
16、下面各项成就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取得的是( )
A. 1965年我国实现原油全部自给 B. 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 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D.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7、“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帷幕……社会主义在饱受严重挫折之后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A. 小岗村开始“大包干” B.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18、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图中A点到D点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A.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B.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帆风顺
C.“右”倾思想的影响
D.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建设一事无成
19、关于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有利于维新变法思想传播
B.促使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C.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
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0、“在海峡两岸交流合作越来越深化的同时,在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和人民针对台湾岛内一些势力……蓄意制造分裂的阴谋,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进行了坚决的反分裂、反“台独”斗争。”材料表明影响台湾问题的因素有
①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发展 ②国际形势的变化
③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不断努力 ④台独势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1、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兴办_____,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战略,建设中国同沿线各国经贸交流的大通道。
22、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调任兰考任县委书记时,正值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等“三害”最严重的时候,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______________始终坚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
23、邓小平提出的“____”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2005年,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____”,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2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目的:调动农民的______,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5、“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
26、下图人物是_____,他的_____重要思想在十六大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7、________(会议名称)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中共十九大,确立_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
28、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____”奋斗目标;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____________”战略布局。
29、经济特区的建立
(1)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珠海、汕头、_____4个经济特区。_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实行特殊的_____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3)意义: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_____交流,发展_____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0、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新中国首任解放军总司令——
(2)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4)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中共领导人——
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歌词中“跨过鸭绿江”的军队是什么? 司令员是什么?
(2)抗美援朝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32、请认真研读新中国大事记:
1949年9月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
1949年10月1日 | 开国大典 |
195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
1953—1956年 | 三大改造完成 |
请回答:
(1)“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是在上述哪件大事中决定的?
(2)“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它向全世界宣告了哪一政府是新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3)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哪部?该宪法确定了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三大改造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33、请你回答什么是三大改造?
3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实行土地改革成为争取农村广大群众、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基本条件之一。”
——某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请回答:
(1)由材料一可知,土地改革之前,全国的土地主要集中在哪些人的手里?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一份由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指导土地改革的法律文件,它的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一中讲述的这种局面到哪一年就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