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丽的半岛变成了一片废墟……战争开始于三八线上,三年后战争结束于几乎同一地点”该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人民解放战争
C. 抗日战争
D. 朝鲜战争
2、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传到了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了头。”这是因为
A. 解放战争打响了 B. 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C. 大决战开始了 D. 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3、下列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按取得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三大改造完成;
②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一五”计划完成;
④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4、20世纪50年代,在某地农村流行着这样一首民歌:“稻谷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你认为这首民歌应该创作于(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5、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是( )
A. 称霸亚洲 B. 抗击日军 C. 保家卫国 D. 保卫朝鲜
6、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红卫兵”“走资派”“上山下乡”等流行语出现在
A.“大跃进”运动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7、从下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A.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立 B. 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 建成了多条通向西藏的铁路 D. 重工业建设集中在东北地区
8、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基础设施方面建设了大批项目。其中能够大大加强内地与边疆地区联系,促进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被誉为“吉祥的天路”的是
A.新藏公路 B.青藏铁路 C.川藏公路 D.青藏公路
9、使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地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还分得耕畜297万头,农具3954万件,房屋3807万间,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700亿斤粮食的地租负担的是
A.土地改革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农业生产合作化
10、“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这里的“它”是指
A.“两弹一星”的成功 B.神舟一号试验成功
C.航天员的漫步太空 D.嫦娥四号探测器试验成功
11、2019年1月2日上午10时,《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终被打破是在:
A. 1982年
B. 1987年
C. 1990年
D. 1995年
12、“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工人。”“他”的典型事迹是
A.研制氢弹
B.参加石油会战
C.治理兰考灾害
D.培育杂交水稻
13、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 )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
14、春运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的现象、诸多人群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形成了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的现象。“春运”一词最早出现在1980年的《人民日报》上,与之有关的主要原因是
A.“文革”结束出现的探亲潮 B.恢复高考形成的求学潮
C.设立经济特区形成的务工潮 D.改革开放形成的旅游潮
15、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B.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英勇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结果
C.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D.实现了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
1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为了
A.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B.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C.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D.加强各民族团结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对这个格局的形成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内地 ②经济特区③沿海经济开放区④沿海开放城市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
19、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关于这次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①会议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等问题
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③会议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④会议决定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⑤会议决定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④⑤
20、在全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中居于“龙头地位”的是( )
A.沿海开放城市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内地开放城市 D.经济特区
2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22、他是国家领导人,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3、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_____。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
24、2013年,_______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他深刻阐述了_________的宏伟蓝图。其基本内涵是国家_______、民族________、人民_______。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_”的奋斗目标。
25、“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国家主席________被迫害致死,成为“文革”中最大的冤案。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粉碎了________,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26、到_______年,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27、陆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_____________、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28、“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体现了铁人______________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代表了一种奉献精神。
29、方针:“百花齐放”“______”。
30、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能制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实施了( )
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歌词中“跨过鸭绿江”的军队是什么? 司令员是什么?
(2)抗美援朝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32、歌曲能反映时代主题,请根据以下两段歌词回答相关问题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立志团结紧。。。。。。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b、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第一段歌词反映的是什么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2)请举出这次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写出两个即可),你认为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3)新中国为了维护政权采取了许多措施,请写出其中的两项措施
(4)第二段歌词中提到的改革开放政策是谁提出来的,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城市还是农村开始这种制度叫什么?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5)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写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33、习近平在2012年11月提出了中国梦,他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是指哪两个一百年?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了哪些重大举措?至少列举三项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别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这些原则”指我国的哪一外交原则?指出这一原则对推动国际关系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挑起中类“贸易战”,中国随即坚决回击。一时间双方贸易领域出现剑拔弩张的局面。2018年5月,中美率各自代表团互访,经过艰难谈判,双方达成共识,推动关系走向缓和。
——摘自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时事》总第223期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回顾历史,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大贡献,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摘自习近平2018年博整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的具体举措及重大意义。
材料四:新中国30年来的对外关系是在独立自主前提下新型外交的历史,是不断向上发展且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是一部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历史,是一部反对霸权主义,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历史。30年的外交增进了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1949—1979)》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前提是什么?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谈谈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