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吉林通化2025届高二生物上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如图是向100mL培养液中接种少量酵母菌,在摇床上培养的酵母菌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对酵母菌种群密度的调查采用的是逐个计数法

    B.培养初期,酵母菌因种内斗争剧烈而生长缓慢

    C.100mL培养液对于酵母菌的环境容纳量是3.0×106

    D.三条曲线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酵母菌与培养液接触的充分程度不同

  • 2、仅产于长江中下游的“水中大熊猫”白鳍豚已多年不见踪迹,为保护长江生态,农业农村部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措施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就地保护

    B.该措施可增大长江水域生态系统中白鳍豚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可建立白鳍豚繁育中心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易地保护

    D.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禁止任何开发和利用

  • 3、种群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的“S”形增长是受环境资源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环境容纳量是一定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维持的最大数量

    C.一种生物迁入新环境后,就会在一定时期内出现“J”形指数增长

    D.天敌等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有关

  • 4、图甲表示置于生理盐水中的离体神经纤维,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变化情况,图乙表示用电流计测定神经纤维膜外电位差的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离体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原因是钾离子外流

    B.在AB之间的任意一点,给予适宜强度的电刺激,电流计指针将会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实验过程中,若提高生理盐水中钠离子浓度,则图中c点对应的膜电位将会增大,若用KCl溶液代替生理盐水,则给予神经纤维相同强度刺激时不能产生神经冲动

    D.在图乙M处滴加适量的某种药物,N处给予适宜强度的电刺激,若电流计指针发生一次偏转,则说明该药物你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5、接种疫苗是防治冬季病毒性流感的有效手段。如图表示正常人注射疫苗以及再次接触抗原后体内产生抗体的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B.图中表示的是人体第二、三道防线的抗原—抗体免疫过程

    C.图中 d 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D.图中 de 段表示机体的二次免疫反应

  • 6、人体体液中几种组成部分之间物质交换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B、C

    B.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C可渗入A、B

    C.D中代谢旺盛会导致局部组织水肿

    D.丙酮酸转化为乳酸可发生在D

  • 7、如图,将单侧光照射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甲、乙两个空白的琼脂块上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甲和乙分别置于生理状态相同的去顶胚芽鞘切面素的一侧,在黑暗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后,测得胚芽鞘弯曲角度分别是α1、α2,且α1<<α2,本实验不能说明(       

    A.生长素可以促进胚芽鞘生长

    B.琼脂块甲中的生长素含量小于乙中的生长素含量

    C.单侧光可能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

  • 8、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不正确的是(  )

       

    A.a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b引起下丘脑分泌②抗利尿激素

    C.c引起下丘脑分泌③神经递质

    D.d引起下丘脑分泌④甲状腺激素

  • 9、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甲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②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③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往回原烧杯后,重复100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F2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

    B.乙同学的实验模拟基因自由组合

    C.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DR约占1/2

    D.从①~④中随机各抓取1个小球的组合类型有16种

  • 10、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Ⅰ、Ⅱ、Ⅲ三种激素,下表所示的是注射相应激素一段时间后大白鼠出现的生理反应。据此判断,Ⅰ、Ⅱ、Ⅲ三种激素的化学名称分别是(  )

    注射的激素

    生理反应

    出现低血糖症状,甚至昏迷

    蛋白质合成加快,软骨生长明显

    呼吸、心率加快,体内产热量增加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 11、为调查某地区发生火山爆发后第25年生物群落的恢复情况,科研人员比较了发生火山爆发前的原始林群落(S1)和发生火山爆发25年后的恢复群落(S2)的植被生物量(指某时间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有机物总量),调查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火山爆发后,S2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S2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增加

    C.S2群落演替过程最终一定能发展到森林阶段

    D.S2群落今后的演替过程中草本生物量将下降

  • 12、下图为肝脏的局部结构模式图,A、B处箭头表示血流方向,a、b、c、d表示体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表示血浆,d表示细胞内液

    B.与a相比,b中蛋白质含量更高

    C.肌肉注射某消炎药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c

    D.在饥饿状态下,B处的血糖浓度低于A处的

  • 13、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果树-草菇立体农业中人工栽培的草菇可以为果树的生长提供更多有机物

    B.生态系统的结构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C.顶级消费者储存的能量包括:被分解者利用和未被利用两部分

    D.在“蝉→螳螂→黄雀”这条食物链中黄雀是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

  • 14、下图为一同学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个小桶中两种小球数量必须一样多

    B.两个小桶中的小球数量必须一样多

    C.抓取小球记录后要分别放回原来的小桶

    D.重复次数与概率统计的准确程度有关

  • 15、下列关于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正常情况下糖原不出现在内环境中   

    ②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③血浆成分稳定时机体保持稳态          

    ④腹泻会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⑤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会出现组织水肿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 16、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因子激活B细胞后促进其直接分泌抗体

    B.青霉素是一种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免疫活性物质

    C.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机体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检测

    D.体液中的溶菌酶参与杀灭细菌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 17、下列关于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不同的森林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

    B.在生物群落中,不同种生物只要生态位重叠就一定会导致竞争加剧

    C.人工生物群落通常比自然生物群落更能够抵抗病虫害,更稳定

    D.森林生物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草原生物群落只有水平结构

  • 18、如图甲是一株盆栽植物,图乙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将图甲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根将向下生长,表现出生长素作用的特点

    B.给予图甲植物右侧光照,③、④侧生长素浓度可分别用图乙中c、g点表示

    C.图甲①处生长素浓度可用图乙中f点表示,此处生长受抑制

    D.如果摘除图甲中的部位①,则②处生长素浓度会高于106mol·L1

  • 19、谚语说的好,“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春化作用是指某些植物(如冬小麦)在生长期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温之后才能开花。下列关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春化作用体现了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B.春化作用对于植物适应生存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C.若春季播种冬小麦,可能只长茎叶不开花或延缓开花

    D.可以用“淀粉—平衡石假说”解释春化作用的机理

  • 20、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丁代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甲、乙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D.若乙营养级生物摄入含铅物质,铅会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

  • 2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在植物体内色氨酸可以转变成生长素②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③植物体各个部位均能合成乙烯,乙烯与生长素在代谢上存在着相互作用④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促进开花和果实成熟等作用⑤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质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核分裂⑥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①②⑥

  • 22、神经胶质细胞又称胶质细胞,是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我国科学家研究证明,胶质细胞可以在体内重编程而产生神经元。胶质细胞恶性增殖可形成致死率较高的神经胶质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题意判断,胶质细胞很可能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B.胶质细胞转变为神经元,细胞的基因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改变

    C.胶质细胞恶性增殖的过程中,核糖体合成的肽链在中心体加工成成熟的蛋白质

    D.减少接触致癌因子,选择健康生活方式,保持积极心态可杜绝癌症的发生风险

  • 23、肾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肾小体

    B.肾单位

    C.肾小管

    D.肾小球

  • 24、结肠癌发生的病程中开始的突变仅在肠壁形成多个良性的肿瘤(息肉),进一步突变才发展为癌(如图)。请据图从四个选项中,找出不正确的一项(       

       

    A.DNA去甲基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B.DCC 抑癌基因突变后,基因结构没发生改变

    C.癌变是一系列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致癌突变的积累

    D.晚期肿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大量减少易扩散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图为培养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最常用方法是 ,取      期花粉较多的材料,花药培养成功率较高。

    2)图中的A指的     

    3)这两种途径之问没有绝对的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________

    4)培养时,要控制温度,且   (填需要不需要)光照。

    5)在花药培养中,由于   的数目常常会发生改变,因此还需对培养出来的植株作进一步的  

     

  • 26、信号分子是指生物体内的某些化学分子,它们既非营养物质,也非能源物质和结构物质,而且也不是酶,它们主要是用来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信息。下表表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信号分子种类

    分泌细胞或器官

    信号分子的传递途径

    靶细胞

    靶细胞反应

    抗利尿激素

    血液

    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血液

    组织细胞

    神经递质

    神经元

    神经元

    兴奋或受抑制

     

    (1)分泌抗利尿激素的器官①是_________,而释放抗利尿激素的器官是_________,该激素所引起的靶细胞反应②是___________。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会________

    (2)胰岛素所引起的靶细胞反应③是_______________

    (3)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与__________结合,所引起的兴奋部位的膜内外电位分别表现为_______

  • 27、下图一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的相互关系,其中a、b、c代表不同的细胞器,①—⑤代表不同的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以下结构或物质的名称:物质③_____,结构a_____

    (2)①在b内参与的反应是有氧呼吸的第_____阶段。反应场所是_____

    (3)②在a内变为④所需的直接条件是需要多种酶及_____

    (4)该细胞吸收K+,需要膜载体协助和⑤,其中⑤的结构简式为_____

    (5)下图二表示棉田内,棉叶在一天内吸收二氧化碳变化情况,如果C、F时间所合成的葡萄糖速率相等,均为36mg/dm2·h,则A、C、F三点的呼吸强度的比较结果是_____。其中C点时的呼吸强度为_____mgCO2/dm2·h。

    (6)上图三表示一昼夜(0时至24时)在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O2相对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_____

    ②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_____,理由是_____

  • 28、九寨沟是我国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地震后经过修复,现已经对外开放部分景观。回答下列问题:

    1)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及其自然生态环境,这种保护措施叫做___________。景区内有很多不同的群落,要认识它们,首先要分析群落的___________

    2)九寨沟湿地生态系统中生活在不同植物区域的动物优势种有明显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另一水体景观——火花海在地震后出现决口,与下游的双龙海合二为一,决口处形成了新的瀑布——双龙海瀑布,该地区经历的演替称为___________

    3)“树在水中生,水在林间流”的美景中,水边植物开花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____________信息,植物开花需要光信息的刺激说明生物____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4)震后部分景观的群落植被总生物量下降明显,这是由于山体滑坡导致_____________稳定性较低,短时间内群落难以恢复到原状。而受地震影响较小的有些鸟类外形相似但不是同一个物种,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5)景区内的水体景观和森林等生态系统可以旅游观赏、陶冶情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

  • 29、鼠兔是生活青藏高原的一种植食性动物,善于挖洞,可以将深层的土壤转移到表层。鼠兔是小型肉食动物和猛禽的捕食对象。有人认为鼠兔会大量取食植物,导致草场退化,应该予以捕杀;也有人认为鼠兔是高山草甸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不能随意人工捕杀,研究人员选取了自然生态较好的两个相似地块,做了相应研究,实验结果如下图。

       

    (1)高原鼠兔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为植物传播种子和_____

    (2)由图可知,处理后的对照组比实验组植物种类数更多,从种间关系考虑,可能的原因是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鼠兔主要取食毛茛科植物(阳生植物),牦牛主要取食更高大的莎草科植物。据此推测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会随着放牧强度的适当增加而_____,原因是_____

    (4)适量的鼠兔对植物的多样性是有利的,所以要用标记重捕法适时监测鼠兔的数量。在1公顷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兔,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兔在重捕前有5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兔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鼠兔的种群密度大约为_____只/公顷。(答案取整数)

  • 30、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_____分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为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该种细胞膜的结构模型被称为_____

    (2)能代表氧气运输方式的过程是图中的编号_____;d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是________

    (3)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_____

  • 31、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    、  

    2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需要用到两种工具——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其中限制酶能切割DNA分子切割后产生 末端   末端;DNA连接酶能将目的基因和载体连接起来,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两类,即    

    3质粒载体用EcoR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

    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除可用EcoR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

    4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有质粒、  

     

  • 32、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几次进行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

    (3)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在进行下一区域划线前要将接种环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总数,选用10-4、10-5、10-6稀释液进行涂布平板,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人员采用平板划线法纯化水样中分离出的细菌。操作时,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平行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平行线上无菌落,其他平行线上有菌落。造成第一条平行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示意图A和图B中,_______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