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调查某地遗传病过程中发现某家系情况如下图1,其中乙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万分之一。用电泳方法对该家系部分个体甲病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检测结果如图2。据此推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据图可知,调查甲病发病率,可以在广大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B.甲病和乙病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根据推测可知,Ⅲ-1甲病致病基因来自于Ⅰ-1
D.若Ⅲ-2与一健康男子结婚,其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3
2、下列关于人体内分泌系统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激素由人体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
B.甲状腺、性腺和胰岛的分泌活动都受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调控轴的调节
C.肾上腺素参与血糖平衡调节
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血糖平衡和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中都存在负反馈调节
3、如图所示为2组生物(甲:农作物与杂草;乙:狐与兔)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组生物的种间关系是①,其中a是狐
B.甲组生物的种间关系是②,农作物和杂草的竞争力相当
C.图中表示的两种种间关系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群落中
D.群落中的种间关系除了图中的两种外,还有寄生等
4、杭州亚运会上,中国女篮最后几秒绝杀对手,蝉联冠军。虽然比赛紧张、激烈,但运动员始终能调整状态、从容应对。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
A.大脑调节脑干和脊髓,小脑参与身体平衡的控制
B.交感神经兴奋,支配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增加
C.大脑皮层的S区、H区等区域神经元兴奋性增强
D.血糖含量显著下降,无法为运动员提供充足能量
5、关于神经系统的组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B.支配内脏器官的运动神经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C.外周神经系统中的脑神经不包括躯体运动神经
D.传入神经又称为感觉神经,将接受到的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
6、干扰素是在对抗病毒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人体细胞被病毒侵染后,产生某种干扰素(INF-α)抑制病毒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未感染病毒的细胞中也含有INF-α基因
B.INF-α可通过载体进入周围细胞起作用
C.INF-α可与病毒结合从而抑制病毒基因表达
D.一种病毒刺激产生的INF-α不能抑制其他病毒增殖
7、顾方舟教授研制的“糖丸”脊髓灰质炎活疫苗,为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糖丸”是用灭活的病毒制成的
B.脊髓灰质炎患者口服“糖丸”可治愈该疾病
C.该疫苗可以识别组织相容性抗原
D.服用该疫苗后仍有可能患脊髓灰质炎
8、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使人产生尿意。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膀胱逼尿肌接收到冲动后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产生排尿反射。如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的调节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当冲动到达a点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
B.产生尿意后,(适宜条件下)脑发出神经冲动完成排尿过程的传导途径为:f-d-c-a-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
C.某患者神经系统受损,能产生尿意但排尿反射不能完成,其受损部位一定是图中的c
D.排尿过程中,逼尿肌开始收缩时,又刺激了膀胱内牵张感受器,由此导致膀胱逼尿肌进一步收缩,并持续到膀胱内尿液被排空为止,该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
9、如图为下丘脑参与的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有关器官或细胞,数字代表有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既参与了神经调节,又参与了激素调节
B.C表示胰岛A细胞,D、E分别表示垂体和肾
C.激素②④之间和激素④⑦之间均为协同作用
D.寒冷条件下,激素④⑦分泌逐渐增多,激素⑤⑥分泌逐渐减少
10、人体体表痛和内脏痛的形成存在共用神经元时,神经中枢无法判断刺激的来源,但神经中枢更习惯于识别体表信息,将内脏痛误认为是体表痛,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参与牵涉痛的神经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为传出神经,c为支配内脏的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
B.牵涉痛的产生共用了神经纤维b,痛觉的形成部位是脊髓
C.牵涉痛的形成过程中,皮肤被误作“感受器”,神经元a并没有产生兴奋
D.牵涉痛的产生需要完整的反射弧作为结构基础
11、“中心法则”反映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其中某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催化该过程的酶为DNA聚合酶
B.b链上任意3个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
C.b链的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D.该过程中遗传信息从DNA向RNA传递
12、果树套种花生立体农业已成为多数果农热衷的农业生产模式。果农根据气候、雨水等选择种植李子、甜柿、核桃、刺梨等灌木类果树,根据各种果树种植的行距合理布局花生,葡萄、猕猴桃等蔓生于灌木类果树中,精心管理,并辅以沼气池,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立体农业中植物数量多,增加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B.葡萄、猕猴桃蔓生于灌木类果树上,存在寄生关系
C.花生和灌木类果树之间形成明显的垂直结构
D.与传统农业相比,该立体农业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高
13、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和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相同,DNA数也相同
B.若细胞中无染色单体,基因组成为AAYY,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
C.若产生四种精子AXB:aXB:AY:aY=1:1:1:1,则可能是减数分裂I后期自由组合的结果
D.若产生的精子为AaXB,其原因一定是该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I后期分裂异常
14、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
⑤皮肤中油脂腺分泌的油脂对真菌和某些细菌生长的抑制
⑥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被感染的体细胞)接触
⑦抗体与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结合
A.②⑤
B.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⑦
15、下图表示甲、乙两个相邻的、类型不同的生态系统在遭受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其稳定性发生明显波动后,再恢复到原有的结构状态所需时间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乙高
B.乙的恢复力稳定性较甲高
C.甲的物种丰富度高于乙的物种丰富度
D.甲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而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16、某社区为有效投放灭鼠药,要调查社区内鼠的种群密度。现随机抽取一公顷样地进行调查,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则这个区域中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多少只/公顷?( )
A.66
B.77
C.80
D.88
17、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蚜虫在植物上的集群分布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B.种群的性别比例能够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C.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D.种群密度增长的种群可能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18、下列各组物质一般不存在于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尿素氮和维生素
B.H2PO4-和HCO3-
C.组胺和溶菌酶
D.尿液和泪液
19、自然生态系统一般都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其主要原因是( )
A.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具有复杂的营养结构
C.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相对平衡
D.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都多
20、蝴蝶兰开出形如蝴蝶飞舞般的花朵,深受花迷们的青睐。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大规模生产蝴蝶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使用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对外植体进行消毒
C.组织培养可以保持蝴蝶兰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
D.用蝴蝶兰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可获得抗病毒植株
21、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刺激右侧下肢有感觉。受伤的腰椎部位与右侧下肢的反射弧如图所示,其中③④分别表示腰椎部位的神经中枢的背部侧和腹部侧,该病人受损伤的具体部位可能是( )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22、某家族甲(A/a)、乙(B/b)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病是伴X染色体遗传)的系谱图如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Ⅲ-14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6
D.Ⅲ-9的基因型一定为aaXBXb
23、“渐冻症”学名为“肌萎缩侧索硬化”,从发现至今已有150余年,病因至今不明,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所患即为该病。该病患者的所有感觉和思维活动等完全正常,但因不明原因导致患者全身大部分运动神经元损伤,致使几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不能运动,包括吞咽和说话困难,直至呼吸衰竭,身体就像逐渐被冻住一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脑有很多复杂的高级功能,其中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患者说话困难,说明受损的神经元扩展至大脑皮层,导致言语区中的S区功能障碍
C.患者的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元正常,但其自主神经功能极有可能受损
D.渐冻症发病早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活动未受影响的肌肉,防止肌肉痉挛
24、如图为某个反射弧示意图,其中①一⑤代表反射弧的结构,a、b、c、d、e分别代表神经元上的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③位于脊髓或大脑皮层中,能对②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并产生新兴奋
B.兴奋在图示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是由①→⑤,且在②处可以双向传导
C.若刺激d点形成动作电位,则e点和c点一定会先后形成动作电位
D.⑤不只包括神经系统的结构,直接刺激a、c点使⑤兴奋不属于反射
25、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方括号中填图中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中①②③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_,图中属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_______,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的细胞是_______。
(2)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B的本质是_______。
(3)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_______过程发挥免疫作用。将结核杆菌释放到体液中,通过与___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而被灭活,最后由______________清除。
(4)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与过程⑦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在很多淡水湖泊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某湖泊中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该湖泊中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
(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作为生态系统的淡水湖,其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生物群落内部,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2)当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很快消除污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湖泊中鱼类由于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的不同分布于不同水层,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
(4)从乙图来看,鲤鱼体长在4.2cm时,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鲤鱼、沼虾、藻类,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4kJ,则最少需要藻类___________kJ。
(5)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具体措施: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较理想的藻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要投喂鲤鱼去除①中的藻类,投喂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图1是由蛇毒引发的免疫反应示意图,图2是该蛇毒影响细胞间兴奋传递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物质B是_______________。
(2)人遇到蛇时,在特別恐惧的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2可知,当神经冲动传导到突触小体,引起___________向突触前膜运动,其中的_____________(此处为乙酰胆碱)释放到_______________,并扩散到突触后膜,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的通透性增大,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
(4)人被蛇咬伤后,病人会出现全身肌肉瘫痪的症状。结合图2推测该蛇毒影响细胞间兴奋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下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所作的一系列研究,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上图中的胚胎干细胞(ES细胞)可以 从______和______中分离获取。
(2) 过程I将胚胎干细胞置于y射线灭活的鼠胎儿成纤维细胞的饲养层上,并加入动物 血清、抗生素等物质,维持细胞不分化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饲养层提供干细胞增殖所需的______,加入抗生素是为了______。该过程对于研究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3) 过程II将带有遗传标记的ES细胞注入早期胚胎的襄胚腔,通过组织化学染色,用 于研究动物体器官形成的时间、发育过程以及影响因素,这项研究利用了胚胎干细胞具有 ______的特点。在哺乳动物早期发育过程中,囊胚的后一个阶段是____________。
(4) 过程III是培育转基因小鼠,将获得的目的基因导人胚胎干细胞之前需构建基因表达 载体,目的是______。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导入胚胎干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
(5) 过程IV得到的小鼠畸胎瘤中里面全是软骨、神经管、横纹肌和骨骼等人类组织和器官。实验时,必须去除小鼠的胸腺,使其存在免疫缺陷,其目的是______,该过 程 研 究 的 意义在于解决____________问题。
(6) 该研究中,包含的生物技术有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29、果蝇的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B和b基因控制,纯种灰身雄果蝇群体经60Co照射后可从中筛选出果蝇甲。果蝇甲产生的各种配子活性相同,且基因均能正常表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经60Co噢照射后果蝇发生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果蝇甲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该个体产生BXB配子的概率是_______。
(2)筛选②的方法中:从理论上筛选出“含异常染色体个体” 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从F1中筛选出常染色体正常的雌果蝇与基因型为BbXY的灰身雄果蝇杂交,后代中表现型灰身果蝇:黑色果蝇=_______。
(3)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雌、雄个体中出现不同比例的原因_______。
30、许多大肠杆菌的质粒上含有lacZ基因,其编码的产物β-半乳糖苷酶在X-gal和IPTG存在下,可以产生蓝色沉淀,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呈现白色。基因工程中常利用该原理从导入质粒的受体细胞中筛选出真正导入重组质粒的细胞,过程如下图。请据图回答:
(1)基因工程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 。
(2)限制酶EcoR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ATTC—,Sma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CCC↓GGG—。图中目的基因被切割下来和质粒连接之前,需在目的基因的右侧连接相应的末端,连接的末端序列是 ,连接过程中需要的基本工具是 。
(3)转化过程中,大肠杆菌应先用 处理,使其处于能吸收周围DNA的状态。
(4)菌落的颜色为白色的是 ,原因是 。
(5)菌落③中的目的基因是否能表达,可采用的检测办法是 。
31、科研人员尝试利用某种细菌限制蓝藻的数量,相关实验如下图,图中①~⑥表示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上看,蓝藻处于___________;蓝藻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
(2)本实验涉及微生物接种技术,微生物的接种技术有平板划线法、___________法、斜面接种法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本实验步骤②和⑤采用的接种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①和④均需振荡培养,步骤①振荡培养的目的是增加培养液中___________的含量,以及增大蓝藻与培养液的接触面积,提高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操作中需要配制固体培养基,即平板。倒平板冷凝后,将平板倒置,既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可以避免培养基中的水分快速挥发。
(5)图中⑤实验组在每个培养皿中,如果做三个重复实验,可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完善实验设计方案,应增设对照组,设计对照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下图是动物体部分稳态的调节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据图回答:
(1)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中枢。若刺激某人下丘脑中的某区域,导致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加,则该区域是________中枢;出汗后会导致此人血浆渗透压________,引起________________的释放。
(2)为了解下丘脑和其他激素的关系,某科研小组切断家兔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联系,测定并记录实验前、后家兔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发现二者的含量分别________________。
(3)下丘脑内存在着中间神经元。若使用某种药物使分解某种神经递质的酶失活,则会使突触后膜________。若另一药物能阻断突触处神经冲动的传递,已知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________ 上 ________的结合。
(4)寒冷时激素B的分泌会______,产生冷觉的部位在_______,寒冷时人体体温调节的方式是________。激素B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