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新疆五家渠2025届高二生物上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需要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参与,⑨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B.骨髓造血干细胞可分化成B细胞,不能分化成T细胞

    C.抗体的化学本质是球蛋白,一种浆细胞可以产生多种相应的抗体

    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⑨反应,因为⑤过程可迅速完成

  • 2、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和英国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患者大部分在感染期伴有轻度肝水肿和高水平的血浆肝酶。肝酶即转氨酶,主要有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等。临床上,丙型肝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的常规治疗需要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以维持内环境稳态,还需要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的肝脏处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

    B.血常规化验单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而不是具体的某数值,说明了内环境中各成分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维持动态平衡

    C.机体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为细胞呼吸的进行提供O2,避免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D.丙型肝炎患者表现肝水肿症状的原因主要是肝脏处毛细血管壁细胞及肝脏细胞受损,血浆蛋白和细胞内液外渗,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多

  • 3、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态系统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B.将其他受灾地的珍稀动物迁入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

    C.全球气候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D.对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B.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C.碳元素主要通过光合作用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 5、低碳生活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保护环境。下列生活习惯与低碳生活理念不相符的是(       

    A.大量摄入肉类食物

    B.夏天空调温度不要设置得太低

    C.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具

    D.骑自行车或步行出行

  • 6、下列关于限制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限制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

    B.同一种限制酶切割不同的DNA分子产生的末端能够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C.限制酶能任意切割DNA分子,从而产生大量的DNA片段

    D.每种限制酶只能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 7、下表是某老师体检化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项目名称

    白细胞

    淋巴细胞

    血红蛋白

    胆碱酯酶

    总胆固醇

    甲胎蛋白

    血糖

    Na

    K

    检查结果

    5.52

    31.5

    175

    1.56万

    5.9

    9.8

    8.5

    170

    4.1

    参考值

    3.5-9.2

    20-50

    130-175

    5千-1.2万

    小于5.2

    小于7

    3.9-6.1

    137-147

    3.5-5.3

    单位

    109/L

    %

    g/L

    U/L

    Mmol/L

    ng/mL

    Mmol/L

    A.该老师可能患有糖尿病

    B.胆碱酯酶可以分解乙酰胆碱,该老师可能出现四肢乏力的情况

    C.甲胎蛋白是婴儿时期肝脏大量产生的,成人偏高可能有肝脏疾病或者消化道癌变的情况

    D.该老师的神经兴奋时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都可能比正常人升高

  • 8、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密度最接近(  )

    A.50只/hm2

    B.80只/hm2

    C.92只/hm2

    D.160只/hm2

  • 9、下列对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有利于个体的正常发育

    B.细胞生长过程中,物质运输效率升高

    C.细胞分化过程中,核酸的种类和含量改变

    D.细胞癌变只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两个基因的突变有关

  • 10、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来探究自然状态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下列操作及分析错误的是(       

    A.自变量是土壤微生物的有无,而因变量是落叶的腐烂程度

    B.探究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实验组的土壤不做处理

    C.实验组中落叶的分解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落叶的分解速度

    D.土壤的温度和湿度、落叶的种类和大小都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 11、激素由人体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下列由同一部位分泌的是(  )

    A.TSH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C.生长激素和抗利尿激素

    D.促性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 12、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胃液、唾液中的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B.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D.识别并清除突变的肿瘤细胞依赖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 13、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下面是科学家做的与促胰液素发现有关的4个实验:

    ①稀盐酸注入上段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注入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对上述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促胰液素可通过导管运至胰腺以促进胰液分泌

    B.法国学者沃泰默做了①②实验,他得出促胰液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支配

    C.①与③组成的对照实验中, 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减法原理

    D.③与④对照,证明胰液的分泌是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而不是稀盐酸的作用

  • 14、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野生收草品种繁多,其中冰草和紫花苜蓿较为常见、两种野生牧草大小差别不大,但冰草数量明显多于紫花苜蓿。下列有关调查两种牧草的种群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应采用样方法、分别在植被稀疏和密集的地方取几个样

    B.在选取样方时,冰草的样方面积应大于紫花苜蓿的

    C.需要去除种群数量最多和最少的样方后再求平均值

    D.选取样方数量的多少会影响冰草种群密度的调查值

  • 15、小丽同学在网上查到自己高考成绩比平时的要高得多,她的自主神经系统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交感神经被抑制,心跳加快

    B.副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加强

    C.交感神经兴奋,瞳孔收缩

    D.交感神经兴奋,支气管扩张

  • 16、生态系统的类型众多,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大类。下列不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是(       

    A.淡水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冻原生态系统

  • 17、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由于相似的生活方式,整体或部分形态结构向着同一方向改变,这属于趋同进化。鲨鱼属软骨鱼,其祖先是远古海洋鱼类,鲸鱼是哺乳动物,其祖先是陆生四足走兽。在进化过程中,鲸鱼四肢特化为鳍,身体呈流线型,外在形态演变得与鲨鱼十分相似。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使鲨鱼和鲸鱼在海洋环境中具有相似的适应性

    B.通过趋同进化鲨鱼和鲸鱼的基因库趋于相同

    C.趋同进化可能会使鲨鱼和鲸鱼的生态位重叠程度加大

    D.形态相似的不同生物可能亲缘关系较远

  • 18、金秋时节,漫山遍野的橙红月柿坠满枝头。柿子成熟前所含的鞣酸使其果肉苦涩难吃,成熟后则甜蜜可口,有关这一变化过程推测不合理的是(  )

    A.喷施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以促进柿子成熟

    B.柿子的发育过程由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共同作用

    C.决定柿子果实生长发育的是各种激素的绝对含量

    D.激素通过影响基因表达促使鞣酸转变成其他物质

  • 19、“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实际上,有些药服用之后可能产生困倦、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也不宜开车,否则也会和酒驾一样危险。以下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人在驾驶车辆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进行急刹车属于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参与

    B.酒精和某些药物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降低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应答速率,易引发事故

    C.喝酒后酒精可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进入人体内环境,可随着血液定向运至肝脏代谢清除

    D.药物的代谢清除或排出需要时间,睡前服药则有较长时间缓冲,对第二天开车影响小

  • 20、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中Na+、K+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到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指其pH、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D.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免疫无关

  • 2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昆虫,不能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B.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

    D.雄孔雀展现漂亮的羽毛吸引雌孔雀前来,属于物理信息

  • 22、科研小组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和乙对月季生根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实验之前为了确定有效浓度的大致范围,最好进行预实验

    B.浸泡法相较于沾蘸法处理枝条,要求溶液的浓度小且处理时间长

    C.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因变量是月季生根长度

    D.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乙抑制月季生根,甲促进月季生根

  • 23、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的高茎和绿茎

    B.果蝇的白眼和棒眼

    C.小麦的矮秆和抗锈病

    D.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 24、下图为一同学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个小桶中两种小球数量必须一样多

    B.两个小桶中的小球数量必须一样多

    C.抓取小球记录后要分别放回原来的小桶

    D.重复次数与概率统计的准确程度有关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机体在寒冷环境中可以通过打寒战以维持体温,请写出该过程的神经信号传递途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调节。

    (2)当腺体A分泌的激素以垂体为靶细胞时,体现了激素的______调节,该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同饮水量的情况下,寒冷环境中排尿量比炎热环境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当吃食物过咸时,产生渴觉的中枢在____________

    (4)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____________(选填细胞膜上”“细胞质中细胞核中)。Ⅰ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据此推测:Ⅰ型糖尿病根本上是由______决定的。

  • 26、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溶酶体起源于乙___________(细胞器名称)。溶酶体含有多种___________酶,能够分解自身产生的残渣和异物。

    (2)胰岛素等分泌蛋白在细胞内合成的场所是____________,随后进入[甲]____________和乙进一步加工,最后通过囊泡运输至细胞膜并被分泌至胞外。高温会使胰岛素活性丧失,原因是胰岛素的___________被破坏,但其一级结构不变。

    (3)驱动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运输的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_______,动物细胞中该物质合成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 特点。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某些部位,与该部位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最终引发该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

  • 27、我国著名思想家孟子的言论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环境观念和意识,与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的核心思想是相通的。比如:

    ①“园囿、污池、沛泽(丰沛的沼泽)多而禽兽至;草木畅茂,禽兽繁殖”。

    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③“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描述的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为动物繁殖提供了_______;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生态系统面积扩大有利于动物繁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②中孟子主张作物种植需“不违农时”的原因是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这属于影响农作物种群数量变化因素中的_________因素;从种群的数量特征角度解释“数署不入垮池,鱼鳖不可胜食”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3)为持续获得木材的最大产量,②中砍伐树木时,应保证砍伐完后各树木种群数量保持在___左右。

    (4)③是孟子在看到牛山由绿变秃后提出的实践性思想,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是指孟子主张保护好原有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指人类要对其所处的生态环境进行养护和改善,他的主张也是和现代生态工程建设需遵循__________的原理是一致的。

  • 28、2018年6月,中国抗旱水稻一海水稻,在迪拜沙漠种植成功,亩产500公斤。海水稻由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团队自主培育,具有很强的耐盐碱的能力,能让沙漠变绿洲,实现生态、经济双丰收。下图中甲、乙表示袁隆平院士研究的两个水稻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 ①—⑧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①的育种方法叫__________,通过该过程不一定会获得需要性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②一⑧过程表示_______育种,原理是_______。⑤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

    (3)④和⑥用的同一种化学试剂是_______

  • 29、中心法则是现代生物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在生物科学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以DNA为模板合成RNA是生物界RNA合成的主要方式,但某些RNA病毒,它们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分子中,当它们进入宿细胞后,先以病毒的RNA分子为模板合成一个DNA分子,再以DNA分子为模板合成新的病毒RNA。图14中的甲、乙、丙代表着三种生物不同的遗传和表达方式,请分析回答:

    (1)1、2、7所示的三个过程分别是

    (2)图中需要转运RNA(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有[ ]。

    (3)若生物甲在进行过程3时,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上的一个G突变成C,则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子代DNA分子中,发生差错的占  

    A、1/2   B、1/2n-1

    C、1/2n   D、1/2n+1

    (4) 图甲中,参与过程1酶是  

    (5)丙图中,当碱基为-AAC-序列时,会发生-UUG-配对的过程有[   ]。

     

  • 30、下图为物质穿过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D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在ae过程中,代表主动运输的是______________

    3)钠离子进入人体神经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葡萄糖进入人体小肠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酒精进入人体小肠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此题全部填文字)

    4)吞噬细胞把失去活性的抗体吞噬进入细胞内的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作用。

    5)可能代表氧气运输过程的是___________;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____________(此题用图中字母表示)

    6)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生物膜的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

  • 31、免疫细胞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的体温一般维持在37℃左右。若某人被抗原 M感染后2田内体温维持在380C,则说明这2天中,其机体的产热量_____(填“等于”“大于”或“小于”)散热量。

    2)图示过程是_____(填“体液”或“细胞”)免疫过程。细 XYZ分别是__________

    3)若抗原 M 已侵入细胞中,则图中细胞_____(填“X”“Y”或“Z”)会增殖分化对其进行 免疫,最终使被抗原 M 侵入的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 M。若抗原 M 与人体内某种细胞 细胞膜上的蛋白 N 结构类似,免疫系统对细胞膜上含蛋白 N 的细胞进行攻击,导致人患 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这种病属于_____

    4)长期的工作压力会降低人体内 T(淋巴)细胞的活性,从而导致体液免疫能力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 32、20世纪中叶开始,科学家不断通过实验探究遗传物质的本质,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生物学领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

    2)为了探究某新型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①碱基组成不同:检测病毒的碱基,若含有________(中文名称),则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若含有________(中文名称),则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进行上述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构不同:绝大多数DNA是双螺旋结构,RNA是单链结构,依据这一差别,如果________________等于1,则可初步说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双链DNA;如果该比值不等于1,则可初步说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研究: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该实验可设置2组进行相互对照。培养宿主细胞时,培养基中需要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之后用被标记的活宿主细胞培养病毒,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病毒的放射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