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0.15g;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的一大典型症状。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患者大量尿蛋白会导致其出现组织水肿
B.血浆蛋白减少会造成血浆渗出至组织液的水减少
C.临床上通过静脉注射适量的蛋白质可减轻水肿症状
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2、科学家发现,TRPV1是一种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痛觉受体(一种跨膜蛋白),同时也是一种阳离子通道。辣椒素和热刺激均可激活TRPV1,导致机体产生痛觉,辣椒素和热刺激的作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处的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变化为由正变负
B.吃辣椒的同时喝热饮可能会加重痛觉
C.伤害性刺激引起机体产生痛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D.TRPV1能够感受热刺激并产生电信号,属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成分
3、正常小鼠是二倍体。研究发现,小鼠四倍体胚胎具有发育缺陷,只能发育成胎盘等胚胎以外的结构。ES细胞能够诱导分化形成所有的细胞类型,但很难分化形成胎盘。四倍体胚胎与ES细胞的嵌合体则会使二者的发育潜能相互补偿,可得到ES小鼠,其中的四倍体胚胎只能发育成胚外组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嵌合体发育形成的ES小鼠基因型与供体ES细胞的基因型不同
B.嵌合体中的ES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只能分化为胎盘等胚外组织
C.嵌合体胚胎发育至原肠胚时需移植入与之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子宫内才可发育
D.将正常小鼠2细胞期胚胎用灭活病毒诱导法使2细胞融合,可得到四倍体胚胎
4、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
C.环境条件对该种群的影响没有作用
D.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
5、无公害蔬菜的培育过程中,当预测到昆虫种群密度增加时,可以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进而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采取这种措施依据的原理是( )
A.改变害虫的年龄结构
B.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C.提高害虫的死亡率
D.改变害虫的性别比例
6、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的第三年,禁渔效果显著,宜宾三江口再现“鸟翔鱼跃”奇观,市民戏称“野生鱼都被大家喂成宠物鱼”。其中对江豚的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约1800头,2012年约1045头,2017年约1012头,2022年约1249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市民投喂对江豚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B.可利用声音记录仪对江豚种群数量进行精确地监测
C.由调查数据推测,江豚种群数量会随着十年禁渔计划的实施持续上升
D.“鸟翔鱼跃”奇观吸引游客“打卡”,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7、小熊猫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正常体温在38℃左右,其主要分布区年气温一般在0~25℃之间。测定小熊猫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静止时的体温和皮肤温度(如右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皮肤温度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升高说明内环境稳态失调
B.实验结果说明小熊猫体温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
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来调节体温
D.环境温度低时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产热增加
8、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树造林可减缓酸雨的发生
B.防治酸雨是一个国际性的环境问题,不能依靠一个国家单独解决
C.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D.酸雨可溶解土壤中的一些物质,增加土壤肥力
9、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引起味觉属于非条件反射
B.大脑皮层受损,排尿反射消失
C.反射弧不完整,反射活动照常进行
D.学生听见铃声往教室中跑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10、下图为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示意图,某种疾病是由于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较少引起的,经研究NE与α受体结合可抑制突触前膜释放NE。现有甲、乙、丙丁四种药物,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药物甲能抑制蛋白X作用,则药物甲有治疗作用
B.若药物乙能抑制单胺氧化酶,则药物乙有治疗作用
C.若药物丙能抑制NE与α受体结合,则药物丙无治疗作用
D.若药物丁能增强β-受体的敏感度,则药物丁有治疗作用
11、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
B.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C.牛奶被饮入胃中
D.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1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反馈调节可维持二者数量的相对稳定
B.河流轻度污染后的自身净化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C.荒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
D.因为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时不易恢复
13、下列关于“生态位”或“生态足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的生态位与其栖息地、食物、天敌及种间关系有关
B.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不同物种之间可能会有生态位重叠
C.与食用蔬菜、步行相比,吃牛肉、开车会增大生态足迹
D.生态足迹值越大,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影响越小
14、太极拳中“白鹤亮翅”招式中的伸肘动作,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图为伸肘动作在脊髓水平反射弧基本结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伸肘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只能单向
B.失去大脑皮层的调控,伸肘动作就无法完成
C.肌梭受到刺激,兴奋传至a处时,a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D.伸肘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不释放神经递质,导致屈肌运动神经元不产生兴奋
15、骑行共享单车(自行车)是一种低碳的出行方式,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锻炼身体,下列关于共享单车骑行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骑行过程中,调节呼吸作用和心脏活动的神经中枢在脑干
B.骑行过程中,调节水盐平衡的神经中枢在下丘脑
C.骑行过程中,调节躯体运动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和大脑皮层等
D.骑行过程中,调节血糖平衡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16、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都属于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着显著的调节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霉菌可以产生赤霉素,从而可能使植物患恶苗病
B.细胞分裂素都在根尖合成,可促进叶绿素的合成
C.脱落酸能促进叶的衰老和脱落,不利于植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D.乙烯主要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是一种气态植物激素
17、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性别比例,人类的性别比例接近1∶1
B.②为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C.④为年龄结构,可以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
D.③为种群数量,其增长方式在自然界中一般呈“J”型增长
18、下列关于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识别细胞膜上的受体
B.体液调节作用时间较长,作用范围广泛
C.多种信号分子可协同调控同一生理功能
D.参与神经调节的信息分子的运输和体液有关
19、设置对照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有关对照实验设置错误的是( )
A.验证金丝雀藕草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时,设置保留尖端和去除尖端的两组
B.在模拟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实验中,设置自来水和缓冲液组作对照组
C.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溶液
D.公鸡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中,睾丸摘除后与重新移植的处理体现自身前后对照
20、家鸡(2n=78) 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 型,其羽毛的芦花和非芦花这对相对性状由Z 染色体上的B/b决定, W 染色体上无其等位基因。现有一只芦花雌鸡和一只非芦花雄鸡作为亲本,经过多次交配, F1表现型及比例均为芦花雄鸡: 非芦花雌鸡=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亲本基因型为ZBW和ZbZb
B.F1雌雄相互交配,可通过羽毛特征区分F2的性别
C.研究家鸡的基因组需要测定40条染色体的DNA 序列
D.自然状态下的家鸡种群中,非芦花雌鸡多于非芦花雄鸡
21、如图为美国科学家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大肠杆菌DNA复制方式的实验,NH4Cl为DNA复制提供N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科学家对DNA复制方式的研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B.试管2的离心结果排除了DNA全保留复制方式
C.该实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的质量数不同的原理
D.若图中细胞连续分裂三次,两条单链均为14N的DNA占3/4
22、骨骼肌的收缩受运动神经元支配(如图所示)。神经激活后,信号通过T-小管向下深入肌肉。位于肌纤维膜上的 DHPR 受体蛋白感应去极化(以细胞膜为界,一般细胞的内部具负电性,这种极性程度的减弱称为去极化)信号,并开启肌浆网(Ca2+存储点)终端处的Ca2+通道蛋白RYR1。Ca2+从肌浆网内被释放进肌纤维浆,进而刺激肌原纤维节收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运动神经元,肌肉收缩是典型的条件反射
B.静息状态时,肌纤维浆的 Ca2+浓度低于肌浆网内侧
C.K⁺通道打开,K⁺大量流入是产生去极化的重要原因
D.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与肌纤维膜形成的神经-肌肉突触,只发生了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
23、某生态系统食物网如下图,若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 kg,至少消耗A约( )
A.100 kg
B.44.5 kg
C.25 kg
D.15 kg
24、脑与脊髓中含有大量的神经中枢,这些神经中枢负责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成人的排尿反射存在着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
B.因外伤导致意识丧失而尿床的病人,排尿反射的反射弧不完整
C.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下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
D.自主神经系统是不受意识控制的,因此它对机体活动的调节与大脑皮层无关
25、果蝇生活史短、易饲养、繁殖快,是很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果蝇的眼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a位于X染色体上,让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果蝇,让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2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2:1,F2性状表现及比例是红眼:粉红眼:白眼=9:3:4。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纯合粉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
(2)F₂中粉红眼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果蝇的长翅与残翅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以多只纯合野生型长翅雌果蝇与一只突变残翅雄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探究此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则长翅对残翅为显性;
若_______________,则残翅对长翅为显性。
26、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是人体内环境稳态概念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③分别代表_____和_____。
(2)正常人血浆pH为7.35~7.45,血浆pH之所以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等离子有关。
(3)一个人长时间发高烧,会引起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主要原因是_____。
(4)目前普遍认为_____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7、下图表示四种不同的育种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D途径杂交育种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途径一般从F2开始选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A、B、C途径育种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F1的基因型是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能获得___________种纯合的二倍体新品种,该育种方法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
(3)在E方法育种途径中,常用___________处理种子或幼苗以获得新基因。
28、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很多新冠肺炎患者康复,这些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相应的抗体,可帮助患者更快地清除病毒,是治疗新冠肺炎的有效方法。但目前康复者的血清来源较少,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理论上可采用基因工程或动物细胞工程的方法获得相应抗体。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传统抗体的制备是向生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使生物体产生抗体,从动物的__________中分离所需抗体,但用这种方法提取的抗体,具有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等缺点,现在逐步被单克隆抗体取代。
(2)单克隆抗体制备时需要从康复者的脾脏中分离出B淋巴细胞,在体外将其与_________细胞进行融合,常见的融合方法有电激、聚乙二醇、______________等,然后再经筛选、培养等步骤大量获得。
(3)科学家不断探索寻求制备新冠病毒抗体的方法,某科研小组欲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新冠病毒抗体,其大致流程如下图:
①抗体基因确定后,可通过PCR技术特异性地快速扩增,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以及标记基因等。
②人体合成的抗体需要膜系统加工形成正确的空间结构才能有活性,与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相比,选择酵母菌作为受体细胞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茶乃中华举国之饮,但气候的剧变会影响茶叶的产量。研究表明,“逆境激素”脱落酸(ABA)在寒冷条件下可以增加植物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和迅速关闭气孔以减少水分的损失,提高植物对寒冷的抵抗能力。某实验小组选取抗寒性较强的舒茶早品种,采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ABA,测定可溶性糖含量找出适合茶树的喷施浓度,并进一步探究ABA对茶树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脱落酸是植物体内的一种激素,其合成部位主要是在根冠和萎蔫的____________,该激素主要作用是能抑制____________(生理活动)。
(2)实验小组剪取舒茶早的一年生枝条,分为6组进行水培,5组分别用浓度为50mg/L、100mg/L、150mg/L、200mg/L、250mg/L的ABA溶液喷施至叶面水珠流下为止,每2h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天;还有一组用____________喷施作为对照组进行同样处理,第4天测定茶树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见图1。
(3)根据图1分析,喷施上述5种不同浓度的ABA后茶树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其中浓度为____________mg/L的ABA使茶树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最多。如果该方法应用于茶园,为达到既能让茶树叶片可溶性糖增加显著,又经济实惠,选择图中____________mg/LABA浓度较为适宜。
(4)为进一步探究ABA对茶树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实验小组另取舒茶早枝条,用50mg/LABA溶液进行同样的叶面喷施,第4天放入人工气候箱进行____________处理,然后每24小时测茶树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见图2。可见在此逆境条件下,经ABA处理的茶树枝条在前48小时内可溶性糖含量呈____________趋势,可能的原因是叶片在最初遭受低温时,为了增加产热,细胞呼吸增强,糖类消耗增大,而后期低温激活或提高____________的活性,使淀粉水解成大量可溶性糖,从而使溶液冰点下降。
(5)倒春寒对舒茶早的生长有所影响,通过喷施ABA可以提高舒茶早的抗寒性。与此同时,实验人员发现舒茶早有机物的合成减弱了,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
(6)实验小组为进一步研究适宜浓度的ABA预处理时间对舒茶早抗寒性的影响,应如何设计实验?请完善实验步骤:①剪取舒茶早一年生枝条若干株,均分为四组进行水培;____________。
30、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图中物质④是_____,物质⑦是_______,细胞b是__________。
(2)请描述③作用的过程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某抗原的结构与胰岛B细胞膜的部分结构相似,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攻击胰岛B细胞而导致糖尿病,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在免疫学上属于_____________。
(4)对于动物的免疫系统,除具有防卫功能外,还具有______的功能。
31、白假丝酵母可利用培养液中的糖产生酸和二氧化碳,酸性环境又促进白假丝酵母的增殖与发育。为研究X物质在有氧和缺氧条件下对白假丝酵母增殖和产酸的抑制作用,以酵母菌数和培养液pH值为测定指标,完善实验思路,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并分析讨论。
(要求:不考虑加入溶液对体积的影响,实验条件适宜)
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思路:
①取若干培养瓶,分组如下:
甲组:含X物质的酵母菌培养液+白假丝酵母菌菌液,有氧条件下37℃振荡培养
___……
②0、12、24、36、48小时用____检测各组菌液的浑浊度,同时测pH值并记录。
③____。
(2)设计有氧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记录表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 本实验采用浑浊度作为检测指标的原因是____。
② 鉴定酵母菌的死活可使用美蓝染料(氧化型为蓝色,还原型为无色;使用的美蓝为氧化型,且能进入细胞)的原因是:____。
③ 白假丝酵母能在口腔中增殖并引起一定危害,而X物质可减少这种危害,则X物质作用原理可能是____。
32、贝贝出生仅20个月就出现皮疹,便血等症状,昆明某儿童医院做过免疫功能检查后,怀疑他患上罕见的遗传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可以采取_________方法准确判断贝贝是否得了遗传病。从理论上分析采用____的方法从根本上治疗此病。
(2)经香港大学医学院专家进行 DNA 序列分析,证明了贝贝的 WAS 蛋白基因的 1388位碱基由 G 变为了 T,最后诊断结果为:伴血小板减少,湿疹的免疫缺陷病。该遗传病的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遗传病,发生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
(3)由于这种治疗方法目前还未在临床上普遍使用,目前,药物治疗是最可行的方法。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大量生产药用,除了以上措施外,还可通过注射_____________以增强抵抗力。
(4)贝贝由于免疫缺陷,某医生建议注射干扰素(一种糖蛋白),天然干扰素不易保存,将其一个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可在-70℃下保存半年,目前可以用___________工程做到这一点,该过程的一般流程为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