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民曾经有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也有过紧衣缩食的日子,但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是在( )
A.新中国成立以后 B.三大改造完成以后
C.“文化大革命”以后 D.改革开放以后
2、思源中学八年级的赵启敏同学为了便于记忆历史知识,用“一桥”“二铁”“三藏”“四厂” 简洁地总结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建设成就。下列不属于“四厂”的是
A.北京同仁堂制药厂 B.沈阳第一机床厂 C.沈阳飞机制造厂 D.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下列事件表明中国在21世纪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 )
A. 中国重返联合国 B. 中日邦交正常化
C. 中国加入APEC D. 中国加入WTO
4、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多边外交活动的原则 D.“求同存异”的方针
5、1950年10月,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与朝鲜人民并肩反击美国侵略的司令员是
A.彭德怀
B.聂荣臻
C.刘伯承
D.贺龙
6、2014年3月4日,李克强总理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委员时,用自己在安徽凤阳“插队”(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劳动)的精力来解释“改革红利”(收益)、最先获得本次“改革红利”的是农民,其得益于(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国有企业改革
C.实行对外开放
D.市场经济的推行
7、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他们中有一位战士在身负重伤、弹药用完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口。他是
A. 黄继光
B. 邱少云
C. 董存瑞
D. 罗盛教
8、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造成“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国家分别是
A.法国、西班牙
B.英国、西班牙
C.法国、葡萄牙
D.英国、葡萄牙
9、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
A.志远舰
B.辽宁舰
C.重庆舰
D.武汉舰
10、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代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方针是
A.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2、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定为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这次会议是:
A. 重庆谈判 B. 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 D.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13、“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时至今日,深圳、浦东仍然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典型代表,这得益于
A.对外开放
B.自力更生
C.科教兴国
D.区域自治
1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A.农业
B.轻工业
C.商业
D.重工业
15、加内特沃尔斯利(随军军需官)在《1860年对华战争纪实》中说:“我们进去的时候,这些花园(圆明园)还像神话故事中描述的那样神奇:而我们在10月19日离开的时候,花园已被洗劫一空,一片狼藉”材料中的“我们”指的是
A.英军
B.英法联军
C.日军
D.八国联军
16、我国结束了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的标志是
A. 大庆油田建成
B. 原子能工业建立
C. 原油产量增长
D. 东北工业基地建成
17、2012年,我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A.矛盾 B.老舍 C.莫言 D.鲁迅
18、“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者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习近平
19、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始于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后 B.中共“七大”以后
C.中共“八大”以后 D.中共“十三大”以后
20、“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受到批判,林彪、江青集团诬蔑他为“叛徒、内奸、工贼”,加以残酷的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残,被免除一切职务。1968年10月他被开除出党。1969年11月12日含冤病逝。文中的“他”是指。
A. 刘少奇
B. 贺龙
C. 彭德怀
D. 周恩来
21、________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________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22、“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________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实现________,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________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含义:在__________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_______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________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基本方针:“________、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3、________年秋,在________的主持下,“文化大革命”中废弃的高考制度被重新恢复,中国的高等教育走上了正轨。
2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 采用赎买政策 B. 成立生产合作社
C. 建立人民公社 D. 实行改革开放
25、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外交方针是___________。
26、1976年10月,_________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27、军种建设:陆军、海军、空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队。
28、______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珠海、______、______4个经济特区。
29、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
30、抵制抗争:________和许多干部坚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尽量减少文革造成的损失
31、制度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怎样的制度??
(2)1954年我国确立了怎样的根本政治制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哪一次会议的决定?
(4)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哪一次会议上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5)在中共十六大和十八大上,分别将什么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民族问题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7)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哪一制度创新?这一制度创新的成功实践是什么?
32、2016年5月23日是西藏解放65周年。65年来,西藏的发展日新月异,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藏解放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我国对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该制度的实施有何意义?
(3)列举"一五”计划中的哪些成就促进了祖国内地与西藏的经济文化交流?
33、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中国北京举行,再一次显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的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某校八年级(2)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小论坛。
(1)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至少说出两种)
(2)历史溯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哪些手段企图扼杀新中国?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3)外交硕果: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列举3件外交上的大事?2001年我国又取得了一项外交成就指的是?
(4)总结反思: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谈一谈你的认识。
34、歌曲是流动的历史,记录着时代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1)材料一中新中国的生日是什么时间?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2)材料二指的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哪场战争?指挥中华好儿女打败美国野心狼的司令员是谁?
材料三:“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社会主义好》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在1953年开始执行什么计划?什么事件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材料四:“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天的故事》
(4)材料四中“春天”的到来与哪次会议有关?“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其中哪座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材料中“老人”指的是哪位领导人?
材料五:“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5)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共产党有怎样的历史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