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河南漯河二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按课文内容填空,然后背诵。

    黄色的花_____,白色的花_____,紫红色的花__________,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_____

  • 2、形近字组词。

    _____   讲______   准______________

    _____   进______   难______________

  • 3、查字典填空。

    “致”字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部。它有四种解释:①给予,送给;②细密,精细;③样子,情趣;④招引,使达到。“专心致志”的“致”应取第____种解释;“致电” 的“致”应取第____种解释;“别致” 的“致”应取第____种解释;“精致” 的“致”应取第____种解释。

  • 4、积累运用。  

    1)《左传》中说:________这告诉我们做人要讲信用,不能失信于人。  

    2)爸爸常说:平时肯帮人,________所以,在生活中,别人有了困难,我们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

  • 5、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里填入与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

    (1)节日期间,北京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故宫博物院人头攒动,八达岭长城__________,南锣鼓巷__________,什刹海__________

    (2)花园里,各色的月季欣然怒放,艳丽的桃花__________,热情的杜鹃花__________,美丽的海棠__________,到处花香醉人。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趣味语文。

    唐朝大诗人杜牧写过一首题为《清明》的绝句,原诗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人认为这首诗写得不简练,你能试着把它改写得简练一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题目。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①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②逾:更加。

    【1】发挥想象,描绘“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所展示出来的画面。

    【2】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的情感。“逾”字体现了杜甫诗歌“炼字精到”的特点,它的妙处在于__________

  •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写出下列词的意思。

    (1)等闲:________________  (2)浑:________________

    (3)清白:________________

    2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两句诗表面的意思是石灰的前身——石灰岩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等重重磨难才能变成石灰,面对这个过程,石灰岩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这表现了石灰岩的____________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浑不怕”体现出的石灰的精神,可以让我们想到描写英雄人物精神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让我们想到文天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灰吟》是一首(  )

    A.送别诗 B.山水诗 C.咏物诗

    4《石灰吟》一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语段阅读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父亲忍受了苦刑,当面对哭泣的亲人时,他为什么还能“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小题。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俄,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 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 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面前,大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 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小女孩想:

    1作者提到大年夜是为了突出小女孩的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小女孩在抽出第一根火柴前心中在想些什么?读到这里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她的一双小手……”一节内容,将下面4个词语按小女孩心情变化的顺序重新排列。

    惊喜;失望;犹豫;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续写结尾,填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 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        )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关注文中带点的词语,我发现“一律”“清一色”“都”“通通”这些词的意思都一样,都表示_______________

    【3】从上面文段中可以看出正月十五有哪些风俗习惯?正确的答案是(       )(多选)

    A.吃团圆饭

    B.放花炮

    C.吃饺子

    D.观花灯

    E.逛庙会

    F.吃元宵

    【4】作者在写这个片段时采用的段落结构是(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5】“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句话连用5个“有的”,是为了体现灯( ),更为体现元宵节的( )

  • 12、课外阅读。

    打碗碗花

    小时候,离我家不远,有一块荒芜的土地。荒地上的野花总是一茬接一茬,终年不断——除非雪花盖满了大地。

    有一次,我跟着外婆从那儿经过,远远地就望见荒地上的野花开得一片粉红。走到近处,我才看清那野花生得十分异样。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碗”底还滚动着露珠呢。多么新奇,多么有趣的花呀!我挣脱外婆的手,蹦跳着去摘那花儿。

    谁知,外婆一把拉住我,连声说:“不能摘,不能摘,那是打碗碗花。谁摘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

    我被吓住了,将信将疑地看着外婆。外婆的神色是严肃的,郑重其事的。

    过了一些时候,外婆的警告逐渐地淡薄起来,而好奇心却强烈地鼓动着我,想要看看打碗碗花究竟是怎么使人打碎碗的。

    吃饭的时候,我把一束打碗碗花藏在衣袋里,端起碗,一声不吭地吃着饭。我的心忐忑不安,真担心手里的碗像变戏法那样,突然间就碎了。但一顿饭吃完,那碗却安然无恙,丝毫也没有要破的样子。啊,打碗碗花——不打碗!

    但我始终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把这样一个怪名字加给它呢?那原是一种美丽、可爱的花呀!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安然无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信将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碗碗花是什么样子的?在文中用“ ”画出来。

    【3】短文第6自然段表现了“我”从( )( )的心理历程。

    ① 惊慌 ② 担心 ③ 难过 ④放心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句子内容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打碗碗花会使人打碎碗。       ( )

    (2)“荒”字一共有9笔,第6笔是竖折。       ( )

    (3)打碗碗花有毒,外婆为了不让“我”去摘花,才这么吓唬“我”。       ( )

    (4)在生活中有了疑问,要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甚至是亲自动手去做做。       ( )

  • 13、课外语段阅读。

    瓶子满了吗?

    一天,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研究生讲课。时间管理专家做了一个小实验,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开始时,时间管理专家说:“我们先来做个小测验”。他拿出一个广口的瓶子放在他面前的桌上,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仔细地一块一块地放进玻璃瓶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异口同声:“满了”。时间管理专家反问:“真的?”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小石头,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瓶壁使小石头填满下面石块的间隙。 

    “现在瓶子满了吗?”他第二次问道。但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应道。“很好!”专家说。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沙子,开始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和砾石的所有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没满!”学生们大声说。他再一次说:“很好。”然后他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平。抬头看着学生,问道:“这个例子说明什么?”

    一个心急的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表多么紧凑,如果你确实努力,你可以做更多的事!”。

    “不!”时间管理专家说,“那不是它真正的意思。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是先放大石块,那你就再也不能把它放进瓶子里。那么,什么是你生命中的大石块呢?你的信仰,教育,梦想,或是和我一样,教育指导其他人。切切记得先去处理这些‘大石块’,否则,一辈子你都不能做到。”

    那么,你正在阅读这篇短文,可曾试着问自己这个问题:我今生的“大石头”是什么?然后,请把它们先放进你人生的瓶子。

    1解释词语。

    异口同声:_________________

    迫不及待: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管理专家先在瓶子里放______,接着放______,然后又放了______,最后放了______

    3时间管理专家认为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用波浪线画出来。

    4你心目中的“大石头”是什么呢?你觉得你的生命中还应该放些什么,该怎么把自己人生的瓶子装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做过什么有趣的实验吗?说以说它有趣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国宝——大熊猫(节选)

    叶永烈

        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

        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

        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但由于后来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其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不过,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所以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并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眠的习惯。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天气炎热时,也常到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候还下水游泳。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

        大熊猫性情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只有在发情期,雌雄才暂时同居。它们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只,有时可产两只。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需两年左右时间。

        正因为大熊猫繁殖艰难,存活又难,所以如今我国野生的大熊猫屈指可数,估计只有1000只左右。

        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它是有着300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对科学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动物具有珍贵的价值。化石研究表明,大熊猫几百万年来的形态构造变化不大,现今的大熊猫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特征。因此,大熊猫有着“活化石”之称。

    1理清全文的思路,把下面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短文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一中心,分别介绍了大熊猫名称的由来、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大熊猫繁殖率低而且不易成活这一特点。

    A. 列数字 B. 打比方 C. 作比较 D. 举例子

    3下列对大熊猫有着活化石之称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大熊猫体态可爱,数量稀少。 B. 大熊猫是有着300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

    C. 几百万年来,大熊猫的形态构造变化不大。 D. 对科学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动物具有珍贵的价值。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照样子写句子。

    例:托米说:“我爸爸就和我的机器老师知道得一样多。”

    托米说,他爸爸就和他的机器老师知道得一样多。

    1.苏小明对班长说:“我要像你一样团结同学,热爱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候总是羞羞答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这个仪式你难以回避。(改为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解释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单是闻着腊八粥的香气,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放开肚皮吃呢!(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难道不值得赞扬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怎能不努力学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句子乐园

    【1】那天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仿写句子)

     

    【2】天气太热了,小狗只好趴在地上呼哧呼哧喘粗气。(改为双重否定句)

     

    【3】小草长出来了,到处一片碧绿。(改为比喻句)

     

    【4】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带着面具演出的。(改为反问句)

     

     

  • 20、句子乐园。

    1.看了这部电影,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批改作业。(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在大禹的带领下齐心合力地治理重新泛滥的洪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扫罗王信守自己的诺言。(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我是0,是起点,也是圆满;我是1,我总是排在第一位;我是2,我总追赶着第一;我是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是4,获奖的好事总没我的份;我是5,……

    请你体会材料的内容及其含义,在数字0—10中自选一个数字,构思作文。

    要求: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450以上。(文章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