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幼稚 穿梭 理直气壮
B.呐喊 迟延 百折不挠
C.清晰 拘束 杯水车薪
D.胚胎 祭奠 冲峰陷阵
2、“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师傅技艺高超,在他心中树立了权威。
B.穿着这身黑色衣服的师傅态度庄重严肃。
C.这身黑色衣服给人庄重严肃的感觉
3、古代人们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式传递信息。( )
A. 书刊 B. 漂流瓶 C. 烽火 D. 人报信
4、选词填空。(4分)
制造 创造 鼓励 鼓舞
(1)、我国自己( )的神州六号成功发射,大大( )了一切愿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人们。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不是……而是……
(2)、(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 )想设计陷害他。
(3)、我也过来浇水,但( )往菜上浇,( )拿着水瓢,把水往天空一扬。。
5、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________
(2)雪花纷纷扬扬快乐地飘落到大地上。 ________
(3)她学会了织毛衣,学会了裁衣,学会了包饺子。 ________
(4)真正的英雄是谁?是人民群众。 ________
6、把下面句子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并用这个关联词语再写一句话。
您带我走的时候,不许唉声叹气。
您带我走的时候不许闷头不语。
合并:
写话:
7、听短文,回答问题。
(1)自古以来,诗文常以________,为写春的一种主要题材。“万树垂杨”写________,“陌头杨柳”写________,或竟称春天为“________”。
(2)作者认为杨柳有特殊的姿态,这种姿态的特点是_____。
(3)“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是指垂杨具有_____的精神。
8、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 )不少名篇名段他能背诵,( )又怕江主席当面指定内容让他背,就告诉江主席:“我都熟读了。”
2. ( )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浇水施肥,花儿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 )会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使出浑身解数。
3. 最初,这兄弟俩都没有水,没有生命,( )荒凉寂寞,( )经常遭到彗星和陨石突如其来的袭击。
4. 地球上的水( )能留下来,( )孕育出了生命。
5. ( )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 )气体脱离火星就不需要太快的速度。。
6. 这样,( )彗星和陨石能给火星带来大量的水,( )很快被火星气体裹挟着逃向太空了。
7. 小阿炳摇了摇头,( )除了淙淙的流水声,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
8. (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书籍( )浩如烟海。
9、变
马市长吃罢午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有什么问题你就说吧。”
“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女大学生,放着轻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的是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
“就是您老人家呀!”
“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1.文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突出表现马市长“变”的一对词语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马市长责怪女儿:“你怎么能这样?”这句话有两重含义,请写下来。
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塑造人物时采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是( )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神态描写
5.文中马市长的性格特点是( )
A.随机应变 B.言行不一 C.支持新生事物
6.文章通过对“女儿”和“马市长”一段简单的对话的描写,表现了马市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0、完成下列练习。
“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来一次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1】这句话从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描写了人物,突出了人物________的特点。
【2】使用句中的描写方法,描绘一下“早晨作业没带,组长查作业”时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
微缩图书
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电视唱片”书以及缩微型的书,等等。
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者录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为人的声音。一些儿童读物,在封底上镶有微型唱片和唱针。唱针接触唱片以后,随着唱片的转动,就可以听到书中出现的人物的声音。
更有趣的是一种叫做“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像和声音录到视盘上,收看的时候,把放像机接到电视机上,就可以把图像和声音还原。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还可以使画面随时停下来。出版某种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者论文,可以把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实验情况,录在视盘上,跟书籍一起出售。视盘既可以显示物体运动情况,也可以显示许多微妙的现象。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动画的办法显示。
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选文提到了多种书籍,文中哪个词最能体他们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④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
任选一种说说这种方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画线句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缩微图书”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成全善良
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
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一个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流露出了笑容。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
“爸,伤口疼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
“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着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填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探望—____________ 顾忌—____________
反义词:空无一人—________________ 接受—____________
【2】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老人身体不适是因为本来体格不好,应该接受女孩的让座
B.老人身体不适是因为年龄大了,感觉累,所以应该接受女孩让座
C.老人身体不适是因为臀部受伤,接受女孩让座是为了成全女孩的善良,体现了老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顾全女孩感受的美好品质
【3】在文中找出两处能显现女儿关心父亲的句子,用“_______”画出来。
【4】文中老人对待女孩让座的态度是:开始_________——感觉女孩尴尬________——下车________
【5】“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中第一个“善良”指的是____________;第二个“善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晏子见了楚王 楚王瞅了他一眼 冷笑一声 说 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子严肃地回答 这是什么话 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 就是一片云 大伙儿甩一把汗 就是一阵雨 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 脚尖碰着脚跟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1】给片断加上标点符号。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 )
(2)大伙儿甩一把汗 就是一阵雨。( )
(3)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 脚尖碰着脚跟。( )
【3】写出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并给这个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其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 ”的句子用了_______手法。
【5】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以下这篇文章一定很有意思,让我来读读做做。(20分)
如果麦子没有考验
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果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认出了他,向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呀,你终于来了。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你的降临,你终于来了。”
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在祈祷什么呢?”
“我总是在祈祷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是不能如愿!”农夫说。
农夫跪下来 吻上帝的脚 全能的主啊 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诺我的请求 只要一年的时间 不要风 不要雨 不要烈日 不要灾害 别人的田我不管 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
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第二年,农夫的田里果然长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一倍,农夫 ,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
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果然 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 ?”
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就变得无能了。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有一个空壳罢了。”
(注释)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1)在文中第6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表示农夫高兴的成语。(1分)
(2)把第7自然段中不恰当的词划掉。(1分)
(3)下面这段话应加在第 自然段和第 自然段之间。(3分)
上帝回答:“我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也创造了蝗虫和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所愿的世界。”
(4)给第4自然段加标点符号。(3分)
(5)联系上下文,在第8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句合适的话。(3分)
(6)依照文中加粗的句子,我能把下面的话写具体。(5分)
对于一个人来说,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可以唤醒人内在的灵魂。
(7)读了这篇文章,我想说:
。(4分)
15、课外阅读。
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无法用语言来描绘。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颤动。泛舟湖上,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如入甜美欲睡的秀丽仙境一般。空气那么清鲜,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我发现由于夜空到处布满星星,那深蓝色的夜色都变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你想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要是那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上一种叫冈多拉的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就不再会有人打扰你的宁静。晚风从椰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撒落在水面上,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圣玛利亚教堂那雪花状石膏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地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当圣马可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深化在静谧之中了。
【1】短文第一自然段三次写到星星,各起什么作用?
A.写星星多,突出夜色美 B.写星星亮,突出夜空美 C.写星星衬托河面平静
(1)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颤动。(_______)
(2)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_______)
(3)我发现由于夜空到处布满星星,那深蓝色的夜色都变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_______)
【2】照样子,仿写句子。
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颤动。
在____________,连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4】威尼斯的三绝是: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描写威尼斯夜色时,提到的三种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__。迷人的威尼斯之夜给人最大的感受是______,所以我们在朗读时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
【5】读短文,选择正确的选项。
(1)短文第二自然段是按(_______)的顺序记叙的。
A.时间变化 B.地点变化 C.空间变化
(2)画“ ”的句子属于(_______)描写。
A.静态 B.动态
【6】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威尼斯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品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脊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画“______”部分是对毛主席得知儿子毛岸英为国捐躯后_________和_______两方面的描写,表现了毛主席内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表现了毛主席是____________的人。
【3】为什么说“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鸟
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使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就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老百姓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所以现在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听了宴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你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请求—— 特别——
严厉—— 开导——
【2】齐景公没有杀死烛邹的原因是( )。
A. 他发了善心。
B. 晏子宣布的三条罪状不足以定烛邹的死罪。
C. 齐景公听完晏子的话,明白了杀烛邹是错误的做法。
【3】看完这个故事,你想对晏子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文片段阅读。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1】“再不回头”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医家都不下药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
【2】“一声不倒一声的”点明严监生___________了,可还 “伸着两个指头”,他心里可能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
【3】“大侄子”“二侄子”上前去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画“_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人物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写严监生因为两茎灯草不肯断气,其作用是( )
A.表现了严监生有极强的求生欲望。
B.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严监生的吝啬。
C.说明严监生害怕侄子们瓜分他的财产。
D.表明只有赵氏才真正了解严监生。
【6】假如严监生还能说话,他可能会对两个侄子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文阅读。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合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曲调传遍街头巷尾。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都要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惯例。
【1】请说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围绕中心句写了哪四个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末尾句带括号的“这几乎成了惯例”中“这”指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作者在向我们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时融入了自己的赞美之情?请把这些词语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题文)居里夫人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改写句子)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
(1)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
_____________
(2)我们在山顶上插上了标志着胜利的队旗。
_____________
(3)我读完了那本故事书。
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雨下得很大。(用比喻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2)花儿开了。(用拟人的方法把句子写生动)
(3)这支蜡烛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改反问句)
(4)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肯定句)
(5)难道他会从柴房搬来一窝兔子吗?(改陈述句)
(6)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地满红花红满地, 。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翠翠红红, 风风雨雨,
山外白云, 池边绿树, 雨落溪边。
23、习作与表达
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在你的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深深影响着你。请围绕“影响我成长”的人和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选取最典型的事例;
2.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