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和运用的修辞手法对应正确的是( )
A.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对偶)
B.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夸张)
C.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比喻)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但……而且…… 只要……就……
既……又…… 虽然……但是……
1.( )我们未来的路依旧是坎坷不平,( )我们决不会退缩。
2.( )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 )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3.这些月饼( )好看,( )可口。
3、下列句子在表达特点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B.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C.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D.蜻蜓要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
4、巧填同音字。
jiǎn
挑肥(_____)瘦 精兵(_____)
省吃(_____)用 作(_____)自缚
行为不(_____) 偷工(_____)料
政(______)破烂儿 (______)纸片儿
zhì
(______)地有声 (______)勇双全
自始(______)终 独树一(______)
专心(______)(______) (______)序井然
(______)之不理 (______)国安民
5、比一比,组词语。
吭(______) 祥(______) 施(____) 衷(______)
坑(______) 样(_____) 拖(_____) 衰(_____)
筹(______) 镯(______) 裆(_____) 争(_____)
寿(______) 蜀(______) 铛(______) 峥(_____)
6、在每个句子中填入一组合适的反义词。
①(_____)的桥梁横在水上,看着这座越来越(_____)的水城。
②(_____)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_____)了。
③船夫行船时(_____),不会(_____)。
7、按要求写词语。(6分)
写出跟形态有关的词语。
例:圆滚滚 ( ) 、( ) 、 ( )
写象声词。
例:蜜蜂嗡嗡 小鸭( ) 、 小鸡( )、 ( )
写出表示颜色的词。
例:蓝悠悠 ( ) ( ) ( )
8、用“烈”字组成恰当的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语文课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如何理解“一镇炮火摧毁了敌人的前沿阵地”中“摧毁”一词的含义和感情色彩,同学们展开了(____)的讨论。经过一番(____)的争论,同学们分清了是非褒贬。课后老师还嘱咐我们,不要在(____)的阳光下看书,那样会伤害眼睛,同时,饭后不要做(____)的运动,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2.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____)的阻击,在黑暗找不到突破口。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铁骨铮铮(节选)
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爱国主义是其光辉灿烂的篇章,志士的名字如繁星浩瀚,壮烈的业绩与日月同光。民族英雄们以“铁骨铮铮”挺起了中华民族坚贞勇毅、自强不息的脊梁。
抗元将领文天祥,于国家危亡之际,竭诚全力,率兵抗元,被俘后坚贞不屈,从容赴死。他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遗言,成为激励后人、砥砺气节的千古绝句。抗金名将岳飞,以“还我河山”为铭言,为收复失地,率领岳家军精忠报国,冲锋陷阵,二十年金戈铁马,边关鏖战,英雄们的名字让敌人闻风丧胆。爱国诗人陆游心系国家的危亡,两鬓苍苍仍壮心不已,临终时仍在嘱咐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苏武出使被扣,荒漠牧羊十九载,仍手持节杖,心向汉廷。史可法扬州死节,戚继光痛击倭寇,于谦、张煌言、辛弃疾、严常山……这些古代民族英雄一腔浩然气,耿耿忠烈心,历来被人们景仰和称颂。他们的爱国精神浇铸了后人的钢筋铁骨,鼓舞着近现代英雄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做拼死的抗争。从林则徐到孙中山,从农民的太平天国到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从起义改良到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多少英豪“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前赴后继,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
……
同学们,请注视国旗下笔直的旗杆吧!它迎风坚挺,岿然不动,那不就是中华英雄铮铮铁骨的象征?让我们继承前人的遗志,挺起钢铁般的脊梁,在进军现代化的路上续写中华民族灿烂的篇章!
【1】请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2】(1)他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遗言。
这句话中的引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史可法扬州死节,戚继光痛击倭寇,于谦、张煌言、辛弃疾、严常山……
这句话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爱国诗人留下的爱国名篇?把它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来商议军事。他对诸葛亮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10万枝。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10万枝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10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要交战,10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3天。”周瑜说:“军营里可不能开玩笑。”请葛亮说:“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3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500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在文中找出反义词。
奖赏________ 接受________
【2】把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改陈述句: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判断句子的意思。
①周瑜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周瑜问:“10天造得好吗?”这句看出周瑜并不想为难诸葛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①周瑜很高兴,他高兴的原因是________
②从“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500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可以看出诸葛亮________
11、课内阅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接近——(__________) 呼喊——(__________)
真假——(__________) 仍然——(__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文段中的一个比喻句。
【3】下列句子体现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打“√”,不能体现的打“×”
A.算好了天气,文段中多次提到的大雾在他的预料中;这些船如此“顺风顺水”也是在诸葛亮意料之中的。(__________)
B.了解曹操的多疑性格,确定曹操在大雾中不敢出兵。(__________)
C.算好了受箭方式,先是“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后是“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两边受箭。(__________)
【4】填空。
(1)诸葛亮要求士兵“擂鼓”“呐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从画横线的句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踌躇”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犹豫。②停留;徘徊不前。③得意的样子。选文中的“踌躇”应选第_____种解释。
【2】从毛主席“黯然”的目光可以知道毛主席的心情是_________的,这种心情还可以从选文中的哪个句子看出来?请用“﹏﹏”画出。
【3】下列选项中,对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忠骨”是指忠烈者的遗骸,在选文中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何须”的意思是何必。
B.“马革裹尸”就是把马儿的尸体包裹起来。
C.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死后是否要把遗体运回家乡安葬倒无须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D.这既是对毛岸英烈土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主席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充分显示了毛主席的博大胸襟。
13、阅读短文。
猴王出世(节选)
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 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1】写出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主要是对石猴的_______描写,从石猴的话中可以看出石猴_______的特点,也可以看出他做事_____________。
【3】石猴能当上大王,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他来历非凡,是受日月精华而形成的石猴,非一般的猴子能比。
B.他没有其他猴子没有的勇气和非凡的本领,以及高远的眼光。
C.他有很强的演讲才能,说话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呼兰河传(节选)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
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子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子啦。”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子放在袖口或衣襟下。那些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袖口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里,你来找吧!”
这样的事不知做过了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一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的,哪怕是已经听过了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叫好。
每当祖父这样做一次的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一齐地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像第一次演似的。
祖父不怎么会理财,一切家务都由祖母管理。祖父只是自由自在地一天天闲着。我想,幸好我长大了,我三岁了,不然祖父该多寂寞。我会走了,我会跑了。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一天到晚,门里门外,寸步不离,而祖父多半是在后园里,于是我也在后园里。
…………
祖父一天到晚是闲着的,祖母什么工作也不分配给他。只有一件事,就是祖母的地榇①上的摆设,有一套锡器,却总是祖父擦的。每当祖父一擦的时候,我就不高兴,一方面是不能领着我到后园里去玩了,另一方面是祖父因此常常挨骂,祖母骂他懒,骂他擦得不干净。祖母一骂祖父,我就拉着祖父的手往外边走,一边说:“我们后园里去吧。”
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
——有删改
【注释】①榇(chèn):棺材。
【1】本文主要写了祖父的哪两件事情?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章内容或写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将祖父的形象刻画得形象生动
B.祖父和孩子们玩摘帽子、藏帽子游戏时,总是把帽子藏在袖口或衣襟下,缺乏新意,孩子们都玩厌烦了,他却自得其乐,浑然不觉
C.每当祖父擦锡器时,“我”就不高兴,仅仅是因为这样的话祖父就没有时间陪“我”到后园去玩了。这里反映了“我”对祖父深深的依恋
D.文章使用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由衷地感受到“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及对人性美的向往
【3】读句子,回答问题。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不以为奇”是什么意思?作者连用一系列动词描写孩子们的举动,这样写突出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至少写出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联系本学期学过的课文《祖父的园子》,说说“另一个世界”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主题阅读拓展。
幽默感
今天看电视时,我发现儿子居然说得出每位体育明星的名字,甚至连他们的家庭生活也知之甚详,便开玩笑地问:“喂!请问迈克尔•乔丹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儿子居然反问:“对不起,爸爸!我不知道,但打听很久了。你知道吗?快告诉我!”
我大笑起来,惊讶地发现,儿子居然也有幽默感。
在许多国家里,有幽默感是对人极高的赞赏。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幽默的语言可能会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示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换句话说,幽默是巧妙地解决问题的法宝。
譬如在某国的议会里,曾发生过议员之间争斗的事,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议长觉得左右为难,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必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门口。”引得全场大笑,提议者也在一笑之间摆脱了尴尬的处境。
譬如伏尔泰总是赞赏某人的作品,而那个人却总是刻薄地批评伏尔泰,当有人向伏尔泰说这件事时,他只是一笑:“我们双方都弄错了!”不过短短几个字,就用幽默化解了尴尬的场面,又做了有力的反击。
但是我必须强调,幽默并不是讽刺,它或许带有温和的嘲讽,却不刺伤人;它可能是以别人和自己为幽默对象,在这当中,便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
我曾经看到一个秃头者,在别人幽默地说他的头发时,当场变了脸。这一方面可能因为对方的幽默不得体,刺伤了他,更可能是因为他原本因秃头而自卑。相反地,我也见过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你小看我了,我早就聪明‘绝顶’了!”你想,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着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
所以,越是开放而文明的社会,人们越富有幽默感;越是胸襟宽广、充满智慧的人,越富有幽默感。看来,成为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完善健全的人格。(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譬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尴尬: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嘲讽(______) 胸襟(______)
健全(______) 不露声色(______)
【3】用“____”画出文中表现儿子幽默的句子,其“幽默”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阐述“幽默是巧妙地解决问题的法宝”这个观点时,举了两个例子,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1)________;(2)______________。作者在阐述幽默“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这一观点时,运用__________的写法,写了两个人对待__________这种情况的不同态度。
【5】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幽默的人?请用“﹏﹏”在本文画出答案。
【6】幽默的语言确实能化解尴尬,显示自信。读读下面的故事,在横线处补上合适的内容。
(1)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与一位批评家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相遇。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歌德笑着退到路边,说:“____________。”
(2)一次,丘吉尔在公开场合演讲,从台下递上来了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两个字“笨蛋”。丘吉尔知道台下有反对他的人等着看他出丑,便神色从容地对大家说:“刚才我收到一封信,可惜写信人只记得__________,忘了写内容。”
16、阅读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让生命化蛹为蝶
一个小孩,相貌丑陋,说话口吃,因为疾病导致左脸局部麻痹,嘴角畸形,所以他讲话时嘴巴总是歪向一边,还有一只耳朵失聪。
为了矫正自己的口吃,这孩子模仿古代一位有名的演说家,嘴里含着小石子讲话。看着嘴巴和舌头被石子磨烂的儿子,母亲心疼地抱着他流着眼泪说:“不要练了,妈妈一辈子陪着你。”懂事的他替妈妈擦着眼泪说:“妈妈,书上说,每一只漂亮的蝴蝶,都是自己冲破束缚它的茧之后才变成的。我要做一只美丽的蝴蝶。”
后来,他能流利地讲话了。因为他的勤奋和善良,他中学毕业时,不仅取得了优异成绩,还获得了良好的人缘。
1993年10月,他参加全国总理大选,他的对手居心叵(pǒ)测地利用电视广告夸张他的脸部缺陷,然后写上这样的广告词:“你要这样的人来当你的总理吗?”但是,这种极不道德的、带有人格侮辱的攻击,招致大部分选民的愤怒和谴(qiǎn)责。他的成长经历被人们知道后,赢得了选民极大的同情和尊敬。他说的“我要带领国家和人民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的竞选口号,使他以高票当选为总理,并在1997年再次获胜,连任总理,人们亲切地称他是“蝴蝶总理”。他就是加拿大第一位连任两届的总理让·克雷蒂安。
是的,有些东西我们无法改变,比如低微的门第,丑陋的相貌,痛苦的遭遇。这些都是我们生命中的“茧”。但有些东西则人人都可以选择,比如自尊、自信、毅力、勇气,它们是帮助我们穿破命运之茧、由蛹化蝶的生命之剑。
【1】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简单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人们亲切地称他是“蝴蝶总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束缚我们的“茧”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帮助我们冲破命运之茧,由蛹化蝶的生命之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感悟?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军神(节选)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描写刘伯承做手术时的表现的动词分别是紧紧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说明___________,“一声不吭”的意思是指___________。这个词说明________。
【2】沃克医生说话的语气是有变化的,你能从选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吗?从这些语气变化中你能体会出沃克医生的内心想法吗?请你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选文,请你说说刘伯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①我国明朝的李时珍(1518-1593),是世界上伟大的药学家。他的名著《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 892种,附方11 096则,先后被译成英、法、俄、德、日、拉丁等10余种文字,成为国际一致推崇和引用的主要药典。这部巨著不仅对医药,而且对生物、矿物和化学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李时珍的学术见解是高超的,他的分类方法很符合现代的科学原则。该书于1596年问世,比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的《自然系统》要早一个多世纪。
②李时珍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固然由于他批判地总结了前人的成果,“搜罗百氏”,旁征博引,参考八百余家;更主要的,还在于他忠心为百姓服务的精神。他认识到这项工作对百姓有利,因而用了近30年的时间,三次改写,才最后成书。在写作过程中,他不辞辛苦,深入实际,“访采四方”,先后到河南、江西、江苏、安徽等地,收集标本与药材。他治学态度严谨,一丝不苟。例如,为了证实前人所说“穿山甲诱蚁而食”,便亲自动手,解剖穿山甲,结论是:“腹内脏腑俱全,而胃独大,常吐舌,诱蚁食之,曾剖其胃,约蚁升许也。”
③李时珍写《蕲蛇传》,也是一个有益的故事。他父亲李言闻,研究了蕲州的特产艾叶,写成了《蕲艾传》,他读后很受启发,便决心写一本《蕲蛇传》,开始他只是从蛇贩子那里观察白花蛇,有人告诉他,这不是真正的蕲州蛇,真蕲蛇“其走如飞,牙利而毒”,人被咬后迅速致死,是当时皇帝指定进贡的制药珍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时珍不顾危险,几次爬上龙峰山去观察蕲蛇,目睹了它吃石南藤及被捕的情形,了解了它形体与习性上的特点,终于写出了很有特色的《蕲蛇传》。李时珍很重视这种研究方法,认为这样可以“一一采视,颇得其真”。
【1】第①段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这部巨著不仅对医药,而且对生物、矿物和化学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_____________
(2)李时珍不顾危险,……终于写出了很有特色的《蕲蛇传》。
_____________
【3】解释第③段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含意,并说说它体现了李时珍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
【4】文中②③两段中的划线句均引用了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经典语句,请你分析引用这些句子的作用。
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十二跑到大汉身前,左手从后边搂大汉的腰,右手把滚烫的湿手巾往大汉脸上一捂,连鼻子带嘴紧紧捂住,大汉给憋得大叫,使劲挣,王十二死死搂着捂着,就是不肯放手。大汉肯定脏话连天,听上去却呜呜的赛猪嚎。只见大汉憋得红头涨脸,身子里边的气没法从鼻子和嘴巴出来,胸膛就鼓起来,愈鼓愈大,大得吓人,只听“砰”的一声,钉在墙缝里的肋叉子自己退了出来。王十二手一松,大汉的劲也松了,浑身一软,坐在地上,出了一声:“老子活了。”
——选自《俗世奇人神医王十二》
【1】作者通过____、____、____等一系列细微的动作描写,正面写出了王十二面对突发事件时________的特点;作者还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词,刻画了大汉的神态与外貌,侧面突显出神医王十二的________。这种“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方法值得学习。
【2】“救活”大汉后,众人有什么样的反应?试着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写一写。
_____
20、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
(2)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3)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1、根据读音选择正确的字,画“√”。
chóu(筹 踌)集 bǐ(皮 彼)此 金zhuó(蜀 镯)
22、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鲁肃说:“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
鲁肃说都是诸葛亮自找的,鲁肃帮不了他的忙。
(1)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____________
(2)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
____________
23、请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把雷震的《村晚》这首诗改成短文。要求:语言通顺,故事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