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划线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黄沙百战穿金甲( )
A.一百场战斗 B.很多次的战役 C.第一百场战斗
【2】剑外忽传收蓟北( )
A.取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
B.获得
C.结束
【3】青春作伴好还乡( )
A.年轻人 B.青年的时候
C.春天的景物
2、下列不全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
A.赞许与夸奖 扎眼与刺眼
B.故意与无意 模仿与仿照
C.企望与盼望 踌躇与犹豫
D.眷恋与依恋 朴实与质朴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
A.只听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洪水涌了出来,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B.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C.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应接不暇。
D.我受到老师的批评后,心中还恋恋不舍。
4、查字典,填空
(1)“衷”字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按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组词(______)。
(2)“劣”字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__),一共(________)画。按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组两个词(______)(______)。
5、比一比,组成词语
恩 (_______) 诲(_________)
思 (_______) 海(_________)
冤 (_______) 沧(_________)
兔 (_______) 抢(_________)
枉 (_______) 授(_________)
汪 (_______) 受(_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根据课文中“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一直到“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揣摩整个过程中孩子的心理活动并写下来。
开心一(___________)一(________)一(________)一(________)
2.故事发展需要情节的转折,课文中故事有几次转折?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成语积累。
例:莫逆之交 _________之交 _________之交 _________之交
8、看拼音,写词语。
tè shū(___) nián líng(____) zhuì luò(___) duàn liàn (___)
dù jì(____) xiōnɡ tánɡ(___) nà hǎn(___) gēng yún (____)
9、阅读理解、分析。
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好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她的衣服全是车黑的,但通过好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1】第一段中作者刻意描写外祖母的“黑衣服”与“她的眼睛”,主要运用的写法是什么?其作用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外祖母说话”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外祖母在我心中是“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甜甜的泥土(14分)
①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虽已立春,天还是很冷。
②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
③一阵电铃的急响。她黯然的眼神里,射出热切的光。
④一群唱着儿歌的孩子,跨出了校门,没有她的儿子;又一群说说笑笑的孩子,踏上了马路,也没有她的儿子……人影稀疏了,零落了,没有了……
⑤吱呀呀的大铁门,锁住了沉寂的校园。
⑥她一阵晕眩,几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扑过去,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着。
⑦“干什么?”传达室的老头面带愠色走了出来。
⑧“亮!我的小亮!”像喘息,又似哭泣。
⑨“都放学了。”
⑩“知……道……”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慢慢松开手,从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大伯,麻烦……给孩子。”
11“叫什么?”
12“王小亮。”
13“几年级几班?”
14“ 今天,刚过,八个生日。”
15“我是问几年级几班。”老头有一点不耐烦了。
16“哦……大概……”她又惶然地摇摇头。
17老头奇怪地打量着这神经质的女人:“你到底是什么人?”
回答他的是夺眶而出的泪水和踉跄而去的背影。老头在疑惑中叹了口气,似乎明白了什么。
18下午,这包糖终于传到二年级二班王小亮手中。孩子惊喜极了,这最喜欢吃的奶糖好久没尝过了。
19放学了,小亮还沉浸在欢乐之中,蹦蹦跳跳地朝家中走去。蓦地,他站住了,摸摸口袋里还剩下的舍不得吃的糖,一股恐惧感袭上心头。他好像又看到:现在的妈妈扬起细眉在爸爸的耳边嘀咕什么,爸爸抓起一条柴棍,气势汹汹地向他走来。他愣怔着,不知如何办才好。他使劲拍拍口袋,不行,咋瞧都是鼓囊囊的。他低下小脑袋,吮着指头,想了许久,瞅瞅四周无人,迅速将糖埋入路边的雪堆中,还特地插上一根小棒棒。
20这一夜,小亮睡得特别香,特别甜。他梦见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现在的妈妈垂着头走了,真高兴。
21第二天,小亮起得特别早。他照例先把全家的便盆倒掉、涮净,再掏米、添水、捅火、坐锅,然后才背上书包拿块冷馍悄悄溜出门。他要赶紧去挖他的糖。不想,一夜之间地温回升,冰雪融化了,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潮湿的地面上,歪躺着几张皱巴巴的糖纸和那根作为标志的小棒棒。
22小亮眨巴眨巴眼睛,忍不住滚下泪来。他伤心地蹲在地上,呆呆地凝视着。一会儿,又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
【1】文章以奶糖为线索,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件事。(4分)
【2】王小亮知道奶糖是谁买给自己的吗?根据原文说说你的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四自然段连续用了三个“没有”,这样写有何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文章划线句在文章中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处写道:“冰雪消融了,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小亮眨巴眨巴眼睛,忍不住滚下泪来”“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小亮为何先哭后笑?你是怎样理解“那泥土,甜丝丝的”这句话的含义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读不完的大书
七十多年前的农村,不像今天小朋友的家里有许多自动或机动的玩具,没有开发儿童智力的新式玩具。我在幼年时,家里什么玩具都没有,大人们不关心孩子玩耍的事。我在五六岁时就自己到大自然去找可以玩的东西。农村的特点是接近大自然。辽阔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浩瀚的河流,繁茂的花草和树木,空中的浮云和飞鸟,地上的走兽和昆虫,水中的游鱼等等,有说不完的好玩东西,能够引起孩子的遐想和实验的兴趣。例如小麻雀的蹦蹦跳跳、快乐活泼的样子,叫你高兴。老鹰在高空中盘旋时,展翅飞腾或流荡滑翔,有时猛扑而下,像在捕捉小鸡或什么东西,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花草树木的生长、开花、结子,暑寒荣枯,都有各种不同的趣味。草的叶子不二样,有长有短,有的还带刺;开的花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也有单瓣、重瓣的,有四瓣、五瓣的等等。树木的千姿百态,更有给人乐趣的东西。昆虫的动作也很好玩,例如蚂蚁搬家,那么长的队伍,那么井井有条的阵营,个个尽自己的力量,把货物全部搬迁。这种组织性很强的小动物的行动,真叫人佩服。当它们两军对垒时,更是好看,队伍整齐;正式打仗时,打得你死我活,直至尸体堆积如山,勇敢忠贞的精神,真令人敬佩。
我家房子的前后左右都有余地,栽有各种果树,有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酸橙树,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实。从树上直接摘下的果子,格外鲜美。我家后面还有两丛竹林和一株棕榈,是我最爱的。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出土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笋子炒咸菜,味道鲜美无比。更可爱的是它们那耸入高空的青翠茎叶,亭亭玉立,显得那么纯洁!微风吹来,一片沙沙声,是那么温柔细腻。但当大风袭来时,竹林总是最先发出萧萧的喧声,不平静的调子,奏出我幼小心灵的怅惘情绪。池塘边的棕榈树坚毅地独立着,大蒲扇似的叶子显得很高洁,在秋高气爽的日子,倒映池水中,小鱼在池水的倒影中间游玩,是另一种境界。
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极大的学问,有欣赏不完的乐趣。
【1】文章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读不完的大书”?(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点的“雨后春笋”是一个成语,我们现在常用它的比喻义,意思是___。
【3】文章对大自然中万物的描写有详有略,看一看第一、二段详细描写的各是什么?突出了事物哪方面的特点?
第一段:___
第二段:___
12、阅读迷宫。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叉的地方,又( )又 (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弄、搬、找)些小木片,错杂着(堆、垒、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捆扎、缠绕)起来;然后把苔藓(捏、挤、踩)紧,(压、踏、踩)平,使那建筑物足够( ),足够( )。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 )又( )。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
(1)准确地说明来自细致的观察和词语的恰当运用, 、 、 三个词,写出了搭窝的步骤。松鼠搭窝的复杂动作是用一系列动词写出的,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动词填空。(3分)
(2)在文中画横线的地方填入下列词语:舒适 暖和 干净 坚实 宽广 安全 (2分)
(3)这一自然段是在介绍松鼠的什么生活习性?表明了松鼠的什么特点?(2分)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郑板桥送贼诗
清代画家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尽管他的画很好,却卖不出好价钱,家里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一天,郑板桥躺在床上,忽见窗纸上映出一个鬼鬼祟祟法人人影,他想:一定是小偷来了,可是我家有什么值得拿呢?于是,他便高声吟起诗来:“大风起兮月正昏,有劳君子登寒门。诗书腹内藏千卷,钱串床头没半根。”
小偷听了,转身就溜。郑板桥又吟了两句诗送行:“出户休惊黄尾犬,越墙莫碍绿花盆。小偷慌忙越墙逃走,不小心把几块墙砖碰到了地上,郑板桥家的黄狗直叫,追住小偷就咬。郑板桥披衣出门,喝住黄狗,还把跌倒的小偷扶起来,一直送到大路上,作了个揖,又吟诵了两句诗:“夜深费我披衣送,收拾雄心重作人。”
郑板桥吟蟹诗
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有一天差役传报,说是知府大人路过潍县,郑板桥却没有出城迎接。原来那知府是捐班出身,光是买官的钱,就足够抬一轿子,肚里却没有一点真才实学,所以郑板桥瞧不起他。
知府大人来到县衙门后堂,因郑板桥不出城迎接,心中十分不快。在酒宴上,知府越想越气。恰巧这时差役端上一盘河蟹,知府想:不如让他以蟹为题,即席赋诗,若作不出来,我再当众羞他一羞,也妤出出我心中的闷气!于是用筷子指着河蟹说:“此物横行河中,目中无人,久闻郑大人才气过人,何不以此物为题,吟诗一首,以助酒兴?”郑板桥已知其意,略一思忖,吟道:“八爪横行四野惊,双螯舞动威风凌。孰知腹内空无物,蘸取姜醋伴酒吟。”知府自讨没趣,十分尴尬。
【1】两则故事分别表现了郑板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诗书腹内藏千卷,钱串床头没半根”是告诉小偷自己家里没钱。______
(2)“出户休惊黄尾犬,越墙莫碍绿花盆”是告诉小偷他跑不掉了,有黄狗追他。______
(3)“夜深费我披衣送,收拾雄心重作人”的意思是没让小偷偷到钱,他心中有愧。______
(4)“八爪横行四野惊,双螯舞动威风凌。孰知腹内空无物,蘸取姜醋伴酒吟”是讽刺知府横行霸道,却无真才实学。______
【3】理解文中画“ ”的两部分的意思,并填空。
(1)“此物横行河中,目中无人”中的“此物”表面上指______,实际上暗指_____________
(2)“郑板桥已知其意”中的“其”指______,“其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是( )
A.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是因为他的画不好,没人购买。
B.郑板桥披衣出门喝住黄狗,扶起跌倒的小偷,是体恤小偷,希望他能重新做人。
C.郑板桥没有出城迎接知府是因为知府太横行霸道,郑板桥不喜欢他。
14、阅读短文。
草船借箭(节选)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量 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推卸)。”诸葛亮说:“都督(拜托 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 招呼)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用“/”划去选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
【2】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很高兴,是因为周瑜______,从中反映出周瑜的______。
【3】“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对三天“造”十万只箭_________(填一个成语),一点儿也不担心。
【4】结合全文用“因为……所以……结果……”的句式叙述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选段,回答问题。(19分)
爸爸和它讲好价钱了。人在xiè méi( ),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哩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来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总起来,铛、铛、铛地响。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我幼稚的心灵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不喝以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jì mò( )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划上“——”(4分)
磨(mó mò) 嚼(jué jiáo) 系(jì xì) 沾(nián zhān)
(2)在括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2分)
(3)用“﹏”画出描写骆驼外貌和咀嚼时样子的句子(2分)
用“—”画出说明骆驼能沉得住气的句子。(2分)
(4)就骆驼脖子底下系铃铛这个问题,“我”和大人的想法是不同的:
“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爸爸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你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爸爸说:“你的想法更美些。”的理由是(3分)
16、阅读直通车。
书堂站战役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
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但是,勇士们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向敌人扑去,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
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和用刺刀跟敌人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井玉琢、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持续——( ) 姿势——( )
壮烈——( )
2.第二自然段的段意是 。
3.用“ ”画出描写战后场面的语句,你从中体会到
。
4.作者一一列出烈士的名字,表达了
。
17、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片段)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 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 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两边看的人是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郑屠当不过,计饶。鲁达喝道:“咄!你这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计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1】这段文字描写人物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多选)
A.肖像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2】鲁提辖打郑屠户三拳之前说的几句话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描写鲁提辖的“三拳”运用了三个比喻,分别从哪个角度去形容?( )
A.从旁观者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B.从鲁提辖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C.从作者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D.从郑屠的味觉、视觉、听觉角度
【4】鲁提辖明知郑屠户已经被打死了,为什么还要说“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从中看出鲁提辖具有什么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文,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我写作的时候,常常为我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它们就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这时我真不忍将它们框在方格里,真想叫它们离开格子去舒展身体,去不受拘束地享受自己的欢乐。
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看到“太阳”这两个字,你能感触到热和力,而望见“月亮”,眼前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轻”字使人有飘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泪。“冷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深”两个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当你写下“人”这个字的时候,不禁肃然起敬,并为祖先的创造赞叹不已。这些用笔画组成的美妙图画,这些由横竖撇捺构成的奇妙组合,同人的气质多么相近。它们在瞬间走进你的想象,然后又从想象里流出,在你的记忆中留下无穷的回味。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而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发生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飞翔与驰骋。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呢?
为什么说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呢?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生来就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看着这些单个的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词,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的情绪啊!西方现在有少数诗人在追求“玩文字”,但他们怎能从26个字词的组合中找到“玩文字”的魅力呢!甚至能在语义以外寻求那种对人类思维和感官的想象力!
在世界的文字之林中,中国的汉字确乎是异乎寻常的,它的创造契机显示出中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但它是强有力的,自成系统的。它用一个个方块字培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化,维系了一个统一的大国的存在。不管这块东方的土地上有多少种不同的语言,讲着多少互相听不懂的方言,但这汉字的魅力却成了交响乐的总指挥!
面对着科学的飞跃发展,中国的汉字以其瑰丽雄健的生命力证明了存在的价值。是电脑接受了汉字,而不是电脑改变了汉字。在科学攀向高峰所出现的复杂思维状态中,古老的中国的汉字却焕发了青春,轻而易举地用原有的词汇构成了新的概念和术语。真的,中国的方块字能消化各种外来的新创造,因为它拥有一个单字的海洋。在人们熟悉这种文字后,可寻求的新的组合和创造的天地是那样的宽广而简便。
我真的是无限钟情于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中国汉字,并震惊于它的再生活力和奇特魅力。我想,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这种文字将越来越被世人所珍惜和喜爱。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四字词语。
(1)恭敬地产生敬仰或钦佩的感情。__________
(2)指没有止境。 __________
【2】“只有中国的汉字,几万个不同的字形几十万、几百万种奇妙的组合,足以产生遣使文字的快乐。”这句话是从第三自然段中抽取的,根据作者的行文思路,它应放在( )
A.“……带来了诗的灵性”之后
B.“……这些语言的情绪啊”之后
C.“……玩文字的魅力呢”之后
【3】根据短文第二自然段,写出你对下列汉字的感受。
看见“太阳”这个词,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看到“深”这个字,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___”这个字,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五自然段中“真的,中国的方块字能消化各种外来的新创造”,句中“消化”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
【5】文章从四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汉字的美,请仔细品读短文后依次写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这句话中,“变化是有的”是指_______________,“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成反问句:听到这个消息我喜出望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昏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
(3)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4)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依依翠柳,郁郁繁花,嫩嫩春笋,茵茵小草……万物被温暖照亮,生机勃勃,尽情展示大自然的绚丽。
在你的人生旅途中,你也常被温暖照亮:眷眷亲情,殷殷师恩,醇醇友爱……让你坎坷变坦途,郁闷变快乐,单调变精彩,蓬勃向上,纵情演绎成长的快乐。
请以“被温暖照亮”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内容必须真实。②题目自拟。③文章体裁自定(诗歌除外)。④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