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造诣(yì) 薄弱(bó) 琴弦(xián)
B.胚胎(pēi) 憎恨(zēng) 揿电铃(qìn)
C.窈窕(tiǎo) 轧马路(yà) 污秽(huì)
D.天赋(wǔ) 窘迫(jiǒng) 祸患(huò)
2、下面词语中的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拔草 瞎闹 总督 打扙 半信半疑
B.承认 伤疤 预记 格局 手疾眼快
C.签字 部置 亨受 怨恨 摩拳擦掌
D.恢复 放肆 骏马 推荐 肃然起敬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辉煌 手急眼快 诸亲六眷 B.郎中 精神抖擞 兴致勃勃
C.标致 键步如飞 身强力状 D.可怜 文质杉杉 胸有成竹
4、给下列加点的字体标拼音。
蚂蚱(______)(_______) 铲地(_______) 蚌壳(_______) 樱桃(_______) 拴住(_______)
烟波浩渺(_______) 篝火(_______) 萌动(_______) 旖旎(_______) 澄澈(_______)
瑞士(_______) 平沙无垠(_______) 燕园(_______) 碧波万顷(_______)
点缀(_______) 耄耋(_______)
5、词语仿写
AABB式词语:踉踉跄跄 明明朗朗 飘飘飖飖
类似的词语: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ABAC式词语:顺风顺水
类似的词语: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形容人有智慧的词语:神机妙算
类似的词语: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含有人体器官的词语:抓耳挠腮
类似的词语: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6、课文链接。(按课文内容填空)
(1)《勇者的面对》全文以(____________)为明线,以(___________)为暗线,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英雄雨来》的作者是(_____),他的长篇小说是_______ ,他所创作的歌曲_______、_______ 、_______都是我们少年儿童耳熟能详的。
7、诗歌的积累与运用。
(1)杜甫在《绝句》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燕子衔泥鸳鸯静睡动静相宜的春景图。
(2)范成大的诗句“________,_____”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诗句“_____,_______”以动衬静,侧面描写人们的忙碌生活。
(3)《鸟鸣涧》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以动衬静,写出了春山的幽静。
8、词语充值卡(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
纪律严( ) 烧杀抢( ) 义正言( )
垂头丧( ) 张牙舞( ) 走投无( )
褒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贬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见这歌声。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激动起来。内心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又把魔爪伸向了华北。人民群众自愿组织起义勇军。奋起抗战。戏剧家田汉以此为题材。写了一个电影剧本《风云儿女》。电影的主题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田汉是在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前。把这首歌词写在香烟的包装纸上的。后来。这首歌词被交到音乐家聂耳手中。聂耳看到这振奋人心的歌词。产生了极大的创作热情。立即动手谱曲。他把自己关在简陋的住房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高唱。一会儿按着节拍走动。他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都倾注到每一个音符中。这首歌曲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尤其是结尾“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坚定有力。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语。
(1)内心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_______
(2)他把自己关在简陋的住房里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我国的国歌是《______》。由____作词。_____作曲。
(2)我国国歌的开头是“_____________”。结尾是“______________”。
【3】聂耳是怎样为《义勇军进行曲》谱曲的?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4】“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中“最强音”指的是( )
A.这首歌中有许多的强拍。
B.唱这首歌要用最高的音。
C.这首歌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坚定有力。把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体现出来了。
【5】唱一唱国歌。说说你唱国歌时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把牢底坐穿
——何敬平(1918—1949)
1948年夏于渣滓洞: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
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
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
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
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
今天,我们坐牢了,
坐牢又有什么希罕?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
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
1.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难 nán( ) 转 zhuǎn( )
nàn( ) zhuàn( )
2.用“ ”画出诗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叛逆者”本来多指与公认的习惯或传统决裂的人,在文中指( )
A.与反动势力抗争的革命者 B.国民党反动派
4.“颠倒”指跟原有的或应有的位置相反;“乾坤”本指天和地,那么在诗中“颠倒的乾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愿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顾茅庐
刘备非常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一天,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诸葛亮住的茅草屋,刘备上前敲门,里面走出一个书童,说:“先生今天早晨出门了。”刘备问:“上哪儿去了?”书童说:“我家先生行踪不定,不知道上哪儿去了。”刘备又问:“什么时候回来?”书童说:“那更说不定了。或者三五日,或者十几天,没准儿。”刘备、关羽、张飞失望地回去了。
回到驻地新野,刘备派人去隆中打听。过了几天,得到回报,说诸葛亮回来了。刘备叫人立即备马,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刘备上马出门,关羽、张飞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张飞只得跟着走。三人冒雪走到卧龙岗,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还是上回那个书童。可是,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只得快快而回。
时间过得好快,寒冬刚过,早春来临。刘备打算三访孔明。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张飞满口答应。
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书童又出来了。书童告诉刘备,先生正在睡午觉。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门外站了好长时间不见动静,便走进门来。见刘备还站着等,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一再相劝,张飞才没放火。
又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诸葛亮忙答礼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国家大事。
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议论后,更敬佩诸葛亮了,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诸葛亮看到刘备三顾茅庐,又肯虚心求教,就答应了。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了许多胜仗。
【1】读句子,猜测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三人冒雪走到卧龙岗,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还是上回那个书童。可是,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只得怏怏而回。
怏怏而回: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
谒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节选内容,写出关羽、张飞跟随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心情。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
【3】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①文章最明显的表达特色是什么(______)
A.心理描写 B.外貌描写 C.语言描写 D.神态描写
②刘备前两次都没能见到诸葛亮,第三次在长时间等待诸葛亮午觉睡醒后才见到。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______)
A.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 B.曲折的情节耐人寻味。
C.突出诸葛亮爱摆架子。 D.表现刘备害怕诸葛亮。
【4】读张飞说的话体会其表达效果。然后选择一句,把体会到的感受写下来。
①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
②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
_______________
【5】列举刘备诚意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的行为,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
【6】同为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司马懿这样评价诸葛亮:“真乃天下奇才也!”“亮虑多决少”。那么,你认为诸葛亮故意两次不见刘备的做法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里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1】选段中的场面描写有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写了作者童年时,_________、_________的趣事。
【3】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为什么又写了那些童年趣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整本书阅读
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只见那行者自南山顶上摘了几个桃子,托着钵盂,一筋斗点将回来。睁开火眼金睛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孟,掣铁棒当头就打。长老用手扯住道:“你走将来打谁?”行者道:“师父,你面前这个女子,莫当做个好人;他是个妖精,要来骗你哩。”三藏道:“你这猴头,当时倒也有些眼力,今日如何乱道!这女菩萨有此善心,将这饭要斋我等,你怎么说他是个妖精?”行者笑道:“师父,你哪里认得。我若来迟,你定入他套子,道他毒手!”长老哪里肯信,只说是个好人。……
三藏正在此羞慚,行者又发起性来。掣铁棒,望妖精劈脸一下。那怪物却抖擞精神,预先走了,把一个假尸首打死在地下,长老战战兢兢,口中念道:“这猴果然无机!屡劝不从,无故伤人性命!”行者道:“师父莫怪,你且来看这罐子里是甚东西。”近前看时,那里是甚香米饭,却是一罐子拖尾巴的长蛆,也不是面筋,却是几个青蛙、癞蛤蟆。长老才有几分信了。怎禁那呆子气不忿,道:“这是师哥的障眼法儿,变做这等东西,使不念咒哩。”
三藏果然信那呆子撺唆,手中捻诀,口里念咒……
——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一回是章回体小说
【1】《西游记》是章回体小说,这一回的标题是_________,读了回目标题,我能猜出这一回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段话中有四个人物,请写出他们的名字,再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写写他的特点。
(1)行者:______________ (2)长老:___________
(3)女菩萨:________ (4)呆子:______________
(5)我选的人物是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祖父的园子(节选)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1】本文作者是____,现代女作家,课文选自她的回忆录《___》。
【2】作者写昆虫不仅着眼于它们的色彩“__、__、__、__、__”,还对蜜蜂的外形和___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让我们的眼前绚丽起来。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废旧衣物,可别一扔了之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物资极为匮乏的年代,一件衣服可以穿很多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的衣服渐渐从“不够穿”,变成了“穿不完”。每到换季时,都能整理出一批废旧衣物,它们成为“鸡肋”,甚至被一扔了之。
一扔了之,带来的问题也不少。一般说来,废旧衣物中化纤类产品的比例高达60%到70%,它们混在生活垃圾里,被填埋后仍难以降解,会污染土地。烧掉也不是个好办法。不少小工厂低价买来废旧衣物,当燃料使用,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更何况,有些废旧衣物没有运往垃圾场,而是直接流入二手市场。这些未经严格处理的衣物可能携带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有害物,直接或间接使用都会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2600万吨旧衣物被扔进垃圾桶,而再利用率却非常低,只有不到1%,如何合理回收利用废旧衣物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回收废旧衣物,我们通常的做法比较单一,只是在居民小区里放置回收箱。固定的回收箱的确便民,但管理上存在着许多漏洞。回收箱的数量增加了,服务质量不一定跟得上,需要安排专人收集、运输,增加了成本。有时回收箱已经“超载”却无人来收。回收箱还可能成为拾荒者的淘宝地,导致旧衣物以违规方式流向二手市场。在回收废旧衣物这件事情上,上海的做法是由政府主导,回收公司统一回收。除设置回收箱外,还通过市民电话预约上门收集、市民自付运费寄送、企事业单位组织募集活动等多种途径进行回收。英国则有着慈善商店、衣物回收银行、社区衣物回收箱、上门回收、再利用中心等多条废旧衣物回收渠道。这些做法,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对回收的废旧衣物,如何规范处置,做到物尽其用呢?首先,废旧衣物要经历一次严格的“面试”。那些成色较新、没有破损的衣物应先送往水洗区清洗,然后接受高温高压消毒,最后进行烘干、包装。焕然一新后,可以无偿送给慈善机构或直接捐赠给贫困地区。而“面试”后“落选”的那些衣物,会根据棉、毛、化纤等面料再次分类,然后发送到有资质的加工企业进行处理,制成可再利用的工业原料,比如白色棉织物和有色织物,纤维化处理后可以变为棉纱、无纺布;涤纶织物进行化学处理分解,则可变为涤纶原料。经过这样的处理,废旧衣物就可以实现循环再利用了。
【1】根据文章相关内容,填写“废旧衣物处理流程图”中的①②③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每到换季时,都能整理出一批废旧衣物,它们成为“鸡肋”,甚至被一扔了之。(为什么说废旧衣物是“鸡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首先,废旧衣物要经历一次严格的“面试”。(“面试”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文章内容,对下列处理废旧衣物的做法进行评价。
李大妈:我把旧衣服剪成小块,用来擦油烟机,用完扔掉,还省得洗抹布了。
沈阿姨:我把家里的旧衣物直接打包,寄往贫困山区,也算献了份爱心。
李大妈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沈阿姨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小英雄和芭蕾公主(节选)
杨红樱
女孩儿的左腿从膝盖以下便没有了,而白被子裹着的右腿,修长笔直;再看她的脖子和两条手臂,细长细长的。即便是躺在病床上,夏林果也能想象出她背部的(高雅 优雅)线条。这样的身体条件,天生就是跳芭蕾舞的料!
女孩儿的眼睛会说话。她一句话不说,夏林果也能从她的眼睛里读懂她的(哀伤 哀怨)、她的梦想。她们没有一点儿陌生感,仿佛已经认识很久很久。
“你也是跳芭蕾舞的?”女孩儿终于开口说话了!
“你怎么知道的?”
“我一眼就看出来了。”女孩儿说,“你的腿,你的脖子,你的背,还有你走路的姿势,我以前走路也是你那样的……”
女孩儿眼里的光暗淡下去,她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在微微颤抖。
夏林果问女孩儿:“你还想跳芭蕾舞吗?”
“想,可是,我的腿……”
“你还有手啊!”夏林果坐在椅子上,用一个枕头压在自己的双腿上。她挺直了背,双肩下沉,颈部的线条是那么优美。她抬起手臂,(舒缓 和缓)地做波浪形的舞动。
“啊!”女孩儿(嫉妒 羡慕)地惊叹,“真美!”
“你也可以的。”夏林果问女孩儿,“你想试试吗?”
夏林果把女孩儿背后的枕头拿开,把她披散的长发在脑后绾了个髻,女孩儿顿时精神多了。她挺直了背,双肩下沉,两只手臂缓缓地抬起来。
“我们先来手位的组合练习。”夏林果一边示范,一边喊口令,“一嗒嗒,二嗒嗒,三嗒嗒……”
随着夏林果的口令,女孩儿认真地做着每一个动作,脸上带着沉醉的微笑,仿佛又回到了明亮宽敞的、墙上有大镜子、扶杆的排练厅。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画“√”。
【2】文中有多处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其作用不包括( )
A.表现人物的性格
B.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C.反映作品的时代特点
【3】读句子,理解并填空。
(1)“女孩儿眼里的光暗淡下去,她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在微微颤抖。”这句话是对女孩儿的___________描写,这时她的心情是____________的。
(2)“她挺直了背,双肩下沉,两只手臂缓缓地抬起来。” 这句话是对女孩儿的___________描写,这时她的心情是____________的。
【4】请写出你对夏林果和女孩儿的评价。
夏林果:________________
女孩儿: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给了你什么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美丽的大草原
我生在天津,却是在科尔沁草原上长大的。
科尔沁草原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南端,那里地势平坦,水草茂盛,是个天然牧然。
春天,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太阳高挂空中,万缕金光温柔地抚摸着群山、草原。春风在碧蓝如洗的天空中放牧着白云。霍林河唱着欢乐的歌儿,哗哗地流向草原深处,流向天边……
春雨轻洒,草儿发芽,大地青绿一色。白蘑菇般的蒙古包点缀在绿草如菌的草原上,格外醒目。听,牧羊姑娘那动听的歌声在草原上回荡。瞧,骏马奔腾,牛羊成群。看,迎春花从睡梦中醒来了,它在微微春风中拼命摇动枝叶,摇呀摇,摇出了一朵朵金灿灿的小黄花,在青春的陪衬下,恰似一块巨大的翡翠嵌入了点点黄金。整个草原如诗如画。
夏天,一场大雨过后,草原上的各种花儿,一夜之间都绽开了笑脸。那白的如雪,粉的像霞,红的似火,黄的胜金,整个草原像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惹得蝴蝶、蜜蜂在百花丛中狂歌乱舞。哟,萨日朗花也开了,它那五片细长通红的花瓣向下弯曲着,像一盏盏红灯笼。这时,我就最喜欢和小伙伴们高举着一把把萨日朗花在草原上嬉戏。
秋天,青草枯黄,百花调零,只有野菊花开得正旺。山坡上、公路旁,那一墩墩、一簇簇的野菊花在秋风中摇曳,散发出淡淡香气。
八月中秋,第一场雪降临草原的时候,大自然告诉我们,草原的冬天来了。从此以后,鹅毛般的大雪便是草原的常客。大雪过后,山川大地一片银白,无比壮观。那没膝深的大雪给上下班的人们带来了许多不便,却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诸多乐趣。我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我们的叫声、笑声,惊飞了麻雀,吓跑了寒冷。
自从我离开内蒙古之后,再也看不到草原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了。可我多么想你呀,美丽的大草原!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万缕金光(lǚ nǚ) 奔腾(tén ténɡ)
嵌入(kàn qiàn) 绽开(dìnɡ zhàn)
摇曳(ɡě yè) 没膝(méi mò)
(2)词组连线。
地势 平坦 惊飞 寒冷
冰雪 融化 吓跑 草原
水草 复苏 放牧 枝叶
万物 茂盛 流向 麻雀
骏马 奔腾 摇动 牛羊
(3)抄写本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然后自己仿造一句。
①运用比喻的句子:
仿照句子:
②运用排比的句子:
仿造句子:
③运用拟人的句子:
仿造句子:
(4)文章首尾呼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草原怎样的思想感情?
18、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第一次比赛田忌为什么会输了?
(2)第二次比赛田忌是怎么赢了齐威王的?
(3)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把它写下来。
19、阅读
奇妙的火星
随着太空时代的来临,关于火星的种种遐想都被残酷的现实所取代——那个巨大的冰盖不是水冰,而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那些笔直的运河被后来的科学家证实是对望远镜中火星的一种误读。因为温度和大气压很低,火星表面没有液态的水,即使水在火星上存在,也只能以水蒸气或者冰的形式存在。
火星的大气非常稀薄,大气压力不到地球表面大气压力的百分之一。由于火星离太阳比地球远,火星接收到的太阳光只有地球的40%。火星上的平均温度比地球要低.低到零下63度,在两极就更低了,难怪那里的二氧化碳都结成了干冰。由于大气稀薄,白天和晚上的温差非常大,比如夏天的正午,温度可能超过30度,而到了晚上温度就在冰点以下了。试想一下,如果真的有体温和地球人接近的火星人生活在火星上,中午要开空调制冷,晚上还要开暖气。
( )没有液态的水,也没有运河,( )科学家依然猜想火星可能存在着简单的生命,这是为啥呢?
2014年,好奇号火星车监测到火星大气中的甲烷含量在两个月内大幅增加,随后又很快消散。甲烷是一种最简单的有机物,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就是甲烷。它主要是由生物活动产生的,比如天然气中的甲烷就是由动植物的尸体分解产生的。“甲烷含量变化”这一现象的具体原因到现在还是一个谜,不过这让科学家又开始猜想火星生命存在的种种可能。
在四十六亿年前到三十七亿年前的这段时间,火星表面温暖湿润,火星那些看起来像是水冲刷出来的地貌形态也显示,当时的火星表面存在大量江河湖泊,而且最新的研究还表明,这些江河湖泊通过一个地下水系统连成一体,也就是说,水都是相通的。这些丰富的水资源加,上浓密大气层,使火星就像今天的地球一样适合生命生存。
曾经温暖湿润的火星,经过亿万年的演化,为什么会变成了今天的一片荒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太阳的太阳风。
太阳本身有非常高的温度,表面的等离子体会像水蒸气一样脱离太阳重力的束缚,形成高速的等离子流。这些粒子和火星相互作用,使得火星的大气从火星上逃逸,形成像彗尾那样的粒子流。
地球因为有内禀磁场,所以能束缚大多数粒子,从而保住地球的大气层和各种生物。但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只有一个薄薄的电离层。太阳风和火星粒子相互作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它怎样导致火星粒子的逃逸过程,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现在都是未知的谜。
2019年3月3日,我国的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在回答两会记者提问时提到,我国将要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探测火星。这项计划包括一个降落在火星上的着陆器和一个环绕火星飞行的环绕器。火星着陆器将会继续研究火星过去的地下水系中可能存在的生命迹象。环绕器上搭载了一台粒子探测器,通过探测各种粒子的速度,以及这些粒子的速度变化规律,研究火星粒子的逃逸之谜。
期待我国火星计划的实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火星和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节选自“学习强国”订阅号“科普中国”,本文专家:刘勇有删改)
【1】给文章画“______”的句子加上合适的关联词,填写在括号里。
【2】以下对火星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火星上一片荒凉,没有生命,只有偶尔落下的陨石在火星表面砸出大大小小的坑。
B.因为温度和大气压很低,火星表面没有液态的水。
C.火星的大气非常稀薄,大气压力不到地球表面大气压力的百分之一。
D.由于大气稀薄,火星的白天和晚上温差非常大。
【3】下列句子和短文讲的不一致的是( )
A.火星上那些笔直的运河被后来的科学家证实是对望远镜中火星的一种误读。
B.即使水在火星上存在,也只能以水蒸气或者冰的形式存在。
C.2014年,好奇号火星车监测到火星大气中的甲烷含量在两个月内大幅增加,随后又持续增加。
D.我国将要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探测火星。
【4】“由于火星离太阳比地球远,火星接收到的太阳光只有地球的40%。火星上的平均温度比地球要低,低到零下63度,在两极就更低了,难怪那里的二氧化碳都结成了干冰。”这句话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分析这句话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就是甲烷。”这里的“主要”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齐威王对田忌说:“难道你还不服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的聪明和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铁路沿线上的一棵棵白杨树高大、笔直、茂盛。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完成句子)。(12分)
(1)东方隐约传来一阵阵丁零丁零的驼铃声。( 缩句)
(2)客人被蒙古族人接进了蒙古包。(改为把字句)
(3)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修改病句)
(4)小树成长。(扩句)
23、习作
生活中你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在你遇到的这些人中一定有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他(她) 了”为题,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清楚,特别是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她)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