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泽东曾说,“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人民海军诞生的标志是
A. 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B. 东海舰队的建立
C. 北海舰队的建立
D. 南海舰队的建立
2、美国记者芭芭拉•沃尔特在回忆录中说:“尼克松总统说过,中国之旅意义不亚于登月。”这一评价的依据是因为此次访华( )
A.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使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C.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解决了久悬未决的台湾问题
3、“土地改革后,农民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1 年全国粮食 产量达到 1.4 亿吨,比 1949 年增长 26.9%。”这些现象反映的是 ( )
A.农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B.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改进
C.土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增加
D.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4、“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一首激荡人心的电影插曲(我的祖国》,它是志愿军战士克服缺粮、缺水、缺氧的严重困难,坚持坑道作战时唱的歌,其背景是下列哪次战役
A.渡江战役
B.百团大战
C.辽沈战役
D.上甘岭战役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就体现党的指导思想及决定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实际作用来看,已经成为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A. 陈云
B. 叶剑英
C. 邓小平
D. 聂荣臻
6、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下列事件中向世界宣告这头雄狮已醒的是( )
A. 五四运动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7、邮票承载历史记忆,在方寸之间,忠实镌刻时代的恪印。下面是一组关于“西藏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邮票,对于这组邮票中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都建成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②都体现了党和政府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③都加强了边疆地区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④都反映了西藏地区交通运输事业的进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195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
A. 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 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D.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9、不属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重大外交成就的是( )
A.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日建交
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下图中的票据见证了( )
A.高考制度得以迅速恢复 B.党内出现了叛徒与内奸
C.经济结构分布极不合理 D.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11、下面表格反映了1950年至192年钢产量和发电量的年产量针对这一情况中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
人均产量 | 中国 | 美国 | 印度 |
钢产量 | 2.37千克 | 538.3千克 | 4千克 |
发电重 | 2.76千瓦时 | 2949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A.没收官僚资本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进行土地改革 D.掀起“大跃进”运动
12、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东海海军
B.南海海军
C.华东军区海军
D.北海舰队
13、中国共产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的开端的会议是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遵义会议
14、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洽州、自治县。我国建立的五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洽区中,位于祖国南疆的
A.西藏自治区 B.内蒙占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洽区 D.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15、旧版1分纸币的正面主景图案(如下图),是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这辆汽车最早产生的时期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 改革开放初期
D. 19世纪
16、“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下列史实不属于这场变革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一国两制”、港澳回归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7、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下列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会议与其核心内容.对应错误的项是
A.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中共十九大提出“三步走”战略部署
18、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政企职责不分
B.缩小企业自主权
C.按需分配方案
D.增强企业的活力
19、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
A. 前者结束了旧时代,后者结束了建设时期 B. 前者开启了新纪元,后者开创了新时期
C. 前者开创的事业不能作为后者吸取的经验 D. 后者与前者的事业割裂开来各自创造出自己的成就
20、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多党合作制度
21、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________”;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2、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198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布实施。
23、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_____”。
24、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__________政策,对中国实行_______和________。
2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_____、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_____”战略布局。
26、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故选_______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___________。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新中国国旗一一
(2)新中国采取的纪年方法一一
(3)1954年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的制度一-
(4)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一一
2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____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9、______________为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获得的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____隆重召开,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2)会议内容: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____》。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____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共同纲领》起____的作用。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③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首都;以《____》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3)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和政治协商制度。
31、中共十九大吹响了全党全国人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军的集结号。中国梦基本内涵是什么?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有梦想,有奋斗,才会有出彩的人生。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如何实现中国梦?
3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伟大人物。
(1)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
(3)大庆石油工人的“铁人”——
(4)2005年访问中国大陆的中国国民党主席——
33、列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内容。
3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事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反映了周恩来怎样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材料二: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2)根据材料,结合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中观点的正确性。
材料三:进入新时期,中国更加积极地活跃在国际舞台上。1981年以来,我国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同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到2011年,中国已同171个国家建交。到2012年,中国已在105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350多所孔子学院。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时期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外交布局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