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台湾高雄初二下学期三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在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 2、苏州雷允上诵芬堂药店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开业,至今已有300多年,是著名的中药名牌老店。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雷允上诵芬堂顺应历史潮流,实行

    A. 公私合营 B. 中外合资 C. 承包经营 D. 国企改革

  • 3、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的行动”指的是

    A.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B.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D. 将海南岛划为经济特区

  • 4、使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地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还分得耕畜297万头,农具3954万件,房屋3807万间,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700亿斤粮食的地租负担的是

    A.土地改革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农业生产合作化

  • 5、1984年12月19日,《中英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的正式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隆重举行。邓小平出席了签字仪式。运用邓小平提出的“       ”构想,中英两国政府终于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横线处应该填入

    A.民族区域自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D.“一国两制”

  • 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举行开国大典 B. 开始一五计划

    C. 完成三大改造 D.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7、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民主政治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下列关于三部文献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图一颁布于1912年

    B.图二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

    C.图三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都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 8、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土地改革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分析材料,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的变化有

    ①生产积极性提高  ②粮食产量增长  ③生活水平提高  ④收入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9、“马嘶人叫角号吹,万面红旗天际挥。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诗歌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 10、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为了保证政权的平稳交接和澳门的持续繁荣,回归后的澳门设立了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A.社会制度不同

    B.生活方式不同

    C.经济政策不同

    D.主权归属不同

  • 11、1971年,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有位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感慨地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A.中苏建交

    B.中国参加印尼会议

    C.中日建交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2、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奠定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

    B.明确了特区姓“社”不姓“资”

    C.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D.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 1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各项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原则,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大法。下列属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4、建国初期的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运动这三大事件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巩固了新生的共和国政权 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为新中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 15、据统计,1865—1894年上海有2家造纸厂、11家火柴厂、97家缫丝厂,而贵州省直到1913年还没有一家近代企业,1920年仅有11万元的私人资本企业,内蒙古直到1913年仍是空白,青海大概也是如此。由此可见,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A.区域发展不平衡

    B.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C.受封建压迫严重

    D.曲折发展

  • 16、想象土地改革后,你去农村采访,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

    B.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阶级

    C.原来一无所有的农民也住上了房屋

    D.农民各有自己的私有土地

  • 17、2019年4月4日,由韩国政府移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批烈士遗骸在沈阳安葬。这些烈士牺牲在下列哪次战争

    A. 甲午战争

    B. 抗日战争

    C. 辽沈战役

    D. 抗美援朝

  • 1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下图所示内容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文件,该法律文件是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19、下图板书横线处的内容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0、习近平总书记将他的精神归纳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并亲临河南视察,专程到兰考拜谒焦陵,致敬忠魂这位英雄人物是

    A. 雷锋

    B. 邓稼先

    C. 焦裕禄

    D. 王进喜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开国大典:概况: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____成立,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标志着____成立。

  • 22、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________业,手工业以及________业的社会主义改造,________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 23、日益密切的交往:表现: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________”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 24、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 25、会议内容:

    ①思想上: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上:停止使用______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上来,实行______的决策。

    ③组织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 26、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的_______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 27、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_____位。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

    (2)到2021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6.9万千米,位居世界第_____。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3)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_____

    (4)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_____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方便快捷的地铁,私家汽车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

    (5)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_____。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_____,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6)中国的_____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_____

  • 28、习近平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______、人民幸福。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二个目标是:到______ 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29、根据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 30、对台基本方针是“ 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哪一年?此会议的内容有哪些,又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 32、有人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1)邓小平和袁隆平为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

    (2)两位解决“吃饭”问题所采取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3)除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外,两个人的上述贡献还有什么共同作用?他们能做出上述贡献,说明他们所具备的共同精神特质是什么?

  • 33、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理论,最终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著名理论是什么?

    (2)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用科学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重要命题,这一科学理论是什么?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又提出了关于发展的什么科学论断?

    (3)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请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过程拟定一个主题。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到自己分到的土地,激动得热泪盈眶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材料一情景的出现时因为国家在农村推行了一项什么政策?

    (2)材料二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在农村实施改革时政府颁布的一部什么法令?它颁布何时?

    (3)这次改革使哪一个阶层获得了解放?

    (4)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这次改革是在什么时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