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0-1952年进行的土地改革,使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在这次土地改革中,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平均地权”
(2)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B.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2、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的是
①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我国首先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岛素
④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针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指的是
A. 两个一百年
B. 四个现代化
C.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 五大发展理念
4、我国有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桥梁——北盘江大桥,连接云南、贵州;世界上最长的铁路——青藏铁路,边接青海、西藏,改善了少数民族的交通状况,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材料体现我国( )
A.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保护
C.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
D.加快少数民族民主改革
5、2013年3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乔晓阳在香港立法会部分议员座谈会上发表讲话称,香港选特首一定要选出爱国爱港的人。就是不能与中央对抗,不能企图推翻中共领导的人。这种说法
A.是错误的,违背了“港人治港”的原则
B.是正确的,因为“一国两制"的前提是祖国统一
C.是一家之言,没有法律依据
D.是错误的,香港特首只要爱香港,维系香港的政治经济稳定即可
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解放军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其目的是
A.组建导弹部队 B.进一步提高军队的现代化程度
C.永葆人民军队的本色 D.完善和设立新兵种
7、“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样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最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求同存异、解放思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8、中国共产党注重理论创新,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9、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制定规章制度的主要依据是
A. 《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民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0、1992年十四大的主要内容是
A.实行改革开放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确立科学发展观思想
11、在土地改革后,农村面临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毛泽东认为个体农民靠单干增产是有限的,强调合作比单干强。因此,党中央决定( )
A.加大对农村的科研投入
B.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工业建设服务于农业建设
D.建立“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
12、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主要原因是( )
A.消灭了剥削阶级
B.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
C.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确立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形式是( )
A. 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B. 建立合作社
C. 实行赎买政策 D. 没收私人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14、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指出从②到③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B.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15、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会场上一片欢腾,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 )
A.第23届联合国大会
B.第24届联合国大会
C.第25届联合国大会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6、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政治生态的再现。党的十八大确定到2020年实现的宏伟目标是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7、“1997年6月30日晚的天安门广场,人如海,歌如潮。伴随着倒计时牌上红色数码的闪动,人们有节奏地齐声高呼起来……”与材料描述相关史实是
A.北京申奥成功 B.北京奥运会开幕
C.《中英联合声明》发布 D.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8、下图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图中变化态势表明了( )
图 1950—2005年中美关系
A.中美双方一直坚持合作共赢外交方针
B.我国改变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中美始终保持对抗
D.中美关系复杂多变
19、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使三亿农民分到了土地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C.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D.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20、“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是在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________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上确立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2、“两弹一星”即核弹(原子弹和氢弹)、______________和人造地球卫星。
2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___年10月在北京召开
24、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政策。
25、(___________)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中国历史进入(____________)建设的新时期。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会议
(1)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________
(2)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____
(3)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5)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27、填空题: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每空,
(1)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________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2012年,________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即“中国梦”。2013年,他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合起来称为“________”。
(3)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8、提出:1953年底,______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 ,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29、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________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________,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3)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________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________;等等。
(4)起止时间:第一个五年计划从________年开始执行。到_______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超额完成。
(5)主要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________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________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新建________、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________、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________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6)作用: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迈进。
30、读《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示意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1972年
B.1955年
31、
香港回归,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是2019年以来,反中乱港势力公然鼓吹“港独”“公投”,从事破坏国家统一,分裂国家的活动。一些外国和境外势力公然利用香港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活动。为此,国家制定并颁布了“香港国安法”。
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香港是在哪一年回归祖国的?是哪一制度构想的成功实践?回归前,香港被哪个国家管控?
(2)1999年12月,我国收回了被葡萄牙控制的我国领土,是哪里?
(3)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导致台湾问题的出现。但是,党和国家一直致力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确定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被称作什么?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新加坡与哪位台湾领导人会面?
(4)面对香港出现的分裂国家活动及台湾蔡当局的“台独”主张与活动,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应该怎么办?
32、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
3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是什么?
3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百年前孙中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推翻封建帝制,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在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人站起来了;而挽救社会主义的邓小平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一中“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指的是什么?“中国人站起来了”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2)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道路的选择上进行的两次成功的实践探索,并指出中国农民特有“首创精神”的体现。
材料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章程》(2017年10月24日通过)
(3)据材料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大会。
(4)综上所述,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程有何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