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zai wēi zhóu bào pǔ lǚ jiàn táo
善(____) (____)峨 画(____) (____)光 (____)曲 一(____) 琴(____) (___)醉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香里说丰年,听取___________一片。
(2)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情感。身处乱世,曹植发出了“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的报国之志。
(3)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5)体现鲁迅“韧”的战斗精神,启发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开创美好未来的名言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登山队员们心中fèi téng( )了,他们惊喜地看到,在长满tái xiǎn( )的xuán yá qiào bì( )上,一个个色彩鲜艳的huā lěi( )犹如一位位羞涩的嫦娥仙子,在páo xiào( )的山风中翩翩起舞……这是大自然kāng kǎi( )赠予奋斗者的礼物!
4、推荐课外阅读古诗词和整本书,完成下面的题。
(1)诗句填空。
①______________,伯牙绝弦已无声。
②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____。
(2)整本书阅读
①《老人与海》里老人的职业是_______,他的梦想是__________。
②本学期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本书?说一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5、积累与运用。
(1)朋友就要离别了,你一定是思绪万千,这时你可以引用哪两句古诗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呢?
(2)同学们,我们的语文课本蕴含着人生的哲理,《收藏阳光》让我们明白 ;《沙漠玫瑰》让我们惊叹 ;《巨人的花园》使我们懂得 ;《大海中的灯塔》使我们领悟了 。
(3)判断下列各句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A.《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作品,是一篇感悟时光流逝的散文。( )
B.《长江之歌》的歌词是一首抒情诗,诗歌运用高度的艺术概括,运用形象、凝练的语言,发自内心地咏唱了中国第一大河。( )
C.《那棵高山榕》通过对高山榕的生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D.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通过几件事的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幽默开朗、惜时如金、关心青年成长的品格。( )
(4)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A.学而不思则罔, 。
B. ,而殉国家之急。
C.学而时习之, ?
D.于是,洗衣的时候, ;吃饭的时候, ;默默时, 。
6、课内阅读。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两山排闼送青来。
【1】补充诗句。
【2】“畦”指_____________,“排闼”指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体现对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词阅读。
咏竹
[清]纪琼
风来笑有声,雨过净如洗。
有时明月来,弄影高窗里。
【1】《咏竹》中的“风”和“雨”表面上指自然界的风雨,实际喻指 ______________,同样,“笑有声”表面上指竹子被风吹雨打时发出的声音,实际喻指 ______________。
【2】竹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挚友。在不同的人面前,竹有不同的风骨。请根据竹的本性,选填竹代表的精神或品格。
A.乐于奉献 | B.刚正不阿 | C.虚心 | D.坚韧 |
①因竹笔直向上,可形容人 _____。
②因竹四季青翠,做雪凌霜,可形容人 _____。
③因竹中空,可形容人 _____。
④因竹全身是宝,可形容人 _____。
【3】这首诗赞美了竹怎样的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借物来赞颂人的美好品格的古诗?选择一首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8、欧阳修追字
欧阳修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著作很多,创作态度严谨。每写完一篇文章,他总是反复推敲,一丝不苟。
宋朝的时候,每当亭台楼阁建成,总要请文坛有名望的人写文章记载。韩琦是欧阳修的朋友。他在相州任职时,曾建造了一座别墅,取名“画锦堂”。画锦堂即将竣工时,他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欧阳修,请他写一篇文章。信中还特地言明,文章写成后,马上交给来人带回,以便在重阳节前镌刻堂上。
欧阳修计算了一下时间,立即闭门谢客,拟好腹稿后,写下了《画锦堂记》。写完就交给来人,来人立即骑马返回。
欧阳修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总要把白天写的文章拿出来,逐字逐句诵读品味,发现不满意的地方就及时修改。这天晚上,他重读《画锦堂记》,当读到“仕官至将相,锦衣归故乡”时停住了,觉得这两句意思太直,与上下文衔接也不甚连贯。他用心推敲,在两句中各加上一个“而”字,变成“仕官而至将相,锦衣而归故乡”。这样,不但上下文连贯顺畅,意思也比原文深邃了。
欧阳修想到这里,马上牵出一匹快马,将家人从梦中叫醒,把添字的事向家人述说了一遍。家人急忙骑马向相州飞奔。第二天傍晚,终于赶上了韩琦派来的人,把“而”字补上了。
从此以后,欧阳修快马追字的佳话不胫而走。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一丝不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胫而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为什么让家人快马追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追字,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了这篇短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驳船,响着气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1】这段话描写的景物有 、 、 。
【2】用” “画出描写灯火的句子。
【3】“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拟人写法,写出了夜晚渔火和灯光在水面上碧波荡漾的美景
B. 比喻写法,写出了渔火和灯光很美
10、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草原八月末
梁 衡
从围场县出发,翻过山,穿过茫茫林海,过一界河,便从河北进入内蒙古。刚才在山下沟谷中所感受的峰回路转和在林海里感觉到的绿浪滔天,一下都被甩到另一个世界上,天地顿时开阔得好像连自己的五脏六腑也不复存在。两边也有山,但都变成缓缓的土坡,随着地形的起伏,草场一会儿是一个浅碗,一会儿是一个大盘。草色已经转黄了,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由于地形的变换和车子的移动,那景色的光带在草面上掠来飘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绸上的反光。草并不深,刚可没脚脖子,但难得的平整,就如一只无形的大手用推剪剪过一般。这时除了将它比作一块大地,我再也找不到准确的说法了。但这地实在太大,除了天,就剩下一个它;除了天的蓝,就是它的绿;除了天上的云朵,就剩下地上的牛羊。这时我们平常看惯了的房屋街道、车马行人还有山水阡陌,已都成前世的依稀记忆。看着这无垠的草原和无穷的蓝天,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的四壁已豁然散开,所有的烦恼连同所有的雄心、理想都一下逸散得无影无踪。你已经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
(有删减)
【1】本文的草原最主要的特点是( )
A.美丽
B.开阔
C.干净
【2】读画横线的句子,与课文《草原》相比,本文作者把草原比作地毯是为了突出草原的___________,而老舍把草原比作绿毯是为了突出草原的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浪纹线的句子,说说同样是初入草原,作者的感受与老舍先生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文章,你想到了学过的描写草原上牛羊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新叶
①一夜春雨。清晨,我撩开白色的帘幔,一眼瞥见小窗下那几根光秃秃的枝条上,冷不丁爆发出些淡绿、鹅黄色的嫩芽。“新叶!”我不由眼睛“唰”地一亮,惊喜地叫出声来。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胸间穿过。“啊!你好,新叶!”
②大自然里的花五彩缤纷,而“绿色的花”却十分罕见,如果说我见过的话,那就是新叶了。
③人们总是把燕子飞来当作春天来临的预告,而我认为,新叶,才真正称得上春的使者。早在严酷的冬天,它就怀着自己的信念和希冀,坚定执着地等待着,积蓄着。一旦冰消雪化,它便急不可耐地从干枝秃条上冒出来,轻轻抖动小小的身子,亲热地互相招呼着,迎阳光,沐春雨,尽情舒展开来。不几天,就星星点点地缀满一树,展示出蓬勃的生机。
④新叶一天天长大了,转眼间,便是满目碧绿。仰头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鲜嫩的新茶投入沸水里。老远看来,却见一团团、一簇簇,浓淡相间,亭亭如盖。密处浓得深邃,像汩汩流油;稀处,淡得清亮,像一层薄薄的光晕。
⑤然而,倘若它只有惹人喜爱的风姿,怎值得我动之以情。留意观察许久,我发现一些使我敬慕的——它的德行和情操。
⑥新叶的一生是短暂的。春天萌芽,夏日生长,秋风起后,大都飘飘去了。短暂的一生,却洋溢着无穷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爱。首先,它从不挑剔所处环境的恶劣。可安家于深山僻野,或置身繁街闹市,忠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于地不争丰瘠,于人但求有益。它扶持着香甜的果实、艳丽的花朵,却从不炫耀自己。默默地专心致志地垂着绿阴,谦逊而不卑贱,清高而不孤傲,深根自养,忘我自献。大地的乳汁养育了它,它报以一腔忠诚。即使凋落下来,也总是挤挤地集在树根前,不肯离去。
⑦也许是因为“绿叶红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欢心。可是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又哪来花朵的“别样红”?
⑧新叶青青,我忽然想起:______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的帘幔 ________的嫩芽 ________的生机
_________地等待 ________地冒出来 ________地缀满
【2】文章第⑤段在全文中有_______________作用。
【3】你喜欢短文中的哪些语句描写,摘抄下来,写一写你喜欢的理由。 (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结尾处补全。
12、课内阅读。
我不再说话,也不敢再去看妈妈,急忙背过身子盯住碗架,上边的瓶瓶罐罐确实满满当当,看来不会有出去买东西的希望了。再看看屋里的闹钟,六点二十,我只好打开电视,不声不响地听英语讲座。
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盐着鼓点过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1】文段主要是对“我”的( )描写。
A.语言
B.动作
C.心理
D.神态
【2】文段中画“_____”的句子表现了“我”( )的心情。
A.非常开心
B.无奈
C.激动
【3】文段中加点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体现出了“我”内心的_______,“我”认为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希望把雨留到明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奇异的星空
无边无际的天空、原来就是一个星星的世界。月球、太阳以及我们生活着的地球都是这个星星世界的一份子。要是你站在别的星球上看过来,地球也像其它星星一般,只不过是一个小亮点儿。
月球,离地球最近。人类到过月球很多次了,发现那里到处都是荒凉的“环形山”。不过,在晴朗的夜晚,当他给大地披上了银辉的时候,人们面对着灿烂群星中的那一轮皎月,总是赞赏不已。其实,月球是反射着太阳所发出的广,它本身是不会发光的。
月球比地球小,而太阳却比地球大得多了。太阳的直径有一百四十万公里,等于一百零九个地球合在一起那么大。由于它距离地球太远了,因此我们所看到的太阳,就和月亮的大小差不多。
从天文望远镜里看去,太阳的表面是一片浩瀚的火海,那火焰像怒吼中的风暴,漫天卷荡。它的光和热射到地球上,我们称作阳光,是生物不可缺少的东西。
星空中跟太阳一样会发光发热的星星,多得数也数不清.有很多星星比太阳大,只不过距离地球更遥远,我们看起来都是一个小亮点儿,这无数的星星,组成了一个美丽绚烂的星星世界.每当夜幕降临以后,它们便闪耀出光芒。
这布满星星的天空,太奇异了!在那些星星上面,有没有空气,有没有生物存在,是现在太空科学家正在探求的问题。
【1】全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四方面的知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运用了许多说明方法,请找出两个,各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亮是靠什么发光的?它的表面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 月球只能反射着太阳发光,它自己是不会发光的。
B. 太阳的直径有140万公里,等于109个地球合在一起那么巨大。
C. 地球绕着月球转,月球绕着太阳转,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
14、阅读理解
罗蒙诺索夫是俄国有名的科学家。他是渔民的儿子。12岁的时候,白天,他跟着父亲打渔,晚上,躲在船棚里看书。
有一次,罗蒙诺索夫和父亲在海上捕鱼。忽然,一阵狂风,把他的帽子吹到了甲板上。不一会儿,海上掀起了巨浪,船上的帆篷被吹落了,情况十分紧急。
罗蒙诺夫不顾一切沿着摇晃的桅杆爬上去,很快地把吹落的帆扎实了,渔船恢复了平稳。狂风过去以后,父亲把他拉到身边,笑眯眯地说:“孩子,我要奖赏你的勇敢。给你买件鹿皮上衣,好吗?”
A.“我要一本书,爸爸,其他我什么都不要。”
B.“难道一件鹿皮上衣还比不上一本?”
C.父亲和水手们听了,都惊奇地睁圆了眼睛。
D.罗蒙诺索夫摇摇头。
E.“那你要什么呢?”
F.“爸爸我要一本书,什么知识都有的书。比方,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为什么黑夜过去就是黎明……”
【1】写出反义词。
紧急(______) 奖赏(______)
【2】A、B、C、D、E、F六句话语序有误,请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文中人物的对话给短文加个恰当的小标题:__________
【4】如果要你评价罗蒙诺索夫的行为,你会说他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15、“被”字句改为“把”字句。“把”字句改为“被”字句。
1.我把《水浒传》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广场。
(1)继父安安静静地去世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敏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校的功课必须学好。(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鲈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照样子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六一”联欢会上,小红演唱了优美的歌曲和精彩的相声。
(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我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生不好看。花生很有用。(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做成了好几样花生食品。(先改为“把”字句,再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文章难道不是在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强烈对比中彰显人物品质吗?
(2)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的下士吗?
(3)真正的伟人怎能强迫别人尊重自己呢?
21、习作。
题目:我从来没有这样________
提示:在生活和学习中,有些事情使你快乐、激动,有些事情使你苦恼、懊悔,有些事情使你惊讶、反感……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不局限于提示中所列的内容。叙事要具体,中心要明确。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