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福建泉州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把词语补充完整。

    (  )火纯青    (  )金星

    (  )以对    为所(  )

    (  )(  )来    不在(  )(  )

     

  • 2、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姿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3、读拼音,写词语。

    qīn xí( )     pái huái( )     lǐng yù( )   

    pì jìng( )     sī kōng jiàn guàn( )

         ( )       ( )       ( )       ( )

    xiāo   ( )       ( )       ( )       ( )

  • 4、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

    ( )( )            ( )( )不同        ( )( )

    ( )灯末( )        ( )( )        ( )( )

    我积累了有关过春节的词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形容得第一名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5、按要求填空。

    1.亲爱的同学们,“双减”后,千万不要想着作业少了,就_______,一味贪玩,其结果必然是一败涂地,_______;课堂上我们更应该_______,这样才能事半功倍,________

    (把这些成语恰当地填入上面句中:自作自受,技高一筹,忘乎所以,全神贯注)

    2.《七律﹒长征》这首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展开叙事抒情的。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西江月”是_____,“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这首词通过作者辛弃疾在_____(季节)夜行乡间所见的情景,流露出作者_______的情感。

    4.“今乃掉尾而斗,谬矣。”“乃”的意思是: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5.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脊梁的有___的人,有___的人,有的人____,有的人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飞越大渡河》是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歌曲,叙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指挥下,勇渡大渡河的事迹。请阅读歌词,并回答问题。

    飞越大渡河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明。

    【1】“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写出了红军长征中自然环境的恶劣和敌人的凶残。请仿照这种结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歌词中反映了长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次战斗。

    【3】用两个成语形容长征精神: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

    《七律.长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上面内容。

    2解释重要词语的意思。

    云崖:____ 三军:____

    3说说文中最后两句话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

    4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象?作者是如何将这些景物与自己的情感结合在一起的?

    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_________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_________

    6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

  • 8、古诗词。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箸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渔歌子》描写的季节是 __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

    【2】这两首词都采用了_____(A.直抒胸臆   B.借景抒情)的写法,其中《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认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6路

    北京南站—东直门枢纽站

    首班车:04:50

    末班车:23:00   票价:起步价2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北京南站

    永定门汽车站

    陶然桥北

    太平街

    北纬路

    北纬路东站

    天桥

    金鱼池

    天坛北门

    红桥路口北

    磁器口北

    崇文门内

    东单路口北

    米市大街

    灯市东口

    东四路口南

    钱粮胡同

    魏家胡同

    东四十二条

    北新桥路口南

    东内小街

    东直门内

    东直门枢纽站

     

    【1】读站牌,能看出这是一个__________的站牌,末班车的出发时间是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王晓家在陶然桥北。她从北京南站下火车,坐两站就可以到家了。(______

    (2)坐这路车时买票最多需要两元钱。(______

    【3】李丽住太平街,约好和你在崇文门见面。该如何跟她说明乘车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渔王”的儿子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渔民们尊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平庸。

    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显而易见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有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和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1】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显而易见:_____________

    (2)成大器: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苦恼——(_________) 平庸——(_________) 传授——(___________

    【3】“渔王”传授了哪些捕鱼的技术给他的儿子们?

    ____________________

    【4】“渔王”的失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和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面的公交站牌信息,完成练习。

    【1】这是____________路公交车,本路公交车的票价为____________

    【2】此时乘客所在的车站是______________,下一站是____________

    【3】在冬季,有乘客17:30在始发站候车,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乘坐到此路公交车。

  • 12、   不一样的宝贝

    鲁迅小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做宝贝一样。

    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本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 ),这可把他的保姆长妈妈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听这消息,鲁迅( ),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有种习俗,大人往往给孩子压岁钱。鲁迅得到这些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 )。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鲁迅小时候对于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来的书,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装订有毛病,就不怕麻烦地到书店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   )。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过去的翻书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 )。他购置的书从192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 )。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请将以下几个词语的序号填入文中合适的位置。

    ①浩如烟海  ②一尘不染  ③受益匪浅  ①井井有条  ⑤梦寐以求  ⑥欣喜若狂

    东东:小提示:首先你可以抓住关键字猜测成语意思,再尝试联系上下文进行填写,当然最后要连起来读一读,检验一下是否通顺。

    2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文章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能够让读者对文章的大致内容一目了然。请认真阅读选段,补充方框内容,帮助菲菲完成思维导图。

    菲菲:鲁迅先生竟然还喜欢抄书!我最讨厌抄书了,每到背不出课文,老师就会让我抄一抄。你呢?你有抄书的经历吗 ?你对抄书怎么看 ?谈谈你的观点。

    我(赞同/不赞同)抄书。我认为:

  • 13、拓展阅读。

    草地夜行(节选)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1】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用“√”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méi mò)可(è wù)

    【3】第三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 )

    A.内容的省略

    B.列举的省略

    C.说话断断续续

    【4】“光明大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的“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说短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拓展阅读。

    色彩

    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热情,

    黄教我以忠义,

    蓝教我以高洁,

    粉红赐我以希望,

    灰白赠我以悲哀;

    再完成这帧彩图,

    黑还要加我以死。

    从此以后,

    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

    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1诗的首句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先说绿最后说,这个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命既然有悲哀,并且黑还要加我以死,可诗人为什么还说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这首诗好吗?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这样做不可。(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

  • 16、字句改为字句。字句改为字句。

    1.幸而存活的树苗被狂风暴雨吹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理过来把椅子扶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既然已经绝迹了,我怎么可能那么详尽地描述它的夜间视力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这里面的价值。(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请仿照例句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清风”中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来续写,与前一个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例句: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我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我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海鸥们肃立不动。(改为比喻句)

    2.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盘旋翻飞的海鸥们。(缩句)

    3.嘎羧凝视着江面。(扩句)

    4.用适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

    5.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改成转述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题目:一次()    的活动()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叙事真实,围绕中心有条理地叙述,注意把场面写具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