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抽象 躁声
B.抱考 领略
C.暑假 竞然
D.彩排 寄宿
2、下面对颜真卿的书法作品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恢弘雄壮、大气磅礴
B.筋肉丰满、浑厚有力
C.结构方正、横轻竖重
D.瘦硬圆通、狂放新奇
3、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来的人才是( )
A.百里奚
B.公孙枝
C.蹇叔
D.西乞术
4、辨字组词。
誉( ) 廉( ) 寇( ) 御( )
誊( ) 兼( ) 冠( ) 卸( )
5、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1)山_____暴发 (2)_____天动地 (3)众星_____月 (4)无_____之宝
(5)金_____辉煌 (6)不可_____量 (7)一如_____往 (8)生灵_____炭
6、我是拼写小能手。
jiān rèn | zhì rè | suìxiè | shēn qū | zī rùn | qí qiú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7、拼写能手。
ài mù lǎn duò méi tàn miǎn lì chǐ rǔ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hé pàn méi shāo zhì liáo fáng ài xián yì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8、用“心”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分别填在下面的句子中。
⑴当听到爸爸叫我把鲈鱼放回湖里时,我( )极了,眼泪快要流出来。
⑵我( )做一个有爱心的优秀少先队员。
⑶虽然他家里遇到了天灾,但是他依然( )学习。
⑷做事要有( ),如果中途退却,就不会成功。
9、课外阅读。
我也有爷爷
从前,有一个卖草帽的人,每一天,他都很努力地卖草帽。有一天,他叫卖得累了,刚好路边有一棵大树,他就把草帽放下,坐在树下打起盹来。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身旁的草帽都不见了,他抬头一看,发现树上有很多猴子,每只猴子的头上,都有一顶草帽。他想到,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于是他赶紧把头上的草帽拿下来,丢在地上。猴子也学着他,将草帽纷纷扔在地上。卖草帽的人高高兴兴地拾起草帽,回家去了。回家后,他将这件奇特的事,告诉了他的儿子和孙子。
很多年以后,他的孙子继承了家业。有一天,他卖草帽的时候,也跟爷爷一样,因为疲劳在大树下睡着了,草帽也同样被猴子拿走了。孙子想到爷爷曾告诉他的办法,于是他脱下草帽,丢在地上,可奇怪的是,猴子竟然没有跟着他做,还直瞪着他笑个不停。后来,猴子捡起地上的草帽,说:“开什么玩笑,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吗?”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很多年以后,孙子卖的草帽同样被猴子拿走了,这时他再用爷爷曾经用过的方法为什么就不管用了呢?( )
A. 这时的猴子已经不愿意模仿人了。
B. 猴子的爷爷也将自己的教训告诉了孙子。
C. 聪明的猴子知道这个人在骗它们。
【3】这则幽默故事告诉我们( )
A. 前辈的经验只能听,不能用。
B. 前辈的经验可以用,但在用前应该动脑筋想一想,而不能生硬地照搬过来。
C. 无论是谁做事都要动动脑筋。
【4】你能为那个卖草帽的人出个主意,帮他把草帽拿回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思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镇了。
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千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继铁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用完了,他也只能眼已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思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一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细嚼慢咽——( )索然无味——( )
【2】写出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
欢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忍饥挨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面的句子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故事内容,做上记号。
(1)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画“____”)
(2)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画“﹋”)
(3)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画“=”)
【5】从文中找出一句话,说明短文所要说明的中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拓展阅读。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证据
为了中国审判战犯和远东国际法庭的审理,南京市议会自1945年8月即开始收集资料,历时两载。
中国军事法庭于1947年2月初审判“南京大屠杀”首要战犯第6师团长谷寿夫。亲历其境之证人如美籍人士贝德士及史迈士教授等1250余人出庭或具结作证,连同物证资料提作审判依据。
1947年3月10日宣布判决:“计我被俘军民,中华门花神庙、石观音、小心桥、扫帚巷、正觉寺、方家山、宝塔桥、下关草鞋峡等处,惨遭集体杀戮及焚尸灭迹者19万人以上;在中华门下码头、东岳庙、堆草巷、斩龙桥等处,被零星残杀,尸骸经慈善团体掩埋者,15万人以上,被害总数共30余万人。”
判决书所定之集体屠杀19万人及零星屠杀15万人,系根据身历其境之1250余人,及当时主持掩埋尸体之许传音、周一渔、刘德才、盛世微等具结证明;具有红十字会掩埋尸体43071具,崇善堂收埋尸体112266具之统计表;灵谷寺无主孤魂3000余具之碑文;及谷寿夫在法庭上犹洋洋自得叙述其以丛葬方式集中掩埋之“万人坑”5处所起出之头颅数千具;并有众多的出版物和照片为物证。
【1】日寇“南京大屠杀”残暴地杀死我方没有战斗能力的被俘士兵与平民的地点,上文列出了12处,请在文中依次用“____”画出。
【2】日寇在“南京大屠杀”中杀死我方30余万人是根据文中列举的前_____处_____万人以上,后____处____万人以上统计出来的。
【3】从首要战犯谷寿夫在法庭上洋洋自得的态度可见其怎样的本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 )的巴尔扎克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一生都勤奋写作。一把咖啡壶,支持着他一天写十几个小时的文章。 一次,他写一部小说已经( )写了一个通宵,可他还没有停笔的念头,快到中午时,巴尔扎克累得实在( )不住了。碰巧,有位朋友拜访他,巴尔扎克对他说:“我睡一会儿,请你过一小时后叫醒我。记住啊,就1小时。”朋友点头答应。 一小时很快就到了。朋友看见巴尔扎克睡得那么香,心想:“他为了挤时间写作,一点儿也不顾及身体,就让他这一次好好睡一觉吧。”于是,这位朋友没有( )把巴尔扎克叫醒。一会儿,巴尔扎克自己醒了,他一看手表,呀!自己竟然睡了近两个小时。他马上生气了。对着朋友吼起来:“你,你,你为什么不叫醒我,你可知道我已经( )了多少时间吗?”巴尔扎克没等朋友解释,径直走到书桌前,头也不抬地飞快地写起来。 被弄得尴尬的那位朋友,望着巴尔扎克奋笔疾书的背影,无奈地摇着头说:“你呀你,真是惜时如命啊!”
【1】请把短文的题目补充完整。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勤奋(________) 拜访(_________)
【3】文中的四个括号里,你认为分别填入哪一组词语最合适,请把最合适的一组选出来,把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
A.继续 支持 耐心 延误 B.持续 坚持 忍心 耽误
C.持续 支持 信心 耽误 D.继续 坚持 忍心 延误
【4】读了巴尔扎克爱惜时间勤奋写作的故事,我想起本学期学习了毛泽东说过的一句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不论是(区 驱)车所过的路旁,还是我们住处的周围,到处都是一片片(葱 怱)绿的树林和草地。据说美国人曾搞过普遍的造林植草活动,空闲地都被绿化。我们曾遇到过六级风,但也不见什么灰尘。室内的什(shí shén)物,就是几个月不擦,仍(rénɡ rēnɡ)然是窗明几净。就连公路两边的树和草上面也不见什么灰尘,真可谓青翠欲滴。不过使我更感兴趣的,是那些与人和谐相处的动物。
【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或读音。
【2】用“——”画出描写环境绿化做得好的句子。
【3】读了这一段话,你想到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我们周围的环境绿化工作有什麽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节选)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 ),广泛( )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 )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 )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用“ ”画出谈迁治学严谨的句子。
3.谈迁“一袭破衫,终日……”是为了 ,从中感受到他 的品质。
4.谈迁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当时内心的想法是 。
5.请你深入地谈谈谈迁名垂青史的原因。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女儿一见桌上的菜便抱怨:“又是柿子炒鸡蛋!”我也觉得翻来覆去,总是这么几样菜,吃不出情绪。妻子更为此事发愁:“征求你们的意见,你们又不说,鸡呀鱼呀也不是没有,你们还想吃啥?”妻子说的也是。市场上一年四季鲜菜不断,各类副食品供应充足,她也是想尽了办法加以调剂,大家仍不满意。看样子,想吃龙肉不成?
②一日,母亲从老家来,带来一些干豆荚儿、茄子干儿,没想到这下全家都来了劲儿。女儿说:“炖茄子干儿比鲜茄子味还浓,比炒菜强百倍!”母亲见大白菜叶又鲜又嫩,建议吃顿“饭包”,于是由她老人家主灶,做二米(大米、小米)饭,炸辣椒酱。大家把辣椒酱、葱末、香菜拌在一起,用大白菜叶一包,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女儿在一旁看傻了眼,不会包,干着急,母亲就为她包好。她手小,捧不紧,吃几口便“散包”,母亲再为她重包。大家一边忙着自己的,一边相互望着别人的吃相,笑着,说着,吃得既开胃又开心。见女儿小鼻子尖儿、小脸蛋儿上全是饭粒子的狼狈相,全家人笑开了花。这顿饭一家人都吃得好香,女儿撑得直哎哟,还说没吃够。
③一顿“大饭包”勾起了我对农家饭的情丝。自小在乡下长大,对农家饭有一种说不清、扯不断的情感。小时对饭菜并无苛求,虽是粗米淡菜,却顿顿吃着顺口,致使后来到城里念书时,吃着单调的集体食堂伙食,便盼早点放假,好能回家吃母亲做的小米饭、黏豆包、荞麦面条。
④本来,做农家饭是妻子的拿手活儿,不知从啥时起她竟忽视了这一招儿。平素里一提改善生活,便想如何多弄几个菜。要么鸡,要么鱼,以为这样才叫改善,才能体现生活水准。结果,上顿吃不了几口,下顿便没人再愿意吃,上好的饭,端上又端下,几个“回合”才能处理千净。母亲的一顿“大饭包”幻起了全家人对农家饭的热情,打那以后,我们隔三岔五便吃一顿可口的小鱼酱、干白菜、萝卜干儿;时不时便做一次蓬松的玉米面大饼子,偶尔还会买几斤小米面大煎饼,卷大葱、卷土豆丝吃……
【1】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3自然段的叙述顺序是( )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补叙
【3】这篇文章所写的一个中心事件是什么?请用小标题的方式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吃农家饭前,女儿、妻子、“我”对吃饭的态度是什么?
女儿:______ 妻子:______ “我”:______
【5】写出下列加点词所指的内容。
(1)妻子更为此事发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那以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是( )
A.对农家饭的怀念。
B.农家饭千万不能忘记。
C.告诉人们吃大鱼大肉的同时,也应该吃些粗米饭菜,吃饭要换花样。
16、课外阅读。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①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八位得道仙人: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曹国舅、张果老、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人称八仙。
②一天,八位仙人要到东海去游蓬莱岛。本来,诸仙腾云驾雾,一眨眼就可到,可是吕洞宾偏偏别出心裁,提出要乘船过海,观赏海景。大家一听也觉得很有意思,于是便答应了。
③吕洞宾拿来铁拐李的拐杖,往海里一扔,说了一声“变”,顿时拐杖变成一艘宽敞漂亮的大船,八位大仙坐船观景,喝酒唱歌,热闹极了。
④船在海上航行着,几位大仙觉得速度太慢,吕洞宾就说:“我们不如每人都拿出自己的宝物,使船加快速度。”说完,吕洞宾拔出宝剑,扔进水中,水中立刻翻起大浪,推动船往前走。船走出了几里后,吕洞宾便收回宝剑。
⑤铁拐李见吕洞宾收回了宝剑,马上摘下自己的宝葫芦,对着船的后面,只听“砰砰”两声,船又加快了速度。汉钟离也不甘示弱,举起大扇子,扇了几下。船的速度又更快了。
⑥蓝采和一见也着了急,拿起快板抛入水中。可是过了一会船又慢了下来,并没有加快。几位大仙笑着说:“怎么你的快板不灵了呢!”蓝采和一看自己的宝物不见了,就急急忙忙跳入水中去找,结果一看是被龙王太子给偷了。蓝采和追了上去,与龙王太子大战起来。
⑦其他七位大仙正谈论着蓝采和的仙术失灵。突然,平静的海面掀起一个浪头,将大船打翻了。张果老眼尖,翻身爬上毛驴背;曹国舅脚踏巧板浪里漂;韩湘子放下仙笛当坐骑;汉钟离打开蒲扇垫脚底;铁拐李失了拐杖,幸亏抱着个葫芦;吕洞宾踩着宝剑;何仙姑坐在莲花上,都没有落水。
⑧他们看蓝采和与龙王太子打了起来,便知道是龙王太子偷了快板。龙王太子见八位仙人都在,知道自己打不过他们,便跳入水中逃跑了。
⑨八位仙人本来想去游玩,偏偏遇上这事,非常生气,便跳入水中直奔龙宫追去。
⑩龙王太子知道八仙不会善罢甘休,早在半路上就安排好。他见大仙们来势凶猛,慌忙挥舞鱼旗,催动虾兵蟹将,掀起漫海大潮,向八仙淹来。汉钟离挺着大肚子,飘然降落潮头,轻轻扇动蒲扇。只听“呼呼”两声,一阵狂风就把虾兵和蟹将都扇到九霄云外去了,吓得其他海怪连忙关了龙宫大门。龙王太子见汉钟离破了他的阵势,忙把脸一抹,喝声“变”。海里突然蹿出一条大鱼,张开闸门似的大口来吞汉钟离。
⑪汉钟离急忙扇动扇子,不料那大鱼毫无惧色,嘴巴越张越大。这下,汉钟离可慌了神了。正在危急时,忽然传来韩湘子的仙笛声。那笛声悠扬悦耳,大鱼听了,竟然斗志全无,朝韩湘子歌舞参拜起来,渐渐浑身酥软,瘫成一团。
⑫吕洞宾挥剑来斩大鱼,谁知一剑劈下去火星四溅,锋利的宝剑斩出个缺口。
⑬仔细一看,眼前哪儿有什么大鱼,分明是块大礁石。吕洞宾气得火冒头顶,铁拐李却在一旁笑眯眯地说:“待我来收拾它!”
⑭只见铁拐李向海中一招手,他的那根拐杖“刷”地飞了过来。铁拐李把拐杖拿在手中,一杖打下去,不料却打在一堆软肉里。原来,海礁已变成一条大章鱼,拐杖被章鱼的手脚缠住了。要不是何仙姑的花篮罩下来,铁拐李早被章鱼吸到肚皮里去了。原来那大礁和章鱼都是龙王太子变的。这时,他见花篮当头罩来,慌忙化作一条海蛇,向东逃窜。张果老拍手叫驴,连忙急追。眼看就要追上,不料毛驴被一只蟹精咬住脚蹄,一声狂叫把张果老抛下驴背。幸亏曹国舅眼明手快,救起张果老,打死了蟹精。
⑮龙王太子现出原形,闪耀着五颜六色的龙鳞,摆动着七枝八杈的龙角,张舞着尖利的龙爪,向大仙们猛扑过来。八位大仙各显法宝,一齐围攻龙王太子。
⑯龙王太子斗不过八仙,只得向龙王求教。龙王知道后,把龙王太子痛骂了一顿,连忙亲自把快板还给了蓝采和,一场风波总算平息了。
⑰八仙经过一番大战,各自的本领大增,又一同去游蓬莱岛。八仙一到,只见霞光普照,天地一片灿烂。这正是历经风雨,才见彩虹。
【1】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你推测这篇文章会写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连线题。
蓝采和 巧板
张果老 蒲扇
曹国舅 宝剑
韩湘子 莲花
汉钟离 葫芦
铁拐李 毛驴
吕洞宾 快板
何仙姑 仙笛
【3】如果把第⑧自然段至⑯自然段划为一段,请用一两句话写出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八仙与龙王太子大战的起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以用来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发挥想象,把“韩湘子放下仙笛当坐骑”这个画面写得更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机智的肖伯纳
英国著名的戏剧家肖伯纳,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十分机智。
他的名著《机器与人》第一次上演时,场内鸦雀无声,大家都被生动的剧情吸引住了。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要求同肖伯纳见面。
正当肖伯纳从座位上站起来,准备向观众致意时,突然楼座上有个人对着他喊道:“肖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收回去,停演吧!”
观众大吃一惊,一位肖伯纳一定会因此发怒。谁知肖伯纳不但不生气,反而转过身来,对这楼座鞠(jū)了一躬(gōng),笑着说:“我的朋友,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说道这里,他指了指场中的观众说:“但遗憾的是,我们两个人反对这么多的观众有什么用呢?我们能禁止它不演吗?”
肖伯纳这番话赢得了观众一阵热烈的掌声。
【1】下面句子的横线处该填上什么关联词呢?
①肖伯纳______才华横溢,_______十分机智。②肖伯纳______不生气 ,
_______转过身来朝着楼座鞠了一躬。
【2】 “我们能禁止它不演吗?”这里的“我们”是指_________,“它”指
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快乐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台 阶
①站在十三岁的门前,我没有感慨,只觉得人生的每一步都像攀缘,沿着一级级向上的台阶。
②本来喜欢唱歌的我,在联欢会上既不敢一展歌喉,过后又被后悔久久缠绕;本来有一种新的解题思路,却怕错了而引起别人的嘲笑,最终失去了展示的机会;本来知道自己错了却不敢承认,害怕丢了面子,结果没有了补过的机会。事情无论大小难易,首先萌生的便是“不敢”的种子,我想,我还站在________的台阶下。
③妈妈炒的菜可能咸点吧,而我为什么偏要放下碗筷显出一脸的不悦,伤了她那为我操碎的心?朋友一句话,无意中戳痛了我的虚荣心,而我为什么一直耿耿于怀,却忘记了我们多年的友谊?生活的天空无论晴空万里,还是乌云密布,我总是考虑自己的得失,很少想到别人的冷暖。我想,我还站在________的台阶下。
④我总有一种惰性,被它像寄生虫一样蚕食着:早晨跑步的计划一次次在温暖的被窝里被推翻 那本读了几页的名著已在角落里寂寞了许久 应该每周写完的周记总是在老师检查前突击。心里明白《今日歌》的重要,可是行动总是伴着《明日歌》的旋律。我想,我一直站在________的台阶下。
⑤我又是如此的脆弱,不堪一击,一次小小的失败就让我一蹶不振:运动会上八百米跑的中途退出,从此让我对运动场充满了恐惧;一次数学测验的失败,让我从此对数学失去了兴趣;一次做好事却被人嘲笑,从此我不敢伸出友爱的手。但是歌中唱得好: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想,我一直站在________台阶下。
⑥站在十三岁门前,仰望门前的台阶,我的位置还在地平线之下。
⑦于是,我对自己说,迈上那级台阶,我就战胜了“________”。
【1】依次填入②③④⑤段末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怯懦 自私 惰性 脆弱
B. 勇气 理解 勤奋 坚强
C. 脆弱 自私 惰性 怯懦
D. 坚强 理解 勤奋 坚强
【2】给文段⑦引号内填一个最为合适的词。
【3】文段④中有两处缺少标点,请加上标点并简要说明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侵入——( ) 笼罩——( )
【2】用横线画出作者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句子。
【3】从文中“凡是”“统统”“任意”这三个词语,你体会到_____
【4】这段话表达了作者_____的感情,朗读时要读出______的语气。
20、读句子,想象画面,把句子写具体,每个句子至少两处。
句子1:天空飘起了雪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2:空中的云千变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大声回答那个女人:“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完成句子。
⑴小名用他的手机换了小刚的钢笔,你觉得奇怪吗?人家这叫“ ”。(填歇后语)我积累的歇后语:
⑵写一条谚语,说明戏曲方面的功夫应从小培养。
⑶仿写。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我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我是一颗星星,就 ;如果我是 ,我就 。
⑷例:他很快活。 他像小鸟一样快活。
南京长江大桥横卧在江面上。
23、习作。
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肯定有过饲养小动物的经历或者有曾经陪伴过你的小动物吧,你一定对它的样子和生活习性非常了解,那就拿起笔把它写下来吧!
要求:题目自拟,用上一两种说明方法,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