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噪声(zào) 誉写(téng) 权利(quán) 载(zǎi)着父爱的小舟
B.龟(jun)裂 纸屑(xuè) 出版(bǎn) 枉(wǎng)费
C.嘲笑(cháo) 客栈(zhàn) 蚕(cán)茧 偏僻(pì)
D.兼职(jiān) 歧途(qí) 枕头(zhěn) 缴费(jiāo )
2、《太阳》一文中,“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B.作比较
C.打比方
D.举例子
3、夏华的奶奶过百岁大寿,小龙要送一副对联祝贺,恰当的一项是( )
A.暖阳高照古稀寿 华诞喜逢幸福年
B.天赐期颐长生无极 地保安康积庆有余
C.岁月无声留印痕 及笄快乐度青春
4、写出同音字。
[tíng] 茅_______ 家_______ ________车 蜻_______
[jiāng] 边_______ _______硬 ________来 长_______
5、诗文回顾。
1.默写张继的《枫桥夜泊》。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无处不在。《四季之美》中在作者眼里四季最美的时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同学珍情时间,可以用“不饱食以终日,________”,也可以用“及时当勉励,____”。劝同学要勤俭,可以引用名句“一粥一饭,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
6、日积月累。
1.“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岁月不待人。”这首诗的作者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白了少年头,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__________说的。历史上有关他的爱国故事是《___________》。
3.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两句诗写出了龚自珍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5.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__。
7、我是拼音小能手
gān hé kē lì níng jié guài pí q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dān diào chén āi rì yùn shī lù l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读拼音,写词语,并找出整体认读的音节。
fàng sì chōu yē zhàn yì fēn xī lǐng y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整体认读音节:___________________
9、文学类文本阅读。
追赶承诺
①百事可乐的总裁卡尔•威勒欧普到科罗拉多大学演讲的时候,有一个名叫杰夫的商人通过演讲会的主办者约卡尔见面谈一谈。卡尔答应了,但只能在演讲结束后而且只有15分钟的时间。
②杰夫就在大学礼堂的外面坐等。
③卡尔兴致勃勃地为大学生们演讲,讲他的创业史,讲商业成功必须遵循的原则,不知不觉中时间已超过了与杰夫约定的见面时间,显然他已忘记了与别人的约定。
④正当卡尔继续兴致很高地演讲时,他发现一个人从礼堂外推门,径直朝讲台上走来。那人一直走到他的面前,一言不发放下一张名片后转身离去。卡尔拿起名片一看,背面写着:“您和杰夫•荷伊在下午两点半有约在先。”
⑤卡尔猛然省悟。一边是需要他说服并且灌输百事可乐思想的大学生们,他们是他企业发展的目标甚至是动力,而另一边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向他请教的商人。卡尔没有犹豫,他对大学生们说:“谢谢大家来听我的讲演,本来我还想和大家继续探讨一些问题的,但我有一个约会,而且现在已经迟到了。迟到已经是对别人的不礼貌,我不能失约,所以请大家原谅,并祝大家好。”
⑥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卡尔快步走出礼堂,他在外面找到了正在等他的杰夫,向他致了歉意后,便又滔滔不绝地告诉了杰夫他所想要知道的一切。结果,他们一直交谈了30分钟。后来,杰夫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他把这一段经历告诉了他的朋友。他的朋友们对百事可乐产生了信任并决定参与经销和宣传百事可乐的事业。
⑦不论我们的目标多么伟大,或者有多少伟大的事业等着我们去做,我们一定要遵守自己的承诺并且去做好它。因为经商和做人的成功秘诀中最不能缺少的两个字就是诚信。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1)形容兴趣很浓,情绪很高。( )
(2)形容说话多又流畅,连续不断。( )
【2】本文主要讲了件___________的故事。
【3】文中说“卡尔猛然省悟”,他猛然省悟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5】你认为大学生们“雷鸣般的掌声”中包含着什么?请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
【6】你觉得卡尔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美啊,滩涂的竹林!
早就听说在黄海之滨的滩涂有个射阳林场,种植千亩竹林,像嵌在黄海滩涂的绿色翡翠。今天我终于有机会见到了这美丽的滩涂竹林。
汽车朝海边开了一个多小时,便见远远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抹浓浓的绿色。近了,近了,绿色越来越多,啊,那就是竹林!它绿得多么(鲜明 鲜艳),多么(悦目 醒目),多么令人喜爱!竹林此起彼伏,如绿色的波涛汹涌,竹林发出阵阵(呼啸 长啸),让人觉得像置身在绿色的海洋。
这里的竹林不仅林盛竹茂,而且品种繁多。听一位林场的叔叔介绍说,那娟秀挺立的叫钢竹,丛丛兀立的是细竹,伸枝挺拔的是佛竹,节节鼓圆的是大肚竹,叶子如芦苇叶子般粗壮的是胖竹,左扭右曲的是扁担竹。它们有的比三层楼还高,有的十分矮小,仅一尺有余;有的叶片秀如青玉,颀长瘦削,有的叶片宽大肥硕,翠绿欲滴,有的叶片黄如豆芽,窄小似丝。真可谓“圆扁空实样样有,黑黄紫绿般般异”,实在令我流连忘返,大饱眼福。
在竹林里停步走着,看着修竹的身影,听着鸟阵阵,我突然想起了大熊猫。
去年号召拯救国宝大熊猫,不就是因为竹子大量死亡,熊猫没有吃食吗?如今黄海滩涂这个素来不长竹子的地方也竹林如海,竹叶如云,恐怕单我们射阳的竹子就够熊猫吃上十年八年!
徘徊于竹林中,我不禁想起了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著名诗句。苏北黄海之滨土地贫瘠,但竹子不嫌土碱,不厌地薄,在这里安家落户了。竹子要求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美德不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1】选出加横线字的正确读音。
嵌在________(qiàn qiān) 兀立________(wù wū)
徘徊________(pái fēi) 贫瘠________(jì jí)
【2】比一比,再成组词。
翡________ 欣________ 拯________ 滴________
裴________ 颀________ 蒸________ 商________
【3】短文中第二自然段,请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
【4】写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滩涂的竹林“林盛竹茂,而且品种繁多”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竹炭包说明书
(产品特点) 竹炭能有效________空气,防腐除臭,________湿度,同时还有________负离子和远红外线、________电磁波的功能,是家居生活必备之选。
(使用方法) 拆开外包装将本品置于汽车、居室、柜子、冰箱等处。每个独立空间(1平方米以内)用一包200克竹炭包。
(处理方法) ①本产品无须洗涤,使用1~2个月后,放在阳光下晾晒两个小时,即可恢复原有功能。②一般开封使用一年时间的竹炭包最好处理掉,这样更健康。处理可以是烧掉或是回收到垃圾站,还可以埋入泥土,改善土壤活性。
注:空气负离子已被当作评价环境和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当人们漫步在海边、瀑布和森林时,会感到呼吸舒畅,心旷神怡,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空气中含有丰富的负离子。远红外线对于治疗和辅助治疗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尤其是对于一些慢性疑难病症,效果极佳。例如: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肩周炎、颈椎炎、腰痛、手脚麻痹等。
【1】选择合适的一组四个词语填入第一个语段的横线上。( )
A.调节 净化 屏蔽 释放 B.净化 屏蔽 释放 调节
C.净化 调节 释放 屏蔽 D.释放 调节 屏蔽 净化
【2】根据该说明书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们的卧室,只要放上一包竹炭包就可以了。 (__________)
(2)用一两个月后的竹炭包清洗晒干后仍可以防腐除臭。(___________)
(3)废弃的竹炭包既可以当垃圾回收,也可以埋入土壤。(__________)
12、课内精彩阅读。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从“总会”和“总要”中可以看出乡亲们之间______________的美好情感。
【2】第2自然段表达的意思有( )(多选)
A.赞美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B.赞美了乡村的风景之美。
C.搭石也体现着乡亲们友好互助的情感。
【3】根据提示仿写第2自然段。
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带着______________,也带着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读读母亲说的话,母亲这样说是因为( )
A.杭州的桂花没有故乡的桂花香。
B.对故乡的牵挂和思念
C.杭州的桂花数量少。
D.“我”不再和她一起摇桂花了。
【2】由文中母亲的话,你想到的自己故乡最有特点的事物是_____
【3】第2自然段表达了“我”对故乡的_____之情。
14、阅读《日新月异的电视机》完成各题。
日新月异的电视机
跟电话、电影相比.电视可算最年轻了。从人们第一次收看电视节目到现在.才50多年。可在这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电视机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从用手开关到遥控……真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电视机家族中。个子最大的是超大屏幕电视机。1982年世界杯足球赛。为了让买不到票的球迷们也能看个够。场外特地摆放了两台超大屏幕电视机。屏幕有21米长,8.5米高。比一个排球场还要大。
个子最小的是微型电视机。有一种袖珍电视机。只有烟盒那么大。观看时可以拿在手里。比这更小的还有手表电视机。可以戴在手腕上观看。
声控电视机是遥控电视机的一个新品种。使用时人用不着动手。只要“发命令”就行了。你坐在椅子上。一面悠闲地喝着茶。一面命令它“开机”、“声音响些”、“关机”等等。电视机会乖乖地照你的吩咐去做。
最有意思的是装上了电脑的电视机。这种电视机有的会说话。早上。主人一打开电视机。它就说:“早上好!”晚上。当主人关闭电视机时。它又会向主人告别:“晚安。再见!”在看电视的过程中。如果你坐得离荧光屏太近。电视机里会传出柔和的声音:“请爱惜你的眼睛。把座位挪远一点。”当电视的声音开得太响时。又会传来劝告声:“请多照顾领导。把声音调低一些。”所以。人们称它是“智能电视机”。
一些国家近年来开始试播立体电视。观看这种电视时。观众如身临其境。人们还在研究比立体电视更先进的全息电视。观看全息电视。观众不仅能看到逼真的图像。还可以闻到花果的香味。
闭路电视又叫有线电视。在我国已经不算新鲜了。它不仅能增加收看的内容。还可以跟警察局、消防队、学校、医院等单位接通。用来报警、教学、告知病情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视正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既能看到逼真的图像,又可以闻到花果的香味,这种电视机是( )
A.立体电视 B.全息电视 C.智能电视机 D.闭路电视
【2】联系文本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电视机家庭中,个子最大的是超大屏幕电视机,最小的是微型电视机。
B.智能电视机可以广泛运用于警察局、消防队、学校、医院等单位。
C.立体电视比全息电视更加先进。
D.声控电视机,人们也称它为“有线电视机”。
【3】读句子,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序号。
A.作比较 B.打比方 C.列数字 D.举例子
(1)个子最大的是超大屏幕电视机,屏幕有21米长,8.5米高。(____)
(2)有一种袖珍电视机,只有烟盒那么大,观看时可以拿在手里。(____)
(3)这种电视机有的会说话。早上,主人一打开电视机。它就说:“早上好!”晚上,当主人关闭电视机时,它又会向主人告别:“晚安,再见!”(____)
【4】关于“闭路电视”,下列说法与文本不符的一项是( )
A.能增加收看内容 B.使用时不用动手,只要发命令就行。
C.可以跟警察局、消防队、医院等单位接通 D.在我国使用很广泛。
【5】在这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电视机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从用手开关到遥控……这里连用了四个“从……到……”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未来的电视机在生活中将发挥什么作用呢?请展开想象写一写,把它介绍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短文阅读闯关。
课内阅读。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拔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luò là)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拿起了棒。林冲看他( )气势汹汹,( )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sǎo shǎo) 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1】给文中加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__”标出。
【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用“__”画出洪教头气势汹汹的语句。用“ ”画出侧面衬托林冲武艺高强的句子。
【4】文中写到两个招式,他们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5】此文选自长篇小说_____,小说成功塑造了____位英雄好汉的形象,如____、____、____、____等。
16、阅读与理解。
我永远忘不了那记耳光,忘不了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
那一年我九岁,一向反对棍棒教育、文弱却极少发怒的父亲,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在我脸颊上落下重重的一掌。
起因十分简单。我去游泳,回来时饥肠辘辘,便用准备坐车的五分钱买了两碗小豆粥。车仍然坐了——下车时我藏在大人的身后,躲过了售票员的眼睛。回到家,当我眉飞色舞地把逃票的经(厉 历)讲给父亲听时,不料却挨(āi ái)了一记耳光。我看了看父亲,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流泪。那一刻,我甚至在内心发誓,一旦有能力自立,便离家出走,(即 既)使父亲病了,也不再回来看他一眼。我要让他为自己的这一记耳光付出10倍,甚至100倍的代价。
父亲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事,沉默良久,他靠在床边,点燃了一支香烟。
这时,我第一次听到了一个曾流传久远、震撼人心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对母子相依为命。母亲很疼爱自己的儿子,一直对他百般呵护纵容。有一次,儿子偷了邻居的东西拿回来。母亲不但不责备,还夸他聪明能干。于是,儿子一发不可收拾,最后竟然发展成了一名江洋大盗。后来他被逮捕归案,判了死刑。临刑前,他痛不欲生的母亲来看儿子,没想到儿子疯狂地咬伤了母亲,并指责她说:“你生养了我,却不教育我。如果当初偷了邻居东西时,你不是夸奖我,而是责备我,让我明(辨 辩)是非,我怎么会有今天的下场?我好恨你呀!”
讲完这个故事,父亲拿一块湿毛巾擦去我脸上的泪痕,说:“我当财会科长十几年,从我手里走过的钱财成千上万,我虽清贫,但聊可自慰的是,从没有拿过公家一根草根儿!我今天之所以打你,就是想让你牢牢记住:蚁穴虽小,可溃千里长堤。当然,你没有去偷人家东西,但上车不打票,和偷人家东西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两样,都是一个贪字!”说着,父亲站起来,从衣架的衬衫里取出钱包,掏出两毛钱放在桌子上,严肃地叮嘱我:“你再去游泳,要多打一张票,要向售货员说明情况,能做到吗?”
我点点头,泪水再一次溢出眼眶。那一年我九岁。当时我虽然还不能完全懂得这故事中蕴含的深奥道理,但是凭直觉我感受到了父亲的舐犊之情。
从那以后,每逢在生活中遇到金钱的诱惑,我总会想起父亲的那记耳光……那记响亮的耳光是父亲留给我终身受用的财富。
【1】在横线上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或音节。
【3】概括主要意思。
①“我”为什么会挨父亲的一记耳光?(不超过6个字)
______________
②父亲给我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到“我”两次流泪,体会其中的情感。
挨打后“我”默默地流泪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
听了故事后,“我”点点头,泪水再一次溢出眼眶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
【5】父亲为“我”讲那个流传久远,震撼人心的故事,用意何在?(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
【6】“那记响亮的耳光是父亲留给我的终身受用的财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我爱花生花
人们常常咏赞烂漫的樱花,雅容的牡丹,圣洁的白莲,我却要赞美貌不惊人的花生花。我觉得花生花虽平凡,却蕴藏着另一种美。
花生的花,一般在七月开,青青的花生株上,露出一点一点鲜黄的嫩苞。清晨浴着露水,湿漉漉的:中午,反射着阳光,亮晶晶的。//就在这时,小苞绽开了!一朵,两朵,娇小而醒目地点缀在万绿丛中。//几天后,到了盛花期,那时,你若从花生地边走过,一眼便可见到那些小小的黄花疏密有致地洒在椭圆形的绿叶丛中。绿里透黄,犹如翠绿的大毯子镶着粒粒金灿灿的宝石。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花生花没有娥娜的姿态,看上去的确比不上樱花、牡丹、白莲。不过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不是因为美丽才显得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显得美丽。我也并非初次看到花生花就觉得它美,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三年前,我和妈妈路过一块花生地,看见那星星点点的小黄花,刚想伸手去采一朵①“不要采!”妈妈制止我,“花生的花,不像桃花、梨花,花生的花,没有一朵是空花,开一朵花,地下就长一颗花生,你采掉一朵,就要少长一颗花生”。
“是真的?”
②“妈妈还骗你?孩子,桃花、梨花容易谢,即使结出果子,也挂在枝头。可是花生花却很谦虚,它把果实埋在地下,不让人知道花生结果是自己的功劳。”
妈妈的话使我感到惊奇,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多可爱的小黄花!千千万万朵小黄花默默地开,悄悄地谢,最后钻入土里长出千千万万颗花生。从此,我对花生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每当看到它,我就会联想到那些朴实无华、不慕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类贡献自己的普通劳动者。
【1】文章采用的写作方法是( )
A.借物抒情
B.借物喻人
C.托物言志
【2】短文的第2自然段分三层描写了花的外在美,先写______,接着写______,最后写______。写这些是为了_______
A.让人们知道花生花开得很慢。
B.讴歌下文中有类似花生花的美好品质的人。
【3】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①句:从妈妈的话中,你知道花生花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句:妈妈拿______和花生花作对比,突出了花生花蕴藏着的另一种美,这种美是指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通过描写花生花赞美了什么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第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这样,我们就能够达到胜利的彼岸。
【1】“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这里的“学问”指的是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
【2】“胜利的彼岸”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那怎样到达胜利的彼岸呢?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选文。
外婆的美学
李汉荣
①外婆说,人在找一件合适的衣服,衣服也在找那个合适的人,找到了,人满意,衣服也满意,人好看,衣服也好看。她认为,一匹布要变成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要下点功夫。无论做衣服还是做人,心里都要有一个“样式”,才能做好。
②外婆做衣服是那么细致耐心,从量到裁再到缝,她好像在用心体会布的心情。一匹布要变成一件衣服,它的心情肯定也是激动的,充满着期待,或许还有几分担忧和恐惧:要是变得不伦不类,甚至很丑陋,名誉和尊严就毁了。那时,布也许是很伤心的。
③记忆中,每次缝衣,外婆都要先洗手,把自己穿戴得整整齐齐,身子也尽量坐得端正。外婆总是坐在敞亮的地方做针线活。她特别喜欢坐在场院里,在高高的天空下面做小小的衣服,外婆的神情显得朴素、虔诚,而且有几分庄严。
④在我的童年,穿新衣必是在盛大的日子,比如春节、生日。旧衣服、补丁衣服是我们日常的服装。我们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也不感到委屈,一方面是因为人们都过着打补丁的日子,另一方面,是因为外婆在为我们补衣的时候,精心搭配着每一块补丁的颜色和形状,她把补丁衣服做成了好看的艺术品。现在回想起来,在那些打满补丁的岁月里,外婆依然坚持着她朴素的美学,她以她心中的“样式”缝补着生活。
⑤除了缝大件衣服,外婆还会绣花,鞋垫、枕套、被面、床单、围裙上都有外婆绣的各种图案。
⑥外婆的“艺术灵感”来自她的内心,也来自大自然。燕子和其他各种鸟儿飞过头顶,它们的模样和姿态留在外婆的心里,外婆就顺手用针线把它们保存下来。外婆常常凝视着天空中的云朵出神,她手中的针线一动不动,布安静地在一旁等待着。忽然出现一声鸟叫或别的什么声音,外婆才如梦初醒般地把目光从云端收回,细针密线地绣啊绣啊,要不了一会儿,天上的图案就出现在她手中。读过中学的舅舅说,外婆的手艺是从天上学来的。
⑦那年秋天,我上小学,外婆送给我的礼物是一双鞋垫和一个枕套。鞋垫上绣着一汪泉水,泉边生着一丛水仙,泉水里游着两条鱼儿。我说:“外婆,我的脚泡在水里,会冻坏的。”外婆说:“孩子,泉水冬暖夏凉。冬天,你就想着脚底下有温水流淌;夏天呢,有清凉在脚底下护着你。你走到哪里,鱼就陪你到哪里,有鱼的地方你就不会口渴。”
⑧枕套上绣着月宫,桂花树下,蹲着一只兔子,它在月宫里,在云端,望着人间,望着我。到夜晚,它就守着我的梦境。外婆用细针密线把天上人间的好东西都收拢来,让它们贴紧我的身体。贴紧我身体的,是外婆密密的手纹,也是她密密的心情。
⑨直到今天,我还保存着我童年时的一双鞋垫。由于时间已经过去三十年之久,它们已经变得破旧,如文物那样脆弱易碎。但那泉水依旧荡漾着,贴近它,似乎能听见隐隐水声。两条小鱼仍然没有长大,一直游在岁月的深处。几丛欲开未开的水仙,仍然那样停在外婆的呼吸里。
结尾一:我端详着外婆留给我的这件“文物”。我的手纹,努力接近和重叠着外婆的手纹。她冰凉的手从远方伸过来,感受我手上的温度。
结尾二:外婆用一生诠释着她的美学,以她心中的“样式”缝补着生活,关爱着家人。
【1】文章以“外婆的美学”为线索,请概括外婆在追求美学方面的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外婆打补丁,追求搭配的美学→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①自然段中“无论做衣服还是做人,心里都要有一个‘样式’,才能做好”中的“样式”有两层含义,既是指_______________,也指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第④自然段中“在那些打满补丁的岁月里,外婆依然坚持着她朴素的美学,她以她心中的‘样式’缝补着生活”的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
A.“打满补丁的岁月”是指经济条件艰苦、物质匮乏的生活;“缝补着生活”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艰苦的生活也有美感、幸福感。
B.照应前文“做衣做人都要有样式”的说法,从“缝补衣服”到“缝补生活”,词语移用巧妙。
C.无论物质多么贫乏,外婆总是能够发现美,创造美,以弥补生活的遗憾,让平常的日子也具有美感。
D.“依然坚持她朴素的美学”体现了外婆做事认真仔细,为人老实本分,安分守已的思想。
【4】选文第⑥自然段画“_________”的句子,通过对外婆_________和_________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的结尾往往有总结全文、照应前文、深化主题……的作用。选文有两个不同的结尾段,请你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认为“结尾一”更好,还是“结尾二”更好,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狗在公园的草坪上玩耍。(把句子写得更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那些质朴浅显的篇章往往弄得我心动神移。(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
22、缩句
①新型玻璃正在起着重要作用。 ②建筑物装上这种玻璃。
23、习作表达
在生活中,我们一天天地长大,懂得了努力学习,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尊重他人,懂得了珍惜友谊,懂得了珍惜幸福,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请以“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