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
A.这种不爱惜粮食,任意浪费的是可耻的。
B.解放军战士保护着祖国神圣的边疆。
C.小伟光荣地被评为“三好学生”。
D.他向大家汇报了学习《忆读书》这篇课文。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翁媪”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中年妇女 B. 中年男子 C. 老翁、老妇
3、下列每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理所当然 津津有味 得意忘形
B.无价至宝 应接不暇 臭名远杨
C.不记其数 生灵涂炭 饮水思园
D.金壁辉煌 国泰民安 相依为命
4、根据拼音写词语。
理cǎi____ 白zhòu_____ xiū_____愧 dān_____误
衣shang_____ 老wēng____ lián_____叶 友yì____
zàn______时 yā_____解
5、把词语补充完整。
失________落________ 震耳________
________难当 无地________
6、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读了《新型玻璃》,我知道博物馆、银行等存放重要文件或珍贵物品的建筑物可以采用____________;高层建筑为了安全起见,外部门窗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为了使室内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我们可以给窗子装上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梅花魂》这篇课文引用了许多古诗名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等,表现一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3.成语“水滴石穿”讲的是宋朝__________的故事,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它跟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是相同的。
4.“___________ 万事能成,___________ 十事九空。”我还能写出一个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5.冬风似虎狂,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人临发又开封。
7、给形近字组词
耍________ 炕________ 挨________ 糟________ 追________
要________ 坑________ 埃________ 槽________ 迫________
8、文学常识。
(1)《忆读书》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她的代表诗集是《________》、《________》,通讯集是《________》。
(2)《三国演义》是________体长篇小说,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这两部小说与________(朝代)________写的《________》和________(朝代)________写的《________》并称“四大名著”。
(3)《聊斋志异》是________小说集,是________代________著。
(4)《茶花女遗事》现在翻译为《________》,是________(国别)________著。
(5)默写出《满江红》中你最喜欢的一句:________。
9、阅读与理解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信息渠道 | 涉及的方面 | 具体内容 |
书籍、报刊 | “李”姓的来源 | 传说“李”姓的来源是商朝的“理” 姓,外族的改姓也是来源之一。“李” 姓在唐朝发展为中国第一大姓。 |
书籍、报刊、教科书 | 历史上的“李” 姓名人 | 李耳、李冰、李世民、李白、李清照、李时珍、李自成、李大钊 |
上网 | “李”姓人口数量 | 据统计,目前“李”姓人口总数已超过一亿。 |
爷爷的讲述 | “李”姓族谱 | 在福建省连城县蓬峰镇的文川乡,保存着一本90卷之长的李氏族谱。 |
【1】传说,“李”姓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是后来“李”姓人口增长的基础。
【2】资料涉及的面比较广,有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获得的资料比较丰富,这是得出结论的前提。
【3】研究报告一般有四部分内容,分别是问题的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对上面资料的分析,请写出你的两个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阅历与读书
①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ー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
②阅历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认知;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 对于生活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
④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现实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以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阅历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1】联系上下文,写出些列词语的大意。
阅历:_________
相辅相成:___________
【2】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在读本文时,你用到了哪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呢,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阅历”的理解,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A.它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人和事增多,阅历自然而然就会丰富
B.经验和教训增多,对事物的见解逐渐深入,阅历就会越来越丰富
C.阅历不等于经历,经历是一种经过,它只是阅历的基础
D.对经历进行理性思考才能形成阅历
【4】作者围绕“阅历与读书”这个话题,分别从( )、( )、( )、( )几个方面来阐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5】读第④段,用一句话概括本段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备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②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军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言讫,拍手大笑。
【1】根据解释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释序号,并写在括号里。
之:①助词,的;②代词,代替众或事物;③代词,这,那
丞相之机,神鬼莫测。( )
【2】在下列符合孔明“神鬼莫测”的句子后面打“√”错误的打“×”
(1)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 )
(2)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
(3)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
(4)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
【3】“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怎么能被司马懿擒住呢?
B.怎能不被司马懿擒住呢?
C.怎样才能擒住司马懿呢?
D.怎样才能不被司马懿擒住呢?
【4】“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如此模样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哪些故事或计谋?至少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松 鼠(节选)(12分)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温和 暖和 温暖)。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 结实 坚硬)。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服 舒适 闲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 遮挡 遮盖)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在括号里的正确词语后面打“√”。(2分)
(2)根据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①错杂: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②勉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意文中画“____”句子中的加点字,请你也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介绍了松鼠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说明了松鼠的_____ ________,进一步突出了它________的特点。(3分)
(5)“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一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外文段《冬日暖阳》,完成下面各题。
①冬天风大,摇着树的影子。我看见了三十年前的我,和同学们挤在学校前的一面土墙前,用后背在砖块上蹭(cèng zèng)痒痒。昏(hūn yùn)黄的阳光笼(lǒng lóng)罩着大地。
②操场一角有一位老人,戴绒线帽,穿黑色棉袄。他用红薯糖做糖塑,卖五分钱一只。一只火炉,火炉上一只铝锅,加热后的红薯糖,像柔软的琥珀,光泽温润。老人拿一只小勺,舀一勺糖,他抖动手腕,液体的糖从小勺中流出,流到铁砧上,铁砧上有一只竹片。围绕这只竹片,掌勺的手,时而浓墨重彩,时而惜墨如金。
③一群孩子簇拥在周围,高举手中的五分钱。我挤在其中。突然,身后有人清晰地叫了一声:“查一路,你没有爸爸!”回身一看,竟是我的同桌,我踩了他的脚尖,没容我解释,他已经拔剑出鞘了。一下,就击中了我。是的,这年的秋天,我父亲死了。这是我的疼痛和短处。
④老人做出了激烈的反应。他用小勺敲打着锅沿,又用小勺指着我的同桌,大声呵斥:“臭小子,这么小就知道往人心窝里捅刀子,不要想吃我的糖塑,你滚一边儿去!”他最终没有给我的同桌糖塑。
⑤轮到我时,他递给我两只。其中一只,是举棒的孙悟空。这只很大,孙悟空刚劲神武,一棒冲天,横扫阴霾,是送给我的。放学的路上,我把它举起来,对着太阳。阳光透过糖塑照过来,深红的,暖暖的。我看了很久,风很大,可并不觉得冷。
⑥人生的路上,我努力去遗忘别人曾经给予我的伤害,而将那点点滴滴的温暖积攒起来。积攒多了,心里就有一轮太阳。心中有了一轮太阳,站立在风中,寒冷来袭,爱与激情不会离我很远。
【1】请把第①自然段括号内的错误读音用“/”划去。
【2】文中“我的疼痛和短处”是指_______________。
【3】第④自然段是围绕着“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这段话通过对老人的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描写,表现了老人对“我”的同桌揭人伤疤行为的__________,表现了他______的特点。
【4】文中多次写到冬日的“风”,又写到“我看了很久,风很大,可并不觉得冷”。风很大,“我”为什么反而不觉得冷呢?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
A.风很大,但是“我”穿得厚,并不觉得冷。
B.风很温暖,让人不觉得冷。
C.善良的老人用给“我”糖塑的方式,抚慰了“我”受伤的心灵,温暖着“我”,让“我”感觉到这个世界并不寒冷。
【5】题目“冬日暖阳”的含义是( )(多选)
A.老人美好的心灵
B.冬天温暖的太阳
C.积攒起来的别人给予自己的温暖
【6】用“ ”画出文中揭示道理的一句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4、难忘的两分
期中考试,我数学得了98分,排列全班第一名。放学后,我拿着试卷(juàn quàn)兴高采烈地跑回家。一进门,就眉飞色舞地对妈妈说:“妈,我又拿了个‘冠军’!”
妈妈接过试卷 看了一眼 高兴得两眼眯(mī mǐ)成了一条缝 赶紧围上围裙说 妈妈给你煮两个大鸡蛋 慰劳慰劳你 那顿饭吃得特别香。饭后,我要妈妈在试卷上签字。妈妈有个习惯,凡是她签字的卷子,她都要认真检查一遍。
妈妈检查完我的试卷,意外地发现一道小题答错了,老师却没有发现。诚实的妈妈没有隐瞒我的错误,在我的试卷上写了如下一段话:“发现一处差错,应扣两分,请老师验证。”落款是妈妈的名子。我看了妈妈写给老师的话,沉不住气了,向妈妈提出了“抗议”。妈妈说:“那好,是对是错,咱们再算一遍吧!”算的结果,还是我错了,把7.89写成了78.9。妈妈说:“服气了吧?拿去让老师重新给你判分吧!”重判,重判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减去两分,意味着我的第一名不翼而飞!我觉得还是作为一种“特殊”情况来处理好,反正我自己已经知道错了,这次就维持原判分数得了,然而妈妈不同意。妈妈透过这应该减去的两分,似乎看到了更重要的东西。妈妈说:“数学成绩可以用分数来计算,而诚实——一个人最可贵的美德,却是用分数难以计算的。把实情告诉老师,你失去的是不应该得到的两分,而得到的却是无论多少个两分也换不来的诚实呀!孩子,你是要虚假的两分呢,还是要可贵的诚实呢?”
妈妈的一番话,使我深受教育,我自然要可贵的诚实。透过这难忘的两分,我看到了妈妈的良苦用心,看到了自己思想上的差距……
【1】我会写出下列反义词。
诚实(_______) 得到(_______) 抗议(_______)
【2】给第二自然段空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3】我会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4】我会在文中找出四字词语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5】“妈妈透过这应该减去的两分,似乎看到了更重要的东西”。这“更重要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哪里可以看出妈妈诚实?妈妈的良苦用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烧扑克牌
在育才学校,学生们的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有一段时间,有的学生厌烦了这样紧张的生活,在自习时间偷偷地打扑克。老师发现了,上前劝阻,他们还说这是“有劳有逸”。
一天晚上,陶行知走过男生宿舍,顺便进去看看,正赶上有七八个男生在打扑克,玩得很带劲。陶行知没作声,站在旁边看着。一个同学突然发现了陶校长,急忙推旁边的同学,几个人慌忙放下扑克,羞愧地站起来,低着头等着挨批评。陶校长一句话也没说,沉默了一会儿就转身走了。
第二天,陶校长在全校会上讲述了抗日战争形势后问:“抗日( )人才,你们难道可以浪费自己的时间吗?你们有多少本领要学啊!我要你们自觉地把扑克牌交出来,像烧鸦片烟一样地把它烧掉!要知道,时光是最可宝贵的。”孩子们低着头,把一副副扑克牌放在台上,堆成一垛。陶校长用火柴点燃了牌,又温和地对孩子们说:“有人说‘有劳有逸’,‘逸’就只能玩扑克?你们可以练琴、写诗、作画,也可以打球、下棋……只有多学一点本领,将来才能建设国家。时光可贵,一去不回啊!”从此,学生们都( )时间,勤奋学习了。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括号里。
要求 需要 珍惜 爱惜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3.当玩扑克牌的同学发现陶校长之后,他们“ 地站起来”“ 等着挨批评”。从这些(动作 神态 语言)描写的词句中,我体会到了 。
4.读了“时光是最可宝贵的”这句话,我想到了“ ”这句名言。
5.陶校长为什么要在全校会上烧扑克牌,而不是当即没收那几个学生的扑克牌烧掉?
16、课内阅读
这种不落在( )而落在( )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 )才有( )。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了斗争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笑。
(1)按原文填空。
(2)选择下面的词语填入括号中。
哄笑 盆花 傲然 坚韧
文中通过草与( )比较,赞扬了草的( )。从( )一词可以看出草的自豪,从( )一词可以看出草对( )的轻视。
17、阅读
父亲的礼让
那一年夏天,我在学校贫困生申请表上签了字。我想减轻父母的忧愁,因为学校有规定,一旦被确定为贫困生,将可免去全年的学杂费,而这些学杂费用,足够我家人一年的生活开支。
最后,只有我和嘎子被列为准贫困生,之所以被称为准贫困生,是上面只给了一个名额,所以,我和嘎子之间,只有一个会成为正式的扶助对象。
接下来,学校分别派两名老师前往我们两家做调查。我陪老师到家时,已经是中午了,父亲急忙上前迎接,说:“今天早上喜雀不停地叫,我就知道有贵客要来,欢迎老师。”
我帮忙招呼老师坐下后,把父亲和母亲拉进里屋,向他们详细说明我的申请以及准贫困生的事。最后,我一本正经地说:“只有一个名额,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
父亲低下头想了想,问我:“那嘎子家境如何?”
我说:“比我强不到那去,他父亲上山打柴折( )了腿,靠母亲支撑全家。”
父亲最后对我说:“这个名额我认为归人家,你不能争,我们家境比他强,况且我和你娘
还能挣( )钱。”
好说歹说,父亲骂了我一通,说我年纪轻轻地不学好,我觉得一肚子委屈。
父亲到外面招呼和老师说话,转回头对母亲说:“娃他娘,今天有贵客,把家里的鸡杀一只。”
接下来,他乐呵呵地笑着,对老师说:“没啥,孩子听话就行,关于学费的问题,我和娃他娘都认为不算啥,我们有能力承担,谢谢校领导的关心。”
老师吃惊地望着父亲,我站在院子里,感觉眼眶里都是泪水,我真的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这样会损害我的尊严。
母亲在院子里抓鸡,几次都没抓住,父亲过来帮忙,院子里鸡飞狗跳的。抓到时,父亲对老师说:“家里每年都会养几十只鸡,足够生活开支啦。”
父亲还破例从井底取出放了几十年的老酒。那天,父亲喝得大醉。当晚我没有回学校,夜里醒来时,我听到父亲的咳嗽声和母亲的哭泣声。
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1】给带点的字在括号里注音。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谦让---( ) 承受---( ) 啜泣---( ) 突然---( )
【3】从文中找出两个成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并选择其中一个成语造句。
( ) ( )
【4】为什么父亲把名额让给了嘎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结尾说“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你知道当初的父亲那么做的理由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视死如归
①1931年深秋,王若飞同志在包头不幸被捕。敌人知道他是共产党的干部,想从他的嘴里得到党的机密。
②一天晚上,几个特务闯进牢房,掏出手枪,对准王若飞的胸口。带头的特务恶狠狠地说:“现在只要你说一个‘招’字,就放了你;不说,马上送你回老家!”
③王若飞镇定地说:“什么‘招’字,早从我的字典里抠掉了!”
④敌人没有办法,气得像疯狗一样,他们把王若飞押到刑场上。王若飞站定了,抬头望着北边那巍峨的大青山。大青山峰峦叠嶂,连绵起伏,在夜色中显得更加雄伟。
⑤敌人用枪口从背后对准王若飞,凶狠地说:“这是最后的时刻了。再给你几分钟,好好考虑一下!”
⑥王若飞整了整衣领,迎着深秋的晚风,望着周围的山峦。他挺直身子,从容地说:“用不着考虑了,开枪吧!”
⑦一分钟过去了,又一分钟过去了,等了好几分钟……敌人没有开枪。王若飞视死如归,厉声喝道:“开枪吧!混蛋们!”
⑧敌人还是没有开枪。
⑨王若飞忽然转过身来,面对着敌人,敌人吓得后退几步。王若飞轻蔑地说:“作为一名共产党人,______________。”
⑩人妄想用死来威胁王若飞同志,他们的阴谋又一次失败了。
【1】根据选文内容,补全以下信息。
【2】第⑥自然段抓住了王若飞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描写,表现了他____________的意志和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
【3】联系上下文,将把第⑨自然段中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4】像王若飞这样的革命英雄人物我还知道有_____________(人名),他(她)___________(主要事件)。
19、阅读。
白蛇传说(节选)
①白娘子和许仙在镇江开了个保和堂药店,两人恩恩爱爱,日子过得甜甜蜜蜜。
②一天,许仙愁眉苦脸地跟白娘子说:“外面闹瘟疫,急等药用,可店里的药不多了,怎么办?”白娘子想了想,说:“我倒认识草药,我明天就到山上采药去,好解救百姓。”
③第二天,天还没亮白娘子就来到了百草山,历尽艰辛终于采到了许多草药。回来后,白娘子就在保和堂药店的门口支起了大缸,熬起了草药。白娘子将熬好的汤药免费发给生病的百姓喝,救了很多人的性命。百姓们纷纷感谢白娘子的恩德。
④哪晓得,这件事触犯了金山寺的长老法海和尚的利益。为什么呢?本来百姓有病,总跑到金山寺找法海和尚画个符、念个咒,弄点什么“灵丹妙药”,少不得要给香钱的。不想如今有了病,都往保和堂跑了,香钱收不到了,他能不恨吗?
⑤于是,法海使坏让许仙骗白娘子喝下了雄黄酒,结果白娘子在睡梦中现出了原形,许仙被吓得昏死过去了。白娘子醒来后,一看许仙昏死过去了,哭得死去活来。
⑥白娘子对她的妹妹小青说:“如今要救许郎的性命,只有到昆仑山上去盗仙草。就是不晓得能不能回来,拜托妹妹照顾许郎,若我七天不回来,恐怕就是死在那里了。”能起死回生的灵芝仙草是天上仙药,有鹿鹤二童专门把守,再加上昆仑山险峻陡峭。高不可攀,哪能轻易摘到啊!白娘子不顾自身安危,越过了九十九座山,跨过了九十九条河,终于从昆仑山盗来灵芝仙草救活了许仙。
⑦俗话说:“菩萨面,蝎子心。”许仙病刚好,法海又花言巧语把他骗上金山寺,将他藏在宝座的背后。这下可急坏了白娘子。白娘子和小青来到金山寺找法海要人。白娘子一见法海,客客气气地说:“长老,我和许仙是结发夫妻。如今我已怀孕六月,家中无人照料,请放他回家。”可法海非但不答应,还指着白娘子骂道:“你这个孽畜,本是深山一妖精,怎好和许仙成婚?这里是佛门净地,怎容你胡闹?阿弥陀佛!”
⑧白娘子肺都要气炸了,她对着东、西、南、北各拜了一拜,说道:“各路龙王师兄,想我白素贞和许仙真心相爱,不料法海一直从中挑拨,现又威逼许仙修行。今天不为别的事,只求夫妻团聚,请各位师兄帮忙!”说完对四方恭恭敬敬磕了四个响头,运起法来。
⑨一时间,乌云翻滚,狂风四起,白浪滔天,江水哗哗直涨:东海的水、南海的水、西海的水。北海的水,一齐往这儿涌来。四海的水汇聚到一起,二浪高过一浪,如同山呼海啸,向着金山寺涌卷而来。白浪滔滔的江面上,东边蹦跳着一排排扁担大的虾,撅起来有丈把高;西边曲尾伸头的是一队队圆桌大的鱼精鳖怪,都碰到金山寺门边儿了;南边有手舞刀剑的蚌精站在一个个磨盘大的蚌壳上;北边有一团团的螃蟹横着身子直往金山寺上爬……
⑩白娘子、小青和众水族最终还是没能敌住法海的法力,白娘子被法海镇压在杭州西湖的雷峰塔下,小青则回到雁荡山中修炼功夫,发誓三年过后再来报仇。
【1】完成填空并用“√”选出括号里的正确答案。
文中提到了关于白娘子的三件事,第一件事是:_________;第二件事是________;这两件事我是用_____(抓住关键词句 概括语句的意思)的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的。第三件事是:_________;这件事我是用_______(抓住关键词句 概括语句的意思)的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的。
【2】文章中提到的“菩萨面,蝎子心”和下面的成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人面兽心
B.狼心狗肺
C.口蜜腹剑
D.狐假虎威
【3】法海处处针对白娘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于文中画“ ”部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的( )
A.表现了水势非常浩大
B.表现了白娘子对法海的恨
C.表现了众水族非常勇猛
D.表现众水族齐心协力帮助白娘子
【5】文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选择一位,结合具体的事例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天空的黑色渐渐要包住太阳了。
改为“把”字句: 。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改为陈述句: 。
(3)太阳的光芒把我照成光亮的了。
改为“被”字句: 。
(4)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
缩句: 。
21、句子训练营。
(1)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仿写句子)
假如_______________,大自然将多么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啊!
(2)大自然很单调。
改为拟人句:
改为比喻句:
改为反问句:
22、轻纱似的薄雾笼罩着黄山。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在平时的生活中,相信同学们都会经历一些帮助别人或者别人帮助自己的事情,请选择其中的一件事写下来,题目自拟。
要求:
1.写清楚事情的过程;
2.要有真情实感;
3.有段落的划分;
4.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5.字数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