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江苏常州二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词语替换句中画线部分,句意改变的一项是(        

    A.我要是治不好你的病,一个钱也不要。(分文不收)

    B.这道题老师才一指点,他就深刻地体会了。(心照不宣)

    C.“佛跳墙”这道菜可是名气很大啊! (名声在外)

    D.不管他怎么吵闹,有关领导已经事先打了招呼,必须待满两个月。(有言在先)

  • 2、《八仙斗花龙》中八仙要去东海游( )

    A.蓬莱岛

    B.黄山

    C.天宫

  • 3、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写(téng)   慎(jǐn)        (miǎn diǎn)

    B.稻(suì)     (lǔ)          枇杷(pí pa)

    C.高(qiào)   着(zuàn)     怂恿(sǒng yǒng)

    D.败(tuí)       机(rèn)   (pì)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1、孔夫子搬家   2、上鞋不用锥子  

      3、孔夫子弟子   4、小葱拌豆腐  

      5、外甥打灯笼   6、早开的红梅

      7、四月的冰河   8、隔着门缝吹喇叭

  • 5、辨字组词。 

    侨(   缕(     绢(   甚(  

    骄(   楼(     涓(   其(  

    梳(   衰(     稠(   眷(  

    流(   哀(     绸(   着(  

     

  • 6、看拼音,写词语。

    jìng xiá píng héng qīn lüè tóng xīn xié lì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sǎo zi dīng zhǔ bēng tā nán yǐ zhì xìn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7、根据提示选择对应的人物。

    提示1:他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被称为“及时雨”,他是 _____

    提示2:他“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他是 _____

    A.《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

    B.《水浒传》中的宋江

  • 8、我会拼。

    bàn lǚ yú lè  bǎi yīn hé háo bù yóu yù   yí tàng 

    (   )( )(   )(   )(   )

    bèi sòng  líng cì  biān xiě  mǒu zhǒng  diǎn qǐ jiǎo jiān āi yō 

    ( )(   )(   )(   )( )  ( )

    è láng  shū guì  chōng zú wū yán zhòu qǐ  zhēn suān

    ( )(   )(   )( )(   )(   )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第一个“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划出表现“我”对田老师“深深感谢”的句子。

    3老师的“教诲之恩”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10、快乐阅读。

    做一只永不放弃的蜗牛

    周杰伦从小喜爱音乐三岁开始练琴整个童年的日子都是在钢琴边度过的高中毕业后他到一家餐馆打工。

    1997周杰伦参加了超猛新人王。表现并不算好的他以外得到了吴宗宪的垂青。他和周杰伦深谈后,决定聘用周杰伦到自己的唱片公司担任音乐制作助理。

    制作助理的工作,周杰伦做了一年多,表现突出。于是,在1999年的一天,吴宗宪将周杰伦叫到办公室,郑重地说:阿伦,给你十天的时间,如果你能写出五十首歌,而我可以从中挑出十首,那么我就帮你出唱片。

    周杰伦兴奋不已,跑到街上买回一大箱方便面。他想,就是拼了命,也要做最后的努力。那段时间,他几乎是一首就一首地创作,每天他疲惫的时候,就在角落里打个盹,醒来后继续下一首歌曲的创作。就这样,仅仅十天时间,他真的拿出了五十首歌曲,而且每一首都写得漂漂亮亮,谱得工工整整。

    仿佛一夜之间,华语流行歌坛几乎被周杰伦一个人的声音统治了。他从一名餐厅服务员成长为家喻户晓的当红小天王。周杰伦在接受美国《时代》杂志专访时说:明星梦并不时、是遥不可及的,只要你肯努力,任何人都可以做。我之所以能有今天,就是不服输的结果。

    周杰伦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个时代性的音乐人,而非昙花一现。的确,一个人不想做退却的懦夫,就应该像那首歌中写的那样,虽然有时背负重重的壳,却也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1每天他疲惫的时候,就在角落里打个盹,醒来后继续下一首歌曲的创作。从这句话中你可以体会到(  )。(可多选)

    A.睡觉可以给周杰伦带来创作灵感。

    B.周杰伦的生活很没有规律。

    C.创作是艰辛的。

    D.周杰伦的生活条件很苦。

    E.周杰伦的成功并非偶然,是长期努力的结果。

    2为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周杰伦从小就表现出非同寻常的音乐天赋,(  )妈妈就培养他学习弹钢琴。

    2)(  )周杰伦经历了失败,(  )他一直都坚持自己的梦想。

    3我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1)这是周杰伦的歌曲《蜗牛》中的歌词。这是一首励志的歌曲,是以(  )为素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写出了(  ),这也正是周杰伦自己的人生写照。

    2)歌里有一句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敦颐在他的名篇《爱莲说》中,用极其简单却精炼的词句,描写出了荷花高贵刚强的性格:“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每每读之,心中不由产生对荷花的敬佩与尊重。荷花没有其他 花那样愿意过多地表现自己,可她却有着花之君子的美誉。她身形端庄,有着高尚纯洁、正直通达的品质,难怪很多人都托荷言志、借荷抒情,我亦如此。

    节选自《四季海棠》,作者刘庆华

    材料二

    同样的荷花,或许因为生长在名满天下的旅游胜地——西湖,而更具些别样的风韵。盛夏季节,我数次悠闲地徜徉于湖边岸堤上,于柳叶丛中全方位窥探着眼前的满塘碧影,红肥绿瘦间,仿佛暗藏着南宋诗人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诗句: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近观荷塘,黛绿色的荷叶铺天盖地,瘦挺坚硬的荷杆亭亭玉立,拳头大小的莲蓬不经意地探头探脑,从密匝的叶隙间昂起青翠的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绯红的荷花高矮不一,皆是盛装上场,自信地大秀靓姿。几只幸福的野鸭子在荷下阴凉的清波里畅游着,橘黄色的尖喙在水面上不时地乱啄一气;轻巧的小鱼快若飞燕,在水面上自由地巡行穿梭;岸边水草丰茂,与柳干上方垂下的秀发丝绦互相摩擦、交流着……

    ——节选自《西湖的荷》,作者史宝华

     

    材料三

    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胜利开幕。迎接四海宾客的三个吉祥物、分别取名“琮琮”“莲莲”“宸宸”。其中,“莲莲”代表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西湖。“莲莲”以机器人为造型,全身覆盖清新自然的绿色,头饰为荷叶形,以三潭印月为顶,以互联网为径。

    【1】阅读“材料一”,把“莲的突出特点”与“人的高尚品格”用线连接起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正直通达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身形端庄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高尚纯洁

    【2】阅读“材料二”,感受作者对“西湖的荷”的喜爱之情。

    文中画“﹏﹏”的句子是_________态描写。这个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的仔细观察和想象,写出了( )( )( )和荷花的生命力。

    【3】“莲莲”的这个形象,“绿色、荷叶、三潭印月、互联网”代表了哪些寓意?请你结合本次阅读的相关材料,写出至少两点寓意。

    寓意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节选)

    (1)“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3)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闻先生的书桌,凌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部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4)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5)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6)“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防一下楼”的主人。

    【1】概括文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是抓住闻一多的什么特点来介绍闻一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六自然段是紧承上文哪一句话记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闻一多研究唐诗宋词的目的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句话用了_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 。

  • 13、精彩回放。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____我们俩闹不和,____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用这个关联词写一句话。

    ____我们俩闹不和,___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写话: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削弱——________ 进攻——________ 同心协力——________

    【3】请将文中画“___”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做法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我喜欢________,因为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殷商时期,统治者信奉鬼神,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都要用甲骨占卜,预知吉凶,并将所问之事刻于甲骨之上。这里用到的甲骨多是乌色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这些刻了字的甲骨真实地记载了殷商的历史。公元前十一世纪,殷商灭亡,甲骨文开始了3000年的沉寂。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安阳小屯村偶有农民耕地翻到被刻画过的骨头。历经千年,甲骨文终于重见天日。最初,甲骨文被当成龙骨,作为中药使用。直到1899年,人们才有意识地把它作为珍贵的资料收藏。而1899年也被学术界定为“甲骨文发现年”

    1936年6月12日,考古人员在殷墟发掘过程中惊喜地发现大量的刻字骨中,这是殷墟发掘以来收获最大的一次。经统计和研究,考古人员共发现刻字甲骨17096片,其中完整的有300多片,内容极其丰富

    随着研究者们的不懈努力,甲骨文研究从“草创时期”“发展时期”“继续发展时期”到今天的“全面深入发展时期”,成为一门国际性学问。

    [材料二]

    [材料三]

    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单字四千多个,其中已经认出的有一千多个,主要记录祭祀、战争、狩猎、农事、气象等内容。字形的象形性较强,写法也不固定。由于是刀刻,字的线条比较纤细。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字的线条粗壮,早期部分字形的象形性还很明显,西周晚期之后,字形逐渐规整、美观。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的,秦统一全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小篆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基本一致,象形意味不明显。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它将篆书圈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汉字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魏晋时期有了楷书。“楷”是规矩、楷模的意思。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进入南北朝以后,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

    【1】请填写下列表格。

    字体

    使用时间

    字形特点

    甲骨文

    商周时期

    象形性较强,线条纤细

    金文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小篆

    ______________

    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基本一致

    隶书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楷书

    魏晋时期出现,南北朝开始通行,至今

    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止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刻字的甲骨真实地记载了殷商的历史。(______

    ②有些字的字形,早期的甲骨文、金文与中后期的小策、隶书、楷书相比差别很大。(______

    ③小篆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______

    ④我国最早统一的文字是小篆。(______

    【3】材料一中画线的句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

    童年的朋友(节选)

    (苏联)维·德拉贡斯基

    ①十岁的时候,我曾经急着要当一个拳击家。因为没有训练用的沙袋,我便问妈妈要。妈妈告诉我,那个小熊玩具正好,柔软又舒服。

    ②我真高兴。妈妈想的主意这么好。我把小熊放到沙发上,摆好,以便打起来顺手些。我要拿它练拳了。

    ③小熊坐在我的面前,一身巧克力色。两只眼睛一大一小:小的是原来的——黄色、玻璃做的;大的白色——是用一个纽扣做的。小熊用它那不一样大的眼睛十分快活地瞧着我,两手朝上举着,似乎在开玩笑,说它不等我打就投降了……

    ④我瞧了它一会儿,突然想起好久以前我跟它形影不离的情景来了。那时我走到哪都拿着它。吃饭时让它坐在旁边,用羹匙喂它;当我把什么东西抹到它嘴上时,它那张小脸儿就十分逗人,简直像活了似的。睡觉时我也让它躺在旁边,对着它那硬邦邦的小耳朵,悄悄地给它讲故事。那时候,我爱它,一心一意地爱它,为了它,把命献出来我都舍得。可它,我往日最要好的朋友,童年时真正的朋友,这会儿却坐在沙发上。它坐在那里,一大一小的眼睛对我笑着,而我却想拿它练拳……

    ⑤“你怎么啦?”妈妈问道,她已经从走廊上回来了,“出了什么事?”

    ⑥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啦。我转过脸去,沉默了好长时间,为的是不让妈妈从声音里猜出我的心事来。我仰起头,想把眼泪憋回去。后来,稍微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以后,我说:“没什么,妈妈。我不过是改变了主意,不过是我永远也不再想当拳击家了。”

    (有删改)

    【1】题目“童年的朋友”是指(   

    A.作者的妈妈

    B.练拳击的沙袋

    C.小熊玩具

    D.拳击手套

    【2】“好久以前我跟它形影不离的情景”不包括(   

    A.吃饭时用羹匙喂它

    B.把东西抹到它嘴上,它很逗人

    C.睡觉时让它躺在旁边

    D.坐在沙发上等着“我”拿它练拳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文中用了很多笔墨写“我”与小熊曾经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是因为小熊对“我”很重要。(______

    (2)“它坐在那里,一大一小的眼睛对我笑着而我却想拿它练拳……”这句话说明小熊因为能帮助“我”练拳而十分开心。(______

    (3)“我仰起头,想把眼泪憋回去”中,“我”流泪是因为担心被妈妈责骂。(______

    【4】作者在第③自然段写小熊玩具的外形特点时侧重写了哪个方面?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

    【5】结合短文说说“我”改变主意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 16、仔细阅读下面的统计表,完成练习。

    记者就饮食习惯问题对某班5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根据上述统计表中的数据,该班学生最值得肯定的是________,今后应该注意的是_______

  • 17、阅读。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味,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所以,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从短文中画出使感到奇怪的问题。

      认为煮书   , 爷爷说的煮书是指    ,煮书的好处是   。

      你是怎样理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

     

  • 18、阅读分析

    “数”说雷电(节选)

    雷电是大自然神秘而壮观的现象之一,很早就被人类观测到并记录下来。《周易》中记录了发生在公元前1078年的一次球形雷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雷电记录。我们所说的雷电,( )包括内电,( )包括雷声。关于雷电的一些数字是非常有趣的。

    通常情况下,雷电多是在人们没有防备的一瞬间发生并完成的,难怪古代典籍对雷电有这样的描述:“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从当代科学的角度来说,真正称得上“快”的是闪电,而非雷。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340米/秒。闪电的速度则远非这个量级。很多人认为, 闪电的速度就是光速,也就是3×108米/秒;但实际上,它的移动速度受到空气电导率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与光速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以确定的是,闪电的速度远低于光速,同时又远高于雷声的速度,美国能源部给出的闪电速度为1.5×108米/秒,大致为光速的一半。

    一提到雷声,人们也许马上就能想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等词语,雷声是自然界产生的最大的声音之一。

    那么 ,雷声到底有多大呢?雷声最高可以达到 120分贝。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当声音达到70分贝时,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很吵的,而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而100~120分贝,比一列火车从身边呼啸而过的声音还要大,正常人如果在这样高分贝的空间内待1分钟左右, 就会暂时性失聪。所以,用“震耳欲聋”来形容雷声,实不为过。

    【1】下列对雷声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雷声最高可以达到210分贝。

    B.当声音达到70分贝时,人们可以承受,对身体没有损害。

    C.正常人可以在100至120分贝的空间内待1分钟,没有任何问题。

    D.人们通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雷声。

    【2】判断题。

    (1)雷电是大自然神秘而壮观的现象之一。______

    (2)闪电的速度就是光速。______

    (3) 因为雷电的速度快,所以多是在人们没有防备的一瞬间发生并完成。______

    【3】在文章括号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关联词造句。

    【4】文章主要是从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介绍了雷电这一大自然神秘而壮观的现象。

    【5】文中说“一提到雷声,人们也许马上就能想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等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雷声的成语呢? 把它们写下来吧。(至少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理解。

    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

    “世界很复杂,充满变数,”中文教授说,“包括那些看似简单的事物。”

    马上就要毕业了,大学生们心情浮躁,来上课的人并不多,而且似乎都心不在焉。

    “在大家信心十足、跃跃欲试的时候,我想给你们一点提醒。”教授敲了敲讲台。今天他两手空空,没有带书和讲义,“因为大家未必识庐山之真面目,所以过于自信有时会导致狭隘。”

    这句话分量有点重,学生们开始注意教授。黑板上教授写下“中学到大学”几个字,问:“知道它的意思吗?”

    学生们笑了,没有人回答,是不屑于回答。教授说:“的确太简单了。”然后转身添了“都没有的知识”几个字,问:“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谁来念一下?”

    学生们仍然在笑,没有人愿意站起来当“小学生”,教授只好自己念:“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然后解释,“是的,你们的学历令很多人羡慕,但是,学历与学问是两个概念,后者的内涵实在太广阔了……”

    学生们又开始聊天,交头接耳:谁谁进党政机关了,谁谁应聘于某某大企业,谁谁准备去南方……教授忽然提高嗓门:“一个小小的因素,就可能导致全局震荡!”

    学生们一惊,都抬起头,教授见大家注意力集中了,笑眯眯地在那句话前加了一个“从”字,有学生轻声念:“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教授立即指着他:“这位同学,请你读出这句话,注意断句。”

    学生站起来,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念道:“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其他同学呵呵笑。教授问:“难道他念得不对?”学生们仍然呵呵笑,兴致盎然且轻松。

    教授环顾四周,见没有人答话,叹了口气,扔掉粉笔:“唉,形成思维定式了,不利于面对充满变数的世界。”这时有个同学反问:“难道他念得不对?”教授断然回答:“只对一半!”台下的人再次提起精神,盯住教授开始念:“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

    台下一片安静。教授得意地诡秘一笑,走下讲台:“诸位,很抱歉!作为一句中文教授,我竟然在与各位道别的时刻玩了一次小学生的文字游戏--不过,我用心良苦,因为你们即将面对的社会的确充满了--____________,而你们又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下的学生们纷纷起立,向老师报以热烈的掌声。

    【1】“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这句话中文教授分____________次写在黑板上的。

    【2】将“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填在文中的横线处。

    【3】在这节课上,大学生的心理有着一波三折的变化,下面是几个概括大学生心理活动的词语:①不屑一顾 ②惊疑不解 ③心不在焉 ④恍然大悟 ⑤兴致盎然 ⑥肃然起敬

    按文中的顺序重新排列,正确的序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小小的因素,就可能导致全局震荡!”这句话中“一个小小的因素”在文中具体指:( )

    A.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

    B.“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加上了“从”字。

    C.从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

    D.“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的知识”加上的“从”字。

    【5】把“讲”“唠”“吐”“答”“谈”几个词填入下面这段话中。

    教授在学生临毕业前,没有让学生( )师生真情、( )远大理想、( )高深问题,而是以( )家常的方式给学生( )了一堂终生难忘的课。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人人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有什么好呢?(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郎和织女的日子过得挺美满。(改为感叹句和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 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用关联词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对秦王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那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造句。

    完璧归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写句子。

    1.张军坚持锻炼身体。 张军长得很结实。(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为一句)

     

    2.轻纱似的薄雾笼罩着黄山。(改成字句)

     

    3.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你能说它不重要吗?(改成陈述句)

     

    4.我喝着可口可乐和花生米,心里舒服极了。(修改病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题目:一次 的尝试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成功、失败、大胆、难忘、有意义等词语;

    2、将这次尝试的经过写完整,写具体;

    3.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