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众人听到消息,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B.尽管敌人神机妙算,可还是被我军击败了。
C.明明热爱数学,每天都醉心于各种计算,并且乐此不疲。
D.我们应该铭记那些马革裹尸的烈士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书是借来的就把重要的内容摘记下来。
②达尔文曾风趣地说:“这里面的知识,足够我一生使用了。”
③但他仍然坚持每天学习,一直到去世。
④这样的笔记本,保存了一大柜子,还有三四十个大纸夹,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资料。
⑤达尔文读书非常认真,对不理解的内容,绝不放过一点。
⑥达尔文到了晚年,身体很不好,经常生病。
A.⑤①④②⑥③
B.⑤①②④③⑥
C.④②①⑤③⑥
D.⑤①④②③⑥
3、下面不属于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小说)的是( )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聊斋志异》
D.《西游记》
4、写近义词。
诀别( ) 沉寂( )
央求( ) 虚构( )
5、比一比,再组词。
祭( ) 恃( ) 乃( ) 亥( )
蔡( ) 持( ) 奶( ) 该( )
6、比一比,再组词。
励______ 誉______ 版______
厉______ 誊______ 板______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示儿》的作者是____(朝代)爱国诗人____,诗中表现诗人临终对儿子嘱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题临安邸》中诗人对统治者提出质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__________的生活的无情批判。
(3)清末进步思想家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达广纳贤才的希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美哉,我少年中国,________!壮哉,我中国少年,_________!
8、我能读准确,写美观(看拼音,写词语)。
dàn shēng diǎn lǐ chóu hèn
( ) ( ) ( )
hóng wěi jǐn shèn qiè dú
( ) ( ) ( )
jī è mín zū cí xiáng
( ) ( ) ( )
9、材料。
秋天的晚上,在浩瀚(hàn)的夜空中我们所看到的最亮的星是织女星。初秋的晚上九点钟左右,它越过我们的头顶;秋越深,它越过我们头顶的时间也越早。在这颗星的东方,有白蒙蒙像云一样的一片,断断续续从北到南横过天空,这就是银河,也叫做天河。
我国有个关于牛郎星和织女星的传说:织女星是天帝的孙女,她与一个牧牛童子互生爱慕,天帝不同意,但拗不过织女,就勉为其难让她下嫁给了牛郎。他们两个结婚之后沉浸在爱情中,忽略了工作,一个不再牧牛,一个不再纺织,惹得天帝动怒。天帝冷酷地下令,让他们一个住在天河东岸,一个住在天河西岸,每年旧历七月七日才能在天河中相会一次。这故事充满了农人们的幻想。他们以为在神的世界里,谁都应该勤劳地工作。要是谁怠慢了就该受惩罚,连天帝的孙女也不能例外。
那么牛郎星在哪里呢?我们且把那白茫茫的银河当作一条真的河流,我们的眼光渐渐地向东南移,渡过这河流最宽阔的渡口,就遇到排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星。中间最大最亮的那颗就是牛郎星,也叫牵牛星。在秋天的晚上,确实只有这一颗星能够和织女星相配。它的光辉稍稍带点儿黄,不及织女星亮,可是其余的星全比不上它。若是我们一连几晚,都观察牵牛星和织女星,就可以知道它们的相对位置是不变的,正如故事里所说的一样,它们被一条银河间隔东西两岸。可是我们也不要太相信这个故事,在旧历七月初七的晚上,为了要看两星相会,白熬个通夜。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这两颗星永远没有相遇的机会。它们和太阳一样,都是恒星。织女星的光辉是太阳的50倍,牵牛星的光辉是太阳的10倍有余,只因距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去只不过是两颗比较大的星。天文学家又告诉我们,织女星距离地球26光年,牵牛星距离我们较近,也有16光年。什么叫做光年呢?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程。光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公里,一天能走259亿2000万公里,这长度的365倍,就是一光年。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上才8分18秒,而织女星的光射到地球上要26年。这样一比较,我们不禁要惊异得叫起来:“真了不得!有这样远!”可是,这话要是给天文学家听见了,一定要笑我们少见多怪。他们会告诉我们,距离太阳几万光年的星不计其数,而10光年以内的星却只有十多个。
看了这些天文数字,常会使人想起人生在世,真有“寄蚌(bànɡ)螃(pánɡ)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觉。可是从另一方面想,那悠久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都不能逃出自然法则的支配。我们人研究各种自然科学,能够发现自然法则,这就是人的高明处。凭这点高明处,我们就不必叹息生命的短暂和渺小了。
——选自叶至善《卧看牵牛织女星》,有改动
【1】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传说(zhuàn chuán) 下嫁(jiā jià) 拗 不 过(yòu niù)
间隔(jiān jiàn) 忽略(liè lüè) 勉为其难(mián miǎn)
【2】比一比,再组词。
置( ) 酷( ) 慕( ) 浸( )
殖( ) 酸( ) 幕( ) 侵( )
【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把你从上面选文中获得的有关织女星的信息分条写下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体会哪句表达效果更好,写出理由。
①光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公里,一天能走259亿2000万公里,这长度的365倍,就是一光年。
②光的速度很快,光走一年的距离,就是一光年。
第_____句表达效果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段选文中讲到的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我国的一个民间故事。下列故事中不是出自中国的是( )。
A.《聪明的牧羊人》
B.《一幅壮锦》
C.《清不过包公》
D.《粽子和龙船》
10、课外阅读我能行。
画眉
①画眉是雀形目画眉科的鸟类。“画眉”这个名字相传是我国古代绝世佳人西施给它取的,并且还有一个传奇故事。
②画眉的顶毛紧密而薄,头门宽而有棱角,眉额凸起,顶毛的麻花既细密又清晰。侧头部,由顶部至喙部,犹如刀斧切削而下,再俯视其头形,好似人戴了一顶鸭舌帽。
③该鸟为普通留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丘的浓密灌木林中,喜欢在晨昏时于枝头上鸣唱。画眉性格隐匿,胆子极小,领域性极强。雄鸟性凶好斗,平时只有在秋季才会三五成群地出现。叫声明亮悦耳,为鸣鸟中之佼佼者,常被捕捉饲养而成为笼鸟。
④画眉食性杂,但全年食物以昆虫为主,如蝗虫、蝽象、天社蛾、金龟甲等都是画眉最喜欢吃的。
⑤它不仅是重要的农林益鸟,而且鸣声悠扬婉转。由于画眉的叫声悦耳动听,又能仿效其他鸟类鸣叫,所以历来被民间视为笼养观赏鸟,并被誉为“鹛类之王”而驰名中外。
【1】请你写出描写画眉头部特点的比喻句。
_______
【2】画横线的句子是( )
A.中心句
B.过渡句
C.总起句
【3】请你用小标题概括②③④段的段落大意。
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①据说画眉的名字是古代美女貂蝉取的。___
②画眉“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丘的浓密灌木林中”,这句话运用的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___
③画眉食性比较杂。___
11、阅读
太阳(节选)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1】这段文字介绍了太阳的一个特点: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中的“约”字能不能去掉?为什么?_______________。
【3】选文开头引用的传说来源于古代神话故事,这个神话故事的名称是( )
A.夸父追日 B.盘古开天辟地 C.后羿射日 D.女娲造人
【4】作者引用传说开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剃头周的平庸人生
周伶俐
①剃头周的门面虽小且破,但很整洁,碎发是随手清扫的。笨重的黑皮转椅,角落里绽开细缝,露出细密的衬布甚至微黄的海绵来,但踩着脚踏板调整高度时,照样灵活得很。三五把闪亮的小剪子,尖尾巴的细齿梳子,几瓶印着明星头像的发胶,一盒儿童痱子粉,方块的海绵,摆在镜子前窄窄的台面上,像一排待画的静物,在明亮的光线里,闪烁着细碎的金光,暖调子,缓慢地流淌。
②剃头周没有一般手艺人的愁苦气。首先他不瘦,圆鼓歧的脸蛋洋溢着很有营养的光泽,壮实的身材,微腆着肚子,头发也梳理得整齐。他还善谈,对客人的每句话都报以认真的倾听和体贴的应和。
③谈笑归谈笑,他剃起头来一丝不苟,哪怕椅子上已坐了一排人,必须不时点着各人名号,安抚大家。到这里来剃头的,以男人和小孩居多,墙角并没有一般美发店必备的宇航员头盔式的烫发设备—讲究的女人不来这里。小孩愿意来,是因为剃头周会制造出动画片里人物的声调,有效抵消了电推子在其后颈上行驶的惊恐。虽说男人们的发型大同小异,但不能因此质疑剃头周的手艺。像我弟,一个时髦青年,凡事注重品位,也时常光顾他的小店。
④人活一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的人喜欢哼哼叽叽地抱怨,有的人天生精气神十足,剃头周便是后一类人。他从早站到晚,嘴也不闲着,累是肯定的,但从来没听他叹过一声苦。
⑤就像普通的木头椅子一样,陈旧、朴素,甚至不是十分坚固了,但是明显能用,不需要花钱花心思换新的。这一种知足,是制头周基本的生活态度。不论世事如何变幻,潮流如何更替。饭,总是要吃的,头总是要剃的。
⑥你不能因其平庸,就怀疑它的意义。
【1】第①自然段中的“暖调子”是指剃头周的店面让人感觉( )。
A.有暖气 B.温暖 C.温馨
【2】第①自然段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不合理的项是( )。
A.描写简陋的工作条件。呈现画一样的美感。
B.交代人物生活环境。让读者眼前呈现画面。
C.简陋但整洁的环境,烘托出主人公的性格。
D.告知读者,剃头周的小店破旧但理发便宜。
【3】第③自然段中.写剃头周的店顾客众多不是为了说明( )
A.剃头周受到不同年龄人的欢迎。 B.剃头周的理发技艺不凡。
C.剃头周工作敬业,为人随和。 D.剃头周不受讲究品位的人欢迎。
【4】下列是同学们对短文内容的概话,你认为最恰当的是(分)
A.介绍了剃头周的小店,他的长相特别,手艺不错。
B.介绍了制头周的小店破日。但手艺不错,受人欢迎。
C.介绍了制头周的日常工作及生活态度,给人以启示。
D.介绍了剃头同的日常工作。赞扬了他的生活态度。
【5】下列选项中,( )词最能概括剃头周的人生态度。
A.知足常乐 B.无可奈何 C.乐观向上
13、阅读理解。
桂花雨(节选)
摇花对我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cán chán)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柱花树,使劲地接。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柱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jìn jìng)在桂花的香气里。
【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第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____”画出来。
【3】第一自然段主要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描写,表现“我”摇桂花的快乐。
【4】“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两个警卫员还没回来。他默默地站起来,又慢慢地走到西屋门前。手刚伸到门上,又猛地缩回来。他自嘲地笑了笑,走到大门口:“这两个小鬼,怎么搞的?”
又过了一会儿,门口传来怯怯的声音:“报告首长!我俩没看到桑叶。”
他看了他俩一眼,见他们还喘着粗气,一副疲劳的样子,就把心里腾起的火强压下去,指指他俩,冷冷地问□□怎么回事□□
【1】在选文第二自然段的“□”处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对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默默地”“慢慢地”说明许世友十分疲劳。
B. 写出了许世友关心战士的品质。
C. “默默地”“慢慢地”说明了许世友担心战士找不到桑叶。
【3】读选文,你认为许世友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 、所 、 所 ,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 ,表现了大自然的 。
(2)《黄果树瀑布》一课的中心句是“ ”。
16、阅读理解。
南京大屠杀(节选)
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
在我两下江南的采访调查中,在我提起沉重的笔时,我悲愤的心依然一次又一次地战栗。限于篇幅,我的叙述难以表达历史灾难之万一;而当年日本法西斯那难以计数的令人发指的兽行,又绝非笔墨所能形容!
半个世纪过去了,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已难觅旧时容颜,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号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在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前夕撰写这篇文章,我又感到欣慰——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作为80年代的青年军人,我又感到自豪——在我们的钢铁长城和火热的胸膛前面,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
我不想也没有必要发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1】词语巧搭配。
沉重的_______ 令人发指的_______ 惨绝人寰的_______
【2】“议”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意见;言论。②商议。在“议论”一词中,“议”字应该选第__________项解释。
【3】“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已难觅旧时的容颜”,发挥你的想象,你觉得“南京城的旧时容颜”会是什么样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选文中画横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有南京大屠杀,我们也永远不要忘记祖国曾经的辉煌,我们要重回时代巅峰。
B.我们不能只记住曾经的辉煌,还要记住曾经的耻辱,这样才能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17、精彩赏析阁。
你可能会想,窗子上的玻璃要是能使房间里冬暖夏凉,那该多好!这样的玻璃早就问世了,它就是“吸热玻璃”。在炎热的夏天,它能阻挡(强烈 猛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寒冷 严寒)的冬季,它能把冷空气挡在室外,使室内保持温暖。
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 )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 )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
(1)选出括号里合适的词语,打上“√”。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短文运用了 、 、 等写作方法。
(4)读选文中画“ ”的句子,这写了“吃音玻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你还听说过什么样的新型玻璃呢?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皮影戏(节选)
①要想表演皮影戏,先要制作皮影。其制作过程是;先将兽皮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由演员操纵木杆,令其活动。
②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凤、花、草、云等纹样为田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可达55厘米,矮的仅有10厘米左右。
③表演皮影戏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每爱。皮影戏在宋代已极为盛行,到明代,北京一带的皮影戏班竟达到四五十家。
④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⑤公元十三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表演皮影戏,后来皮影戏被随军带到波斯、土耳其等国。之后,又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开来。中国皮影戏于十八世纪中叶传到欧洲。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它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1】填空。
短文围绕着“皮影”,主要是按照“( )——( )——流传广泛”来写的。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A.制作皮影时,要先将兽皮进行药物处理。( )
B.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不一样。( )
C.中国皮影戏于十八世纪中叶传到欧洲,法国人将其改造为“法兰西灯影”。( )
D.皮影戏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它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 )
【3】选择。第③自然段中对皮影戏深受观众喜爱原因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参与皮影戏表演的人很多,有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起进行。
B.皮影戏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做出高难度动作。
C.皮影戏表演时,艺人们边操纵边唱述,并配以器乐,人物还能做出高难度动作。
D.皮影戏表演很有趣,表演的人一边操纵人物,一边唱述故事,同时配以器乐。
【4】第②自然段中,能否将“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矮的仅有10厘米左右”改成“制成的皮影高的很高,低的很低”?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艺术,在横线上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二:请认真阅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剥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①“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想到这里,我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儿子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①。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学习已经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转念一想:“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我剥豆的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琬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②“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注释]①睃(suō):斜着眼睛看。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敛声息语:____
瞻前顾后____
【2】阅读文章,照样子对母亲时快时慢的剥豆速度做出梳理,并填写表格。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我”的表现 | 慢下来 | ____ | ____ | 紧了许多 |
“我”的内心 | 让儿子赢,使他多一些自信。 | ____ | 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 | ____ |
【3】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本中两处画“一”的句子,思考:你觉得文中的儿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①____
②____
【5】读了短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谈谈你的体会吧。
____
20、缩句。
1、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建筑、艺术宝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西北郊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长廊。
1.水流抚摸着我们。(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改写句子)
2.这时候的科罗西已失去了理智,抄起一个墨水瓶狠狠朝弗朗蒂的脑袋上砸过去。(仿写连动句)
3.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感紧紧地抓住了我。(缩句)
4.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改为陈述句)
22、词句段运用。
(1)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讲台上,一向胆小的小英,这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句子写了景物的动、静之美,读一读再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例:太阳出来了,竹林绿色的缝隙中透进一道道金光,微风吹来,竹叶轻轻地摆动着,发出沙沙的响声,像是在向我点头微笑。
A.放学后的校园 B.群鸟飞过湖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每个人都一定会有自己最珍爱的东西,它可能是自己第一次动手做的,也可能是最好的
朋友送的,或者是来自父母的奖励……总有一个原因,让它变成你的心爱之物,那么就赶紧
写一写,告诉我们吧!
请以“我心爱的 ”为题写一篇习作,不少于 4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