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的几篇课文中,梳理作者读书的类型和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的课文是( )
A.《忆读书》
B.《我的“长生果”》
C.《落花生》
D.《珍珠鸟》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龟裂(jūn) 数落(shǔ) B.辞退(cí) 脊背(jǐ)
C.挣钱(zhènɡ) 苔藓(xiǎn) D.勉强(qiánɡ) 触动(cù)
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措物 纱衣 剩饭 相依为命
B.妻子 镇定 发誓 乌云密布
C.谎话 晚霞 游泳 振天动地
D.搬家 车两 床铺 成家立业
4、写同音字。
mù:开________ 羡________ 扫________ 日________
yì:逃________ 洋________ 利________ ________制
5、《上下五千年》的编者是______,其中故事有:____、____、_____ 等。
6、看拼音,写词语。
fēng dié xīn fēi yǎn xiàn nà hǎn
( ) ( ) ( ) ( )
bǎo lǎn guò yǐn zāo yù zhù wēi
( ) ( ) ( ) ( )
7、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听了这个令人吃惊的消息,他的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______)
2.一阵风吹来,稻谷在稻田中窃窃私语。(______)
3.彩灯、喷泉把公园装点得似仙境一样美丽。(______)
8、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尺有所短,________________。
世上无难事,________________。
精诚所至,________________。
三百六十行,________________。
留得青山在,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父亲留下的书香
我家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从我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传留下来的。
我父亲别无嗜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就说来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做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下床了!
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做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受到了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缕缕的书香。
【1】“我家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虽”“却”表示转折关系
B.两个“书香”的意思不一样:“书香门第”指名门贵族,世世代代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家庭;“缕缕书香弥漫”指父亲爱读书营造的读书氛围,陶醉着孩子
C.意思是“我们”家虽然有读书的氛围,却算不上世代有知识、有文化的家庭
【2】短文从两个方面写父亲爱读书,分别是( )。(多选)
A.钻研中医和中草药书以及《中国针灸大纲》
B.好读“苦书”
C.父亲别无嗜好,就喜欢看书
D.陶醉于古今中外名著
【3】“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中“苦”字加引号指的是什么?“‘苦’不释手”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四、五自然段哪些地方写得特别细致?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连续性文本阅读
白颊长臂猿
①白颊长臂猿体形纤小,体长为45~62厘米,站立起来身高不是1米,体重5-7千克。它的前肢特别长,具有小的胼胝,两臂伸开时可达1.5米左右,站立起来,两手下垂几乎可以触到地面,真是名不虚传。
②白颊长臂猿几乎常年都在树上生活,无论觅食、玩耍、休息、求偶、生殖、哺育幼仔等全部在树上进行。行动的时候,它们能用单臂把自己的身子悬挂在树枝上,像荡秋千一样荡越前进。它们的动作灵活、自然、轻松、优美,如同飞鸟一般。有时它们在半空中还能作出“鹞子翻身”、“苏秦背剑”、“蜻蜓点水”等高难动作,使人感到惊心动魄,称之为高空“杂技演员”。我国武术中的“通臂拳”的拳法,可能就是从被神化了的长臂猿那儿模仿而来的。
③白颊长臂猿的喉部长有喉囊,又叫音囊,喊叫的时候,喉囊可以胀得很大,使喊声变得清晰而高亢,几公里之外都能听到。它们每天至少鸣唱1~2次,有时多达3~4次。所以,也堪称哺乳动物中的歌唱家。它们的这种习性,既是群体内互相联系,表达情感的信号,也是对外显示存在,防止入侵的手段。遗憾的是,它们高昂悦耳的歌声也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因为偷猎者正是根据歌声寻找到它们的。
④长臂猿科动物是我国仅有的现生类人猿,与猩猩、大猩猩、黑猩猩一起被称为四大类人猿,是仅次于人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它们在身体构造上有许多方面和人类极为相似。例如牙齿都是32颗;胸部只有一对乳头;大脑和神经系统都很发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只比人类少一对。它们的妊娠周期、月经周期和胚胎发育过程都与人类极其相似。因此,长臂猿科动物是动物学、心理学、医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⑤但是,随着近代人类经济活动领域的扩大。原始森林不断被开发,加上无端的乱捕滥杀,使我国长臂猿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小,数量显著下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措施,它们很快就会在我国的土地上消失!
出自《环境教育》2004年04期李湘涛,有删改
注:①胼(pián)胝(zhī):手掌或脚掌上四摩擦而生成的硬皮。
【1】文章第1至4自然段分别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白颊长臂猿?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出来。
(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
【2】“这种习性”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灭顶之灾”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将答案写在括号里。
(1)它们的动作灵活、自然、轻松、优美,如同飞鸟一般。(______)
(2)它们在身体构造上有许多方面和人类极为相似,例如牙齿都是32颗;胸部只有一对乳头;
大脑和神经系统都很发达。(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画“ ”处缺少了以下3个句子,它们正确的排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
①从70年代起就已经逐渐绝迹,目前仅剩70只左右,即使在森林中,也很难听到白颊长臂猿的叫声了。
②其中白颊长臂猿的处境最危险,它的分布范围极为狭窄,仅限于云南南部的勐腊、江城、绿春和建水等几个县境内。
③60年代初期,白颊长臂猿尚有一定数量,甚至在县城中每天清晨都能听到它们的叫声,总数约有500~600只。
【6】选择你熟悉的一种动物,至少运用两种说明方法来说明它不同方面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直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量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秉性:__________________
低头折节: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划线句子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想想课文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比如说精忠报国的岳飞.你还知道有哪些?(至少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一联关于梅花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材料一:
【内容介绍】
本书包括《母亲》《母亲养蜗牛》《丢失的香柚》《喷壶》《我的少年时代》《我如何面对困境》《关于孝》《关于母爱》《感激》等近五十篇优秀作品。《喷壶》等作品入选日本的中学语文课本。《母亲》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第六次向全国青少年推荐优秀图书奖。
材料二:书名:母亲-插图珍藏版
定价:46.00元
主编:梁晓声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开本:16开
页数:392
字数:301千字
ISBN编号:9787565618352
【产品基本信息】
【1】阅读(一)(二)都与《___________》这本书相关。
【2】根据材料一的文字描述,可以发现这本书的类型是___________(①文章合集②系列书籍)。适合阅读本书的读者群主要是____________(①成年人②青少年),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
【3】根据两则文本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前两篇文段的阅读感受,请你为梁晓声的《母亲》一书写一份简短的推荐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飞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离开潭边,我们循着石径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他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
【1】联系全文,理解词语。
訇然作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最后,作者将目光锁定在徐霞客的塑像上,并用想象的笔触进行了描写,借此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3】选文第二自然段中,“________”一词出现了两次,重复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是一位导游,请为黄果树瀑布写一句广告词,以吸引游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选文第1自然段讲的是榕树的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第2自然段讲的是榕树的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的句子中的“卧”字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榕树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是作者看到绿得发亮的榕树叶后联想到的。
B.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充满勃勃生机的榕树的赞美之情。
C.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看到风吹过榕树叶时,每一片树叶都在颤动的景象。
【4】“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既是总结的句子,也是抒发感情的句子,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15、课外阅读
读书再读书(节选)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因为:
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我没有去过非洲,没有到过南极大陆,但我却领略过非洲大陆的美丽风情,为南极洲的圣洁天地深深陶醉,这是因为读书让我身临其境。
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初春,当我在晨光中吟诵泰戈尔的《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妈妈,你会认识我么?我感觉有花瓣儿正悄悄地在我心中开放,并潜入我的气息。
读书使我们美丽。书一本一本地读,时光一年一年地溜走,蓦然抬头,那份书卷气已从内心悄然映在脸上。是啊,还有什么比书卷气更让人赏心悦目的呢?
读书使我们思想深邃。它帮助我们在别人的思想上建立自己的思想,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已经把别人的智慧“偷”过来装在自己的头脑中,多好!我们本来天生只有一个头脑,是读书让我们又多了一个头脑。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能使我们多活几度生命。不读书的人,只有一次生命,他充其量只能过一辈子。读书,使我们拥有丰富的人生:过去,现在和将来。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喜爱( ) 沉醉( ) 渗入( ) 突然( )
【2】文中画“﹏﹏”的句子中,“偷”加引号的作用是______,别人的智慧指的是______
【3】作者认为那么多人喜欢读书的原因有哪些?请分条列述。
____________
【4】你喜欢读书的原因是什么?结合你的读书经历写一写。
____________
16、先看清题目要求,再认真听两遍录音,完成下面各题。
我信步来到桂树下,仔细端详着那娇小玲珑的桂花。在秋雨的滋润下,挂满枝头的桂花更显饱满圆润。我欣赏着,遐想着……这些桂花有的像一个个小精灵正酣畅淋漓地吮吸着天地之精华,有的像含羞的少女把自己藏于绿叶丛中“犹抱琵琶半遮面”,有的像顽皮的孩童迫不及待地探出了脑袋……微风拂过,朵朵桂花禁不住风儿的盛情邀请,挣脱了妈妈的怀抱在风中自由舞蹈,而风儿的到来也似乎是在寂寞了一夏后特意赶来欣赏这优美的舞姿的。站在桂树下,任由桂花飘落于我的发间,或在我的肩头逗留,又或从我的身体轻轻滑落。在那一刻,我只想闭眼,屏气呼吸这纯得不含一丝杂渍的清香,恨不得这香气能与我的血液融为一体。
桂树啊,只有你,也只有你才能孕育出如此的芬芳,难怪宋代诗人朱熹会赞美你“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
【1】根据短文填空:
我信步来到桂树下,仔细______着那____________的桂花。在秋雨的______下,挂满枝头的桂花更显____________。
【2】文章把桂花比作了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3】宋代诗人朱熹赞美桂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 )着桂花树,使劲地(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 )着____ 啊____ 真像下雨____ 好香的雨啊____
桂花摇落以后,( )去小枝小叶,( )上几天太阳,( )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在( )内。
收 晒 挑 摇 抱 喊
【2】在短文的“ ______ ”内填上标点。
【3】用“ ”画出表示桂花的用途的句子。
【4】用“~~~~~~~”划出桂花落下来时像下雨一样的句子。
【5】“好香的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6】一个“浸”字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永不凋谢的玫瑰
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许多美丽的玫瑰花,其中有一朵开得最大,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拿在手中,向外走去。
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想要上前拦住她。正在旁边散步的校长苏霍姆林斯基看到了,走过去,弯下腰,亲切地问小女孩:“孩子,你摘这朵花去干什么呀?能告诉我吗?”
“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她有点不相信。我把花摘下来送给奶奶看,看后我再把它送回来。”小女孩害羞地说。
听了小女孩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校长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奖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不正是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吗?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赞不绝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改变意思,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概括,请你补充完整。
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一朵最大的玫瑰花,一个小女孩_________,校长看到了,______________,又摘了两朵玫瑰花送给小女孩,并告诉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惊讶”一词在短文中出现了两次,同学们第一次“惊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惊讶”是因为_____________。
【5】你觉得短文中的“校长”是个怎样的人?请你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海水燃烧
①在自然界中,可以燃烧的物质很多,然而你听说过海水燃烧吗?水火不相容,人们早已熟知的自然规律,然而在自然界中确有海水着火的怪事。
②1973年的某一天,在印度东南部孟加拉湾附近的海域,突然刮起猛烈的飓风,顿时海浪咆哮,刹那间海面上出现了奇迹:高达三四十米的浪峰上竟然燃起熊熊大火,红彤彤的火焰与湛蓝的海水交相辉映,照耀着几十公里的海面。景色蔚为壮观,看到者无不目瞪口呆。
③令人觉得奇怪的是:这场海上大火从何而起?是油船着火?可是,海面上并没有油船。难道海水也能自燃?不可能!那到底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④原来这场大火的纵火者就是飓风。在海洋上形成的飓风,风速有时可高达每秒钟70米,飓风所到之处,掀起巨浪。由于飓风与海水摩擦,产生了巨大的能量,使海水分解,产生大量易燃、易爆的氢气和能助燃的氧气,所以在某一瞬间引起了氢气的燃烧和爆炸,因而在汪洋大海上,燃起了一场大火。
⑤据科学家测定,这次大火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00颗氢弹爆炸时产生的能量,难怪其燃烧场面是那样惊心动魄。在能源紧张的未来,如果人类能征服大自然,充分利用大自然中的风能、水中的化学能以及太阳光的光能,那该多好啊!
【1】“引”的最后一笔是“竖”,那么第三笔是 。“氧”是 结构的字,“氧”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合适的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____________)
(2)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____________)
【3】摘录第②节中表示时间短的词语,依次写在横线上,并再写一个这样的词。
摘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奇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找到具体描写海面上出现奇迹的一句话,并把它抄写在下面方格内,注意抄写的格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海水燃烧的原因。(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③节中一连出现了四个“?",你能联系文章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6分)
(1)用恰当的关联词语链接下面两个句子。
我们很穷。 穷并不是我们的过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马虎做事情怎么这么粗心呢?
小马虎做事不能这样粗心。
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像残兵败将,我怎么能不生气呢?
例: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3)大人们往往还会给孩子讲一些有关月亮的故事。(缩句)
(4)把句子补充完整。
① 真是其乐无穷。
②树妈妈 。
21、圆明园的毁灭怎能不说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沿着这条小路走,能到金明家。
改成反问句:
(2)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怒号,桑娜感到心惊肉跳。
改成反问句:
(3)妈妈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这几天只好你自己照顾自己了。"
改为陈述句:
23、习作天地。
2020年庚子年春节,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春节,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你一定看到过或者听说过很多感人的故事,请选择一个写下来。
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