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鉴jiàn①镜子。②照。③观看,审察。“鉴”的古文字是,字形像人俯首在盛水的器皿里照脸。“鉴赏”“光可鉴人”“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中“鉴”的意思分别是( )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①③②
2、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如果……就…因为……所以……只要……就……虽然……但是……
(1)( )谈迁已经是年老体弱了,( )他总是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2)( )谈迁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他终日不停地写作。
(3)( )树冠像一把大伞挡住了雨水,雨水( )不会直接冲刷地面。
3、对下面事物的特点,用不同的说明方法来说明,不恰当的是( )。
今天的风很大。
A. 今天的风很大,风速达到了七十千米每小时。
B. 今天的风很大,风速比一般的猎狗奔跑时的速度还要快。
C. 今天的风很大,像妈妈的手抚摸过我们的脸一样。
D. 今天的风很大,把路边的大树都刮倒了。
4、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勤勤(_____) 眉(____)眼(____)
(______)不足 一(____)一(____)
成(____)立(____) (_______)不舍
无(____)无(____) (_______)为命
1.这个青花瓷瓶色泽光亮,年代久远,(_______)的是缺了一个小口。
2.张老师工作(_______),任劳任怨,受到同学们的爱戴。
5、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给草原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_________)
2.干旱旱不死它,洪水淹不坏它,雨雪冻不了它。 (_________)
3.桂树开花,十里飘香。 (_________)
4.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_________)
5.难道你就不能忍一忍吗? (_________)
6、拼音看仔细,字体更要写工整。
(1)cǎi→ 不理不(____) 兴高(____)烈 五(____)斑斓 (____)踏事件
(2)zhòu→亮白如(____) 满面(____)纹 默念(____)语 暴风(____)雨
7、比一比,再组词。
履( ) 俏( ) 激( ) 籍( )
覆( ) 悄( ) 缴( ) 藉( )
8、按课文内容填空。
1.牧童归去耕牛背,________。
2.________,忽作玻璃碎地声。
3.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______,才了蚕桑又插田。
4.多行不义,________。
5.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6.《草船借箭》选自元末明初的小说家________写的《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台湾的蝴蝶谷
祖国宝岛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适度跌生长的好地方。
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bān)斓(lán)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感到山谷里来聚会。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做蝴蝶谷。
蝴蝶谷里景象非常迷人。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有的山谷里有几种( )的蝴蝶上下飞舞,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大把( )的纸片,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蝴蝶谷吸引大批中外游客。人们一到这里,立刻就会被成群的蝴蝶团团围住。你看蝴蝶那翩翩起舞的样子,多么想在欢迎前来参观的客人呀!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飞过(_________) 穿过(_________) 跳过(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一群群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选词填空。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_____________)的蝴蝶上下飞舞,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大把(_____________)的纸片,
【4】填一填,写一写。
(1) 蝴蝶谷在____________,为什么说它是蝴蝶生长得好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把这些山谷叫蝴蝶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波浪线标出第3自然段的重点句。
【6】用“ ”标出文中一个比喻句。
【7】搜集有关蝴蝶的资料,把了解到的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书架
十一岁时,我到一个同学家里去玩,见到这同学的爷爷。他的房间里四壁都是书架,书架上整整齐齐排满书籍,我感到这房间又神秘又安静,而且莫测高深。这老爷爷一边轻轻捋着胡须,一边笑嘻嘻地和我说话,不知为什么,我这张平日挺能讲话的嘴巴始终紧紧闭着,不敢轻易地张开。是不是在这位拥有万卷书的博知的老者面前,任何人都会自觉轻浅,不敢轻易开口呢?
我回家后,就把走廊那闲置已久的大书架硬拖到我房间里,擦抹得干干净净,放在小屋最显眼的地方,然后把自己的宝贝书也都一本紧挨着一本立在上边。一时我觉得自己有点像同学家那老爷爷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快感。遗憾的是,这些书总共不过十多本,放在书架上显得可怜巴巴,好比在一个大院子里只栽上几棵花,看上去又穷酸又空洞。我就到爸爸妈妈、姐姐妹妹的房间里去搜罗,凡是书籍,不论什么内容,一把拿来放在我的书架上,惹得他们找不到书就来和我吵闹。
我呢,就像小人国的仆役,急于要塞饱格列佛的大肚囊那样,整天费尽心思和力气到处找书。大概最初我就是为了填满这大书架才去书店,遛书摊。逛书市的。我没有更多的钱,就把乘车、看电影和买冰棒的钱都省下来买了书。
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在为了充实书架而买书,记不得了。我有过一种感觉:当许许多多好书挤满在书架上,书架就变得次要,甚至没什么意义了。我渐渐觉得还有一个硕大无比、永远也装不满的书架,那就是我自己。
此后我就忙于填满自己——这个“大书架”了。
书是无穷无尽的,它像世界一样广阔无际和丰富多彩。甚至比现实世界还宽广,还迷人。一本本书就像一个个潮头,一页页书就像一片片浪花,书上的字便是一颗颗晶莹的水珠。它们汇成了海洋吗?那么你最多只是站立滩头的弄潮儿而已。大洋深处,有谁到过?有人买书,总偏于某一类,我却不然。两本内容完全是两个领域的书,看起来毫无关系,就像各自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两滴水珠,没有任何关联一样,但不知哪一天出于一种什么机缘和需要,它俩也会倏然地溶成一滴。
这样,我的书就杂了。还有些绝版的、旧版的书。参差地竖立在书架上,它们带着不同时代的不同风韵气息,这一架子书所给我的精神享受是无穷无尽的。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短文,说说围绕“书架”,作者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中“大书架”为什么加了引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写一句话。
一本本书就像一个个潮头,一页页书就像一片片浪花,书上的字便是一颗颗晶莹的水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的文字,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看看冯骥才先生的读书方法对你有没有启发。
有人买书,总偏于某一类,我却不然。两本内容完全是两个领域的书,看起来毫无关系,就像各自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两滴水珠,没有任何关联一样,但不知哪一天出于一种什么机缘和需要,它俩也会倏然地溶成一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节选)
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1】给这段话加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描写伯父动作和语言的句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伯父是个怎样的人?
12、现代阅读
失母
席慕蓉
①八岁还是九岁的那年,住在香港,有一回在最热闹的中环街上和姐姐走散了。
②在努力地左奔右跑试了一阵子之后,终于明白自己是回不去了,吓得魂飞魄散,一个人站在马路旁边大哭起来,一面哭一面还向聚过来看热闹的路人哀求:“请你带我回家好吗?”后来还真是有好心的路人替我找来警察,高大的警察把我带回办公室再通知父亲来领我回去。见到父亲时又大哭了一场,回到家里,害怕母亲会责怪我,就踌躇着不敢向前了,母亲微笑着什么话也没说,倒是姐姐们在旁边一直问我,问我真的好意思一个人站在马路上哭给大家看?
③而在今年五月三日的这一天,在台中一个专科学校的礼堂里,在千百人面前,在初闻噩耗的那一刻,我也和多少年前一样,魂飞魄散,不得不( )起来。
④在前一天下午和母亲道别的时候,还没有任何预兆,一切如常,母亲仍然是那个安静平稳在努力做着保健运动的母亲,我仍然是那个匆忙急躁有着一切理由要跑出门去的女儿,是一个星期六下午,一切如常。我一面急着往外跑一面又回头高声向她说再见,我说我去台中领个奖章回来送她好不好?母亲正在护士的扶持下做一个困难的动作,没有回答我,而我也没有耐心停下来等她回答。
⑤我没有领到那个奖章。
⑥清晨就赶到台中的丈夫,在颁奖会场入口签名的地方伸手拦住了我,把我牵到旁边,迟疑又迟疑之后,用他所能用的最和缓的语气向我宣告:“妈妈过去了。”而在那个时候我脸上竟然还带着微笑,惊喜于他的出现,奇怪他为什么不让我签名,疑惑他为什么不让我和我身旁的朋友打招呼。要在思索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明白那五个字的意思,要在挣扎抗拒了之后才在( )中接受了命运的宣判。
⑦五月终于过去了,此刻的母亲已经长眠在一处有着许多阳光的山坡上,远处可以望到北海岸灰蓝色的海洋,父亲忽然回头问我:“妈妈这墓是朝北的吗?”我一时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北方,北方是哪里?是哪一个方向呢?是妈妈用七十年的时间慢慢走过来的那个最初的地方吗?是妈妈在离开的时候并不知道从此就不能再回去的故乡吗?
⑧母亲的故乡在蒙古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一个遥远的她的孩子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地方,只听说春天来时草原上会开满花朵,而夏日风过时草香直漫到天际。乡关路远,归梦难圆。而此刻,要经过生死的界限,要在终于长眠在温热的南国岛屿上之后,我们的母亲才能重新再回到她的土地上去了吧。
⑨而那是多远多远的一条路呢?
【1】“热泪滂沱、失声痛哭”两个词都与哭有关,请结合具体语境,从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相应的括号里。
【2】短文中“魂飞魄散”一词出现两次,联系上下文,我能猜测出作者两次魂飞魄散的原因。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围绕母亲写了三件事情,我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1)八岁还是九岁的那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年的五月三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月过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中画线句子分析正确的是( )
A.运用排比的句式,突出“我”没有思想准备,看到丈夫出现时感到惊喜与疑惑。
B.这个奖章对自己特别重要,写出“我”因不能去领取奖章而感到遗憾与无奈。
C.运用反复的形式,表现了“我”面对母亲去世消息的确定无疑。
D.丈夫突然出现在颁奖会上,“我”因有家人分享自己的成就而感到快乐与兴奋。
【5】文章第④自然段回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景,这一段之所以不能删掉,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结尾读来意味深长,从“多远”的重复使用我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家乡的桥
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小河长,小桥多。桥连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
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个很大很大的圆饼,两边几十级石阶缀上去,形成个大的“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们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取来的。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记得有一年清明节,我跟外婆坐船扫墓去,每过一桥,我大声地念一遍桥名,接着就听外婆讲一个关于这桥的故事。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
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把桥当做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赳(_______) 撷(_______) 逸(_______) 蟹(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第二自然段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来具体写家乡的石拱千姿百态的;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我们可以____________(列举三个即可)。
【3】第三自然段中桥的名称是根据什么取的,请你用自己的话选择两个并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对家乡桥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类文阅读。
故乡的冻梨(节选)
余平
故乡人做冻梨一般选用大白梨,做法也非常简单,只需把买来的大白梨洗净擦干,放在室外存储,在天寒地冻的故乡,只要冻上三四天,大白梨就变成外皮黑色的冻梨了。
吃冻梨时要有耐性,如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样,若心急也一样品不出冻梨味。直接把冻梨拿着吃,咬在嘴里的梨像块冰,在嘴里含也不是,咽也不是,嚼也不是,吐也不是。故乡人吃前都会把冻梨放在盛水的盆中化冻,他们把化冻叫成“缓”。待冻梨表面厚厚的冰层逐渐软化,去除包围着冻梨的冰渣儿,冻梨此时已经软了。缓透了的冻梨果肉软滑,果汁甘甜,特别是饭后吃上几口,颇为惬意。
多年前离开了故乡去南方生活,每到冬天我就愈发怀念故乡冻梨的美味。我曾多次试着把大白梨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可这样做出来的冻梨不是在故乡风霜雨雪中完成蜕变的,吃在嘴里,虽说也绵软也甘甜,但味道就是没有故乡的冻梨地道。原来,人的记忆可能会模糊、黯淡,但是人的味蕾永远不会欺骗和背叛,因为味蕾深处是故乡。
【1】根据文章内容,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惬意——(______) 蜕变——(______) 黯淡——(______)
【2】请你用简短的词语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冰箱里做冻梨,可是味道没有故乡的地道,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当长白山只剩下了树
秋天的长白山,被称为全色的殿堂,可有人问当地的一位老人,今天的长白山和过去的有什么区别吗?老人反问道:“现在的秋天,还能看到野生动物吗?”
1986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南坡和西坡遭遇15号台风的自然干扰,导致近一万公顷原始森林的活立木发生大面积倒伏,跨越长白山的阔叶红松林、针叶混交林和岳样林三个森林垂直分布景观带。当时有一种观点,说是100多万立方来的木材,在风倒区不捡出来它要着火,着火谁负责?自那以后,长白山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马达轰鸣,那片风倒木一根也不剩地被捡走了。
大山里的野生动物也有它们的生活习性,面对噪音污染,它们用无言和离去表达了抗议。在人们把风倒木捡出大山的几年中,拖拉机、推土机和几千个伐木工人全进去了,土壤结构、幼树幼苗、整个自然生态遭到破坏,那么一大片林子光秃秃地再也没有长出一棵树。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长白山的马鹿还有500多头。后来被旅游景点命名为“地下森林”的森林里修了栈道,马鹿在森林中迁徙的路线被阻隔,到2005年再做统计时,长白山森林里马鹿的数量已不到50头。
从2000年到2005年,曾经有6年的时间里,打松子成了长白山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棵棵高大的红松被个人承包。森林里不但有树,也有松鼠和其他很多动物,松子就是它们的食物。如果这些动物的粮食都被我们人类吃了、打了,野生动物靠什么生存?松子也是松树的孩子,松子在维系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树种自身并不能落地生根,它们要靠松鼠把种子吃了排出便,松子才能破壳才能生根成长。松鼠在森林里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可是,当人们视松子为发财的来源时,拖拉机、推土机都进了林子。地上捡不够,树上打还不够,为了彻底和快捷,树连枝带头被砍了下来。以往每年9月马鹿生产的时候,它们的动静热闹极了。可当人、车在松子成热的季节也走进林子后,小马鹿的啼哭就听不见了。
大山里的老人说,现在的长白山还有很多大山,但已经没有了森林,有的只是林子。林子里只有树,森林里却还应该有很多动物的叫声。
【1】从文中找出反义词。
幼稚( ) 次要( )
倾斜( ) 鸦雀无声( )
【2】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破坏,文章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似乎看到了满目疮痍的长白山,听到了长白山的声声唔咽。作为学生,你想对那些肆意破坏环境的人们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父爱之舟(节选)
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的确是无比的快乐,我高兴极了。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
【1】文中画“ ”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描写,描绘了___________,这段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2】从哪里能看出“我”懂得父亲的不易?用“﹏﹏﹏”画出来。
【3】为什么父亲觉得委屈了“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给“我”做了一个什么玩具?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赏析苑。
推敲(片断)
第二天,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 )吟哦,( )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文中的“即兴”能换成“即时”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大街上,贾岛有什么表现?请你用“横线①”画出来。贾岛在思考着什么?请你用“横线②”画出来。
【4】通过读这段话,你觉得贾岛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文传真机。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 《落花生》的作者是: 。文章按照 的顺序写了 、 、 、 。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很有特色,详略得当,略写了 、 、 ,详写了 。这样的写法可以 。
(2) 这篇文章采用的是 的写作方法,作者借落花生比喻 的人;说明了人要做 的人,不要做 的人,表达了作者
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采用这种写法的文章,我们还学过《 》、《 》、《 》。
19、课外阅读。
父亲留下的书香
我家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从我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亲传流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嗜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晴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晴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父亲还专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下床了!
母亲慷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受到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1】根据所给的解释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
(1)没有什么别的爱好。(___________)
(2)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___________)
【2】文中“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一句中两个“书香’的意思并不一样:“书香门第”指 _________;“缕缕书香弥漫”指 ___________。短文最后一段“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这里的“书香”又指____________。
【3】“母亲慷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一句中“父亲的精神”指的是__________。“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一句中“苦书”指的是__________。为什么称它们为“苦书”呢?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马上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要过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病人对沃克医生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例句写出了景物的静态之美。请你仿照例句,写写“刚刚结束营业的游乐园”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能按要求变换句子。
1.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缩句)
—————————————————————————————
2.大鲤鱼消失在湖水中。(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仿写句子。
例:一本好书是一盏明灯,它将照亮人生前进之路。
一本好书是___________,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和你朝夕相处的老师有很多,有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选择一位你印象深刻的老师,写一写你和他(她)的故事,让我们也在你的笔下认识他(她)。
要求:1.题目自拟。
2.要抓住人物特点,从细节描写中反映人物的品质。
3.内容具体,语言通顺,写出自己的感想,详略得当。
4.书写规范,整洁。字数在4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