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四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凝视 理睬 迷恋 劈山筑路 无稽之谈 冷嘲热讽
B. 耽误 暴炸 装置 荒山野怜 半途而费 锲而不舍
C. 款待 机械 锻炼 一袭破杉 孜孜不倦 名副其实
D. 羞惭 挣脱 鞭策 家徒四璧 安然无恙 滥竽充数
2、本次习作的内容可以是( )(多选)
A.自然现象
B.自然景观
C.动物植物
3、选择正确的解释。
熟:A. 食物烧煮到可以吃的程度 B. 表示程度深 C.植物果实长成了
(1)雏儿在我肩上睡得好熟啊! ( )
(2)秋天,果实成熟了。 ( )
(3)米饭煮熟了,香喷喷的。 ( )
深:A. 经历的时间久 B. 不易理解 C.从外到里的距离
(4)珍珠鸟在里面,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 )
(5)这个问题他讲得深入浅出。 ( )
(6)夜已经很深了,王老师还在备课。 ( )
4、阅读课文《太阳》我会填空。
①太阳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课文第4自然段开头的“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句话是________句,起________作用。
③课文开头引用了神话故事,是为了________。
5、课内阅读积累。
(1)诗中有美丽的画面:“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动静描写相结合,写出了山间月夜的清幽宁静;“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_________”,是一幅清澈的方塘图。诗中有深厚的感情:“_____________,穿尽红丝几万条”,抒发了林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寄托了陆游深切的爱国之情;“______________,非是藉秋风”,表现了虞世南高洁、从容不迫的风度和气韵;“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流露了张继思乡的愁绪和家国的忧思。
(2)名言警句,总能带给人一种前行的力量。梁启超激励我们要少年立志,因为“_________________,少年富则国富”。朱用纯告诉我们要节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提醒我们要珍惜时光,因为“_________________,岁月不待人”。
(3)与书中的人物对话,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的蔺相如,_________________的廉颇,_________________的海力布(填四字词语),从父亲和许地山“议花生”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这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
6、按照日积月累的内容填空。
(1)古代儿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是范成大笔下的“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的天真勤劳;是杨万里笔下的“____________,彩丝穿取当银钲”的童真稚气;也是雷震笔下的“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的自在闲适。
(2)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是诗人与友人的不舍;“______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是诗人因收复失地而喜悦;“遗民泪尽胡尘里,____________”是诗人对统治者的无比愤慨。
(3)“____________,必自毙”说明了总做坏事就一定会有不好的结果;“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的意思是君子看中的是仁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7、课本回放。
(1)红日初升,________。河出伏流,一泻汪洋。_________,鳞爪飞扬。
(2)《将相和》由完璧归赵、________、________三个故事组成。
(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示儿》中最能表达陆游爱国情感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人常常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怀。林升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描写连绵的青山、层叠的高楼、日夜不歇的歌舞,表达对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的愤慨;宋代诗人朱熹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景喻理,说明只有多读书,才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龚自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当朝统治者能够振作起来,打破常规选拔有用之人;林杰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了七夕的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到了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6)看到有同学贪玩,不珍惜时间,我会用东晋葛洪的名句“不饱食以终日,___________”来劝告他(她)。
8、根据积累理解填空。
1.寥寥数字的诗句描绘出动人的画面,如林杰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勾画出一幅七夕之夜,纤纤素手穿针引线的画面。
2.与《牛郎织女》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的有《梁山伯与祝英台》《________》和《______》。除了这些民间故事外,你知道的民间故事还有《_________》。
3.读到司马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_”,我懂得了节俭的重要性;读到陶渊明的“盛年不重来,________。及时当勉励,__________”,我知道了惜时的重要性;读到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我明白了不断学习的重要性。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剥豆
一天, 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
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对。” 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可这不公平, 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一时, 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让儿子赢, 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 谁会让你? 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想到这里,我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儿子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瞟来瞟去。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转念一想:“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我剥豆的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 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 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细想起来,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1】写出同义词。
敛声息语——( ) 瞻前顾后——( )
【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 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其中的原因。
慢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有语言描写、__________和_________。
【4】文中的母子,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榆树
①我喜爱花草树木,但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春暖花开的时候,那慢山遍野的榆树,就好像与鲜艳的杏花争艳竟美似的,柔软碧绿的枝条上挂满了微红的小骨朵儿,在春风的吹拂下,骨朵儿中间吐出嫩嫩的、圆圆的、惹人喜爱的小榆树缨儿。
②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人们捋完它的叶,扒光它的皮,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不!榆树只要有根,就能战胜死亡,倔强地生长。
③榆树从不夸耀自己。在百花争艳的公园里,它并不招引游客,但它像哨兵一样,往往生长在公园四周,似乎在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
④榆树在不见人烟、一望无际的沙丘上,也能顽强地生长。它经得起寒冷、暑热和干旱,能在那里愉快地安家落户。
⑤榆树的品格勇敢、坚强,我赞美榆树!
【1】根据拼音,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字词。
(1) luō( ) (2) jué jiàng( )
【2】文章第①自然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1)________改正________。 (2) ________改正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文章第②自然段中的“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不!”改成“它也一样能活”,你认为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众多的花草树木中,你最爱什么?用你的妙笔写一段赞美的话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无言的父爱(节选)
父亲是个实干家,他的一生都在忙碌着。多年劳作的成果,足以让父亲感到骄傲。而对我来说,最值得骄傲的应该是他亲手为我制作的小玩意儿。他以双手而不是以言语传达了对我无限的爱。
七岁那年圣诞节的前夕,我跟着父亲上街,路上经过一家玩具店。透过橱窗,我看到了一个十分奇特的玩具房子,那是我从未见过的。“房子”的墙上镂出了椭圆形的小窗,里边挂了印花布窗帘,还有精巧无比的阳台。
“哦,爸爸,多美啊!你说圣诞老人会送我一个吗?”
父亲看了看一百美元的标价——这在当时是十分昂贵的,他一边习惯地提了提自己的腰带,一边开玩笑地说:“我想,即使是圣诞老人也买不起这么贵的房子。”
我有点儿失望。父亲看见了,摸摸我的头,轻轻地告诉我:“小时候,我也曾向自己的父亲讨过一辆玩具货车,但是他买不起。”
“那你怎么办?”
“我用木块和找来的旧轮子自己做了一辆。你知道吗,对我来说,那比店里买来的任何玩具都要贵重呢。”
“可我不知道怎么做木头房子。”
“爸爸会做,我们可以一起干。”
第二天,他果然搁下了家里的许多事情,和我忙乎起木头“房子”来。为了这木头“房子”,父亲陆续花了四个月的辛苦劳动。它实在是一个孩子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礼物了。
多年以后,我( )早已不再是玩玩具的年龄了,( )还会不时地把这木头“房子”找出来,( )为了欣赏,( )借以回顾往昔——我眼看着父亲用他的双手将我的梦想变为现实的那段岁月。
待我上了大学,自己有了家之后,就更加体会到自己是多么地依恋着他,不愿意离开他。可是父亲说:“我能够为你提供许多方便,但是不能造就你的生活。我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帮助你创造自己的天地。”
我父亲没有给我写过信,也常记不起我的生日和结婚纪念日——甚至有时连我今年几岁也不清楚,但在我的生活中无处不充溢着他对我的爱——无言的父爱。实际上我身上最紧要的部分,都是他亲手培养和改善的,他把最珍贵的财富给了我。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对我来说,那比店里买来的任何玩具都要贵重呢。”句中的“我”指的是谁?“那”具体指的是什么玩具?为什么它比任何玩具都要贵重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_______”的句子前半部分似乎让人觉得父亲有点儿冷漠,后半部分却又说在“我”的生活中无处不充溢着父亲对“我”无言的爱。这样说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最后一句话中,“紧要”的近义词是什么?在你的理解中,文中的父亲给作者的“最珍贵的财富”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回忆你的生活,你认为你的父母给予你的“最珍贵的财富”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生命比火更红
①在肯尼亚西部的裂谷里,有个湖叫纳古鲁湖。站在高处远望,湖上红光闪闪,仿若烈焰燃于湖上。但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是鸟——成群成群的火烈鸟。
②火烈鸟是一种大型涉禽,它的身子高,眼睛小;双翼长,尾羽短;它的长喙如镰,长颈弯曲;羽毛是红色的,腿脚也是红色的。这红色的腿又细又长,故而无论站立还是行走,它永远都是亭亭玉立、优雅端庄的。
③为了保护自己,火烈鸟常常成千上万地聚集在一起。当它们结群起舞时,便如桃林盛开;当它们绕湖而飞时,又似红霞涌动。
④但是,火烈鸟并非生来就是红色的。初生的火烈鸟,其体色是灰褐色的,腿也是灰褐色的。一年后,它已经长得跟成鸟一样大了,但体色还是灰褐色的。三年后,几经换羽,它的羽毛才变为红色。
⑤那么,它的羽毛是如何变红的呢?火烈鸟栖息的湖泊,并非普通的湖泊,而是碱水湖。这个纳古鲁湖便是。
⑥纳古鲁湖里的水是咸涩的,因地处赤道,照在湖上的光又是灼热的。但这咸涩的水和灼热 的光使湖里长出了一种特殊的水藻。
⑦火烈鸟之所以通体粉红,就是长期食用此藻的结果。因为此藻中含有一种特殊的叶红素。
⑧又到了晚餐的时候。在湖边的浅水中,一只火烈鸟把头埋入水中,用它的长嘴搅动湖水。随着火烈鸟的搅动,水藻便浮到了水面上。火烈鸟把浮上来的水藻吞入嘴里,但不会一并吞下浑水和渣滓,因为它的嘴里有一块过滤板。这块过滤板就像一个筛子,能把多余的水和渣滓过滤掉。大自然无奇不有,但只有火烈鸟是使用过滤器觅食的。
⑨碱水湖里的水是有腐蚀性的,但火烈鸟腿脚上的角质鳞片十分厚实,足以抵御这种腐蚀。
⑩火烈鸟没有牙齿,不能啄也不能咬:其喙虽长,却不锋利。所以它看起来虽然很庞大,却跟雕、隼等猛禽全然不同。它其实是一种善良的弱禽。
⑪火烈鸟从不伤害比它弱小的动物,却免不了被其他动物所伤,比如海雕、秃鹳,比如狒狒、鬣狗。粉红的羽毛虽然美丽,却因太过醒目而使它时刻处于被攻击的危险中。但火烈鸟是机警的。任何时候,鸟群里都有岗哨。一旦发现敌情,哨兵便立即报警。若危险来自天上,它们便潜入水中;若危险来自水下,它们便腾空而起,飞向高空。它们就像这样保护着自己,从而使这个美丽的族群得以延续。
⑫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生命还是胜利了。咸涩的水和灼热的光不仅没有阻碍和压制生命,反而促进了生命的生长,使生命更美更善。所以苦难并不必然使人堕落和苦恨,苦难也能使 人奋发,使人爱并成长。因为苦难有时就是化装的祝福。正如泰戈尔所言:“你的负担将变成礼 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
【1】用下列词语造句。
优雅端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然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介绍了火烈鸟的哪些特点,请至少写出四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下面一段话改成一段说明性文字,至少运用三种以上的说明方法。
火烈鸟是一种大型涉禽,它的身子高,眼睛小;双翼长,尾羽短;它的长喙如镰,长颈弯曲;羽毛是红色的,腿脚也是红色的。这红色的腿又细又长,故而无论站立还是行走,它永远都是亭亭玉立、优雅端庄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句子“当它们结群起舞时,便如桃林盛开;当它们绕湖而飞时,又似红霞涌动。”蕴含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生命还是胜利了。(联系课文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联系生活实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练习。
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的折射作用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见过这种现象的人无不称赞其奇妙之极。
海市蜃楼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科学家们经过研究,揭示了它的奥秘:当空气中各层的密度有较大差异时,远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发生了折射或全反射,这时可看见空中或地面以上远处物体的影像。古人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取名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
海市蜃楼经常“出没”于两个地区。
骄阳当空,沙漠炎热,沙子被太阳晒得很烫,靠近沙漠表面的空气因膨胀而变稀薄,可上层空气冷,比较密。光线通常是直线传播的,但在空气密度不同的地方会发生折射。因此,当远处的光线从浓密的空气进入稀薄的空气时,光线就会转变,使远处的景色出现在人们面前。
这是沙漠里常出现的现象。空气和光这对魔术师不知捉弄了多少又渴又累的旅行者。而出现在海面上的海市蜃楼,则成为一大景观,被旅行者啧啧称赞。
夏天,海面附近的温度比高空低,空气由于热胀冷缩,上层的空气比海面附近的空气稀疏,远处物体反射的太阳光,在射向空中的过程中,由于空气疏密发生变化而折射,逐渐向地面弯曲,进入观察者眼中,逆着光线望去,就觉得好像是从海面上空的物体射来一样。
被人们称为“人间仙境”的蓬菜阁对面海域曾发生过一次海市蜃楼。据新华社记者报道:从17日下午14时20分延续到19时左右,从蓬莱阁向北望,在长达100多米的辽阔海面上,出现种种奇观,忽而是多孔桥般的奇景,忽而显现出从未见过的岛屿。其间有清晰的高楼大厦,周围有冒烟的烟囱,在浪涛万顷的海面上展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电视台记者在国内首次拍摄现场实况,可以使从未亲眼见过海市蜃楼的人大开眼界。
【1】海市蜃楼经常“出没”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地区。
【2】短文第2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
A.海市蜃楼的得名
B.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
C.海市蜃楼是蜃吐气而成的
D.海市蜃楼只是因为光的折射形成的
【3】品读画线的语句,完成练习。
(1)画线的语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从17日下午14时20分延续到19时左右”,句中的“左右”可以删去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取名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写出了海市蜃楼的名称的由来,也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吸引读者。
B.当远处的光线从浓密空气进入稀薄空气时,光线就会转变,使远处的景色出现在人们面前。
C.“空气和光这对魔术师不知捉弄了多少又渴又累的旅行者”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作者在介绍海市蜃楼形成的地区的时候,主要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14、阅读《威尼斯的小艇》片段,完成练习。
……
商人夹(jiā jiá)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xiān xiǎn)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sǎn sàn)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huá huā)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夹(jiā jiá)了 新鲜(xiān xiǎn)
散(sǎn sàn)场 哗(huá huā)笑
【2】根据选文第1自然段的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人物 | 活动 |
______ | 沿河做生意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老人 | ______ |
【3】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威尼斯由_________到________的过程。
【4】请结合课文的描述,简要介绍下威尼斯小艇的样子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奶奶的义利观》,完成下列各题。
奶奶的义利观
在我家乡,有一种习俗,谁家的人病了,熬药后所剩的药渣,都倒在马路上,让别人去踩。据说,谁踩到了药渣,病人的病就会转移到谁的身上,而病人也就随之痊愈了。所以,奶奶总是叮嘱我,见路上的药渣,千万要绕着走,别去踩它。
在我记忆中,爷爷多病,一直吃着中药。奶奶为爷爷熬好药后,偷偷地把药渣倒在院子角落,自己不停地在上面踩,踩完后,又把药渣全部包起来,挖个坑,把药渣埋进土里。奶奶这古怪的行为,有一次被我发现了。我问奶奶,踩药渣不是会生病吗?奶奶怎么踩药渣呢?奶奶说,她想帮爷爷分担一点病过来,让爷爷少些痛苦。
为什么不把药渣倒在大马路上,让别人去踩,而要埋进土里呢?我又问奶奶。奶奶说,自家的人有病,不能不怀好心地让别人家的人也生病,更不能为了自家的人病好起来,而把病痛和灾难转移到别人家去。
奶奶不仅对我言传身教,还善于从小事中启迪我成长。
还记得家乡的村前,有一棵梨树,梨子成熟的时候,就会有不少小伙伴爬到梨树上偷摘果子,每每看到他们总能从偷取中获得甜头。一次,我也不由起了“贼”心,见四处无人,便偷偷爬上了那棵梨树,可刚爬一半,就从树上掉了下来,摔得鼻青脸肿。回到家里,奶奶见我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就问缘由。我低着头,满脸通红,见事情瞒不过去,就把偷摘梨子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
“你知道你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吗?”奶奶问。是呀,我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呢?在小伙伴们中间,我上树本领最强,从来没有从树上掉下过,可这次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呢?
“那棵梨树的树皮是不是很光滑?”奶奶问。奇怪,奶奶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树上长满了梨子,那是甜头多的地方,甜头多的地方,就有很多人奔着去,所以就有很多小孩子爬到树上偷梨子,爬的人多了,树皮当然也就磨光滑了。在光滑的地方行走,怎么不容易滑倒呢?甜头多的地方,往往有引你上当受骗的圈套和陷阱。”奶奶说。
过了一会儿,奶奶又问:“那棵梨树是咱们自家的吗?”“不是。”我说。“不是自家的东西,你去靠近它,你去偷取它,怎么会不心虚呢?心发虚,腿脚怎么会不发软呢?腿脚一发软,怎么不会从树上掉下来呢?所以,不是自家的东西,不可以去靠近,否则,只会自寻烦恼,自找苦吃。”
利己不可损人;甜头多的地方,不可靠近;不是自家的东西,莫起贪念,否则,损人的同时,便是害己。奶奶这些朴素的义利观,我一直记着,并一直影响着我。
(选自《意林》2019年第21期)
【1】奶奶的古怪行为不包括的选项是( )
A.偷偷地把药渣倒在院子角落
B.自己不停地在药渣上面踩
C.偷偷地把药渣倒在大马路上
D.包好药渣并埋进土里
【2】奶奶认为“我”从树上掉下来的原因是( )
A.上树的本领不太强
B.上树的人多被挤下摔倒
C.被主人发现后摔倒
D.树干很光滑且自己心虚
【3】短文第4自然段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 )
A.承上启下
B.设置悬念
C.欲扬先抑
D.营造氛围
【4】“我低着头,满脸通红,见事情瞒不过去,就把偷摘梨子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表明此时“我”的心情是( )
A.绝望
B.兴奋
C.羞愧
D.伤心
【5】短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神态描写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第4~8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甜头多的地方,往往有引你上当受骗的圈套和陷阱。”联系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读者认为,文章最后一段内容显得多余,可以删掉,你同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精彩片段回放。
猎人海力布(节选)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镇定—(____) 悲痛—(____) 倾盆大雨—(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海力布的什么描写?从中你看出来海力布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力布为什么会变成石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为什么要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彩亮洗衣液使用指南
【特点描述】
本品突破性采用高效洁净粒子,深入衣物纤维,轻松瓦解多种顽固污渍(包括衣领袖口渍、油渍、烧烤渍、水果汁、可乐渍、机油渍、碘酒等),爆发超强洁力,令衣物从里到外洁净如新。亮白增艳技术,令白衣更洁白,彩衣更鲜艳。复合液态配方,蕴含超凡洁净能量,用量更省更高效。独特泡沫控制状态,令洗涤时泡沫量最合适,易漂洗无残留,省时省力,节水节能。独创低黏配方,遇水迅速溶解,释放活性分子,全面发挥洁净功效。中性配方,护衣护色,护手护肤;不含磷、铝,安全环保。
【参考用量】
手洗 | 水量 | 用量 |
2~3件 | 3L | 10g |
4~6件 | 5L | 15g |
机洗 | 水位 | 水量 | 件数 | 用量 |
滚筒洗衣机 | / | / | 8~10件 | 30g |
波轮洗衣机 | 低水位 | 15L | 4~6件 | 20g |
中水位 | 30L | 8~10件 | 40g | |
高水位 | 45L | 12~14件 | 60g |
注:针对特别脏的衣物,请酌情增加洗衣液用量。
【适用范围】
适用于棉、麻、丝、毛(羊绒、羽绒等)、合成纤维、混纺等质地的成人衣物,婴幼儿衣物同样适用。
【注意事项】
①易褪色衣物请分开洗涤(丝毛等易褪色的衣物,请先在衣物隐蔽处试用);
②请参照衣物上所标的洗涤指示进行洗涤;
③请置放于阴凉干燥处及幼儿不易拿到的地方;
④如不慎入眼睛,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1】这款洗衣液的品牌名称是______________,此产品是否属于安全环保产品?____(是 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这款洗衣液适用于棉、麻、丝、毛(羊绒、羽绒等)、合成纤维、混纺等质地的成人衣物,对于_______________衣物不能直接使用。
【3】妈妈要手洗1公斤(3件)非常脏的衣物,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写使用多少洗衣液比较合适,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奖赏—— ________ 接受—— ________
【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周瑜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 )
②“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这句话可以看出周瑜并不想为难诸葛亮。( )
【4】填空。
①周瑜很高兴,他高兴的原因是______。
②从“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可以看出诸葛亮____。
19、回忆课文,回答问题。
海伦无力地对洛迪说:“你一个人往前去吧!找到人再来救我。”可小洛迪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妈妈。他知道,一旦离开,妈妈肯定会被淹死。他要守在妈妈身边,和妈妈一起活下去!
为什么洛迪知道,自己离开以后妈妈一定会被淹死?
______________
20、我能为下面的句子做瘦身运动
例: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松鼠是小动物。
①雪白的浪花一次又一次地涌上沙滩。
②天上数不清的星星闪耀着迷人的光辉。
③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现在的人看见月缺花残还要流下泪,那不能不说他是个糊涂虫。(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句关于“书”的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文明小天使”活动中,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蔺相如对手下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2.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改为转述句)
3.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23、习作(任选一题完成)。
(一)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写写它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
要求:
1.先自拟题目,再写作。
2.注意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围绕中心组织语言,内容具体,重点突出,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二)二十年后的家乡
要求:
1.大胆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2.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