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云南迪庆州二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正确的解释是( )

    邓世昌慷慨激昂地向全舰官兵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之度外。”

    A.放弃

    B.购买

    C.设立

    D.放,摆

  • 2、下列属于中国民间故事的是( )

    A.《列那狐的故事》

    B.《阿拉丁神灯》

    C.《田螺姑娘》

    D.《长不大的牧羊人》

  • 3、下列对课文题目“父爱之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爱之舟”的“舟”指的是姑爹的小渔船,文章多次写到它,是全文的线索。

    B.这只船把“我”带到一个个人生的驿站,这只小船承载了父亲对“我”无尽的爱与期望。

    C.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也承载着作者对父亲的思念感怀。

    D.这只小船是姑爹的小渔船,突出了父亲和姑爹的关系和睦。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填空。

    (1)《太阳》是一篇________,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以及太阳与________的密切关系。

    (2)《松鼠》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从松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写出了松鼠漂亮、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松鼠》的作者是________国的________,他写的一部巨著是____________

  • 5、查字典填空。

    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断绝;②完全没有了;③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④极,最。下列词语中的字的解释应分别选择哪一项?(填序号)

    斩尽杀绝______   绝技______   绝大多数______

  • 6、下面是多音字“落”在《新华字典》中的两种解释,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落làㄌㄚ丢下、遗漏;丢三~四|~了一个字|大家走得快,把他~下了。

    落làㄌㄠ义同“落”(luō),用于一些口语词语,如“落炕、落枕、落不是、落埋怨”等。

    (1)在《牛郎织女》一课中,织女想在人间多玩一会儿,结果落在了后面。这里的“落”字与(A.落井下石B.丢三落四)______(填序号)中的“落”读音相同,它的意思是______

    (2)在“爸爸昨晚睡觉枕了”一句中,“落”字的读音是______。这个字还有第三种读音是______

  • 7、看拼音,写词语。

    jié hūn     dīng zhǔ     fā shì     shuō huǎng

    ( )   ( )   ( )   ( )

    chē liàng     bēng tā     chí yán     gē sǎo

    ( )   ( )   ( )   ( )

  • 8、补充诗句,并写出句意。

    1.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喧______________,莲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落乌啼____________,江枫渔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半钟声到客船。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地道战》这部影片讲述了1942—1944年间日本侵略者在冀中平原上进行“大扫荡”,以摧huǐ       )中国人民的抗日武装。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大伙团结一心,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战斗方式——挖地道。他们在平原的地下开凿地道,家家相连,户户相通,既能隐       )、转移、防火、防水,又便于作战,成为了长期坚持冀中平原抗日斗争坚强的地下bǎo       )垒。其中冉庄的地道共有4条主要干线、24条支线,村内户户相通,全长30余华里。利用百里长的地道和冀中人民的智慧、勇气和力量,把鬼子打得片甲不留。

    地道蜿蜒曲折埋伏着充满智慧的神兵。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机智勇猛,赢得胜利?是他们必胜的信心和团结的力量。

    虽然他们没有高科技的武器。但是他们有最聪明的“土”办法——地道。他们有共同的民族魂、爱国情。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会捍卫自己的尊严,不管敌人多么强大和残忍,只要团结坚持就一定能胜利!

    看完电影我久久不能平静,让我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大家要齐心xié       )力好好学习,不认输、不气馁,利用智慧战胜困难。

    【1】照样子,把“来之不易”四个字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下列加点字与“蜿蜒曲折”中的“曲”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聂耳是一位才华出众的作家。

    B.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谱写了一气壮山河的凯歌。

    C.一条弯弯曲的小河穿过村子。

    D.这两部小说虽取材不同,但异同工,效果好。

    【3】在新华字典中,“魂”有以下几种解释“民族魂”中“魂”的意思是(       

    A.指精神或情绪

    B.特指崇高的精神

    C.泛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

    D.指灵魂

    【4】请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摧huǐ( )     隐bì( )     bǎo( )       齐心xié( )

    【5】下列成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A.完好无缺          心旷神怡          繁荣昌盛          亭台楼阁

    B.安居乐业          兵慌马乱          风景名胜          理所当然

    C.生灵涂碳             不可计数             哀鸿遍野          诗情画意

    D.国秦民安             民不聊生             众星供月          举世闻名

    【6】“其中冉庄的地道共有4条主要干线、24条支线,村内户户相通,全长30余华里。”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下列句子中也使用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A.那座弯弯的大拱桥,仿佛是挂在天空中的一条彩虹。

    B.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要走很久很久。

    C.太阳离我们约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D.有一种号称“海中之成”的虎鲸,常常结成一群,吃食物。

    【7】与“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机智勇猛,赢得胜利?是他们必胜的信心和团结的力量。”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B.我们怎么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

    C.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D.前面呼啸而过的东西是什么?那是流星体!

    【8】“地道蜿蜒曲折埋伏着充满智慧的神兵。”请缩写这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他们有共同的民族魂、爱国情。”请你把这个句子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短文中的“平静”一词用来形容当时的心情,请根据要求用“平静”写句子。

    (形容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绿色千岛湖》节选

    ①千岛湖在浙江淳安县境内,逆水而上70千米,就是风光如画的黄山;顺水而下,经新安江、富春江,可以到达杭州的西湖。千岛湖正处在“黄金旅游线”的中心位置。千岛湖浩瀚赛太湖,秀丽比西湖。湖边群山环绕,湖面岛屿众多。湖岸上全是茂密的森林,奇山、异石、溶洞、瀑布、人文古迹错落其间。那里水绿、岛翠、山青,因此人们都叫它绿色千岛湖。

    ②所谓“千岛”可不是夸张,实际上这里还不止1000个岛呢!即使水位最高时,湖面上也有1078个岛屿,大的几十平方千米,小的两三平方千米。这些岛各有特色,有的因动物知名,有的因花树著称,还有的因名胜古迹而闻名遐迩。

    ③猴岛是千岛湖的“花果山”。当游船靠近小岛的时候,岛上的猴子纷纷跑到岸边,等待游人的食物。猴群中有一只身材魁梧、尾巴高翘的猴子,是这里的“齐天大圣”。在争夺王位的时候,它把另一只公猴打得落荒而逃。

    ④在清心岛上,有人工驯养的梅花鹿。它们围在游人身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游人带去的嫩枝嫩叶。如果你高兴,它们还愿意跟你合影留念。

    ⑤桂花岛,正像它的名字一样,岛上到处生长着野桂花。每年秋天,小岛就弥漫在一片芳香中。

    ⑥“鱼跃千岛湖”是千岛湖的另一景观。自千岛湖形成后,80多种鱼在湖中安了家,有常见的草鱼、鲤鱼、链鱼,也有珍贵的鳜鱼、鲑鱼等。捕鱼的场面非常壮观,一网下去,少的几十千克,多的几百千克。

    ⑦这样一个优美富庶的地方,其实出现才不到40年。这里原来是一片山地,1957年开始动工兴建新安江水电站。1959年,100多米高的电站大坝建成,把新安江的水拦住储蓄起来,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人工湖。它的蓄水量相当于3184个西湖的水容量。当地无工业污染,湖水透明度高,水质清澈如鉴,属国家一级水资源保护区。水库淹没了不少山岭,露出水面的山巅就成了无数的小岛,所以水库叫千岛湖。

    ⑧新安江水电站是一项综合工程。它发出的电力供应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工业城和长江下游的广大农村。经过水库的调节,两万公顷的农田免除了水患,旱地改为水田,粮食产量大大增加。新安江的航运事业也得到了发展。山区的木材、竹材、茶叶等土特产品由水路源源不断地运了出来。水库养殖的鲜鱼,每年可供应市场几百万千克。

    ⑨千岛湖有开阔的水面,也有幽深曲折的湖湾。在湖的周围和岛上,布满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才使千岛湖更加秀美,成为新兴的旅游胜地。过去,由于湖水时涨时落,岸边土质瘠薄,干旱和水淹轮流逞威,一般的植物难以活成。林业科技人员经过艰苦努力,培育出了一个新树种,泡在水里200天也不会淹死,一出水面就又吐出新芽绿叶,这样才有了“水上森林”。“水上森林”又保护了岛上的水土,所以,如今千岛湖的森林才这样茂密。

    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人类要和自然保持和谐。千岛湖是一首人与大自然和谐的诗,是一个人工创造的绿色奇迹。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闻名遐迩:____________________

    落荒而逃: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自然段采用了( )( )的说明方法。

    【3】文中重点介绍了哪些岛屿?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先写______________,接着写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

    【5】认真阅读文章第⑩自然段,说说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语段

    喧嚣的校园在晚休的铃声中渐渐沉睡了,宿舍里同学们的欢闹声,已经听不见了;偶尔听到的只是远处池塘里的几声蛙鸣。在这幽微的月光里,毕业离校的幽苦又萦上心头,我鬼使神差地走到校园后面的林阴小道上。

    曲曲折折的小径,蔓草横生。不知名的白色野花挨挨挤挤地开着;像是一地银白的精灵,在月光里摇曳婆娑。两旁的玉兰树,是我们来时栽下的,现在已蓊蓊郁郁,两人多高了。月华如洗,透过扶疏的叶隙,撒下一地的斑驳。

    我想起了第一学期和同学们一起度过的那个中秋月夜。马鞍山上,芝山亭中,在满月的光里,大家欢聚一堂,品茗、吃月饼,畅谈理想、人生,遐想着月的传说。月光皎洁,马鞍山披着一层银辉。风儿带着秋的凉意,沙沙地响过了竹林,响过了芝山亭。记得苏子有言: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易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那时我想,我们真是一群幸运的人儿,搭在世纪末人才的班车上,享受着太平盛世的风光霁月,展望着未来岁月。

    又是一个月夜。因白天一位同学病了,我带他去看病,一时没请假,旷了半天课。班主任周老师叫我去她家一趟。我想,坏了,要挨批了。我忐忑不安地蹭进了老师的家。

    以后有事要记得先请个假。他身体好些了吗?”接着,周老师又说,他家挺困难的,这些钱你捎给他,就说是他家里寄的。你们是同乡,他不会怀疑,我明天上完课再过去看他……我买了几帖中药……”

    我无言,捏着这张带有体温的50元钱,望着老师纤弱秀丽的背影,我平生头一回体味到了一种山的威严。走出老师的家,我蓦地发现,今晚的月好圆好圆……

    重温往事,同学情使我感到甜蜜,师生情更使我感到温暖。在这离别的时刻,双眸不由湿湿的。在微微的泪光中,我又看到了窗口那盏熟悉的灯还亮着,那是老师在辛勤地工作吗?这样想着,不觉已回到宿舍。均匀的鼻息声微微响着,舍友们已睡熟好久了。

    【1】.文中引用“苏子”的话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

    【2】.“我忐忑不安地蹭进了老师的家。”“蹭”字能改为“踱”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平生头一回体味到了一种山的威严”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回忆部分选取了两个月夜,这两个月夜表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概括出第二个月夜所写的一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理解

    钱学森(节选)

      此刻,钱学森埋藏在心底很久的愿望(  )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   )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   )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   )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是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1我能在文中括号处写出带点字的近义词

    2钱学森的愿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画出钱学森说出的话,这段话他是对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说这些话?

    4这段话表达了钱学森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 13、阅读园地。

    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春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 )的水墨画。( )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 )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声音在( )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2】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写到后面括号中。

    (1)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______

    (2)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形容非常馋或眼红。______

    (3)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______

    (4)一眼望不到边,形容十分辽阔。______

    【3】文中的2、3、4、5段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为它们各拟一个小标题,按顺序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第2段:___________________ 第3段:___________________

    第4段:___________________ 第5段: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请简要说说,这首交响曲中包含哪些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第2段中用“ ”标出描写月光动态的句子。我们在课文《 》中也见过这样的描写,它将月光的足迹细腻地描绘了出来。

    【6】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家乡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

  • 14、我能阅读课外短文做题。

    父爱深深

    ①“很抱歉,儿子,我们没钱。”这句话真是字字如雷,似要敲碎我的心灵。那是1964年,我13岁,正值崇拜偶像的年纪。我迷恋甲壳虫乐队,剪了同样的发型,拥有一把挺好的吉他,独缺音箱。而我必须有一个音箱,否则不能组织自己的乐队。所以爸爸的话刚出口,我觉得甲壳虫乐队的《失落者》仿佛专为此而唱。

    ②但同往常一样,爸爸总有办法实现我的愿望。“咱们自己做!”他说。

    ③自己做?我满心怀疑,但别无选择。

    ④从此,日复一日,爸爸牺牲所有的闲暇时光,和我一起做音箱。他和我一起挑选木材、喇叭、蒙在音箱上的编织布料,甚至微不足道的黏胶。终于,音箱做成了,我也将组队参加学校的比赛。但我心底始终有个疑惑挥之不去:花在材料上的钱几乎可以直接买一个音箱,我们为什么自己做呢?

    ⑤比赛的日子到了。当我去后台时,竞争者们陆续来查看我的家当。最后自制的音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有人问:“什么牌子的?自己做的吗?”我窘得无言以对,只能坦白“招认”:“是的,我爸爸和我一起做的。”

    ⑥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由不屑变得十分羡慕,甚至有些妒忌:“唉,我爸爸从来不和我一起做这些事。”

    ⑦羞愧顿时烟消云散,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我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爸爸!他可以无私地奉献他的时间和精力,只是为了陪我美梦成真。这时,我看到爸爸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正对我微笑。

    ⑧我的乐队最终没能获奖,因为自制音箱的音乐不够流畅、华美。但我没有感到太多的沮丧,我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⑨长大后,我曾经跟爸爸谈起音箱的事情。爸爸证实了我当初的想法:他并不是没钱买音箱。爸爸微笑着说:“我只是想和你一起分享一些时光。那些制作音箱的夜晚,我们懂得了许多东西,不单是电线什么的,更重要的是彼此的情感。”

    ⑩的确,爸爸给了我金钱难以替代的真情。别人的父亲或许只是简单地给他们的儿子购买音箱,但我的爸爸却给了我:他的时间、他的关注、他的爱心。

    那个自制的音箱很早就丢失了,但我仍能清晰地回想起它的形状,它散发出的胶水味,它传出的第一个音符以及爸爸微笑的脸——特别是那双充满爱意的眼睛。

    【1】加点短语“我的愿望”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

    【2】当听说爸爸不能给“我”买音箱后,“我”的心情怎样?用“﹏﹏”画出描写“我”当时心情的句子。

    【3】对“我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胜利’”的正确理解是(       

    A.“我”的音箱让许多人羡慕甚至妒忌,所以我胜利了。

    B.“我”体会到父亲的爱,这远比比赛获得胜利更为重要。

    C.“我”已经尽力去做了,所以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已经胜利了。

    D.“我”唱得非常好,只是音箱效果影响了“我”的成绩。

    【4】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四件事,请以“音箱”为线索,拟写小标题,每个小标题要有“音箱”两个字。

    ①想要音箱       __________   __________     ④回想音箱

    【5】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连续用了三个“他的”,这样表达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倒数第2自然段中所说的“金钱难以替代的真情”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内阅读。

    鸟的天堂(节选)

    ①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甲】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

    ②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乙】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③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④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句话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写了大榕树上的群鸟。

    【2】文中画“          ”的句子属于__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写出了_______________的样子,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文中两处画“ ”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处句子向我们展现了大榕树旺盛的生命力。

    B.由“似乎”一词可知,【甲】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乙】处句子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写出了鸟儿的自由自在。

    【4】“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中的两个“鸟的天堂”分别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大本营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壁,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这段话节选自课文《   》,文章主要通过完璧归赵 这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的过程。

    2汉字英雄。

    形声字从玉,辟声本义,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

    的音序是 ,部首是

    ②了解汉字渊源,知晓汉字意义,做汉字英雄!读下面这段话,对号入座。(写序号

    A.完璧归赵   B.珠联璧合   C.白璧无瑕   D.双剑合璧

    极品璧玉,质地通透细腻圆润,人们喜欢用它来赞美一切美好事物、完美事件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人们会用——( );好人成对好事成双,人们会说——( );优秀精英精诚合作,打遍天下无敌手,人们称之为——( );价值连城的和氏璧险落贼手,蔺相如随机应变、略施小计,完好无损地送回了赵国,这就是——( ),后来人们就用它来比喻物归原主。

  • 17、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做题。

    【人物介绍】袁隆平,男,汉族,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籍贯江西省德安县,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人物事迹】袁隆平从1964年开始,50多年如一日,全身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两系法”的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使水稻产量从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先后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现在,他领导研究的超级杂交稻项目正向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顺利推进。与此同时,他实施并推广的超级杂交稻技术成果,用3亩地产出4亩地粮食,大幅度提高现有水稻单产和总产。20多年来,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稻56亿多亩,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新出生人口的总和。杂交水稻还被推广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面积达3000多万亩,他因此被海内外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荣获国家特等发明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等。

    【1】下列与文本信息相符的一项是( )

    A.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

    B.袁隆平实施的超级杂交稻项目正向平均亩产800公斤的目标努力奋进。

    C.杂交水稻仅在中国被推广和实施,20多年来,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稻56亿多亩。

    D.袁隆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

    【2】关于超级杂交稻项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已成功研发。

    B.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使水稻产量从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一下子提高到了800公斤。

    C.超级杂交稻项目正向着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顺利推进。

    D.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正被推广运用,将大幅度提高现有水稻单产和总产。

    【3】百年来,在强国梦想的激励下,涌现了一大批为国家作贡献的优秀人物,袁隆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袁隆平曾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请你根据文本内容为他写一份颁奖词。

    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理解。

    慈母情深(节选)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大姐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说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1】旁边的女人反对母亲给“我”钱,因为:__________而母亲给“我”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2】从画横线的句子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此时此刻,我心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群段研读。

    片段一: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用纯金铸成的。

    ——穆青《金字塔夕照》

    片段二: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眼里看到的是纯白色的大理石,脚下踩的是纯白的大理石;陵墓是纯白的大理石,栏杆是纯白的大理石。四个高塔也是纯白的大理石。你被裹在一片纯白的光辉中,仿佛给这个白色的奇迹压住了,给这纯白的光辉网牢了。

    ——季羡林《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1】边读边想画面,片段一作者描写的景物沐浴在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片段二作者描写的景物闪耀着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2】对比发现:两个片段虽然作者______________,描写的是不同_____________,不同_____________,但表达特点相同,都集中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片段二作者的表达特点,集中强调“绿”写出春天田野的生机勃勃。

    站在春天的乡间小路上,眼里看到的田野是___________________,脚下踩的小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周的山也是__________________。你被裹在___________________,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同,请根据下面词语的不同意思分别写一个句子。

    收拾

    (把乱的东西放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治,惩罚;惩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祖国的土地宽广、美丽。

      改写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动人事迹令人难忘。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给下列句子换个说法,句意保持不变。

    (1)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发挥想象,把下面《拷问青石板》的情节以丢钱孩子的口吻写具体。

    那些老百姓看见包公动怒,就连忙跪下求饶。包公说:“饶也使得,只是你们每人必须拿出一个大钱,才可放你们出去。”百姓们都很气愤,心想:这也是个贪官。

    要求:①要有场景描写和人物的细节描写。②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③字迹工整:字数不少于450字。④写完后,读一读,改一改,对自认为写得好的2处地方做批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