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明末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 | 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 |
B | 明太祖设立军机处 | 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
C |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 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 |
D |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
A. A B. B C. C D. D
2、下面四次国际会议召开时的图片,那么,对这四次会议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都由帝国主义国家操纵
B. 都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特色
C. 都确立了新的世界格局
D. 都直接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3、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地理大发现。从15世纪开始,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下列哪位航海家与“西印度群岛”这一概念有关?( )
A. 哥伦布 B. 迪亚士
C. 达·伽马 D. 麦哲伦
4、这场运动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
A.资产阶级革命
B.马克思主义
C.启蒙运动
D.文艺复兴
5、观察下面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漫画中的“魔爪”曾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B.漫画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朱德
C.漫画向我们表达的寓意是正义战胜了邪恶
D.漫画中铁钳下的“恶人”代表的是以英国为主的“联合国军”
6、古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源地,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是
A.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B. 罗马公民法的制定
C. 《汉莫拉比法典》
D.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编成
7、下列史料中涉及宋代官制的是
A.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
B.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C.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D.方镇太重……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8、“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一带一路”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加强亚欧非三洲的联系
C.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东西方文明交往通道
9、罗斯福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的战争。我们正在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材料中的“战争”指
A. 美国独立战争
B. 二战
C. 罗斯福新政
D. 美国南北战争
10、苏联是20世纪的一个大国。下列关于苏联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 为中国抗战的胜利作出过贡献
C. 曾经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 存在的时间为1917~1991年
1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人类历史中的三次科技革命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以下是三次科技革命都具有的是
A. 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B.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C. 人类信息时代来到
D. 将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12、“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由理想变成现实。其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 )
A.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B.航空业的发达
C.电话和电报的普及 D.航天业的发展
13、中国进入历史的新纪元标志性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战争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三大改造完成
14、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曹操的书房情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史实判断其中搞错的是
①书桌上有一卷纸 ②墙上挂有《魏国疆域图》
③桌上有《孙子兵法》一书 ④书柜中摆放着印制的书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深刻反映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封建社会走向衰亡历史命运的作品是
A.《尚书》
B.《洛神赋图》
C.《全唐诗》
D.《红楼梦》
16、“欧元”、“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该组织是
A.东盟 B.石油输出国组织 C.欧盟 D.亚太经合组
17、2018年3月1日,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称周恩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这样评价,是因为周恩来
A.领导了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B.遵义会议后与毛泽东一起负责红军的军事指挥
C.为中国革命指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领导了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18、小明同学准备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素材出一份手抄报。下列所拟标题不恰当的是
A.科技改变生活
B.科技点亮世界
C.科技让人类插上翅膀
D.科技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
19、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 )
A.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B.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
C.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
D.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
20、2015年5月,英国政府向下议院提交并公布了有关“脱欧公投”的议案、2017年3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授权英国首相特蕾莎梅正式启动脱欧程序。这说明
A.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 一体化对成员国的主权构成实质性侵犯
C. 大国主导导致欧洲一体化进程制约欧盟发展
D. 一体化深化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
21、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___________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2、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______、______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______与______状态。
23、历史文献是研究历史的直接材料,请写出下列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
(1)近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 。
(2)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立法典范的文献 。
(3)华盛顿会议签署的损害中国权益的条约 。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性文献 。
(5)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
24、宋代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______。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______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25、内战爆发:
导火线:1860年11月,共和党候选人______________当选为美围第16任总统。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不久,南方7个州宣布退出联邦,成立“南部同盟”。
26、中华“和合文化”强调以和为贵,合作共赢。
(1)1936年,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促成了 事变的和平解决。
(2)1942年1月1日,《 》发表,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成员。
(3)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同两国总理共同倡导了 ,今天已成为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
27、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____________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__________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8、___________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9、汉________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30、“两司马光照史册”指的是司马迁编写的 和司马光编写的 。
31、分别列举一战和二战的开始的标志及其战争的转折点?
32、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反映,与经济、政治、科技发展密切相关。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 则民族强。请回答:
(1)古希腊罗马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古希腊雕刻艺术在公元前5世纪已 经达到相当高度,请列举一例。古罗马法律影响深远,其中《十二铜表法》具有怎样的地位?
(2)19 世纪后期到 20 世纪初期,城市化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德国在教育改革上采取了什么措施?社会的现实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下列人物为何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3)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伟大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其中抗美援朝精神有哪些内涵?文化的发 展离不开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发展同样也对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全党全国 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33、我国古代曾出现过许多治世局面。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汉朝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在历史上称为什么?
(2)东汉的建立者是谁?他统治时期出现的安定局面你为什么?
(3)唐朝时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4)唐朝的鼎盛时期在历史上称为什么?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5)上述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连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周书灿
材料二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黄朴民《“大一统”之梦——秦汉政治文化的时代精神》
材料三 (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
——北宋欧阳修
(1)据材料一,指出将四土四国之地“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的是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否定这一制度,实行了什么制度?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措施是什么?采纳的是谁的建议?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主”是谁?他“去夷即华”的措施对民族关系有何重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