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 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 |
B |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 | 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形成 |
C | 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 | 苏共对国家的领导力加强 |
D | 1991年苏联解体 | 霸权主义威胁得以解除 |
A. A B. B C. C D. D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以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奠基工程实施的发展战略是
A. 素质教育 B. 科教兴国 C. 三个面向 D. 希望工程
3、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主要成就不包括
A.提出相对论,打开原子时代大门
B.在数学上创建了微积分
C.在天文学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4、七年级(3)班的同学在排演历史小话剧《汉武帝》,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 )
A. 汉武帝与大臣主父偃商讨颁布“推恩令”
B.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汉武帝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
D. 汉武帝派大将蒙恬修筑长城
5、1932年,在美国纽约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点东西,可小女孩有气无力地说:“不行啊,我们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轮到我妹妹。”这表明( )
A.罗斯福新政的效果还不明显
B.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人不同
C.美国贫富差距悬殊
D.经济危机使美国人民生活极其艰难
6、张自忠壮烈牺牲的战役是
A.黄海海战
B.枣宜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淞沪会战
7、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原因不包括( )
A. 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
B. 各国重视科学技术研究和不断开发新产品
C. 各国普遍重视教育,促进了科学事业的发展
D. 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倡导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279年,当宋朝末代皇帝死于一次海战时,宋朝终于灭亡。一个全新的蒙古王朝,从此开始了它的统治,直到1368年。”这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
A.铁木真
B.忽必烈
C.朱元璋
D.努尔哈赤
9、“印度的讨饭碗变成了面包篮子”形象地表明了印度经济发展的状况,具体是指( )
A.健全了工业体系 B.重视引进科技
C.粮食基本自给 D.原子能、生物技术令世界瞩目
10、下图所示的柏林墙是上个世纪美苏冷战的产物和象征。下列有关冷战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一墙横断柏林城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B. 帮助西欧各国恢复经济仅仅只是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借口和幌子
C. 美苏冷战的结果是形成了两极对抗格局
D. 在冷战的过程中,美苏两国没有发生过任何形式的敌对活动
11、“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描述的是中国古代( )朝代的状况,该朝代推行的( )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秦朝 郡县制
B.汉朝 推恩令
C.汉朝 分封制
D.秦朝 分封制
12、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下列史实不能够验证这一结论的是( )
A.面对分裂势力的挑战,美国通过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
B.面对一战带来的灾难,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
C.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
D.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3、1943年3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贺信中写道:“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 )
A. 莫斯科保卫战
B. 中途岛海战
C. 斯大林格勒会战
D. 诺曼底登陆
14、《世界文明史》中有一段描述:“……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其中省略部分应该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俄国1981年改革 C. 美国罗斯福新政 D. 英国的工业革命
15、战后初期,有人站在德国柏林的街头,望着满目废墟的城市,哀叹即使清除这些瓦砾也要花上二十年的时间,要想恢复真是比登天还难。可是,西欧国家和日本很快清除了战争废墟,并实现了经济腾飞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
A.美国的援助和扶植
B.制定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C.采用最新科学技术
D.组建欧共体
16、公元3世纪,中国被分裂为三个国家。三个国家位置示意图,正确的是
17、航空母舰是现代战争中海军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中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的时间是( )
A.2000 年
B.2008 年
C.2012 年
D.2018 年
18、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项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不见面)而可亲声咳。”该项发明的发明者是( )
A.牛顿 B.马可尼 C.贝尔 D.爱迪生
19、“他们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这句话评价的是
A. 《凡尔赛和约》 B. 《九国公约》
C. 《慕尼黑协定》 D. 《联合国家宣言》
20、“19世纪后期,这两种新型动力机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所有这一切,都是18世纪的蒸汽动力革命所望尘莫及的。”材料中“两种新型动力机”是指
A.蒸汽机和内燃机
B.电机和内燃机
C.内燃机和飞机
D.汽车和飞机
21、以________为指导思想的文艺复兴,促进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1962年的________说明五六十年代美苏争霸战略优势在美国。
22、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方框内。
A.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 B.18世纪49年代《南京条约》割占中国的领土
23、法西斯统治是指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实________,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__________。法西斯统治是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不能维持资产阶级统治时才出现的。
24、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______”。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缔结《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______”。华约实际上处在苏联的控制之下。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______,两极格局形成。
25、二战后,______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26、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 ),大大如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1995年1月,( )正式成立,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7、内战爆发:
性质:南北战争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_____________革命。
28、武汉历史上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洋务运动期间,张之洞创办的_____(企业),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的_____起义,敲响了清王朝覆灭的丧钟。
29、李时珍的(_____________)被称为“东方医药学巨典”,黄帝被称为(_____________)。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1929年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1、我国古代曾出现过许多治世局面。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汉朝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在历史上称为什么?
(2)东汉的建立者是谁?他统治时期出现的安定局面你为什么?
(3)唐朝时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4)唐朝的鼎盛时期在历史上称为什么?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5)上述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2、观察下图,请将下列水利工程对应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该项工程的修建灌溉了关中平原的农田
B.该工程的修建使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
33、创新离不开科技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谁成为了世界第一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哪个国家后来居上,成为资本主义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既款之后,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材料二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设邮使,开矿务………不可谓之变政
——康有为
材料三20世纪初,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继续探索救国之道,深感以往的努力方向过于偏重西方形式的模仿,未曾触及西方立国的根本精神。变革政治,首须变革社会,变革社会,首须变革人心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宣传的思想,对当时中国的思想界产生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小变仍”“变器”是康有为对近代哪一历史事件的批评?康有为所说的“变政”与“变器”之间有何联系?
(3)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与”首须变革人心”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一则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渐进的过程,它们有何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