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解释是对史实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秦朝建立后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2、伯利克里说:“我可以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他的这种自信源于
A.充裕的物质生活 B.雅典的民主政治
C.雅典人的良好教育 D.他的非凡领导才能
3、1874年,日本人将“Se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
A. 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 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4、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这样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其中‘日出东方’是指(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遵义会议的召开
5、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适宜人类活动,在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原始聚落遗址,这处遗址距今(2019年)约6000年,定名为半坡遗址,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磁场。依据材料可以知道
A.半坡人已经开始农耕生活
B.河姆渡人生活在北方黄河流域
C.半坡人已经开始定居生活
D.半坡人会烧制彩陶
6、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当时的中国有洋务企业、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和民族企业同时并存的城市是:( )
A. 苏州 B. 重庆 C. 上海 D. 沙市
7、美国1787宪法规定: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三分之二的人赞成。这表明
A. 总统由议员选举产生
B. 总统权力受到制约
C. 参议院权力超过总统
D.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
8、2016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纪念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贡献在于:( )
A. 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 推翻了封建制度
C. 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D.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9、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近代化”是指( )
A. 其目的是为了抵抗外米侵略 B. 其过程是学习西方科技创办机器生产的工业企业
C. 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 其结果是以破产而告终
10、《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是指 ( )
A.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 统一文字 C. 修万里长城 D.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11、下面年代尺呈现的是“20世纪以来战争与和平”的历史发展进程,对各个阶段发生的重大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维持了战后世界的相对稳定
B.②-随着欧亚战争策原地的形成,最终酿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C.③-雅尔塔会议为战后新的世界体系形成奠定了基础
D.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12、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经历了三次工业(科技)革命,其中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火车的发明与运行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火车的发明者是
A.史蒂芬孙 B.瓦特
C.本茨 D.莱特
13、19世纪中期,中国国民洞开,列强纷纷而至。英国商人在上海获得了租地建房的特权。英国商人这一特权的获得最早是通过
A. 《<虎门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4、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不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中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张謇倡导“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
C.“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实现了工业化
D.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15、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有
①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签订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宣告成立
③中共“七大”的召开④日本制造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下表是2001-2010年比1987-2000年贸易增长量,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
进出口总额增长 | 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 |
3.8倍 | 21.6﹪ |
A.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
B.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C.开辟了沿海经济开放区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2014年克里米亚公投“脱乌入俄”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二战后期在其重要城市雅尔塔召开的重大国际会议,对二战及二战后的世界格局造成巨大影响.下列对雅尔塔会议的表述准确的是( )
A. 会议于1944年2月召开
B. 中、苏、美、英四国首脑共同参加了此次会议
C. 联合国在这次会议期间成立
D. 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
18、下列观点中,不属于伏尔泰的是( )
A. 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B. 反对由开明的君主执政
C. 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 D.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19、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其中实物史料主要是通过实物本身的形态、结构、质地、原料、工艺等提供历史信息,体现史料价值。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A.抗美援朝缴获美军的枪支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大跃进”亲历者的回忆录音
D.《中美联合公报》
20、当今世界,美国“一超”独大,但欧洲则说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日本也时而表现出与美国“貌合神离”,中国等金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日渐增强。这一现象表明
A. 两极格局瓦解 B. 美国霸权主义被完全遏制
C. 经济全球化趋势 D. 国际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21、学习历史,往往要记住一些标志性事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美国诞生。
(3)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冷战开始。
22、改革与社会进步相伴相生。公元前356年,_____(人名)在秦国主持变法,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北魏_____帝即位后,推行汉化改革,促进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23、宋代商业:宋代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______,人口多达百万。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______和夜市。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______;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24、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25、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的小说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绘出宏阔的社会背景下,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托尔斯泰的小说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所以,托尔斯泰被称为“_______”。
26、苏联模式
(1)标志——新宪法的公布: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了从法律上肯定这些变化,________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铲除人剥削人的现象。新宪法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又称“________”。
(2)特点:这一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高度集中的________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3)影响: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________的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时间推移,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暴露,成为________的严重体制障碍。
27、罗斯福新政:作用:(评价)积极: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增强了政府的________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局限性:新政是在维护________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________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的根本矛盾。
28、世界近代史上,英、法、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与法令,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为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2)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颁布了《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 》后,广大黑人踊跃报名参军,提升北方军队战斗力。
(4)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干预经济调整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其核心是《 》。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
(3)我国开始向杜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
30、19世纪,随着_______________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_______________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____,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____,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31、什么是“冷战”政策?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32、下图人物是谁?他提出了怎样的教育思想?另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
33、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大戏。美国虽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它诞生于18世纪70年代,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一位,它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美国的政策也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8世纪70年代、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界30年代,美国面临怎样的重大社会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2)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分别属于哪一集团?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对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实施了什么政策?由此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4)从美国的崛起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哪些经验?
34、 观察并阅读下面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呈现新特点;社会主义国家在曲折中变化,在改革中不断前进;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发展中国家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1)观察信息一,图中颜色深的①部分和颜色浅的②部分分别属于哪一个军事集击团?这两大军事集团分别属于当时的两个社会性质不同的阵营,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经济方面对峙与竞争的表现分别是什么?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信息二中的两幅图片代表一个区域性组织,这个组织的成立有何意义?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在废墟上恢复发展起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信息三中的“安全网”指的是什么制度?
(4)信息四反应的地区,17个国家获得独立是在哪一年?
(5)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请你以此为主题拟定一条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