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居民区组织了一次灭鼠活动,基本消灭了该居民区的褐家鼠,图为灭鼠后7年内该居民区褐家鼠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褐家鼠的种群数量可用标志重捕法获得
B.a点后数量少量增加的原因可能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C.b点年龄结构可能是增长型
D.c点鼠的数量为该居民区褐家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2、种群的数量及其变化规律是研究种群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区域内某种群数量达到的最大值即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在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大而降低
C.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能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D.对于濒危物种,要在种群数量超过K/2之后才能砍伐或捕获利用
3、地球是个大家庭,人类是个共同体,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人类要合作应对。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应由发展中国家完成
B.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氟氯烃等化合物的大量排放
C.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小
D.“低碳经济”的发展将会导致生物圈的碳循环受到阻碍
4、一场长达7个月的大火导致澳大利亚的凤头鹦鹉和食蜜鸟等一大批标志性物种以及大量珍贵植被正在消失。下列有关火灾对澳大利亚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不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火灾后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B.火灾导致澳大利亚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
C.火灾后随着次生演替的发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
D.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快速恢复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并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5、下列选项中不是孟德尔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的是( )
A.豌豆是严格闭花授粉的植物
B.豌豆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C.豌豆在杂交时,母本不需去雄
D.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6、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定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表示随着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变化导致胚芽鞘弯曲角度α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接触琼脂块一侧的胚芽鞘细胞的分裂速度加快,导致弯曲生长
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为Ⅰ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
C.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大于Ⅱ时,α值越来越大,胚芽鞘生长受到抑制
D.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为0时,胚芽鞘还能生长,可能是胚芽鞘中含有生长素
7、古语中有“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说法,这是古代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雏形。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保护自然资源的原因之一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
B.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C.建立种子库、精子库可以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
D.易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直接有效的保护
8、生物体内存在着一种新型免疫应答方式——训练免疫,即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在首次接触抗原刺激时会产生免疫记忆,当再次受到相同或不同抗原刺激时能产生更加强烈的免疫应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母乳喂养增强新生儿免疫力不属于训练免疫
B.接种疫苗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属于训练免疫
C.花粉、青霉素等引起的过敏反应属于训练免疫
D.训练免疫利用机体的第三道防线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9、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所利用的原料是( )
A.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B.自身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自身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D.自身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
10、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
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
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
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反映了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11、自然界中,植物开花需要光信息刺激,当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开花,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对日照时间的感知跟光敏色素有关,其信息传递类型是化学信息
B.该现象说明信息的来源可以是外界环境
C.日照时间对植物开花的调节本质上是对基因程序性表达的调控
D.可以通过人为地控制光照时间达到使花卉分批上市的目的
12、下列物质中,参与人体内环境组成的是
①血红蛋白②钙离子③神经递质④尿素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1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目前已退耕还湿46万多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生态系统可因地制宜建设成公园做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这是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体现
B.随着退耕还湿的推进,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增加,这是由于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发生了适应性变异更加适应环境的结果
C.水府庙湿地公园中的刁子鱼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自身同化能量的一部分
D.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农田生态系统,是由于湿地中生物的数量更多
14、下面为钠离子和钾离子进出人体神经细胞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膜的N侧上应该还分布有糖蛋白,以进行信息识别
B.钠一钾泵催化ATP分解的原理是能增大ATP水解所需的活化能
C.当神经细胞恢复静息电位时,K+通道打开,且钠一钾泵只对Na+开放
D.钠一钾泵能运输K+、Na+,也能催化ATP水解,但并不能说明其无特异性
15、科学家利用细胞结构完全被破坏后的HeLa细胞匀浆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细胞色素C(线粒体中与有氧呼吸有关的一种蛋白质)和dATP(三磷酸脱氧腺苷)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随着细胞色素C的含量增加,促细胞凋亡的效果增加
B.据图判断dATP和细胞色素C的存在能促进细胞凋亡
C.有细胞色素C参与的细胞呼吸过程伴随着ATP的消耗
D.dATP与ATP在化学组成上的差异是dATP特有腺嘌呤
16、下列关系中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
A.同源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之间
B.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之间
C.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之间
D.不同类型细菌的基因之间
17、图1是裸露岩石上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图2表示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植物的个体数以及岩石体积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B.该群落只有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C.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定
D.图中岩石体积的变化与植物的演替没有关系
18、巴西红耳龟是我国入侵物种之一。在其原产地,由于有鹭鸶、浣熊等众多野生天敌猎取龟卵、幼龟,巴西红耳龟的数量基本保持稳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巴西红耳龟在我国将一直呈“J”型增长
B.在原产地,龟卵、幼龟被天敌猎取导致巴西红耳龟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调查某湖泊中巴西红耳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
D.在巴西红耳龟种群数量达到K/2时防治,可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19、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不需要能量
B.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C.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
D.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
20、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遗传病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
D.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21、在生长素的发现史上,1913年丹麦植物学家波森·詹森进行了如图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结果支持达尔文的假说
B.黑暗处理后不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
C.若使该实验更有说服力可增加对照组
D.温特通过分离化学物质改进了该实验
22、生物学实验中常常遇到筛选问题,以下筛选不能够成功的是( )
A.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筛选融合的原生质体
B.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筛选特定的杂交瘤细胞
C.含高浓度盐的培养基培养愈伤组织筛选耐盐突变体
D.利用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在生命系统中不属于细胞层次但属于个体层次
B.一株水稻的生命层次从简单到复杂依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
C.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及其细胞产物构成
D.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体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4、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酶①为解旋酶,酶②为DNA聚合酶
B.图示体现了边解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C.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开
D.将该模板DNA置于15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占100%
25、中长期的太空飞行可导致宇航员肌肉萎缩,出现平衡障碍、无法站立等情况。研究发现,在模拟失重条件下,肌梭自发放电减少,传向中枢的神经冲动减少,肌紧张减弱,肌肉活动减少.肌细胞内出现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回答下列问题:
(1)宇航员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位于____。肌梭在反射弧中属于____。除肌梭外,反射弧还包括的结构有____。
(2)实验中发现肌细胞内出现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但肌细胞内外的电势差未出现明显改变,分析可能与Cl一的被动运输有关。据此分析,细胞内Cl一的浓度____(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细胞外Cl一的浓度。
(3)中枢的神经冲动传到肌肉的结构是神经肌肉接点,该结构与突触类似。肌肉的兴奋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神经肌肉接点传到神经中枢,原因是________。
26、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兼性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大肠杆菌通过发酵能将葡萄糖转变为多种有机酸并产生CO2等气体。某研究机构使用“滤膜法”对受污染的河流水体进行了大肠杆菌活菌数目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向培养大肠杆菌的葡萄糖蛋白胨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鉴别大肠杆菌菌落,可向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作为指示剂。
(2)研究人员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便于统计污染严重的水体中活菌的数目,需将水样进行适当稀释,例如取水样1mL加入无菌水_________mL制备稀释倍数为102的稀释液,并照此依次制备更高倍数的稀释液。每个稀释倍数的菌液取10mL进行过滤,然后将滤膜放置在培养基上。为了防止杂菌污染,稀释、过滤和旋转滤膜等操作都应该在__________________附近进行。
(4)将放有滤膜的平板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每隔12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应选取菌落数目_________时的记录作为结果。如果经过培养后稀释倍数为102的4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为43、47、42、48,那么每升河水中约含大肠杆菌_________个。用这种法测定的细菌数量比实际活菌数量要少,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利用生物技术可有效达到生活污水净化作用。某城市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污水综合处理系统,厌氧池和阶梯跌水曝气塔的池体填料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微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厌氧生物处理是厌氧微生物利用污水中的有机质作为自身营养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其转化为______(可燃气体)的过程。较高浓度的生活污水流入厌氧池前,需要加水稀释处理,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2)圆褐固氮菌和巨大芽孢杆菌均为好氧菌,且对城市厨余污水的降解效果显著,为研究两种菌混合的最佳比例,研究人员制备了不同接种量比的微生物菌剂(见表), 并连续15天检测厨余污水中蛋白质、脂防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编号 | R0 | R1 | R2 | R3 |
圆褐固氮菌:巨大芽孢杆菌 | 1:0 | 0:1 | 1:1 | 2:1 |
①你认为该混合菌剂最可能处于图1污水综台处理系统中的____________位置。
②本实验还需设置的对照组为_________。由实验结果可知,分别选取_____的接种比对厨余污水中蛋白质,脂肪降解效果最好。
(3)若该城市污水综合处理系统在阶梯跌水曝气塔处选用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下列关于活性污泥法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A.活性污泥是一种微生物共同体
B.活性污泥使用后不能重复利用
C.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阶梯跌水曝气塔中得到净化
D.活性污泥法的处理过程可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监控
(4)在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要控制_______ ,具的是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物被充分分解及无机盐被充分吸收,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氧化塘后部的溶解氧含最比前部的高,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
28、大肠杆菌的质粒上含有lacZ基因,其编码的产物β半乳糖苷酶在X-gal和IPTG同时存在时,可以产生蓝色沉淀,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呈现白色。如图为利用该质粒进行的转基因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切割目的基因时用到________种限制酶,而切割质粒时用到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____。
(2)在基因工程的“四步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__________阶段没有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3)图中的受体细胞是______________,其作为受体细胞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4)在培养基中加入X-gal和IPTG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题干信息,菌落①②③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紫杉醇是治疗肿瘤的常用药,科研人员用一定浓度的紫杉醇溶液处理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24小时后检测不同DNA含量的细胞数,结果如图1;测定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结果如图2。
(1)肿瘤细胞与洋葱细胞相比,其有丝分裂的不同点有:前期纺锤体由_______(细胞器)形成,末期在细胞赤道板的位置没有出现____________。
(2)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分为间期与分裂期(M期)两个阶段。间期又分为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与DNA合成后期(G2期)。据图1分析,DNA含量为2N的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期,紫杉醇使肿瘤细胞增殖停滞于细胞周期的____期。
(3)据图1、图2分析,紫杉醇治疗肿瘤的原理为____。
30、仔细观察下列3个图,图一是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二是水平放置于地面的玉米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图三是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燕麦胚芽鞘向_____________(“右”或“左”)生长,原因是单侧光的作用下,生长素在___________分布较多,细胞生长更快。
(2)假设图二A、C生长素浓度都为X,B、D生长素浓度都为Y。为什么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三中BC段,生长素对相应器官的作用表现为________(“促进”或“抑制”),但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加,________。若此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芽生长的关系,则在同一植株中用此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根生长的关系时,B点应向________移动。
31、图1表示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关系,其中C、D、E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B是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图2为动物细胞内某物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细胞结构。其中甲、戊中含有D物质。请据图回答:
(1)真核生物体内的A物质有________种,B物质的组成元素一定含有________。
(2)合成C、D的A物质的不同点表现在_____和________。
(3)“C―→D―→E”过程称为________,可用________试剂来染色观察D物质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4)除图2所示膜结构外,该动物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乙―→丙―→丁”的物质转运过程说明生物膜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戊结构增加内膜面积的方式是________,物质X通过丁结构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
32、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可由产氢菌群无氧发酵产生。科研人员从厌氧活性污泥中获得产氢菌群,并利用硫酸纤维素钠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能形成中空微胶囊的特性将其固定化。在此基础上比较固定化产氢菌和游离产氢菌的菌体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不同温度下条件下氢气产率的变化,结果如下图。
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中,固定化产氢菌不适宜采用化学结合或物理吸附的方法,原因是____。厌氧活性污泥为产氢菌提供了_______等营养物质。由图1可知,在厌氧活性污泥中培养,与游离的产氢菌相比,固定化的产氢菌培养后菌体浓度增加较快,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由图2可知,固定化产氢菌生产氢气的优势表现在_____________。
(3)在生产实践中,为了充分发挥固定化产氢菌重复使用的优势,除了探究固定化产氢菌发酵所需的适宜条件下,还需探究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