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湖北仙桃初三下册期末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已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表面具有多种蛋白,其中S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其吸附并侵入细胞。人体对S蛋白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可与S蛋白结合,使病毒无法吸附到人体细胞表面而阻止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可检测到病毒抗体但检测不到病毒核酸

    B.新冠病毒疫苗注射后有效的标志是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C.新冠灭活疫苗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灭活的病毒,其中含有S蛋白

    D.首次注射新冠灭活疫苗可使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要增强免疫效果需再次接种

  • 2、下列关系中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

    A.同源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之间

    B.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之间

    C.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之间

    D.不同类型细菌的基因之间

  • 3、某课题组为了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相同长度的部分茎芽,分为A、B两组,置于无菌水中分别处理1h和8h,再用含适宜浓度激素的培养基处理7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如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GA3和IAA对离体茎芽的生长表现出相互协同的作用

    B.本实验中用IAA单独处理比用GA3单独处理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弱

    C.与无菌水处理1h相比,处理8h后茎芽中内源性GA3含量下降相对较少,IAA含量下降相对较多

    D.GA3单独处理7天后A组茎芽的长度更大,与茎芽中源性IAA含量较高有关

  • 4、生根粉是一种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下列有关探究生根粉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浸泡法或者沾蘸法处理插条时处理时间不同但深度相同

    B.取某浓度生根粉溶液2.5mL加入25mL无菌水中可稀释10倍

    C.利用数学模型分析生根粉溶液浓度对生根的数目的影响

    D.正式实验与预实验相比更能体现生根粉作用的两重性

  • 5、将特定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相结合制成的“生物导弹”,能够用于杀死人类某些癌细胞,其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的原理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

    B.经①形成的杂交瘤细胞都能无限增殖并能产生所需抗体

    C.②过程需要筛选并克隆杂交瘤细胞

    D.抗体的靶向作用使③过程具有高度特异性

  • 6、某卵原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减数分裂形成的一个极体的基因型是AB,卵细胞的基因型是(       

    A.AB

    B.Ab

    C.AB或Ab

    D.AB和Ab

  • 7、草菇喜温喜湿喜半阴,可在稻草和麦秸等农作物秸秆上栽培的一种食用真菌,某果园在果树下加入一个人工栽培的草菇种群,形成果树一草菇结构的立体农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果树一草菇立体农业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

    B.果树种群下微弱的光照、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低的风速等特殊的环境条件有利于草菇的生长发育

    C.草菇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农作物秸秆作为其生长发育的碳源,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可为果树提供营养

    D.秸秆中的能量通过草菇能被人类间接利用,实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的良性循环

  • 8、下列选项中不是孟德尔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的是(  )

    A.豌豆是严格闭花授粉的植物

    B.豌豆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C.豌豆在杂交时,母本不需去雄

    D.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 9、阿糖胞苷是一种嘧啶类抗癌药物,但阿糖胞苷进入癌症患者体内后,淋巴细胞的生成明显减少。据此可推测该药物

    A.是一种不含有氮元素的有机物

    B.不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

    C.很可能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

    D.具有促进原癌基因突变的作用

  • 10、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所利用的原料是(       

    A.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B.自身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自身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D.自身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

  • 11、下图为人体产生情绪压力时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反射弧的角度看,肾上腺髓质属于效应器,由此说明肾上腺髓质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B.激素d分泌量上升能使血糖升高,且肝细胞膜上存在激素d的特异性受体,由此推断激素d能促进肝糖原的合成

    C.健康人体内激素c浓度不会持续过高,其原因是激素c的分泌受负反馈调节

    D.若激素c能抑制T细胞对淋巴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则人长期情绪压力不能缓解免疫力会有所下降。

  • 12、在生长素的发现史上,1913年丹麦植物学家波森·詹森进行了如图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结果支持达尔文的假说

    B.黑暗处理后不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

    C.若使该实验更有说服力可增加对照组

    D.温特通过分离化学物质改进了该实验

  • 13、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其在昼夜节律(生物钟)的分子机制方面的发现。人体生物钟机理如图所示,per基因的表达产物为PER蛋白,夜间PER蛋白积累到最大值后与TM蛋白结合进入细胞核影响per基因的表达,白天PER蛋白降解,从而调控其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变化周期为24h。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昼夜节律的变化只与per基因的表达有关

    B.过程①需要DNA聚合酶,过程②③体现了核孔的选择性

    C.图中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到右

    D.过程③抑制了per基因的表达,属于负反馈调节

  • 14、如图为某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可表示池塘中营养物质有限条件下某些鱼类种群的增长过程

    B.该种群的增长率不变,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该种群的数量不断增大,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D.该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主要受环境阻力的影响

  • 15、种群的数量及其变化规律是研究种群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区域内某种群数量达到的最大值即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在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大而降低

    C.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能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D.对于濒危物种,要在种群数量超过K/2之后才能砍伐或捕获利用

  • 16、生物学实验中常常遇到筛选问题,以下筛选不能够成功的是(       

    A.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筛选融合的原生质体

    B.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筛选特定的杂交瘤细胞

    C.含高浓度盐的培养基培养愈伤组织筛选耐盐突变体

    D.利用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 17、下丘脑是人脑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自稳态调节的中枢,图为人体中下丘脑控制激素分泌的三种常见的途径,下列关于激素ABCD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种激素空间结构相同

    B.激素CD都由垂体合成、释放

    C.激素BC可作用于同一靶细胞

    D.四种激素都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组成

  • 18、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定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表示随着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变化导致胚芽鞘弯曲角度α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接触琼脂块一侧的胚芽鞘细胞的分裂速度加快,导致弯曲生长

    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为Ⅰ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

    C.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大于Ⅱ时,α值越来越大,胚芽鞘生长受到抑制

    D.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为0时,胚芽鞘还能生长,可能是胚芽鞘中含有生长素

  • 19、大规模饲养草食性动物的养殖场会产生大量粪便,若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可用以粪便为食的蜣螂进行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草食性动物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次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

    B.牧草的绿色吸引草食动物和粪便气味吸引蜣螂都属化学信息传递

    C.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只有少部分能通过粪便被蜣螂摄入体内

    D.蜣螂的活动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20、“蚂蚁森林”是支付宝客户端中的一项公益活动:用户通过步行、在线缴纳水电燃气费等“低碳”生活方式获取一定的“能量值”,用以在支付宝里养一棵虚拟的树。这棵“树”长大后,蚂蚁生态伙伴们就会在现实某个地域种下一棵真正的树。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4月22日这项公益活动在荒漠化地区种植了约1 亿棵树,包括胡杨、红柳、梭梭树等,这些树种都是防风固沙的好品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蚂蚁森林”这项活动的持续开展,相应荒漠化地区将很快演替成真正的森林

    B.随着植被的改善,相应荒漠化地区以正反馈调节为基础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不断增强

    C.“低碳”生活能减少碳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但不利于碳循环平衡

    D.胡杨、红柳、梭梭树等具有防风固沙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21、如图是基因型为Rr且染色体正常的果蝇体内的一个细胞增殖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B.图示细胞发生的变异可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从而使后代出现三倍体

    C.图示细胞中染色体暂时加倍,而染色体组并没有随之加倍

    D.若图中1号染色体上有R基因,则A极的基因组成可能是RR或Rr

  • 22、为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奉节无籽柑橘,研究者设计如下流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需在低渗环境中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

    B.可用离心操作实现②,再生细胞壁是其成功的标志

    C.过程③需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调控下进行

    D.三倍体植株因减数分裂异常可产生无籽柑橘

  • 23、下列关于成年人神经细胞各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树突增大了神经细胞膜面积,利于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

    B.突触小体兴奋时可能释放肾上腺素

    C.细胞体是染色质中DNA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

    D.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是多种化学反应进行的场所

  • 24、让人们谈虎色变的艾滋病是由一种逆转录病毒,即HIV引起的,HIV存在于患者 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中,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患者丧失免疫功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艾滋病的传染性极强

    B.生活中与患者握手易感染HIV

    C.HIV能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形成DNA

    D.补牙时,可因使用了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而未消毒的器械而感染HIV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而揭示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是建立于19世纪的__________

    (2)蓝藻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和__________可以使其进行光合作用。

    (3)吃熟鸡蛋容易消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从而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4)__________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5)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6)在人体内参与抗体形成的相关具膜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

  • 26、20164月世界上首例“三亲婴儿”在墨西哥诞生,三亲婴儿的培育技术路线示意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捐献者在取卵前通常需要注射促性腺激素,以达到_____目的。过程③是_____受精。

    2)受精卵培养到______阶段才可进行胚胎移植。暂不移入的早期胚胎可使_____方法保存。

    3)若对“三亲婴儿”的性别进行设计,必需在_____前需要进行性别鉴定,目前最有效最准确的方法是SRY- PCR 法,操作的基本程序是:从被检测的囊胚中取出几个______细胞,提取DNA进行扩增,用位于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即SRY基因)制成的探针进行检测,若未出现杂交链,则胚胎性别为_____

    4)三亲婴儿的染色体来自于_____

  • 27、少数品系白花三叶草的叶片细胞含氢氰酸(一种有毒的物质)。叶片细胞含有氢氰酸与不含氢氰酸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如图所示,叶片细胞中的氢氰酸是由其前体物质经产氰糖苷酶和氰酸酶的催化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等位基因D、d和H、h分别位于两对____________上,其遗传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将基因型为DDhh和ddHH的两个不含氢氰酸的品种进行杂交,F1代个体叶片细胞____________(填“含”或“不含”)氢氰酸。F1代自交产生的F2代中,叶片细胞含氢氰酸个体与不含氢氰酸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其中含氢氰酸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

    (3)根据图所示的产氰化学反应,基因H通过控制____________酶的合成,进而控制叶片细胞中氢氰酸的生成。

    (4)研究发现,向不含氢氰酸的三叶草叶片提取液中添加中间产物A和氰酸酶,可在提取液中检测到氢氰酸;若在(2)中F2代不产氢氰酸三叶草的叶片提取物中只加入中间产物A,能检测出氢氰酸的三叶草基因型为____________,这些三叶草在F2代不产氢氰酸的三叶草中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

  • 28、1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其中a~d代表生理过程,①~④代表物质。图2表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的该植物净光合速率(以O2释放量为测定指标)变化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过程a进行的场所是______,过程a为过程b提供______

    2)图1中,物质③是_____,物质①进入液泡的运输方式是_____

    3)图2bc段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

    4)在图2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经测定,晴天遮光条件下该植物的CO2平均释放速率为0.8umol/m2·s),则a点时该植物02生成速率约为______umol/m2s

    5)在实验过程中,给该植物浇灌H2180,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0)。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_______(用图1中的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

  • 29、泥鳅肉质细嫩,肉味鲜美,素有“水中人参”之称。某实验小组探究了温度对泥鳅肠道内各种消化酶的活力(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效率)的影响,以指导泥鳅的培养温度和投放的饲料类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酶的作用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酶的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2)上述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酸碱度和温度角度考虑,实验过程中提取的消化酶可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保存。

    (3)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知,饲养泥鳅时用来提高其产量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4)泥鳅生活的环境经常遭受重金属镉的污染,重金属镉会降低泥鳅体内各种消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泥鳅的生长繁殖。请你以淀粉酶为例,设计实验来验证Cd2会使淀粉酶的活性降低。

    实验材料:淀粉、泥鳅体内提取的淀粉酶溶液、含Cd2的溶液、碘液、清水。

    实验步骤:

    ①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从泥鳅体内提取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往A试管中加入________,B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做对照),处理一段时间。

    ②再往A、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一段时间后向两支试管中滴加等量的碘液。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图1为肠道细胞吸收葡萄糖的示意图。肠黏膜上皮细胞上的Na/K­ATP酶维持着Na的电化学梯度,从而驱动葡萄糖载体蛋白同向运输葡萄糖。图2为神经细胞膜上的Na通道受体与相应的信号分子结合后,离子通道由关闭状态转入开放状态,产生一种电效应。请分析作答。

    (1)图1细胞吸水膨胀时,[a]________的厚度变小,这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

    (2)图1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的信号分子可能是________,N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

    (4)图2体现出的细胞膜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功能上看,细胞膜是一层________膜,这一特性主要与膜上的________有关。

  • 31、图A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图B为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A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有__________个营养级。

    (2)蜘蛛与灰喜鹊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3)图A中组成该生态系统的成分,除图中所示部分外,还有非生物成分和___

    (4)图A中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

    (5)图B中碳在无机环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循环称作碳循环。

  • 32、近年来,由于进入TM湖的污水增多,该湿地水体的重金属污染加剧。研究人员发现可通过定期收割、处理湖中沉水植物的地上部分,修复镉等重金属对水体的污染。

    1)此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破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芦苇种群所具有的特征有:______(请填写以下序号)。

    死亡率优势种年龄结构性别比例集群分布水平镶嵌分布鸟类栖息场所垂直分层现象

    2)沉水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其根部能从底泥和水中吸收镉等重金属离子,净化水体,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3)研究者从TM湖取底泥、水,用来培养本地沉水植物黑藻和菹草。测定两种植物的生长率和不同部位的镉富集系数和镉迁移系数(指由根系向地上部分的迁移能力),结果如图和表。

    沉水

    植物

    镉富集系数

    镉迁移系数

    地上部分

    根部

    黑藻

    0.33

    0.41

    0.79

    菹草

    0.21

    1.01

    0.21

     

    综合分析以上结果,研究者认为黑藻是更适合修复镉污染水体的物种,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4)富集镉的沉水植物必须及时收割并作无害化处理,一是因为镉等重金属能够通过______逐级积累和浓缩,在高营养级生物体内富集。二是因为通过______,可使镉等重金属又回到水体而造成对水体的二次污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