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9年1月,中国领导人访问美国,中美两国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这表明( )。
A. 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中美已经正式建交
C.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 美国丧失了霸主地位
2、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3、美国内战中鼓舞黑人士兵踊跃参加北方联邦军队,从而扭转了战局的文件最有可能是( )
A.《独立宣言》
B.美国1787年宪法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它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彻底结束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长期控制和奴役,使劳动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文中的“它”指
A.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5、武汉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武昌有一条路被命名为“首义路”,这是为了纪念( )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同盟会成立 D. 中华民国成立
6、我国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它们的成立得益于我国实行了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改革开放政策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7、国家博物馆收藏着一面五星红旗,它是毛主席升起的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它的第一次升起标志着中国(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③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8、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村民自治制度
9、2016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体现了长征
A.使得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C.实现了党工作重心转移
D.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10、下列著作中主要阐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是
A. 《毛泽东选集》
B. 《周恩来选集》
C. 《刘少奇选集》
D. 《邓小平选集》
11、1957年,郭沫若在《人民日报》评论:“一条铁带栓上了长江的腰,在今天竟提前两年完成了。有位诗人把它比成洞箫,我觉得比得过于纤巧。”“它”指的是
A.南京长江大桥
B.武汉长江大桥
C.重庆长江大桥
D.长江三峡大坝
12、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
A. 茅盾
B. 鲁迅
C. 莫言
D. 老舍
13、1669年创办的北京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老字号。新中国成立初期,掌门人乐氏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承包责任制
B.私有化
C.公私合营
D.中外合资
14、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
A.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拨乱反正
C.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
D.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
15、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面对“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C.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强国
D.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16、在我国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中,第二步开放的是
A.沿海经济开放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特区
D.内地
17、国家一五计划中,着重发展的行业是
A.交通运输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农业
18、古代东西方交流,既有暴力冲撞,也有和平往来。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返回后把在中国的见闻口述书《马可·波罗游记》。下列对该书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第一部向西方介绍中国的著作
B.丰富了当时人们的地理知识
C.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有重大影响
D.不利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19、下图是张伟同学做的历史笔记,依据笔记内容判断该笔记记录的是哪次会议的内容?
时间:1945年4月 内容: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0、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某个文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利机关。”该“文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21、1956年,________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___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________制度的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________建设奠定了基础。
23、_______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24、开国大典:概况: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____成立,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标志着____成立。
25、“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_”;“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 他是“______”。
26、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1)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_____而团结奋斗。
(2)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_____,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7、强军保障:强调军队_____________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8、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_________的地方实行______________,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29、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________”。
30、1980年中央兴办了4个经济特区,其中被称为对外开放 “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1990年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31、 一个国家的外交成就是这个国家国际地位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回顾中国外交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坚持的外交原则是什么?
②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会议是哪次?
③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
④21世纪初,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就。(举出2个即可)
⑤从新中国外交发展历程看,你认为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32、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道路决定命运,实现中国梦要继续走好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第一次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是在哪次会议?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习近平在大会报告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什么内容?
(2)精神凝聚力量,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抗战时期的空前危难激发全民族的爱国力量,人民群众积极为抗日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请列举重庆人民在后勤保障方面为抗战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
(3)力量汇集智慧,凝聚中国力量就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党和国家确立了什么基本制度来解决民族问题?这一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什么精神?
33、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据此探究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哪一年在哪次会议上颁布了第一部分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请举二例史实说明。
(3)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规定的总方针是什么?这一规定有什么意义?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民主与法治的认识。
3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二 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演讲
材料三 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谈到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从什么会议后拉开序幕?
(2)请你就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情况,举例证明材料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的观点?
(3)材料三中在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三个阶段,中国开始改变世界的重大发展战略布局有哪些?请说出两个重大发展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