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射箭 宝箭
B.芒果 连忙
C.墨汁 默写
D.葫芦 胡说
2、下面的名言警句与出处及作者对应错误的是( )
A.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
B.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C.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孟子》
D.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苏轼
3、“小溪泛尽却山行”中的“却”意思是( )
A.再,又
B.后退
C.表示转折
D.退却
4、“小圆晕”的“晕”读音是:( )
A.yūn B.yùn
5、看拼音,写词语
jī hán jiāo pò | yā què wū shēng | shòu yì wú qióng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xǐ chū wàng wài | wú yǐng wú zōng | qīng xī kě biàn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6、多音字组词。
教jiāo(__________) jiào(__________)
调diào(__________) tiáo(__________)
弹tán(__________) dàn(__________)
和 huò (__________) hé (__________) huó(__________) hè(____________)
差 chā (__________) chà(__________) chāi(__________) cī(____________)
7、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栽——( ) 久远——( )
称赞——( ) 考虑——( )
决心——( ) 沮丧——( )
8、看拼音,写字词。
民zú( ) 大chén( ) tōu tōu( ) 头hūn( )眼花
xī miè( ) pài( )人国jūn( ) zhì( )国安bāng( )
huāng( )山野岭 láng( )吞虎yàn( )
9、阅读短文,完成文后题目。
淘气的鞋(节选)
你晚上穿着鞋睡觉吗?当然不,你把鞋子脱下来,放在椅子下面或者床下面。大人们也都是这样做的。那么,你想想看,在这又长又黑的夜晚,会有多少万双鞋子站在椅子下或者床下,而它们的主人却躺在床上蒙头大睡啊!
鞋子也睡觉吗?不,鞋子永远都不会疲倦。不信,你听:
有一天晚上,我爸爸左脚的鞋对右脚的鞋说:“我对跟着爸爸到处走烦透了。一天到晚他想到哪儿,我就得跟到哪儿——从这儿到那儿,从楼上到楼下,从屋里到屋外……唉!这回我要自己走,我要自己决定走哪条道。”
“我跟你一起去。”右脚的鞋连忙说。
它们从敞开的窗户爬了出去,来到漆黑的街上。邻居家夫妇的鞋听到动静,也走了出来。它们的邻居的鞋也跟了出来,邻居的邻居的鞋也加入进来,所有的鞋都聚集在了街上。
队伍很快扩大到足以举行游行的地步。高跟鞋、大皮鞋、胶鞋……鞋,越来越多……旧的、新的、锃亮的、磨破的、棕色的、黑色的、大的、小的……它们走啊,跑啊,跳啊,统统一反常态,因为这是自由大游行,它们的主人都还在床上歇着呢!
左右找对儿 有谁在叫 用鞋带相互拴好
可是,奶奶的左脚鞋找不到右脚鞋,没有鞋带的鞋更没办法相互拴到一块儿。
你在哪儿 你在哪儿 询问声在黑暗中回响
“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回答声从周围响起。
到底谁和谁是一对?左脚的找右脚的,右脚的找左脚的,街上一片大乱。
“别找了!”有只鞋大喊,“从现在起,每只鞋各自独立,我们用不着配对了”队伍又向前走去。单只的左脚鞋旁边走着没配对的右脚鞋。高贵的锃亮的皮鞋争先恐后地踏过水洼,而那些又破又脏的旧鞋则踮起鞋尖儿,小心翼翼地绕开泥地。老人的鞋 ,孩子的鞋却 。这些鞋这会儿终于成为自己的主人了。这段时间真是太好,太棒了,太来劲了!
【1】发挥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2】给画“ ”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你觉得文中的鞋子们有怎样的心情?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特别喜爱野菊花。记得小时候住在外婆家,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只见满山坡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黄色的花朵,好看极了。野菊花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常以为它们是一棵棵小草。可到了秋天,一旦开花,它们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它们没有迷人的芬芳,更没有富丽华贵的姿色。但它们的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有很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腿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顿时觉得清清凉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有消炎止血的功能。新中国成立前穷人家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外伤,可管用了。外婆又说,野菊花还是一种中药,能清热败火,治感冒。我没有想到野菊花居然这么有用。
我回北方上学之前,一下子摘了不少野菊花带回家。妈妈教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喝。我喝过红枣茶、绿茶,可从来没喝过野菊花茶。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沁人的清香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野菊花土生土长,无所需求,却默默地无私地向人们奉献。它们平凡、朴素,却又那么顽强。人不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认真读短文,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写出它们的近义词。
喜爱——________ 盛开——________ 顽强——________
【3】抄写文中的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知道野菊花有哪些用途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们需要学习野菊花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痴迷。
一天傍晚,爸爸妈妈忙完农活正要回家,发现法布尔不见了,急得在田野上边意过呼喊儿子。“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妈妈一看,儿子手里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叫他去放鸭子。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趴在岸边,痴迷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有一次,法布尔正在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忽然,一只小甲虫从他眼前掠过,他便用小手捉住它。这只闪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法有尔把它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这一天,他还捡了好多贝亮和彩石,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的。
夕阳西下,法布尔赶着鸭子,满载而归。一回到家,父亲就怒气冲冲地责骂他:“叫你放鸭子,你只顾着玩,快扔了这些没用的玩意儿!”母亲也责备道:“捡石子干什么?撑破了裤兜!老是捉虫子,你的小手不中毒才怪呢!”
父母的责骂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以后每次放鸭子,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特意做了两个鼓鼓的衣袋,那就是他塞满昆虫的衣袋。
【1】写出下面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满载而归:___________
(2)兴致勃勃: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1)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以后每次放鸭子,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没用的玩意儿”实际指的是____;加点的词语写出了法布尔________。
(3)文中____次用“痴迷”这个词语,_____ 处写法布尔的口袋“鼓鼓的”,
这样写表现了法布尔_________。
【3】读第七段,根据人物的特点,给本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前文的横线上。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黄山奇松(节选)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果然 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居然 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_______,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__________,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仲出长长的“手臂”,________________。
【1】用“ ”画出选文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2】把下列三句话还原到选文横线处。(填序号)( )
A. 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B. 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
C. 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
【3】选文主要描写了“ ”“ ”“ ”三大名松,其中写得最详细的是 ,它成为黄山奇松的 ,也是整个黄山的 。
13、课外阅读。
蚂蚁的趣闻
蚂蚁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liǎo le),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bēn bèn)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同心协力地把食物拖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那对触(chǔ chù)角。它们用触角互相撞碰来传递信号。如果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摆动得(de dé)特别猛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景物辨别方向。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就根据气味确定路线。
【1】用“/”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经常——______ 特别——________
反义词:经常——_______ 特别——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设问句。
【4】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_____”出。
【5】短文分别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来写了蚂蚁的趣闻。
【6】蚂蚁是如何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又是靠什么认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一只小鸟》片段,回答问题。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它的声音里充满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
【1】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觅食——( ) 充满——( )
赞美——( ) 好像——( )
【2】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也会来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小鸟的“新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树下有许多孩子,孩子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孩子们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孩子们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会飞的蒲公英
初夏的一天,我和妈妈来到小木屋后面的山坡上,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映山红、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花……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一会儿,妈妈轻轻地挽着我走进山坡的另一(侧 则),那里开满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真奇妙!”我赞叹着说,“我也要去!”
妈妈的话在我幼(稚 难)的心灵里(流 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晚上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飞呀,飞呀……
【1】在文中的□内加上恰当的标点。
【2】用“√”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
【3】文中写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
这么多颜色,用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___________可以概括。
【4】根据上面的文章填空。
广阔的______圆圆的______
【5】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朵花,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训练营。
(1)我把头发烫起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叶听得入了神。小美听得入了神。(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么长的头发,洗起来不是很麻烦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头发在水里轻轻地荡来荡去,好像海带一样。(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泡沫做成的冰激凌唯一遗憾的是不甜。(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综合实践。
三(1)班组织了一次小小辩论赛,辩论的主题是“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是否应该有奖金”,下面是正反双方的观点,请说一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正方: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应该有奖金。
反方: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不应该有奖金。
我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我们既要敢于表明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也要尊重别人不同的想法。
19、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赵琳娜出席了市比赛英语演讲,获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兴奋地高兴地向她祝贺,老师夸奖她说:“你真是太棒啦?我为你感到骄傲!”
20、修改病句。
1.我趴在窗台上,看着宽阔的星空,穿越宽阔的宇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我很快完成了语文、数学和各科学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寻物启事。
7月10日下午放学时,三年级(1)班的李明同学不小心在学校图书馆丢失了一把蓝色的雨伞。请你替他写一则寻物启事。
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