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铜仁2025-2026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环保新视野。

    水土流失,不容忽视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区,60万平方公里面积中,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可以说黄土高原是世界水土流失之最。每年从黄土高原输入黄河三门峡以下的泥沙达16亿吨,其中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造成黄河下游河床每年淤高十厘米。目前下游河床高出地面3—10米,最高达12米,成为有名的地上悬河。每年虽耗费大量财力和人力加高河堤,但河堤越加越险,后患无穷。

    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发洪水最多的一条河,下列历史人物中没有治理过黄河的是(   )

    A.汲仁 B.郭昌 C.王景 D.苏轼

  • 2、正确填写”“”“。(8分)

    灿烂(   )阳光   烧(   )发黑   精心(   )喂养   跑(   )飞快

    慢慢(   )上升   暗淡(   )灯光  看(   )津津有味 轻轻(   )吹熄

     

  • 3、小明在预习《恐龙》一课时,对神秘这个词不理解,可以先在词典里查到哪个字?(  

    A.  B.

  • 4、下列加点的多音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lěi)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B.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朝(xiān)半岛和日本。

    C.快看,对面来了一(shèng)轿子。

二、填空题 (共3题,共 15分)
  • 5、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相应词语,写在括号里。

    1)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  

    2)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3)帮助增加声势。  

    4)不把不愉快的事记在心里;不在意。(  

     

  • 6、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兴趣   )的鱼虾   )的好奇心

      )的声音   )的世界   )的昆虫

      )地观察   )地吼着   )地拾起来

  • 7、辨字组词。

    ______   勺______   颈______   代______

    ______   匀______   须______   伐______

三、书写 (共1题,共 5分)
  • 8、看拼音,写词语。

    líng lì kuàng liàng bō guān lín lín héng lüè

    dàng yàng pí juàn xián sǎn xiān xì xiū qì

四、现代文阅读 (共7题,共 35分)
  • 9、课外阅读

    蚂蚁与西瓜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有四只小蚂蚁发现了半个西瓜,西瓜的瓜瓤(   ),瓜子儿(   ),西瓜皮(   ),看起来很新鲜。蚂蚁们又热又渴,他们高兴得都跳了起来。他们爬上去吃了起来。有一只蚂蚁太渴了,就像钻地机一样钻到西瓜里啊呜,啊呜地吃了起来。还有一只蚂蚁站起来说:“真好吃,我们把它搬回家吃吧!”大家连连点头。

    他们推啊推啊,推不动,一只蚂蚁只好跨着大步跑回去叫大家一块儿来推西瓜。大家都来推西瓜了,但是还是推不动。小蚂蚁们又拿来一根长长的树枝,想把西瓜撬起来,但是树枝都被压弯了,西瓜还在地上纹丝不动。

    这时有一只在蚂蚁里面自称聪明蚂蚁的小蚂蚁给蚁后说:“咱们可以把西瓜一小块儿一小块儿地咬下来,然后让力气大的蚂蚁搬回去。蚁后点了点头。说干就干,有些蚂蚁爬到西瓜上把西瓜一小块儿一小块儿地咬下来,然后由力气大的蚂蚁搬回去。最后他们把所有的西瓜块儿都搬回去了,他们再也不用发愁没有食物吃了。

    1把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括号里。

    黑黑的 红红的 绿绿的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并试着复述这个故事。

    四只小蚂蚁 西瓜一只蚂蚁提出把西瓜   大家一块儿

    失败了大家一块儿   ,也失败了→“   提出办法,成功了。

    4蚂蚁是怎样把西瓜搬回家的?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5判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下面正确说法后的括号里打“V”。

    (1)只要有力气,就可以搬动西瓜,不需要别人帮忙。(   )

    (2)只要大家都来动手就能把西瓜搬回去。(   )

    (3)做任何事只有动脑筋,才能把事情办好。(   )

  • 10、海豚救人之谜(节选)

    几年前,在爪哇海上空,一架印度尼西亚航空公司的直升机失事。在直升机开始坠落的瞬间,驾驶员带着橡皮小艇跳伞成功,安全降落到海面上。但是,这儿远离陆地,海水中又常有鲨鱼出现,驾驶员很难安全地把小艇划到岸边。正当驾驶员灰心丧气的时候,小艇边出现了几条海豚,它们用头用力地抵住小艇,推着小艇前进。不一会儿,又游来好几条海豚,它们一起推着小艇,小艇前进的速度更快了。驾驶员知道,海豚推的方向,正是海岸的方向。由于得到海豚的帮助,他也鼓足勇气用力划桨。连续八个昼夜,海豚轮流推着小艇前进,最后终于把驾驶员送到岸边。驾驶员得救了,海豚救人的行为在当地一时传为美谈。

    海豚为什么会救人呢?动物学家发现,海豚属于高级海洋哺乳动物,它有发达的大脑,具备很强的学习模仿能力。海豚又生活在靠近海岸的浅海区,它们跟随着船只游入港口,对人类比较熟悉。因此,海豚不仅不怕人,还能和人类建立友谊。

    因为海豚拥有“同情之心”,对人类又有感情,所以当它们看到人类朋友在大海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便会自告奋勇地助一臂之力。

    1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告奋勇”的意思,并试着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驾驶员跳伞成功之后,面临什么样的危险?用“____”画出相关句子。

    3海豚是如何救助驾驶员的呢?用“~~~”画出相关语句。

    4“连续八个昼夜”突出时间_________________,更能表现出整个过程的不容易。海豚“连续八个昼夜”推小艇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

    5海豚为什么能够在人们发生危险的时候施救呢?用“  ”画出相关语句。

  • 11、课外阅读。

    娘不爱吃,你吃

    回家,母亲照旧做了我最爱吃的面,诱人的香气从泛亮的油花上飘腾开去。忍不住!一端上桌便伸长筷子,吸溜吸溜地一阵狂吃。母亲乐得合不拢嘴:“瞧,还是那猴样儿!”我嘴里塞满,含糊回应:“嗯,还是那个味儿!”

    忽地,筷子挑到了碗底的荷包蛋,两个。趁母亲忙,偷偷挑了母亲的碗,没有。心里不由得酸楚,虽然鸡蛋已不再稀罕,可母亲照样视为佳肴,专门留给我这老儿子。小时候,每当我夹着嫩黄的鸡蛋给母亲时,她都会怜惜地说:“娘不爱吃,你吃。瞅着我吃完,微笑着拍拍我的头。”

    而今,母亲年近七旬,我已为人父,可爱我的方式依然朴素、无言。望着荷包蛋,我喉头一紧,张不开嘴,低头夹到了母亲碗里。母亲还是那句:“娘不爱吃,你吃。”我不敢看她的脸,边挑面边说:“天天吃鸡蛋,我不爱吃,你吃。”母亲顿了一下:“我儿生活好了,娘吃,娘吃。”我用眼角余光瞄着母亲一口口吃完,如是在咀嚼岁月的甘苦和幸福,我不禁泪满眼眶。

    那顿饭,我吃得很认真。每遇母亲特意准备的菜,我便有意地少吃,多剩些留给他俩。我知道,父母勤俭惯了,只有我回家才会准备得如此丰盛。父母指着满桌的剩菜,嗔怪:“就吃那么一点哪行,再吃点!”我笑答:吃饱了,都吃撑了。既而顽皮地拍拍肚子,父母乐了:“这又得让我们吃好几顿。”我暗自偷乐:当年你们也是这么“骗”我多吃的嘛!

    父母渐老,已然羸弱,似乎对我更多了几分依恋、依赖。让我感觉,应该多爱他们一些,一如当年他们爱我一样。

    1根据意思写文中词语。

    暗暗地偷着快乐。______

    美好的饭菜。______

    年纪靠近七十岁了。______

    2画线句子是母亲的____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用眼角余光瞄着母亲一口口吃完,如是在咀嚼岁月的甘苦和幸福,我不禁泪满眼眶”中“泪眼满眶”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娘不爱吃,你吃”在文中出现多次,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写出两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生命的起始:卵

    ①卵,是成熟的雌(cí)性生殖细胞。

    ②卵子和精子受精(结合)成功后,就变成受精卵,形成新的个体。而我们平时吃的鸡蛋、鸭蛋、鹅蛋是较大的动物卵,但是这些卵不能直接归为受精卵。因为使这些鸡蛋发育成个体的,不是卵黄,而是胚(pēi)盘,一个胚盘相当于一个受精卵。

    ③其实不同的动物产出的卵大小差异是很大的。比如蚯蚓、寄生虫的卵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鱼卵、蛙卵也很小,不过用肉眼能辨认;而鸵鸟的卵却很大,它可是蛋中的“巨无霸”。

    ④卵,大多呈圆球状或椭(tuǒ)球状。仔细看,你还能发现它们外形上的细微差距。看,那叶片上的黄色蛾卵好似一颗颗黄豆在晒太阳,多惬(qiè)意;瞧那开蝶卵像一只倒扣的小碗,平铺在叶片上;蟾蜍产的卵数量极多,像一粒粒黑色的芝麻,整齐地排成两行,装进线状长带里……

    ⑤不同的卵有不同的颜色,其实同一种卵也会经历很多种色变过程。大多数昆虫的卵初产时呈灰白或淡黄色,之后颜色会逐渐加深,呈灰黄、灰褐、暗褐、绿色、红色等。通过观察卵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大致判断卵的生长阶段。

    ⑥动物的产卵方式也各有不同。有的单产,有的块产;有的将卵产地寄主表面,有的产在隐蔽场所或寄主组织内;有的卵粒或卵块是裸露的,有的附在虫毛、卵囊(náng)、卵室等包被物里……

    ⑦其实,卵和其他造化物一样,精致而奇妙。如果把镜头拉近——路边的草叶、树干、石头、泥土、溪流……卵无处不在。

    ⑧生命无时无刻不在蕴育着希望。当然,迎接它们的还有无穷的挑战。

    【1】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1)联系上下文,“巨无霸”的意思是_________

    (2)查字典(见上图),“裸露”的意思是:__________

    【2】读文章②——⑥自然段,作者分别介绍了卵的哪些方面?填一填。

    【3】给下面正确的说法画上“√”。

    (1)卵,是成熟的雄性生殖细胞。   

    (2)我们平时吃的鸡蛋、鸭蛋、鹅蛋是较大的动物卵,它们都是受精卵。   

    (3)通过观察卵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大致判断卵的生长阶段。   

    (4)平时,我们很难在路边的草叶、石头、泥土、溪流等处看到卵。   

    【4】对于第④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作者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描写了黄色蛾卵,_______和蟾蜍的卵外形上的_______,非常具体形象。你还看过哪些动物的卵是怎样的?请运用比喻的手法仿写一句:________

  • 13、写景类文章阅读。

    乡间绿阴

    乡间,是树的天地。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梧桐枝连着枝,叶盖着叶,像绿色的长廊。小河两岸,是成hánɡ  xínɡ)的垂柳。柳条儿细细的,柳叶儿绿绿的。山坡上,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拔 拨),枝繁叶茂。农家小院的前后种植着果树:有梅子、桃树、李树、杏树……春(未 末)夏初,各种果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一座座农家小院就掩(映 印)在浓浓的绿阴之中。

    1把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音节或汉字用“\”划去。

    2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填空。

    短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作者依次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进行具体描写,突出了“_____________这一地方特色,表达了作者对乡间的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理解。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几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1】联系上下文填空或选择正确答案画“√”。

    “窃窃私语”一般指人私下里小声说话,在片段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比喻 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读来亲切。

    【2】请用“ ”画出片段中的一个或两个关键句,再借助关键句用自己的话概括片段的大意。

    【3】作者围绕本段的主要意思既写了海底有(极少 各种)声音,还写了动物们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发出(不同相同)的声音。(选择正确答案画“√”)

  • 15、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陶罐和铁罐(节选)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1】根据意思从文段中找出词语。

    (1)彼此相处融洽、友好。 __________

    (2)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__________

    【2】从短文中,可以看出铁罐的特点是________,陶罐的特点是________

    【3】短文在表现陶罐和铁罐的特点时运用了(   )描写方法。

    A.动作

    B.语言

    C.心理

    D.外貌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3题,共 15分)
  • 16、句子创作乐园。

    (1)方帽子  为什么  戴 圆圆的头  呢  (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仿

    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快亮了,小胖驴在驴圈里安安稳稳地吃着千草。(用带点的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衙役们把枣核塞进钱褡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做错了事,心里很繁重。(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读完下面一则新闻,谈谈你对人和动物应如何相处的看法。

    据报道,昆明圆通山动物园内,一名6岁女孩看完老虎表演后,与老虎合影,被兽性大发的老虎咬伤,经抢救无效后身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趴在窗台上,看着浩瀚的星空。(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那一瞬间,决定把我知道的告诉大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

    在宇宙的那一边___加法是这样的___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等于一片白茫茫___那时___无数的孩子会从家里冲出来___打雪仗___堆雪人___滑雪___

六、修改病句 (共2题,共 10分)
  • 19、修改病句

    (1)昨天早晨,在学校里碰到了小刚。

     

    (2)我的写字台上一只小泥猴。

     

  • 20、修改病句。

    1.一天,两天,三天,十天过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超市里有毛巾,肥皂,火柴及许多日用小商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宁说:“明天秋游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天秋游啰!”明明大声叫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去拿桌上的书。”叔叔继续说道:“翻到72页,读一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1、写一写你做过的一项小实验,按照先后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还可以写一写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的有趣发现等,注意用词准确,把句子写通顺,题目自拟。

    2、你最熟悉的是哪种花草树木?你仔细观察过它的生长情况吗?它的根、茎、花等有什么特点?请你以一种植物为内容,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书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