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后两句是( )
A.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河水污染之所以得到了治理,是因为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这句话中“根本”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来;从来
B.从头到尾,始终,全然
C.主要的;重要的
D.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3、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聪明伶俐 技拆花落 远道而来 好意难确
B. 人声鼎沸 不动声色 安然长逝 气喘吁吁
C. 愁眉不展 垂廷欲滴 满目疱痍 栩栩如生
D. 狼狈不堪 相衣相随 大公无私 挺身而出
4、写出这段话中藏着的成语。并再写几个意思一样的成语
①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________
②你能再写出几个表示人多的成语吗?________
③再写两个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________
5、按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4%)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 )。(《桂林山水》)这段话是将看到的与 结合起来写具体的。
6、清朝末年女革命家秋瑾也是女中豪杰,她在《对酒》诗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贯注 (______)钉(______)铁 气壮(______)(______)
(______)高(______)下 (______)首(______)胸 (______)天(______)地
8、把下列格言补充完整。
1.君子一言,__________________。
2.八仙过海,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____。
4.逆水行舟,__________________。
5.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_。
6.有心栽花花不开,__________________。
7.若要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到了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联系上下文,解释“粉身碎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选段中找出描写班长动作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选段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头像雹子一样”形容砸向敌人的石头非常____________,这体现了五壮士__________________。
【5】石头“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文中的“敌人”在中国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呢?请列举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 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 ),从半空里( )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 ),( )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 ),掀将起来。武松只一( ),( ) 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 )。武松却又( )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1】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动词。
【2】这段文字是写________的场面。“ 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是________、________, 这两个动作的作用是________。
【3】这段话主要采用了______ 描写。
①语言 ②心理 ③动作 ④景物
【4】这段话通过一系列动词, 展现了武松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
11、重点段落品析。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高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1】“屏障”的意思是_________,在这里,“屏障”是指 ________。
【2】“养尊处优”的意思是_____。联系文段,中指养尊处优,体现在________。
【3】文中说中指“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的手法,以精妙之笔勾勒出中指___________的姿态和________的特点。
12、阅读加油站
她们两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起来了。她们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天堂里去了。
火柴熄灭了,四周一片漆黑,小姑娘幸福地闭上了眼睛。
圣诞早晨,雪停了,风小了,太阳升起来了,照得大地金灿灿的。大人们来到街上,互相祝贺着圣诞快乐。小孩们穿着新衣,愉快地打着雪仗。
这时,人们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冻死在墙角,她脸上放着光彩,嘴边露着微笑。在她周围撒满一地的火柴梗,小手中还捏着一根火柴。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寒冷一 光明一 快乐一 幸福一
2.照样子,写词语。
金灿灿:
各种各样:
3.联系上下文,注意划线的部分,理解下列句子。
(1)她们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天堂里去了。
(2)这时,人们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冻死在墙角,她脸上放着光彩,嘴边露着微笑。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以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 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你……”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1】用“ ”画出写母亲表情的句子。
【2】按要求改写句子,意思不变。
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
【3】母亲每一次开完家长会都对儿子说“假话”,说说母亲这样做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
【4】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
【5】仔细读读最后一句话,联系全文想想:妈妈悲喜交加,她“悲”的是:__________“喜”的是: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
14、《草船借箭》选段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来商议军事。他对诸葛亮说:“我们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枝。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枝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营里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执行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几杯酒就走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照办 推却
2.联系上下文,判断句子的意思,对的打“√”,错的打“×”。
周瑜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 )
周瑜问:“10天造得好吗?”这句看出周瑜并不想为难诸葛亮。( )
3.填空。
周瑜很高兴,他高兴的原因是
从画横线的句子中,我们不难可以看出诸葛亮
4.“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出自罗贯中笔下的《 》。我不读过其中的许多故事。比如“ ”。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神秘的池塘
当我面对池塘,凝视着它的时候,我可从来都不觉得厌倦。在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
在充满泥泞的池边,随处可见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暖和的池水中嬉戏着,追逐着;有着红色肚皮的蝾螈也把它的宽尾巴像舵一样地摇摆着,并缓缓地前进;在那芦苇草丛中,我们还可以找到一群群石蚕的幼虫,它们各自将身体隐藏在枯枝中。
在池塘的深处,水甲虫在活泼地跳跃着,它的前翅的尖端带着一个气泡,这个气泡是帮助它呼吸用的。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佩戴在一个威武的大将军胸前的一块闪着银光的胸甲。在水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堆闪着亮光的“蚌蛛”在打着转,欢快地扭动着,不对,那不是“蚌珠”,其实那是豉虫们在开舞会呢!
在池塘的底下,_______着许多沉静又稳重的贝壳动物。有时候,小小的田螺们会_______着池底轻轻地、缓缓地_______到岸边,小心翼翼地慢慢_______开它们沉沉的盖子,_______着眼睛,好奇地展望这个美丽的水中乐园,同时又尽情地呼吸一些陆上空气。
乍一看,这是一个小小的几乎不动的池塘,可是在阳光的孕育下,它却犹如一个辽阔神秘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打动和引发着一个孩子的好奇心。
【1】选择合适的词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眨 沿 张 躺 爬
【2】选词填空。
隐藏 隐蔽
①这伙人进行赌博活动的地方比较___,一般人很难发现。
②犯罪嫌疑人已在这个洞穴里___多日。
【3】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填空。
①“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是指___。
②本文第2,3,4节中写到的“忙碌的小生命”有:池边___;池塘深处___;池塘底下___。
【4】把下列“小生命”的动作写在横线上。
蝌蚪:___
水甲虫:___
豉虫:___
【5】照样子,用“像”字写句子。
例:它(水甲虫)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佩戴在一个威武的大将军胸前的一块闪着银光的胸甲。
①公鸡的头上有红色的鸡冠,___。
②田螺钻进光滑而精致的壳里,___。
16、阅读理解
不要拧乱自己身上的“钟”
①你想节省时间有效率地学习吗?那就请你无论如何都不要拧乱自己身上的“钟”!
②“生物钟”这个谜是现代生物学中最诱人的一个课题。你倘若观察一下大自然,就能发现一切安排得多么井井有条!每天黎明,小鸟就唱起婉转的歌,随着日落,歌声又消失了;到人们上床睡觉的时候,猫儿却待不住了,猫头鹰也开始觅食;小小的蜘蛛一般在晚上织网。看来它们的身上有着极其精确的“钟”。
③人身上有没有“生物钟”呢?回答是肯定的。例如在正常的情况下,心跳和呼吸并不受人的意识支配,每分钟心跳大约七十次,呼吸大约二十次。一般情况下,人的体温在清晨最低,黄昏最高。夜晚,大脑皮层已经进入休眠状态,你如果马上上床睡觉很快便能入睡,第二天早上不用人叫,也会准时醒来。可是你如果强打精神,半夜还在灯下复习功课,就会给大脑皮层带来很大负担。长此以往,不仅会降低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拧乱了身上的“钟”,还会导致大脑皮层病理性变化,诱发神经衰弱等神经官能症。再如,吃饭也是受“生物钟”控制的。有些人以为自己身体好,早吃晚吃没关系,所以不按时吃饭。岂不知,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人身上的“生物钟”已把消化液准备好了,并对胃肠壁的细胞起到刺激作用。人如果长期不正常进食,饱一顿饿一顿,就会得胃病。
④科学家研究认为,“生物钟”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就某种意义来说,是生物体内化学和物理变化的结果。但“生物钟”究竟是怎样起作用的,至今还是一个未揭开的谜。你如果有志去揭开它,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在向科学进军的征途上,需要强健的体魄,所以,你必须注意,千万不要拧乱自己身上的“钟”。
(有删改)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复习功课时可以熬夜到很晚,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B.人们上床睡觉的时候,猫头鹰开始觅食,这是动物身上存在“生物钟”的表现。
C.不按时吃饭,人身上的“生物钟”会对胃肠壁的细胞起到刺激作用。
D.科学家认为,“生物钟”只是生物体内化学变化的结果。
【2】( )是在晚上开始觅食的。
A.小鸟
B.猫头鹰
C.蜘蛛
D.壁虎
【3】结合短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小英爸爸说:“我的身体非常好,可以不按时吃饭。”
小英爸爸的说法是________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期末考试快到了,小英复习很刻苦,每天都要复习到夜里十一二点,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劝劝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们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
母亲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会儿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母亲,尖尖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唯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绺乱发被汗水浸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他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用左手接过钱,很激动地说:“谢谢您。”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努力挣来的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您的。”他对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们家门口,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20元钱。
以后还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的那些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那人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迁到城里去住,做城市人,过好日子。
那人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房子了。”
母亲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1】“让人看了很难受”的原因是什么?( )
A.乞丐的穿着很邋遢。
B.乞丐十分懒惰,不劳动。
C.乞丐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母亲。
D.乞丐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
【2】“刁难”在文中指什么?( )
A.母亲不给乞丐20元钱。
B.母亲要乞丐用一只手搬砖。
C.母亲不要那人给她买的房子。
D.母亲让乞丐把砖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3】乞丐“怔住了”的原因是什么?( )
A.母亲的举动让他意外,使他明白一只手也能挣钱。
B.他没想到母亲会递雪白的毛巾给他擦汗。
C.他没想到母亲会在他劳动结束后给他20元钱。
D.他没想到搬那一堆砖,花了两个小时才搬完。
【4】那人为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买好了房子,是为了要感谢母亲什么?( )
A.感谢母亲给了他劳动的机会。
B.感谢母亲让他短时间赚到钱。
C.感谢母亲递条毛巾给他擦汗。
D.感谢母亲教他学会自立自强。
【5】你喜欢文中的母亲吗?请结合文本至少说三个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一座荒芜的花园
一座荒芜了的花园里,只有有毒的恶草与刺人的荆棘生长着;除了堤埠在草丛中悲鸣以外,听不见别的声音了。美丽的池水,从前淙淙地流过石桥的,现在因为没有人管理,渐渐地干了——干得见底了。
美丽的花木,从前灿烂地盛开肴的,现在因为没有人时时灌溉,也渐渐地枯萎了。就是从前夭夭飞到园里来唱夜之歌的夜莺,也因为它的好朋友玫瑰死了,好久没有飞来了。有一天,忽然有好几个人到花园里来。
他们看见这座美丽的花园现出这样的凄凉情况,几乎要痛哭了。他们坐在快要场倒的草亭中的破椅上,谈起这座花园以前的美景,个个人脸上都显出追慕惋惜的神色。
一个人叹气道:“难道我们就任它长此荒芜了吗? ”
其余的人都毅然站起来,答道:“不,决不!我们应该努力把它整理好。”
于是他们跑到池旁,坐在一块假山上,细细地讨论怎样改造这座荒芜的花园的方法。
青蛙带着对肚子的欢喜,由池岸下的石畴中跳出来听。终夜悲鸣的蜷虫率也暂时停止了它的哭声,由草丛中露出半个头来,看他们讨论。
他们悉心这样地讨论,还用粉笔在石上画了许多草图,计划将来园中的种种布置。
他们由黎明讨论到早餐过后,还没有商量好一件事。
因为他们的意见有许多不能相同。
青蛙暗想道:“为什么他们还不动手作工,只在那里滔滔不绝地讨论呢? ”
后来他们舍了将来的详细计划,转而讨论改造这座废园的入手方法。
A说:"应该先把恶草和荆棘研除掉,然后才能把花木栽下"。
B说:"不对。应该先把花木运来,然后去研除恶草及荆棘,因为……
C说:"我表同情于A君的话。恶草和荆棘如果不先
除去,佳木好花是决不能栽种的,因为…
其余的人说: "C君,你的话错了。我赞成B君的意见。因为……"
他们各举了许多理由,互相辩论肴,还引了许多例来证明他们的话,由早餐的时候一直辩论到正午,家家炊烟起了,还没有停止,甚至于因为意见不合,互相谩骂,而且扭打了。
青蛙等到不耐烦了,哭丧着脸,不高兴地,一步一步,慢腾腾地仍旧走进石样中去。
希望也渐渐减少了,它不愿意看见他们的争闸,终于把头缩回草丛中,跑到墙角下,拖长它的音调,重复悲鸣起来。
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
【1】花园的荒芜具体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花园来客面对花园的凄凉景象,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花园来客对重建美丽花园的决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结尾“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中“还是照旧”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甲骨文的发现(节选 )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他们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将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将小的龙骨丢弃了。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龙骨上的刻痕因无人知道是极有价值的殷商时期的刀刻文字,而常被村民打磨掉。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劳作——_____ 刻痕——_____
【2】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段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下列的句子。
(1)改为陈述句。
①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不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矜持不苟,舍己为公,不正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
①上课的时候,我们全班同学都在认真地听讲,只有三四个同学做小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看到了王老师亲切的笑脸和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钱财,害我性命?(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松见大虫扑来,沉着应战,抡起哨棒胡乱地向大虫打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虫大吼一声。(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这样,我怎能放心得下?(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爱美丽的天安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樱桃树和李子树都不大结果子。觉得它们并不存在。(用合适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园子留下回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2020年寒假,因为一场疫情,大家宅家的时间从未如此漫长。回想一下,这期间与家人之间发生了什么让你难忘的事情?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请把这件事写下来吧。题目自拟,文章要有真情实感,字数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