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四大名著人物有关的歇后语,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 )绣花——粗中有细 (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 )吊孝——装模作样 ( )进大观园——眼花缭乱
A.张飞 猪八戒 诸葛亮 刘姥姥
B.关羽 猪八戒 诸葛亮 刘姥姥
C.张飞 猪八戒 周瑜 刘姥姥
D.鲁肃 猪八戒 诸葛亮 刘姥姥
2、下面哪幅作品不是“颜体”书法?( )
A. B.
C.
3、下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傍:傍晚。
B.稚子:幼小的孩子。
C.玻璃:玉石。
D.陂:池岸。
4、修辞方法我知道。(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蜜蜂正在窗子外面哼哼。(______)
2.青山横北郭,绿水绕东城。(______)
3.这怎能不让人激动万分呢?(______)
4.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______)
5.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______)
6.生活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生活如酒。(______)
5、火眼金睛。
澡(_________) 惦(_________) 棉(_________)
躁(_________) 掂(_________) 绵(_________)
噪(_________) 踮(_________) 锦(_________)
6、填字成词
抑_______顿_______ 物_______人_______ 神采_______
_______涛_______浪 风流______________ 风度 _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sāo yǎng mà zha shuāi jiāo zhǎn xī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fàng sì dù jì duàn liàn hóu lo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xiōng táng nà hǎn píng zhàng lǒng zhào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8、辨字组词。
庞(_____) 幢(_____) 胁(_____) 瞩(_____)
宠(_____) 憧(_____) 协(_____) 嘱(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杆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泽,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也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扔在桌子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诚恳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该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骄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它闪了几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明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放在墙角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光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地离开人世间。
看到这情景,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出贡献。”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夸耀——( ) 奉献——( ) 自满——( )
【2】用“_____”画出能表示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
【3】用波浪线画出表现蜡烛非常谦虚的语句。
【4】结合文章给下面一句话选择正确的句意,在括号里打“√”。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这句话是说春蚕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炬烧完了泪才流干。( )
(2)这句话是说为人类作贡献要全心全意,完全彻底,毫无保留。( )
(3)这句话是说为人要像春蚕那样,到死时已将所有的东西奉献出来,像蜡炬那样燃烧完自己时才不流泪了,才感到欣慰。( )
【5】读了这篇读文,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围绕一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品读经典 书香满园”活动计划 |
|
活动目的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经典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和精髓。品读经典,传承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提高师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 |
活动要求 | 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坚持每天诵读经典,坚持写读书笔记,坚持完成每周的读书目标 |
活动内容 | 1.每天要有15分钟诵读或背诵经典。如利用晨读时间朗诵或背诵古诗文,诵读经典文学著作的精彩片段等。 |
2.各班级根据自己班的情况制订读书目标,列出每周要读的书目,可以是童话、寓言、名人故事、名家名著类书籍。 |
|
3.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由阅读书籍,写读书笔记,可摘抄佳句佳段,也可写读书心得。 |
|
4.每周由老师组织举办一次读书交流会,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共同赏析精彩片段等。 |
|
5.开展文学习作评比活动,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参加报刊、杂志等投稿 |
|
活动时间 | 周一、周三、周五晨读时间,每周二至周五下午课外活动时间 |
活动地点 | 教室、学校图书馆 |
展示形式 | 举办读书交流会;开展文学习作评比活动,展示优秀习作 |
【1】这份活动计划的主题是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等六个方面的内容,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的。
【3】学校制订这份活动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
①传承中华传统经典文化 ②提升学生的演讲水平 ③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④提高全校师生文学素养 ⑤锻炼师生团结合作以及组织活动的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①④⑤
【4】阅读并分析这份活动计划,下列与活动计划相符的一项是( )
A.学校规定学生每天必须花15分钟背诵古诗文。
B.举办读书交流会是展示读书成果的唯一形式。
C.周二和周四不需要诵读或背诵经典。
D.学生要先自由阅读经典书籍、写读书笔记,再集中交流、分享读书成果。
11、阅读专项训练。
围魏救赵
①战国时期,魏惠王派庞涓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危难关头,赵王向齐国求助,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作为赠礼。齐威王应允,派遣田忌为大将,命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解救赵国。
②很快,田忌和孙膑率领的齐国军队来到了魏国与赵国的交界之处。
③田忌提出直接带兵前往赵国的邯郸,与魏军战斗,以阻止魏国军队攻打赵国。孙膑却觉得这样做不好,他向田忌进言:“将军,生活中我们想要解开杂乱的绳子,不会用拳头去用力捶打;军事上,我们想要阻止一场战争,也不用亲身参与到搏斗之中。现在魏国精兵倾巢而出,如果我们直接去邯郸援助,必然会和魏军进行一场大战,虽然能解救邯郸的危急,却避免不了我军的重大伤亡。但若我们假装攻打魏国的都城,庞涓听到魏国有难肯定会带兵回国援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自解。我们再在中途伏击庞涓,魏军没有防备,肯定会被我们打败。”
④田忌觉得孙膑的建议非常有道理,就按照他的计策,带领军队攻打魏国的大梁。消息一传出来,庞涓果然马上停止攻打邯郸,慌忙带领魏国的精兵回国支援。孙膑提前派了一路齐军埋伏在魏军的必经之路桂陵,等魏军奔到桂陵时,齐国军队忽然发动袭击。由于长途跋涉,魏国的军队非常疲惫被齐军打得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留的部队,狼狈地退回魏国首都大梁。
⑤经此一战,齐国军队大获全胜,赵国的危难也得到了解除。
【1】仔细阅读短文,绘制齐军的路线图。
【2】认真阅读第③段,根据孙膑的思维过程填空。
从画“________”的词中可以看出,孙膑是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3】读画“﹏﹏”的部分,如果让你写一个解开杂乱的绳子的办法,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与理解。
空山鸟语
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么?我想你应该懂的。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
在早晨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聆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它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黄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那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现在仍然不知道。
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到你全身淋透后,雨过天晴,在你忧郁的心灵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中。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于何处容身?
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在众鸟默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叫呢?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
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歌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
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1】作者在短文中主要描写了哪几种鸟的鸣叫声?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鸟名 | 鸣叫声的特点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2】短文中既有动态描写,也有静态描写,请分别用“ ”和“﹏﹏﹏”各画出一句,然后写一写这样写的好处。
【3】读短文的开头和结尾,写一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句话?摘抄下来,写一写你喜欢这句话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的老师
烈日炎炎,村子里的人们都聚在大树下乘凉、谈天。
穿着一身白色连衣裙,看起来颇清秀纤细的小瑛老师走了过来,她微笑着和树下的人们打着招呼。
等小瑛老师走过,人们的话题自然地转到了她的身上。“多好的闺女呀,天天带着学生来帮我干活。”五保户王奶奶什么时候也忘不了提这件事。“是啊,人家是大学生,听说书教得才叫好呢!”① “好是好,只可惜好景不长,人家要调走了!”“什么!调走?听谁说的?”“昨天我还听孩子们谈这件事呢。我早就说过,人家是城里姑娘、大学生,②哪能吃得了咱这份苦?”“是啊,听说她爸爸还是个大局长呢,还能不给女儿找份好工作?”
“那不是小瑛老师班上的小柱子吗?叫过来问问!”“柱子,你过来,问你点事儿。”柱子答应了一声,跑过来:“什么事?”
“柱子,听说你们老师要转走了?”“嗯,”柱子低下了头,眼光黯淡了下来。“要转到哪儿?是不是回城?”“回城?才不是呢。老师说西藏比我们这儿还缺老师,她是自愿报名到那儿教书去的。”柱子的眼中有留恋,但更多的是自豪。
“啊——“大树下的人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呆住了……
(1)画线句①中的“好景”指的是 (2分) 画线句②是个 问句(2分)改成陈述句: 。(2分)
(2)第三自然段中人们议论小瑛老师的语气不想同,心情也不同,王奶奶的心理是 ,画线句①的人物心理是 。(4分)
(3)“柱子眼中有留恋,但更多的是自豪。”柱子留恋的是 ,柱子自豪的是 。(4分)
(4)“人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呆住了。”这句话可用成语 来代替。人们呆住的原因是 。(3分)
(5)小瑛老师的形象是通过人们的语言塑造出来的,这种写法叫做( )(1分)
A.语言描写 B.侧面描写
(6)人们喜欢小瑛老师是因为:(6分)
①
②
③
14、课内阅读。
摔跤(节选)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地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好像—(______) 漏洞—(______) 趁机—(______) 眼明手快—(______)
【2】小嘎子认为自己的优势和小胖墩儿的劣势各是什么?小嘎子为什么会失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为我们塑造了一个( )的小嘎子形象。
A.憨厚、诚实、争强好胜 B.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
15、品析完成练习。
“是吗?”小胖墩儿( )起来,立刻( )两步,一闪身( )了单褂儿,( )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1】根据课文,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字词。可以发现填入的这些字词都是描写 的。从这段描写中,可以体会到小胖墩儿 。他是作家徐光耀的小说《 》中的人物之一。
16、阅读
课文节选: 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在①逗他生气,。②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外套,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上那头③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④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孩子的父亲——⑤船长从船舱里走了⑥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同时喊道⑦:“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小孩子⑧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人个⑨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40四十⑩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 批注: ①用“在”,表示“逗”的行为在持续进行,而在作者的叙述过程中,那种行为已经成为过去。 ②_______________ ③“横木那头”比“横木上”更精确地指出位置是横木的一头。 ④_______________ ⑤“孩子的父亲——”纯属多余。 ⑥_______________ ⑦删去“同时”,加一道”字,语言更加精简,更突出当时事态的紧迫。 ⑧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 ⑩全文数字均用汉字表示,统一更好。 |
【1】选文中所写的猴子龇牙咧嘴的一连串恶作剧行为可用“____________”一词来概括;而船长的言行则属于____________,这种智慧源于他的逆向思维能力。
【2】这篇课文原先被多家出版社的小学课本录用,其中某个较好的版本与统编本相比,被修改了10处(带阴影的是统编本删去的,黑体字是新加的)。请对上面的②、④、⑥、⑧、⑨处修改作批注说明。
【3】阅读课文节选后回答下列小题。
(1)孩子如果不跳水,父亲会不会开枪?怎样开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手们为什么觉得四十秒时间太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孩子一定要夺回帽子,可能是出于什么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件事过后,孩子会说些什么?船长会说些什么?水手们又会说些什么?展开你的想象,把他们可能想说的话写出来。
孩子可能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船长可能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手们可能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在逆境中成长
英国某小镇上,有一对贫困夫妇,生了一对双胞胎,但家庭条件使他们没有能力负担这对双胞胎。于是这对夫妇发出启事,愿意把一个儿子送给别人抚养。一对年老的百万富翁夫妇,好心地收养了双胞胎中的哥哥。而弟弟则继续留在原来的家中。20年后,哥哥(沦落 流落)为街头的流浪汉,而弟弟却进了英国著名的牛津大学学习深造。原来在这20年中,这对双胞胎兄弟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哥哥在进入富裕的家庭后,过着所谓的上流社会的生活,被花花世界冲昏了头脑,不思上进。最终,愤怒的富翁老夫妇没有把遗产给他,而他又毫无谋生技能,所以只能流浪街头。弟弟始终过着(贫穷 清苦)的生活,甚至连最基本的读书都不能完全(保障 保证),但在父母的激励下,成功地通过了牛津大学的入学考试。
卢梭曾说过:“一只雄鹰在练习飞行时,总是随风而飞,如果遇到危险就转过头来逆风而飞,反而飞得更高。”你知道种子吗?即使落在瓦砾中、悬崖上,也不(悲观 悲伤)和气馁,照样生根发芽。科学家研究表明,种子在发芽时,竟可以承受起超越自身几十倍的压力。
大自然创造了万物,一切生物都是有灵气的,逆境中前进是生物的进化本能的反映,其他的生物都能如此,我们又为何不能做到如此呢?
【1】联系上下文,用斜线划掉文中不恰当的词语。
【2】文中用两个事例证明了在逆境中有利于成长,请你将这两个事例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年后,哥哥成了街头的流浪汉,如果你是他的弟弟,你将怎样劝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从石头缝中长出的小草在逆境中成长的情景,用拟人的手法写一段话。
小草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秦少游对对联
苏东坡是宋代大文学家。一天,他和妹夫秦少游出城到郊外游玩,乡间小路上有个用三块石头垒起的“磊桥”。苏东坡用脚踢了一下桥,吟出一上联:踢破磊桥三块石。
他回头看看秦少游,要他对出下联。秦少游想了很久也没能对出下联,回到家里一直闷闷不乐。苏小妹看丈夫一脸不悦,以为是出了什么事,一问才知是为了副对联。她二话没说,就在一张纸上写了个“出”字,同时用剪刀剪成两段。秦少游顿时大悟,当即对出下联:剪断出字两重山。
【1】你来说一说秦少游对的下联好不好?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喜欢对联吗?把你搜集到的一副对联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选段,回答下列问题。(18分)
_________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微微一笑说:“其实,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说完,郑重宣布(大徒弟、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2)“接班”的“班”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部。(1分)
(3)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上打“√”,师傅这样做的理由是(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 开好锁后,老锁匠问两个徒弟时,他们各是怎样的表情:大徒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徒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5)老锁匠说:“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这“不能打开的锁”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6)如果我是大徒弟,从此我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我是二徒弟,从此我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本篇短文,我的体会是:_________ (3分) ,
20、 句子练习。
(1)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里,永远不得回来呢,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
变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句:母亲偶然捉了一条小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病句: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起过年,而且过得分外喧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鲁肃说:“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
鲁肃说都是诸葛亮自找的,鲁肃帮不了他的忙。
(1)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____________
(2)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
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11分)
(1)写出两句有关学习的格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写出一幅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述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星期五下午我们在体育馆里体操大赛(修改病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文实践。(3分)
我在本学期积累的一句歇后语是: 。
我还能用它写一句话 。
23、小练笔
“因为有爱,所以感动。”亲爱的同学,你在生活中曾有过感动的瞬间吗?是谁做的什么事令你深深感动?让我们在回忆中捕捉、记录生活中的美好吧。这次的作文内容,就是写一件令你感动的事,题目自拟。
提示:选取典型事例,详写感动瞬间,表达真实感受。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