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池州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会:A.聚合。B.见面。C.理解;懂得。D.有一定目的的集会。E.熟习;通晓。

    (1)吴老师心领神地走了。(  )

    (2)颁奖晚马上就要开始了。(  )

    (3)明早我们在学校门口合。(  )

    (4)哥哥四种语言。(  )

     

  •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徘(huái) 旎(qǐ) 夜(zòu) 澈(chéng)

    B.寇(wěi) 性(bǐng) 抖(sǒu) 泪(kāi)

    C.北(jì) 血(pō) 跄(liàng) 污(diàn)

    D.颊(sāi) 眼(huǎng) 弱(bō) 窈(tiǎo)

  • 3、春色满园关不住的下一句是( )。

    A.一枝红杏出墙来 B.小扣柴扉久不开

    C.明月何时照我还 D.一片冰心在玉壶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默写古诗。

    (1)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

    (3)青海长云暗雪山,____________________

    (4)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照样子,写词语。

    笑嘻嘻        

           

     

  • 6、在古诗中回味明理

    ①美丽的景色:“人闲挂花落,______”是幽静的山间春夜;“ ______,子规声里雨如烟”是初夏时节的江南乡村。

    ②多彩的童年:“稚子金盆脱晓冰,______”,玩冰的孩童是那么天真顽皮;“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放牛的孩童是那么悠闲自在;“____________”,种瓜的孩童是那么勤劳可爱。

    ③“______,不可同世面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不能相互矛盾。

    ④“多行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不能做坏事。

    ⑤看到别人遭遇不幸而心生同情是一种美德正如《孟子》中所说“____________

  • 7、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句意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神__________________然起______

    ③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参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后,这些英雄的事迹让我们______

    2.因为准备充分,李明在这次比赛中显得______

    3.上台演出之前要把服装道具都准备好,免得到时候______的。

  •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戈壁 ( )的白杨

    ( )的卫士 ( )地分辨

    ( )地抚摸 ( )地表白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链接阅读。

    荷兰的花

    荷兰,是世界地势最低的国家之一,沿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风轻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里,筑起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千倾土地。

    也许,这土地是用血汗换来的缘故,荷兰人对土地有着很深沉、很执著的感情。在新开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郁金香,风信子,百合花……春末夏初,这些花盛开时,像一片静谧的五彩的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大海交辉相映。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上面托着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镶有浅红花边的白花,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都快成痴了。有个老板愿意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支罕见的郁金香,瞧瞧,代价多高!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童话里的一座皇宫,门前墙上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支郁金香。”荷兰人爱郁金香,并把定为国花。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便小心翼翼地捧回家,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它那小而可怜似的模样了。郁金香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位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在城市高高的电线杆上,你一眼就能看见凌空悬垂着一个花篮,里面插满了洁白茂密的满天星,几枝浓艳欲滴的红玫瑰隐显其中。横跨江河的桥头,你会发现一盆活泼艳丽的扶郎花在微笑。  

    有时,你随意一抬头,会奇怪:荷兰人的窗户怎么不挂帘子?再仔细看看,窗口放满了粉红的百合花、白色的慈姑花和苍翠碧绿的蕨草,这不就是精美绝伦的窗帘吗?  

    荷兰人用鲜花装饰了生活,让生活显示出令人心驰神往的美。

    1解释下列词语。

    一望无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文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怎样理解“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然后仿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文段开头的两个“不必说”与后面的“________”呼应,既反映出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受到事物__________的心理。

    2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在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①肥胖的黄蜂在菜花上。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向云霄里去了。

    “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________________的情态。

    “窜”字显示速度________,又来得________

    3泥墙根一带是特写镜头,作者写了四件童年趣事: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段文字表现了童年时代的“我”对百草园的________之情。

  • 11、课内阅读。

    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选文第1、2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来刻画人物。

    【2】选文最后一句话中“忠骨”的意思是__________,在选文中指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3】读一读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

    捅马蜂窝

    爷爷的后院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爷爷不敢开窗,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 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说。

    我站在一旁,心里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被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上衣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儿地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就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吓得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到屋里。

    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痊愈。消肿后的几天里我都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

    后来爷爷告诉我:“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那它为什么还要蜇我呢,这样它自己不也完了吗?”“你毁了它的家——那是多大一个家呀!它当然要跟你拼命的!”爷爷说。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我不禁想起那天马蜂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势,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死一搏,真像一个英雄……我看着被捅下的蜂窝和马蜂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niè)感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

    那一群无家可归的马蜂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那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有删改)

    【1】爷爷后院最壮观的是什么?(  )

    A.鸟儿

    B.蝶儿

    C.虫儿们

    D.马蜂窝

    【2】文中捅马蜂窝的人是谁?(  )

    A.“我”

    B.妹妹

    C.奶奶

    D.爷爷

    【3】“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上衣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这句话采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

    A.外貌描写

    B.动作描写

    C.侧面描写

    D.心理描写

    【4】“我不禁想起那天马蜂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势,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死一搏,真像一个英雄……”这句话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

    A.这句话表现了“我”对马蜂拼死一搏行为的敬佩。

    B.这句话表现了“我”对马蜂拼死一搏行为的不解。

    C.这句话表现了“我”对马蜂拼死蜇“我”心有余悸。

    D.这句话表现了“我”对马蜂拼死蜇“我”心存仇恨。

    【5】仔细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会怎么评价文中的“我”?请联系文章至少说出两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练习。

    ①哪知道从我上身到下身,从袄领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出。他们于是被激怒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威吓地吼道: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③□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④“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⑤“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1】在第③段的“□”中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第①段中加点词“摸”“捏”“搜”表现出两个兵士的____________;加点词“拿着”“拉出”“拉开”“抛掷”表现出两个兵士的____________

    【3】选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两个兵士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说说为什么要浓墨重彩地描写两个国民党兵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景阳冈(节选)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只把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接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一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カ,只顾打。打了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歌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

    【1】按顺序写出武松和老虎搏斗的过程___________。(填序号)

    A.虎扑 B.虎扒泥 C.虎搭 D.虎挣扎 E.虎无力

    F.武松退 G.武松揪 H.武松踢 I.武松按坑里 J.武松打

    【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是把 比作

    【3】这段文字主要采用了_____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武松___________的性格。

  • 15、军 号

    申志远

    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行进在草地上,远远的,一个人走在前头, 他的影子在天际线下,是一个小黑点,后面,很远很远的地方,是打着军旗行进的红军。

    从茨坪出发,过湘江,一直走到这一眼看不到边的草地,陆青一直都走在这支队伍的前头,他是号手,军号一响,红军战士就要向前冲锋。

    军号是德国的,铜的,铮亮铮亮的,能照见号兵的脸。一吹,声音特别嘹亮,十里八里都能听见。军号的主人叫阿贵,每天号不离手。阿贵是广东人,读过学堂,从南昌暴动开始,一路吹到井冈山。号谱虽然复杂,但对喇叭匠陆青来说不是难事,很快就学会了。

    阿贵把军号用一个牛皮套套着,拴了一大块红绸子,时刻带在身边。号兵陆青跟屁虫似的追着阿贵,想着有一天自己成为这军号的主人。

    有一天,阿贵说:“喇叭青,我要是牺牲了,你得继续吹,吹到革命胜利……”

    陆青回答:“我想要军号,可不想你死,我们要一起吹着军号去见毛委员!”

    湘江之役,白匪用了飞机大炮,红军的浮桥被打断,战士的鲜血染红了湘江……号兵阿贵在湘江渡口吹响了冲锋号,一颗炸弹在江边爆炸,号声戛然而止,阿贵的脑袋被弹片削掉了,一团血雾喷过来, 鲜血浸透了红绸。血喷了陆青一脸,他拾起军号,用尽平生的气力吹响,他的脸和军号、军旗都融在湘江猩红的血色中,①号声呜咽,号声嘹亮……红军在付出巨大的牺牲后,成功突围。

    以后,这军号跟了陆青,跟着主力红军,一路走来。

    松潘草原的天气,一会儿一变,刚刚是万里晴空,一下子就暴雨如注。陆青行进在草地上,任雨水浇过头顶,他把军号塞进背包,打开背上破旧的油纸雨伞,冒雨前行。雨雾中的陆青感到特别疲惫,他走不动了。雷鸣电闪中,他仿佛看到了阿贵在和他说军号的事……

    暴雨过后,草原上弥漫着雨雾,天边还出现了一道彩虹,陆青又饿又乏,放眼回望,军旗变成一个小点。

    前方,是一块绿色的草坪,过了草坪就是一大片灌木丛,陆青喝光水壶中最后一口水,扔掉了被雨打烂的油纸伞,擦了擦军号,整理了一下背包,踏上了绿色的草坪。

    一脚下去,陆青感觉自己飞了起来,而后整个身子迅速地沉下去, 仿佛大地里仲出一只手在拽他,他挣扎着,越挣扎陷得越深。陆青试图扔掉身上的背包,可是根本摘不下来,就这样,他一点一点被绿色的泥浆包围。时间似乎静止了,他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

    陆青半个身子没在沼泽里,他脑子是清醒的,用尽最后的力量, 他吹响了军号,②号声嘹亮,号声鸣咽……

    吹号加速了陆青的下沉,很快,淤泥没了他的脖子,陆青想,战友们呢,能听到号声吗?一瞬间,他的眼晴模糊了,他清晰地看到了阿贵,张开双臂从红色的湘江走来,他睁不开眼睛了,但是他觉得自己的脚踏在一块石头上,他用左臂,高高地举起军号,他要让战友们看到军号……

    红军队伍走到这里,正是晚霞满天的时候。一望无垠的草地上, 只见陆青的手在高高地擎起,军号紧握在他的手里,像个路标,红绸子在风中飘舞……

    政委和红军战士们向着军号敬了军礼,绕过这片死沼,向远方, 向红霞灿烂的地方走去……

    【1】军号的主人先后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 3~7 自然段属于(顺叙 倒叙 插叙)。

    【3】短文两次写到了军号声,这两次军号声分别想要传达怎样的意思?

    _____________

    【4】短文以“军号”为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

  • 16、猴王出世

    海外有一国土,名曰(   )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   )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 )。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 )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 )见风,化作( )一个石猴。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 )树果;与狼虫为(   )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请把文中带点的词换一个词,意思不变,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2   标出描写石猴生活习性的动词。

    3这段话描写了一只_______的猴子,这只猴子就是_______

  • 17、受伤的树

      春天来了。树林在漫长的冬眠以后醒过来。这时候,每一棵树都(活泼、活跃、活动)起来。在地下面很深的地方,树根已经在吸取解冻了的土壤的潮气。

      春天的汗液源源不断地沿着树干上升,灌进树的叶芽,它们长得(饱饱、胀胀、鼓鼓)的,眼看就会绽开,吐出嫩绿的树叶来。

      记得有一天,我正在树林里徘徊。忽然,远处什么地方传来了斧子砍树的声音。

      奇怪 我想 这些地方明明是(制止、禁止、停止)伐树的呀我快步朝那声音走去。可是声音很快停止了。我来到树林边,那儿已经没人了。

      我停止脚步,看看周围。我在路边上看到一棵枝条繁密的老白桦树。它的树干上,离老远就看得见有新砍下的斧子印。

      我走到这棵树跟前,仔细察看那深深的斧痕。透明的白桦树汁一缕缕地沿着树干流下来。我朝上看,那是繁密的树枝,上面布满着淡紫色的叶芽。“它们已经不会绽开了”我想,“那本来会营养它们的树汁,现在白白流到地上去了。这棵树就要慢慢地凋零和死掉。要培植这么一棵树,得要不少时间啊﹣﹣50年。可是有人为了想喝那么两三口略带甜味的树汁,竟做了这样的坏事。”

      这样摧残树木的事远不止这一桩。

    1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______________

    ②使某样东西蒙受重大损失。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选出一个恰当的词语。

    3给文中划线句子的空白处点上合适的标点。

    4写出反义词。

    漫长﹣﹣    繁密﹣﹣      凋零﹣﹣   

    5有人砍一棵老白桦树的目的是_____,可他造成的危害是_____

    6作者在叙事过程中充满了感情,在第6自然段中用﹣﹣划出表现惋惜之情的句子,用划出表示愤怒之情的句子。

    7用几句话表达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读文章答题。

    吐鲁番盆地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度,最高可达47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 强烈)的阳光(照射 照耀)下,满山像燃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正好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在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   )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 别致)的野餐了。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15公里长的林荫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钻天白杨,一行桃树,一行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   )有遮阳蔽日之处,(   )有解热止渴的梨桃。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梨树已开花结果。多少走得又饿又渴的行人(惊讶 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荫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3文章为了说明吐鲁番夏季气候炎热列举了两个事例,分别是____________。这种说明方法是_____。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______

    4吐鲁番人用植树造林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林荫路上种钻天白杨可以____,栽种桃树、梨树可以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_________。(请用文中的词语作答)

  • 1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 )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

    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 )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   ),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 );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

    1在括号里填入正确的词语或句子。

    2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波浪线把它划下来。

    3“——”划出排比句,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条巨大的章鱼正用它那八条长长的腕死死地缠住克勒松。(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的咳嗽可能和东南风好像真有联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对这种浪费粮食的现象,难道我们能容忍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景色难道不美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难道不是因为他马虎的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写句子。

    1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缩写句子)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成陈述句)

     

    3外婆讲故事。(扩句)

     

    4只有善于调查研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用划线的关联词语造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在生活中,别人什么样的神态令你印象最深刻?请仔细回想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把这件事写具体,注意运用本单元学到的描写方法反映人物的内心。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