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册教材中的课文在写法上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军神》一文中运用了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让我们感受到沃克医生被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所震撼。
B.《刷子李》一文通过描写曹小三从崇敬到质疑到崇敬的心理变化,侧面反映了刷子李技艺的高超。
C.《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
D.《牧场之国》一文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的迷人风光。
2、“虎痴”是以下哪位大将的称号?( )
A. 典韦 B. 夏侯渊 C. 许褚 D. 张飞
3、《题西林壁》是一首( )。
A.哲理诗 B.咏物诗
C.写景诗 D.抒情诗
4、句子荟萃馆。
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1)此时严监生的样子,可以用四字词语______来形容。
(2)这句话主要运用了______和______描写来刻画人物。从中我能推测出严监生此时的心理:____________。
(3)这句话生动地刻画出严监生____________的形象。
5、猜字谜。
(1)高爷爷的头,李爷爷的脚,郑爷爷的耳朵。______
(2)一个游水,一个吃草,合在一起,味道真好。______
(3)有水可养鱼虾,有土可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马可跑天下。______
(4)两个幼童去砍柴,没有力气砍不来,归家又怕人笑话,躲在山中不出来。______
6、填一填。
届次 | 举办城市 | 国家 | 举办时间 |
一 | ___ | ___ | 1896年 |
十 | ___ | 美国 | ___ |
二十七 | 悉尼 | ___ | ___ |
二十九 | ___ | ___ | ___ |
7、将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半( )三( ) 一( )见( ) ( )( )起敬
( )机( )算 半( )半( ) ( )有成( )
得意( )( ) ( )( )不得 ( )惊( )战
( )忙( )乱 养( )处( ) 自相( )( )
1.把词语补充完整。
2.解释加点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含反义词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写出三个这样的成语:______ ______ ______
4.含近义词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写出三个这样的成语:______ ______ ______
5.含人体器官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写出三个这样的成语:______ ______ ______
6.选择其中的一个成语造句。
( )_________________
8、我来找成语。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_______
(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_______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_______
(4)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约翰周末晚上出去游玩,爸爸妈妈规定,必须在10点前回家。但是有一次周末,约翰没有按规定的时间回家,是半夜才回来的。回家时怕父母发现,他就从后窗跳进屋子。第二天早上,爸爸见后屋外窗下有一个凳子,就把约翰叫起床,说:“你这样做不仅会摔伤,还有遭枪击的危险”。因为在美国,别人发现有人在跳窗子,会开枪射击的。然后,爸爸又重申了按时回家的规定,并告诉他这样做的道理。年老的祖父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像牛一样长得越来越大,需要的牧场也越来越大。但不管牧场大小,我们还是要用栅栏将牧场围起。”
生活不能没有规则。规则就是人生的红绿灯。这看起来是在限制,实质是在保护。红绿灯是城市交通的指挥官。如果没有控制,整座城市将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人也一样,没有“红绿灯”的限制,将会无法无天,闯下大祸。
中国世贸组织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一次和几个朋友在瑞士公园里散步,上厕所时,他听到隔间“砰砰”地响,很是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出来后,一位女士着急地说,儿子进厕所十几分钟都没出来,她请龙永图帮忙看一下。龙永图折回到洗手间,打开那“砰砰”作响的隔间,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正在弄抽水马桶,却怎么也冲不出水,累得满头大汗。
你看,小孩也懂得上厕所不冲洗是违反规定的。尊重和遵守规则是一种教养、一种风度、一种文明、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品格。没有这些,人便无法在社会上生存和立足。没有规则,社会也无法得到和谐与安宁。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写出意思。
①红绿灯是城市交通的指挥官。这句话中,“红绿灯”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也一样,没有“红绿灯”的限制,将会无法无天,闯下大祸。
这句话中,“红绿灯”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写出意思。
“孩子像牛一样长得越来越大,需要的牧场也越来越大。但不管牧场大小,我们还是要用栅栏将牧场围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边想边读,回答问题。
①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a引用小约翰________的事例,目的是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引用瑞士小孩________的事例,目的是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文章中正反两个事例都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短文观点答题
a生活处处有规则。请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具体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为了引导人们尊重和遵守这一规则,请写一条公益广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13分)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是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他们以为这一下晏子可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倒让大夫取笑了。”
这是齐王第三次侮辱晏子,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不多于10个字)
在这场外交斗争中,晏子的表现很出色。他把“淮南”比作了______________,把“淮北”比作________________;把“橘”比作______________,把“枳”比作________________。言下之意是说________________。
晏子不愧为一位杰出的“外交官”。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不少于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酸楚。那时候,家里穷得丁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过得非常清贫。
有一年“六一”,学校说庆祝儿童节,每人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第二天,我的手里多了一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回家的路上,口水一咽再咽,肚子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有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等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有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带回来了!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大馒头!“你看,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地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贫困( ) 辛酸( ) 披星戴月( )
【2】联系上下文填空。
文中第2自然段写“妹妹笑了”,原因是_____“娘也笑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
【3】第3自然段中的“故伎重演”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画出短文第3自然段中的两处心理活动描写。
【5】“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为什么说“我”的童年结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电脑恨
用电脑从事写作,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尤其是文思泉涌而手指如飞地敲击键盘的时候,可以充分地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快乐。
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使用电脑,我也曾遇到叫我恨得咬牙切齿的事。
有一回,写小说。通常写上三五百字,我便会储存起来。资料一经储存,便万无一失。可恨的是,那一晩,我的灵感好像瀑布一样,源源飞泻。我一行一行飞快地打呀打的,完全沉浸在创作的快乐里。
我为小说找到了一个自认为颇为理想的结局。写完以后,我对着荧屏上密密麻麻的字心满意足地微笑。就在这时,一件叫我终生难忘的事发生了:我的书房、我的家、我所居住的整个住宅区,在短短的一秒钟内,陷入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里。
停电了?啊,停电了!
在最初的几秒钟内,我大脑一片茫然,等意识一清楚,我立刻哀声惨叫:我的小说,我的大结局,全都没有保存哪!电一停,意味着我一整晩的心血,全都付诸东流。
此时的心境,比那没有电的房间还要“黑”!
次日一早,我双眼红肿未退,却又习惯地坐到电脑前面去了。
对它的恨,抵不过对它的爱,这是多么无奈的事啊!
【1】词语“咬牙切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短文中让“我”咬牙切齿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
【2】“停电了?啊,停电了!”两个“停电了”后面的标点不同,“我”的内心活动也在变化。请分别写出“我”当时的内心活动。“停电了?”“我”的内心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停电了!”“我”的内心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我的书房、我的家、我所居住的整个住宅区,在短短的一秒钟内,陷入了伸于不见五指的黑暗里。”请写出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对电脑的态度究竞是“爱”还是“恨”?请联系短文内容,写出自己的观点及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上按了一按,望上一( ),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里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 ),( )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 )。武松一( ),又( )在一边。大虫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 ),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 )。武松一( ),又( )在一边。
【1】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动词。
【2】这一段文字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_____,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本学期学了许多课文,你最喜欢的是 ,因为
。(1分)
(2)《田忌赛马》中的主要人物有 、 、和 。 只是调换了马的 ,就使 的原来的马赢了 的马,说明
的道理 ((4)5分)
(3)《饮湖上初晴后雨》是 代 写的,后两句是: ,
(3分)
(4)“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个 的典型战例。它选自罗贯中写的长篇小说《 》,同《 》、《 》、《 》,合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2)5分)
(5)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好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一句中“本事 ” 指 的本事 ,“自己会奋斗的花草”是指 的花草。(2分)(这道题的设计既关注学生在课内的学习态度与质量,又关注了学生能否跳出课本学语文)
15、课内阅读
手指(节选)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1】文中指受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保护,所以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为什么说:“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请在原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并用横线划出来。
【3】这段话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表现了中指做事( )的特点。
A.勤劳机敏,敢于探险
B.吃苦耐劳,不图名利
C.沽名钓誉,华而不实
D.体态优美,能力弱小
16、阅读理解
蚂蚁和蜜蜂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
蚂蚁很嫉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奖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去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起头气呼呼地说:“喂,蜂儿,我问你一个问题。”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说。
“你们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都很勤劳,但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这个问题吗,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________,我们的勤劳却是为了________……”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从此再也不妒忌蜜蜂了。
【1】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
【2】联系是上下文了解词语:
妒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服口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蚂蚁为什么心服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
记得大门洞子东边那家是养猪的,一个大猪在前边走,一群小猪跟在后边。有一天一个小猪掉井了,人们用抬土的筐子把小猪从井吊了上来。吊上来,那小猪早已死了。并口旁边围了很多人看热闹,祖父和我也在旁边看热闹。
那小猪一被打上来,祖父就说他要那小猪。
祖父把那小猪抱到家里,用黄泥裹起来,放在灶坑里烧上了,烧好了给我吃。
我站在炕沿旁边,那整个的小猪,就摆在我的眼前,祖父把那小猪一撕开,立刻就冒了油,真香,我从来没有吃过那么香的东西,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
第二次,又有一只鸭子掉井了,祖父也用黄泥包起来,烧上给我吃了。
在祖父烧的时候,我也帮着忙,帮着祖父搅黄泥,一边喊着,一边叫着,好像啦啦队似的给祖父助兴。
鸭子比小猪更好吃,那肉是不怎样肥的。所以我最喜欢吃鸭子。
我吃,祖父在旁边看着。祖父不吃。等我吃完了,祖父才吃。他说我的牙齿小,怕我咬不动,先让我选嫩的吃,我吃剩了的他才吃。
祖父看我每咽下去一口,他就点一下头,而且高兴地说:“这小东西真馋,”或是“这小东西吃得真快。”
我的手满是油,随吃随在大襟上擦着,祖父看了也并不生气,只是说:“快蘸点盐吧,快蘸点韭菜花吧,空口吃不好,等会要反胃的……”
说着就捏几个盐粒放在我手上拿着的鸭子肉上。我一张嘴又进肚去了。
祖父越称赞我能吃,我越吃得多。祖父看看不好了,怕我吃多了。让我停下,我才停下来。我明明白白的是吃不下去了,可是我嘴里还说着:“一个鸭子还不够呢!”
自此吃鸭子的印象非常之深,等了好久,鸭子再不掉到井里,我看井沿有一群鸭子,我拿了秫秆就往井里边赶,可是鸭子不进去,围着井口转,而呱呱地叫着。我就招呼了在旁边看热闹的小孩子,我说:“帮我赶哪!”
正在吵吵叫叫的时候,祖父奔到了,祖父说:“你在干什么?”
我说:“赶鸭子,鸭子掉井,捞出来好烧吃。”
祖父说:“不用赶了,爷爷抓个鸭子给你烧着。”
我不听他的话,我还是追在鸭子的后边跑着……
【1】文中详细描写了三个场景,请你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来。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2】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的?在正确的选项后打“√”。
A.可以吃到烧鸭子。( )
B.整只烧鸭任“我”吃。( )
C.把手上的油擦在大襟上。( )
D.故意把鸭子赶到井里,想烧着吃。( )
【3】用“ ”画出描写祖父看“我”吃鸭肉的语句,从中可以体会到祖父对我的_________。文中还能体会到这一情感的情节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本文节选自《呼兰河传》,请你为文章起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5】你认为后来会发生什么故事?请你顺应作者的思路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另一种珍爱
①曾读过一篇小说《绿墨水》,讲一位慈父为使女儿有勇气面对生活而借她同班男生的名义给她写匿名求爱信的故事。感动之余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脆弱了,似乎总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语言和感情才能肯定自己热爱自己。如果有一天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去关怀你爱护你倾听你鼓励你——人生中必定会有这样的时刻,那时你怎么办呢?
②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辛酸的轶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为此,我爱上了这位不著名的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
③我同样深深记着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我不止一次为她扼腕叹息——她在“文革”初期自杀了。我知道她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太爱——爱到了溺爱的程度。音乐使她飘逸空灵清丽秀美,可当美好的东西被践踏的时候,她便毁了自己。
④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
⑤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浇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长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⑥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⑦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自我欺骗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⑧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强壮。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⑨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1】题目“另一种珍爱”指的是什么?“另一种”是作者相对于一般人的什么想法提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第③段的论据有些多余,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感知第⑥段文字的内容,为其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说“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儿匹更好的马?”
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有些不明白:“那怎么能有贏的把握呢?”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于是,他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获胜(_____) 主意(_____) 信任(_____) 猜测(_____)
【2】孙膑的足智多谋主要表现在:( )
A.帮助田忌出谋划策。
B.观察细致。
C.胸有成竹。
【3】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儿匹更好的马?’”“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看来,你发现田忌跟孙膑观察比赛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完成句子)。(12分)
(1)东方隐约传来一阵阵丁零丁零的驼铃声。( 缩句)
(2)客人被蒙古族人接进了蒙古包。(改为把字句)
(3)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修改病句)
(4)小树成长。(扩句)
21、根据读音选择正确的字,画“√”。
chóu(筹 踌)集 bǐ(皮 彼)此 金zhuó(蜀 镯)
22、句子乐园。
1.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把”字句:
“被”字句:
2.照样子,写句子。
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快活得叽叽直叫。
23、作文。
题目:读《_____》有感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本书。②感受要真实具体。③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