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该怎么办?
B.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C.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
D.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
2、找出下列各题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 )
A.明晃晃(huǎng)
B.秉持(bǐn)
C.迸裂(bèng)
D.玷污(diàn)
3、“( )店家怎样劝武松不要上冈,武松( )不听,执意上冈。”填入句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是( )
A.只要……就
B.虽然……但是
C.无论……都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清冽——( ) 焕然——( )
5、语言积累
1.古诗词中儿童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展现儿童跟着大人耕种劳作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牧童骑牛晚归图。
2.《朱子语类》中所言“_______,则能______”,告诫我们要有羞耻之心,不该做的事情不能做;不义的事情做多了,一定会自受其害,正如《左传》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
3.夫不可陷之盾与_________,不可___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nuò yán jiàn tǐnɡ chān fú bì bǎnɡ péi chánɡ
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7、阅读陆游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根据下面的问题,选一选(填序号)。
①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②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____________是宋代诗人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诗句,毛泽东反其道而行之,也写出了______________的千古名句。古往今来,梅寄托了很多的情思,形成了独特的意象。这两首词共同表达出来的梅花的品质是:(_____)(______)
A.伤感 B.思乡 C.高洁 D.傲寒
8、小小书法家(看拼音,写词语)
piē jiàn táo cí zuó m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zhē yǎn jiāo juǎn dǎi t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9、读下面一则帖子,回答问题。
大约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开始,“恶搞”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此后,从网络到手机,从流行歌曲到商业广告,进而拿政治和历史作笑料,“恶搞”之风愈演愈烈。网上流行的“恶搞”短片《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把潘冬子的小英雄形象改成整日做明星梦、希望挣大钱的“富家子弟”,且夹杂着不健康的对白。《铁道游击队之青歌赛总动员》中受人敬仰的游击队员被编排为满口脏话的青年歌手,呈现效果不堪入目。
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实施,对歪曲历史、恶搞英雄的网络公害亮起红灯、画出红线,对恶意篡改英雄事迹的行为予以谴责。
【1】结合语境,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恶搞:________
②亮起红灯:________
【2】对于恶搞英雄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课内阅读。
童年的发现(节选)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1】选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补充说明 B. 解释说明 C. 意思转折
【2】选文中画“____”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3】对“我”的脸涨得通红的原因,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师当着同学们的面把“我”轰出了教室。
B. “我”为自己的发现兴奋得脸发红。
C. 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不怀好意。
【4】对于老师的表现,你怎么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实际,说说你对画“ ”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草船借箭》节选,完成练习。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理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选段中第一句是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画“ ”的句子是______描写,既写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___,又写出了曹操的_____________。
【2】鲁肃吃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文将鲁肃的“______”和诸葛亮的“______”对比,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真是一个神机妙算的人呀!那他的神机妙算具体表面在哪些地方呢?请你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曹操发现上当后,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诸葛亮笑着说”的“笑”解释正确的是( )
A.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断定曹操不会贸然出兵
B.诸葛亮嘲笑鲁肃因为不明白自己的用意而惊慌失措
C.诸葛亮故作镇定,既是安慰自己,也是安慰鲁肃不要怕
12、阅读
我爱花生花
人们常常咏赞烂漫的樱花,雍容的牡丹,圣洁的白莲,我却要赞貌不惊人的花生花。我觉得花生花虽平凡,却蕴藏着另一种美。
花生的花,一般在七月开,青青的花生株上,露出一点一点鲜黄的嫩苞。清晨,浴着露水,湿漉漉的;中午,反射着阳光,亮晶晶的。就在这时,小苞绽开了!一朵,两朵,娇小而醒目地点缀在万绿丛中。几天后,到了盛花期,那时,你若从花生地边走过,一眼便可见到那些小小的黄花疏密有致地洒在椭圆形的绿叶丛中。绿里透黄,犹如翠绿的大毯子镶着粒粒金灿灿的宝石。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花生花没有婀娜的姿态,看上去的确比不上樱花、牡丹、白莲。不过一位名人说过:不是因为美丽才显得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显得美丽。我也并非初次看到花生花就觉得它美,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三年前,我和妈妈路过一块花生地,看见那星星点点的小黄花,刚想伸手去采一朵玩玩。
“不要采!”妈妈制止我,“花生的花,不像桃花、梨花,花生的花,没有一朵是空花。开一朵花,地下就长一颗花生;你摘掉一朵,就要少长一颗花生。”
“是真的?”
“妈妈还骗你?孩子,桃花、梨花容易谢,即便结出果子,也挂在枝头,可是花生花却很谦虚,它把果实埋在地下,不让人知道花生结果是自己的功劳。”
妈妈的话使我感到惊奇,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多可爱的小黄花!千千万万的小黄花默默地开,悄悄地谢,最后钻入土里长出千千万万颗花生。
从此,我对花生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每看到它,我就联想到那些朴实无华、不慕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类贡献自己的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
【1】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牡( ) 杜( ) 镶( )嚷( ) 绽( )淀( )
【2】文中说花生花“蕴藏着另一种美”,这“另一种美”是指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有一个联想,由____________联想到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段“经历”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因为美丽才显得可爱”的花是指_____________;“因为可爱才显得美丽”的花是指___________。
【6】花生花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生死攸关的烛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的丈夫被德军俘虏了,留下两个幼小的儿女:十二岁的雅克和十岁的杰奎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这母子三人都参加了当时的秘密情报工作。
每周的星期四晚上,一位农民装扮的人便送来一个小小的金属管,里面装着地下工作人员搜集到的绝密情报。伯诺德夫人的任务就是保证把它安全藏好,直至盟军派人来取走。为了把情报藏好,伯诺德夫人想了许多办法,她先是把金属管藏在一把椅子的横档中,以后又把它放在盛着汤的铁锅内。尽管安全地躲过了好几次德军的突然搜查,但伯诺德夫人始终感到放心不下。最后,她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的搜查。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其中一个是本地区情报部的官员。他们坐下后,一个少校军官从口袋中掏出一张揉皱的纸就着黯淡的灯光吃力地阅读起来。这时,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后放到长官面前。情况是危急的,伯诺德夫人知道,蜡烛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情报就会泄露,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刚才熄灭的蜡烛芯子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房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这时候,儿子雅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房子顿时暗了下来。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灯就不行吗?”一手把烛台夺回。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但在斗争的最后阶段,自己必须在场。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最后的时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突然,小女儿杰查琳娇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一把拉她到身边,用亲切的声音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
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熄灭了。
【1】阅读短文,概括说一说一天晚上,母子三人遇到了什么危险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危险,母子三人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请简要概括
伯诺德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子雅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儿杰奎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个人的计策都很巧妙,为什么只有杰奎琳成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伯诺德夫人此时_____________的心理。
【5】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和氏璧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住在楚山脚下。
有一天,他去见楚厉王,说是在楚山上拾到一块罕见的美玉,特地来奉献给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厉王死后,武王接位。卞和再一次入宫去献玉。武王也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接他王位的是文王。卞和捧着那块美玉,坐在山脚下哭泣,一直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听说后,就派人去问,是不是因为前两位国君砍了他的双脚而委屈难受。卞和说:“我不是为失去双脚难过,我痛心的是宝石被当做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楚文王召见了他,命人将玉石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文王十分感动,因为这块玉是卞和奉献的,就命名为“和氏璧”。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蒙骗——( ) 贡献——( )
(2)在短文中用“ ”画出一对同义词。
(3)短文中一共写了____个人物,________是主要人物。
(4)短文用一件物品贯串全文、展开情节,这件物品是________________,它是全文的写作________。
(5)简要说说“和氏璧”名字的由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这篇短文所说明的道理,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说明楚王的愚蠢、残暴和玉匠的无知。
B.主要说明卞和有耐力、有毅力,是玉石鉴别专家无知。
C.主要说明卞和出于忠诚,不怕挫折和摧残,敢于坚持真理,终能战胜谬误。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才少年——比尔•盖茨
美国人比尔•盖茨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20年里,魔术般地把900美元变成139个亿,让世人大吃一惊。有人说,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将会改变整个世界。
盖茨天生精力旺盛,非常好动。还是在婴儿时,他就喜欢让摇篮长时间不停地晃动,这好像很有趣。直到今天,他还是喜欢不停地摇晃,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他七八岁时,母亲担任社区服务工作,经常带他到学校里去给学生讲解西雅图的历史,盖茨总是坐在前排极为专心地听讲,这时好动的习惯却一点儿也找不到了。
盖茨从小志向远大。上四年级时,他就对自己的好友说:“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
他和许多孩子一样,梦想成为人中豪杰。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概认真完成,就是花很长时间,也要尽力争第一。一次,老师让每人写一篇故事,不超过20页,他却写了100页。盖茨善于思考,喜欢创新。他觉得人人都应有自己的创造发明。
盖茨生于名门世家,但父母却不过度奢华。在母亲的安排下,一家人的吃饭、出游,包括孩子们的穿衣都弄得井井有条。家庭这种严谨、精细的作风自然而然也影响了比尔•盖茨,使他养成节俭的习惯。
“时间”和“观念”是盖茨最注重的两个条件。在他的读书笔记中清楚地记下这样一句座右铭:“机会加时间等于金钱。”自从他在中学就读后,便迷上了计算机,从此盖茨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妇孺皆知( ) 秃丘( )
奢华( ) 不解之缘( )
【2】 “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联系上文,盖茨特征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的橡树。”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节选)
在大庆,像王进喜这样的石油工人还有许多。他们用铁人精神,战严寒、斗酷暑,克服了井喷、缺水、缺粮等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高速度、高质量地建成了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一列列长长的油罐车,像一条条黑色的巨龙,满载着石油从大庆驶往祖国的四面八方。从此,我国的石油基本自给,那些顶在汽车顶上的煤气包,再也看不到了。
【1】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1)他们用铁人精神,战严寒、斗酷暑,克服了井喷、缺水、缺粮等一个又一个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此,我国的石油基本自给,那些顶在汽车顶上的煤气包,再也看不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选文时我们应该用( )的语气。
A. 激动、愤怒 B. 高兴、兴奋
C. 烦恼、抑郁 D. 感激、感恩
17、阅读
①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其中62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②每艘宝船长约148米,宽约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③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④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⑤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
【1】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壮观——( ) 配备——( )
反义词:整齐——( ) 先进——( )
【2】写出描写“宝船”样子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句话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宝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①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②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③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④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⑤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⑥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⑦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瓜,就结一个瓜。⑧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⑨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⑩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⑪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⑫太阳也不知道。
【1】文段中描写的景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个词语( )。
A.明亮 B.随意 C.自由 D.美丽
【2】这段话中第④⑤两句与第⑥~⑫句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3】文段中多次运用了“愿意”一词,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威尼斯的小艇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 zhǐ zhī)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急转(zhuǎn zhuàn)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dǎo dào)退,我们的眼(睛 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用“\”删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3】选文是围绕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可以用“_____”一词概括。
【4】选文的写作方法是_______,船夫的驾驶技术好,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方面。
【5】“拥”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再查音节(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_____),再在(_____)画,“拥”的字义有:①将有;②抱;③聚到一块儿;④围着。在以下句“拥”应选哪种义项?(填序号)
(1)父子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_____)
(2)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_____)
(3)张家界成了人类共同拥有和保护的宝贵财富。(_____)
(4)船很宽敞,一点儿也不觉得拥挤。(_____)
20、句子乐园。
(1)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改成“把”字句: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有梅花的秉性。(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总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难道你不为他具有像梅花那样的美好品质而自豪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修改病句。
①陈羽在学校里始终一贯表现得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然老师带我们到野外采用了许多植物标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看着别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特别高兴。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改为转述句:
(3)天空下着大雨。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民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关键是要善于发明.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乐园。
1.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把”字句:
“被”字句:
2.照样子,写句子。
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快活得叽叽直叫。
23、习作。
题目:《________》读后感
要求:①从你读过的书中选一本你喜欢的,写出你的体会。
②要联系生活实际,用一定的事例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