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瘦弱的小胖墩儿
B.爱财如命的严监生
C.技术高超的刷子李
D.身体强壮的骆驼祥子
2、给下列横线上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主人家,怎么不来筛酒?( )
A.斟酒 B.将酒置壶内,放于火上使热。
【2】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 )
A.闭上眼睛,蹲下身体 B.睁开眼睛,蹲下身体。
3、下列对名著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思所著。其中的经类故事有,大闹天宫、大战流沙河、三借芭蕉扇等。
B. 《海底两万里》是英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所著。书中主要讲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及两位同伴随“鹦鹉螺号”的船长周游世界的故事。
C. 尼摩船长愿意把一切都告诉“我”,国为他不打算让“我”和两个同伴离开潜水艇。
D. 唐僧师徒在小雷音寺遇到了妖怪——黄眉老祖。
4、课内阅读。(8分)
图书管里一片寂静,这一层楼只有她一个人。离她最近的电话在外面的走廊上,靠瘸着腿走到那里是办不到的。她只要稍稍一动,全身便灼痛难当。怎么办呢?爬过去吗?不行,太远了。突然她灵机一动,想到可以从互联网上得到帮助。她强忍疼痛,进入网上聊天室,打出了求助的信息。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寂静——( ) 突然——( ) 求助——( )
(2)选段中“她”指 ,她选择的求助方法是
。(2分)
(3)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网络带给我们的方便。(3分)
5、用关联词填空。
毕升用木头制成的单字实验了好多次,( )都失败了。( )木活字受木纹疏密的影响,沾水后就会膨胀,导致了版面高低不平,印刷效果极差。( ),木活字用蜡和松香等粘连后,不容易取下来。( ),毕升冥思苦想了很久也没找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来。
6、拼一拼,写一写。
xiū sè (___) wǔ rǔ (___) dù jì (___) páo xiào (___) qí dǎo (___)
7、请细细回忆本学期所学内容,按要求填空。(7分)
(1)一叶渔船两小童, 。(1分)
(2) ,吾将上下而求索。(1分)
(3)儿应声答曰:“ ”。 (1分)
(4)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1分)
(5) ——生死之交。(1分)
(6)果实的事业是 ,花的事业是 ,但还是让我在
________的阴影里做 。(每空0.5分)
8、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表示自我推荐的意思。( )
2.表示彼此互相连接。( )
3.形容向上攀登的意思。( )
4.表示责义务是自己所不能推迟的意思。( )
9、课外阅读。
敦煌莫高窟
在浩瀚无垠的沙漠里,有一片美丽的绿洲,绿洲里藏着一颗闪光的珍珠。这颗珍珠就是敦煌莫高窟。它坐落在我国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
鸣沙山东麓是平均高度为十七米的崖壁。在一千六百多米长的崖壁上,凿有大小洞窟七百余个,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其中四百九十二个洞窟中,共有彩色塑像两千一百余尊,各种壁画共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莫高窟是我国古代无数艺术匠师留给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
莫高窟的彩塑,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最大的有九层楼那么高,最小的还不如一个手掌大。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大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莫高窟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的是描绘古代劳动人民打猎、捕鱼、耕田、收割时的情景,有的是描绘人们奏乐、舞蹈、演杂技时的场面,还有的是描绘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还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动人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共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1】联系上下文,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形容沙漠没有边际。(_______)
指彩塑的表情、神态各不相同。(_______)
【2】第2自然段在介绍莫高窟的规模时,大量地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介绍了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莫高窟的彩塑,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这句话是它所在段落的____句,作者是从彩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进行介绍的。
【4】赏析句子。
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还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1)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也选择一个物品(或景点、场景),用上这样的句式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围绕着敦煌莫高窟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打开心中的那把锁
一代魔术大师胡汀尼有一手绝活儿,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无论多么复杂的锁,从未失手。他曾为自己定下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要在60分钟之内,从任何锁中(挣脱 挣扎)出来。条件是让他穿着特制的衣服进去,并且不能有人在旁边观看。
英国一个小镇的居民决定向伟大的胡汀尼挑战,有意考验他。他们特别打制了一个(坚固 结实)的铁牢,配上一把看上去非常复杂的锁,请胡汀尼来看看能否从铁笼中出去。
胡汀尼接受了这个挑战。他穿上特制的衣服,走进铁牢中。牢门“哐啷”一声关了起来,大家遵守规则转过身去不看他怎样打开锁。胡汀尼从衣服中取出自己特制的工具,开始工作。
30分钟过去了,胡汀尼用耳朵紧贴着锁,专注地工作着。45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头上开始冒汗。最后,两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始终听不到期待中那锁簧弹开的声音。他(精疲力竭 筋疲力尽)地将身体靠在门上坐下来,结果牢门却顺势而开。原来,牢门根本没有上锁,那把看似很厉害的锁只是个样子。
小镇居民故弄玄虚,考验了这位大师。门没有上锁,但胡汀尼心中的门却上了锁。
曾经有一位撑杆跳的选手,他一直苦练却无法越过某一个高度。他失望地对教练说:“我实在是跳不过去。”教练问:“你心里在想什么?”他说:“我一冲到起跳线时,看到那个高度,就觉得我跳不过去。”教练告诉他:“你一定能跳过去。把你心从竿上‘摔'过去,你的身子也一定会跟着过去。”
他撑起竿又跳了一次,(果然 竟然)越过了。
其实,只要打开心中的那把锁,便可以突破阻挠,粉碎障碍,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1】在文中的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画上“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说说“故弄玄虚”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画出揭示短文中心的语句。
【4】认真读短文,完成练习。
胡汀尼是一位___________,他的绝活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面对英国某小镇的居民的挑战,他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曾经有一位撑杆
跳的选手一直无法越过某一高度,但最终他越过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教练告诉他:“你一定能跳过去。把你的心从竿上‘摔’过去,你的身子也一定会跟着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做题。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选段)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 ;走在街上的时候,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在横线上把选文补充完整。
【2】请你写出几个带有“花”字的四字词语。
花团锦簇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读“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完成问题。
(1)“这一种境界”是指_________________ ,“颇”的意思是_________
(2)请列举生活中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父亲的难题
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一个周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球鞋,因为他明天要参加学校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听过好些遍了,实在让人腻味。
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
住,动作缓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 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着爸爸: “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 60 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
爸爸心里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和兔子较量。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 100 倍!”
“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爸爸坚持着, “它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的。”
小保罗把两只手的手指钩在一起,认认真真地思忖着。“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赢兔子。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 100 倍,它仍然跑不过兔子!”
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1】乌龟之所以能够取胜,小保罗认为靠的是_____,而他爸爸认为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完全文,你认为文章标题“父亲的难题”中的“难题”到底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第三、四自然段,然后摘录原文填空:
此二段中表现小保罗对爸爸所讲故事的态度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 ,体现这个态度的一个具体细节是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个自然段言简意赅,颇有意蕴。请发挥想象,用几句话描写爸爸此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节选)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战国和秦汉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者木片上,叫做竹简或者木牍。就是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五寸至二尺长) ,然后削平表面,在上面用毛笔写字,每片可以写八到十四个字。有的把竹简和木赎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策”,也可以写作“册”。这个“册”字多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了一条绳索的样子。
当然,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这种写有文字的竹简和木片有一百二十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三千片竹简。
现在的书,( )品种多,( )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编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选文第一段第一句中说的“正式的书籍”是指( )
A.具有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竹片或木片
B.写有文字的“简”或“牍”
C.把竹片或木片用绳子或皮条串编起来的“册”
D.把“简”或“牍”用绳子或皮条串编起来的“策”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3】选文第四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理想中的书籍是怎样的?请你简要说说这种书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最优秀的人是谁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
事情是这样的:苏格拉底在 (A)人已衰老,接近死亡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连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尽管 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是 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B)病势严重,无法医治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 助手言辞恳切地说 找遍城乡各地 找遍五湖四海 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 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愁 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1】“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此时苏格拉底心里的感受是( )
A.对助手满意
B.对助手的表现有点失望
C.希望助手尽快找遍五湖四海
【2】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3】选择下面合适的成语,准确概括文中划线部分的内容。
风烛残年 风卷残云 生死攸关 病入膏肓(A)处_____(B)处______
【4】联系上下文仔细读读下面的话,再填写。
苏格拉底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话中第一个“蜡”指_____________;第二个“蜡”指_____。苏格拉底说这话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5】从助手“很温顺很尊重”“语气沉重”,你体会到这个助手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著名的旅游与港口城市,被称作“亚得里亚海明珠”。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美誉,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岛城”等美称。
威尼斯一共有118个小岛,全市靠400座桥梁沟通,是世界上桥梁最多的城市。在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马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除小艇以外,所有交通工具都是明令禁止的。
【1】请根据材料介绍的特点,给威尼斯拟一条宣传语,吸引人们去感受那里的奇特风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查找资料,为威尼斯的一处景观写一段导游词,注意语句通顺连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段,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①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②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分别可以概括成两个成语: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成语在文中都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共写了三次笑,这“笑”里分别藏着什么?
(1)楚王“冷笑一声”: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晏子“故意笑了笑”: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尴尬的笑,装作听不懂晏子的话,用笑来掩饰自己。
【3】晏子与楚王的这一次智斗,晏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原文填空,完成后面的练习。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照着她(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用“ ”画出实实在在的事物,用“ ”画出由事物产生的联想和想象。
(3)请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子写下来:( )。在这个比喻句中把( )比作( )。
18、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別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耸立——(________) 拥挤——(________)
【2】第一自然中作者把威尼斯小艇比作独本舟,写出了小艇_________的特点;把小艇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________的特点;把小艇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_________的特点。
【3】选文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用原文句子回答)
【4】画线句子可以让我们联想四字词语_________。
【5】“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说明了船夫________,船的__________。
19、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练习。
雕凤凰
古时候,一个有名的木匠要在木头上雕刻一只凤凰。人们听说了,一窝蜂地跑来看。木匠在木头上勾了个大体轮廓,就不慌不忙地雕刻起来。
当凤头、凤尾还没雕成,羽毛也没刻完的时候,围观的人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看见凤凰头的人撇撇嘴说:“那是什么凤凰呀,简直像公鸡。”
看见凤凰身子的人斜斜眼说:“雕得一点儿也不像一只凤凰,倒像一只又丑又笨的鸭子。”
其余的人也指指戳截附和着说:“还是有名的木匠呢,真丢人!瞧那笨手笨脚的样子,还想雕刻凤凰呢!”
听了这些,木匠并不理会,仍然专心致志地雕刻着。
围观的人觉得没多大意思,便三三两两地散开了。只有一位白胡子老头仍津津有味地欣赏着。
没过几天,凤凰雕成了,还添上了鲜艳的色彩。人们又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
只见凤凰翠绿的冠子高高耸立,鲜红的爪子闪闪发光,色彩缤纷的身子格外耀眼,鲜艳美丽的翅膀跃跃欲飞。
木匠用刻刀轻轻一点,给凤凰刻上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凤凰立即扑棱棱地拍打翅膀,腾空飞起,在屋梁上回旋飞翔,三天三夜没有降落。
这时围观的人齐声称赞,一致惊叹凤凰的精美,夸奖木匠技术非凡。
那位白胡子老头听了。扭过头来,说:“别忘了,开始的时候你们是怎样议论的啊!”
【1】照样子,写词语。
(1)不慌不忙(ABAC)_________、_________
(2)三三两两(AABB)_________、_________
(3)津津有味(AABC)_________、_________
(4)七嘴八舌(含数字)________、_________
【2】凤凰雕成以后是什么样子的?请用“﹏﹏﹏”在文中画出。
【3】人们听了白胡子老人的话后会有什么反应?请在短文结尾处的横线上续写故事。
【4】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真爱如茉莉。(扩句)
2.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3.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怒号,桑娜感到心惊肉跳。(改成反问句)
4.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成拟人句)
5.在我们班里,都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修改病句)
21、换个说法,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1.淮南的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2.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22、改为反问句。
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请你以“生活中的启示”为题作文,重点写出从生活中得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