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诗句不是写景的一项是( )
A.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D.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2、下列四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请勿自误(不要)
B.若有所思(好像)
C.南望王师(盼望)
D.临行密密缝(来到)
3、[句子衔接]根据下面的语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生命是______,越是生长在艰苦的环境下,越能显示它的顽强;生命是______,越是经历了磨难和煎熬,越能突显它的光彩;生命是______,越是无人能够发现,当它闪闪发光地出现在眼前时,越能突显它的价值。
①埋没在沙漠里的金子
②浴火重生的凤凰
③春日里的花海
④破土而出的嫩芽
A.③①②
B.④②①
C.④①②
D.④③①
4、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把杭州作汴州。
5、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1)研究报告一般包括_____、研究方法、_____、_____四部分的内容。
(2)下列研究报告的标题,不够规范的是(______),我发现,这个标题不够规范的原因是_____,可以改成_______。
A.关于“张”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B.关于小学生错别字的研究报告
C.关于名家书法作品的种类与特点的研究报告
D.关于街头错别字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报告
6、 查字典填空。
(1)“憎”应查( )部,再查( )画,读音( ),组词( )。
(2)如果用音序查字法查“朽”,先查( ),再查( ),是( )结构的字,组词为( )。
7、根据意思写词语
1.聪明,有智慧(________)
2.鸡鸭等牲畜 (______)
3.答应,出声音 (_______)
8、比一比,再组词。
浆(_______) 缚(_______) 馅(_______) 诈(_______) 怔(_______)
桨(_______) 傅(_______) 陷(_______) 作(_______) 证(_______)
9、课内阅读。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选段中体现小嘎子动作灵活、敏捷的短语是:_______。
【2】小嘎子与人摔跤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的“枪”和“鞭”加引号说明____________。
【4】刚开始摔跤时,小嘎子的精神状态是_____________,后来变得____________,最后摔跤的结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选段内容,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人物 | 揪在一起 前的表现 | 揪在一起 后的表现 | 人物特点 |
小嘎子 | 精神抖擞,围着小胖墩儿猴儿似的蹦来蹦去 | _______________ | _____ |
小胖墩儿 | _______________ | 别住小嘎子的脚后,顺势将其推倒 | 沉稳镇定 |
10、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文,然后完成练习题。
这里会长出一朵花
小野是我的女儿。在她很小的时候,她从她奶奶这里学会了一套评判标准,那就是害虫和益虫。有一天我正吃饭,她突然从旁边飞身而出,口中大喊一句“害虫,打死”,然后一只飞蛾就被她拍死了。
我大吃一惊说:“我去,小野,这是不对的。”
这句话的结果就是,小野又学会了一句“我去”。
她说:“我去,是奶奶说的。”
我站了起来,以前所未有的严厉再次责问她:“你可以吗?你可以这样做吗?”
她从未见我如此,退了一步,有点儿畏怯道:“它是坏的小动物,它是苍蝇(那时候她把一切在空中飞的昆虫都叫苍蝇)。”
我突然思路开朗,构建出关于此事完整的哲学体系:“什么叫坏的,什么叫好的?伤害你的小动物就是坏的,不伤害你的小动物就是好的。这个飞飞的小动物伤害你了吗?你把它打死了,它的家人就找不到它了,会很难过,你知道吗?你可以不伤害它,如果它没有伤害你,知道了吗?你这样做,它会很痛苦,所以你错了,你要做那些让它很快乐的事情,你知道吗?你想想,如果你找不到家人,你会难过吗?”
也许是我语气太严厉,小野突然一句话也不说,两眼通红,凝滞几秒,瞬间大哭了起来。
我没有即刻安慰她,继续追问:“你说,你做错了吗?”
小野已经哭得没法说一句完整的话,但抽泣之中,她还是断断续续说:“我错了。”
我上前抚了抚她的脑袋,语气缓和道:“那你现在要做什么呢?”
小野哭着走到那只飞蛾那里,蹲下身子说:“对不起,你很痛苦。”
看着她好几滴泪都落到地板上,我心疼不已,更怕因此给她留下更大的心理创伤,便心生一计,说:“别哭了,我们一起帮助它好吗?”
小野噙着泪水,道:“好。”
我把飞蛾捡起,带上小铲子,牵上小野到了一片土地。我挖了一个小坑。让小野把飞蛾扔了进去,顺便告诉她,这是飞蛾,不是苍蝇。我教小野把土盖上以后说:“这只飞蛾以前是个动物,现在它死了,我们把它埋了起来,它就会变成一朵花,变成另外一种生命,就不会再痛苦了。小野,你快去拿你的水壶来,我们要浇水了。”
小野飞奔入屋。
我立刻起身,跑到十几米外摘了一朵花,折返回去,把花插在刚才埋飞蛾的地方。完成这个动作,小野正好提着水壶从屋里出来。她走到那朵花前,惊讶得说不出话。我说:“你看,就在刚才,它变成了一朵花长了出来,说明它已经原谅你了。”
小野破涕为笑,依偎到我的怀里,说:“它这么快就有了花。”
我亲了她一口,说:“是啊,我们又是它的好朋友了。它很快长了出来说明它很快乐。”
小野开心地笑了。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选文中的信息,完成填空。
(1)小野拍死那只飞蛾,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批评小野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
A.拍死飞蛾—飞蛾开花—埋葬飞蛾—接受批评—开心地笑
B.拍死飞蛾—埋葬飞蛾—飞蛾开花—接受批评—开心地笑
C.拍死飞蛾—接受批评—埋葬飞蛾—飞蛾开花—开心地笑
【4】为了不给小野留下心理创伤,“我”是怎么做的?( )
A.“我”帮助小野埋掉飞蛾,并插上一朵花,让小野和花儿成为好朋友。
B.“我”和小野一起把飞蛾埋掉,并告诉她在埋飞蛾的地方浇上水,这里就会开出美丽的鲜花。
C.“我”让小野亲手把飞蛾埋下,并让她浇水。“我”偷偷把一朵花插在埋飞蛾的地方,然后告诉小野她被飞蛾原谅了。
【5】品读文中画线的语句,“我”用这样的语言方式教育孩子,值得赞赏吗?请结合短文内容说一说自己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暖 冬
周海亮
小的时候,我是那么疯。数九寒天的,跑到村东小河上砸开一块冰,蹿上去,拿一根细竹竿撑着河床,那冰就行驶开来,像一条冰船。
那是一个午后,我把一根竹竿挥得虎虎生风,突然从脚下传来断裂的咔嚓声。
低头一看,一块冰分离成两块,慢慢漂向相反的方向。我急了,大叫一声,人掉进了河里,好在河水不深,我颤抖着牙关爬出来,跑回了家。
我被母亲大骂一通,屁股上落下了母亲恶狠狠的笤帚。母亲说那河那么深,你不知道?母亲把我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冬天的阳光,象征性地洒在上面。那些衣服很快冻成冰棍。
母亲坐在炕沿,看着我,愁眉不展。那些年月,家里没有多余的棉衣棉裤,冰天雪地的,明天怎么上学?
我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我小心翼翼地吃饭,小心翼翼地和母亲说话,小心翼翼地写作业和睡觉……
夜里我醒来,看到微黄的光圈和一抹年轻的剪影,那是母亲和她的油灯。
早晨我被母亲推醒。我惊奇地发现,母亲竟给我捧来了新的棉袄棉裤。干燥的棉袄棉裤穿在身上,暖和并贴身。每一个扣子都亮闪闪的,像从夜空中摘下的星星。我背着书包上学,走到院子里,突然回头。母亲正在玻璃窗后看着我。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我,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那年冬天特别冷。但我一直认为,那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选自《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2019年第3期,有删改)
【1】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由于忧愁而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____
(2)言行举止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____
【2】从文中找出与题目相对应的一句话用“ ”画出来。
【3】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中,母亲“愤怒”的原因是因为________;“愁苦”的原因是________。
(2)短文第6自然段连用三个“小心翼翼”,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 。
【4】“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我,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
【5】短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多选)
A.思乡
B.对童年快乐生活的怀念
C.对母爱的赞美
【6】用自己的话说说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桃花
春天,桃花盛开了。
蜜蜂飞到花丛中,忙碌地采蜜授粉。所有的桃花都张着笑脸,并且把自己最好的花蜜送给蜜蜂,作为对它们授粉的酬谢。
其中,有一朵桃花,非常自私。它舍不得给蜜蜂一点儿花蜜。当蜜蜂飞到它的花蕊中时,它便大叫大骂 去 你们这些讨厌的家伙 别想从我这儿得到一点好处 并且拼命摇动花枝把蜜蜂赶跑了。
后来,所有的桃花都结成了硕大的桃子,只有这朵桃花可怜地凋谢了,没有结果。
自私和吝啬不仅失去了朋友,也毁掉了自己。
【1】在第三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
【2】文中酬谢的意思是_______,凋谢的意思是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4】那一朵桃花看见别的桃花都结成了硕大的桃子,而自己却凋谢了,它会怎么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乐园(5分)
《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的名著,其中有许多故事大家都能耳熟能详,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大闹野猪林》,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刘备、张飞、关羽、孙悟空、鲁智深等栩栩如生,呼之即出。请你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 并向同学们做推荐。故事题目《 》推荐理由
14、小时候特别想不明白几件事
①雷锋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就是“好人好事”的意思。
②小孩子比大人怕烫得多,我觉得烫得不敢摸的东西,妈妈总是很轻易地拿起来。
③我从来不吃哥哥吃剩的东西,因为不卫生,但如果妈妈再咬过,我就认为卫生了,可以吃。
④据说屋子里面打伞不长个儿,我就从来不敢在屋里把伞打开。
⑤医院里到处是病菌,一张嘴就会有病菌飞到肚子里的,所以每回进了医院,我就老实了,一句话都不说,生怕病菌会飞进肚子里。
⑥为什么4+3=7,3+4还是等于7呢?看上去明明是两道不同的题呀!那时我三岁,我家人老是想教我学灵敏,我非常不合作,他们就经常恐吓。我往往刚背熟4+3=7,大人就一脸狡猾地看着我阴阴地笑,然后就说:“那3+4=?呢?”我一害怕就糊涂了,觉得大人那样的表情,就说明答案一定和4+3是不一样的。然后大人气急败坏,我又终于搞清楚3+4=7,但是大人又回到上面的表情,我就有如上面的思索,然后就又一次恶性循环……那时自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小孩。
⑦小孩子是从妈妈的肚脐眼里还是胳肢窝里钻出来的?小时候我妈妈也说过我是从垃圾堆旁边捡来的。我就经常旁敲侧击地问姐姐,可气啊,她居然也这么说。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多年。后来我妈再说我是亲生的,我都不信了,最后倒是我妈先急了。
⑧小时候常听到“失眠”这个词,总理解为“湿眠”,也就是尿床的意思。
⑨小时候什么都不怕,就怕床底地下藏着台湾特务。
⑩小的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很爱吃松花蛋,也就是皮蛋,当头一次听说松花江的时候,羡慕得不得了,一心向往着漂满松花蛋的江面……真馋死了。
11我小时候特强壮,没有得过病、住过院什么的,后来我表姐住院开刀,我看了打麻醉的她耷拉了脑袋,羡慕地说:“生病真幸福啊,我连医院都没住过……连表姐都住了!”我妈妈就给我一个耳刮子……
12总是搞不清“生前”是啥意思,明明是死前嘛,呵呵……
鉴赏感悟:
本文用列举条文的形式写了自己小时候总是弄不懂的几件事情,想象力丰富,语言幽默有趣,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描写的很成功。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轻易( ) 老实( )糊涂( )经常( )强壮( )幸福(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气急败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旁敲侧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小时候想不明白的事,有几件?哪件你觉得最有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在儿时有没有想不明白的事?请列举几个,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火车票票面信息阅读。
下面是刘飞的火车票,请根据这张车票完成下面各题。
【1】火车票上有一些数字,它们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呢?在括号里写出来。
2019年12月04日07:48开——(_________)
¥443.50元——(_________)
【2】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本次列车是由北京南站开往南京南站的。(____)
(2)刘飞乘坐的列车是G102次。(____)
(3)刘飞拿着这张车票上车后,坐在了08车12C号的二等座上。(____)
(4)本次列车的检票口是A7。 (____)
(5)刘飞当天没赶上这列车,他可以第二天再用这张票坐车。 (____)
16、课后提升。
唐僧师徒越往前走,越觉得热气扑面而来。一打听才知道离此不远有座火焰山,只有翠云山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能灭山上的火。孙悟空大喜,驾着云来到翠云山,想凭借当年和牛魔王的交情借到扇子。
哪知,铁扇公主早就对孙悟空恨之入骨,很想杀了他。可是任凭铁扇公主怎么用刀砍孙悟空,他一点儿也不在乎。气得铁扇公主取出芭蕉扇,一下子把他扇出五万多里。后来灵吉菩萨送给孙悟空一颗定风丹,铁扇公主再也扇不动孙悟空了。
有一天,铁扇公主坐在洞中,喝了一口茶,突然觉得腹痛难忍,原来是悟空变成小虫,飞到茶中,被铁扇公主喝了进去,吓得她赶紧把扇子借给孙悟空。没想到,悟空借来的是假芭蕉扇,火越扇越大。悟空只得变成牛魔王的样子,到翠云山骗出了芭蕉扇。牛魔王知道后,非常生气。他就变成猪八戒的样子,在半路上又把芭蕉扇夺了回去。悟空追上,牛魔王现出原形和悟空战到了一处。托塔李天王用照妖镜照住牛魔王,使他无法逃脱。铁扇公主只好把芭蕉扇交给了悟空。悟空连扇了七七四十九下,等大火再也不能燃烧了才罢手。
【1】短文中写孙悟空几次借芭蕉扇?每次都是用什么办法借的?
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对《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了解,说说铁扇公主为什么对孙悟空恨之入骨。
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短文加个标题,写在文章开头的横线上。
【4】故事中的孙悟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园。
祖父的园子(节选)
①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②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③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④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⑤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⑥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⑦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⑧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⑨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⑩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⑪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⑫太阳也不知道。
【1】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都成活了,长得非常好。
B.园子里的一切植物和动物都十分自由。
C.这个园子没有人管理,任凭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自生自灭。
【2】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3】第4、5句与6到12句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记忆中,贫穷落后的家乡有一座小山,人们都称它白头山。小时候并没有怎么在意?现在想来,真是名副其实。我从懂事时就记得,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它的山顶总是光秃秃的,尽是白石头。也许这就是它所以得名的原因吧!
30年过去了,我终于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如果要问有什么感受,我只能用“天翻地覆”来形容了:过去连自行车都难得一见,如今摩托车在路上穿梭往来。有几家的门前还停着锃亮的“桑塔纳”呢!低矮的石房小屋也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漂亮的幢幢小楼……大概游子总爱追寻儿时的记忆吧!在家乡转了儿圈之后,我突然发现,白头山不见了。我好纳闷,忍不住和一位老乡谈起这件事。老乡哈哈一笑,说:“白头山还在呀! 可是它早就不叫白头山了。”“那它现在叫什么山?”“翠云山!”老乡用手往前一指说,“山还是原来的山,名却不是原来的名了。”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展目望去,只见眼前的这座小山上一片碧绿,有如翠云密布。松树、柏树以及其它一些叫不出名儿的树木,挺拔直立,茁壮成长,显得生机勃勃。我恍然大悟,禁不住赞道:“好名字!真是好名字!”
这样看来,小山“改名”也就不足为奇了。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前面横线上。
【2】从文中摘录4个成语,并选一个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描写白头山“名副其实”的词句。
【4】“白头山”为什么后来改名为“翠云山”?
__________________
【5】孩子听完老人最后一席话后是怎么想的?展开丰富想象,为短文加上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草船借箭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________写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_______》中的一段改写的。
【2】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既写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_,又写出曹操的__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4】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原因是( )
A.使船两面受箭
B.江中浪大,这样便于船在江中停住受箭
C.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时间。
【5】“漫”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部,“漫”字在字典的解释有:(1)水过满,漾出来;(2)满、遍;(3)没有限制。文中“大雾漫天”中的“漫”应选_____。
【6】”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这句话说明了诸葛亮( )
A.诸葛亮胆子很大。 B.诸葛亮很喜欢喝酒。
C.诸葛亮推断事情正确,他很了解曹操的为人性格。
20、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①把那么一套不像样子的衣服卖给一位脾气特别的百万富翁!(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还没有来得及插上一句嘴,他已经把我的尺寸量好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改成转述句:教务老师沉默不语。最后,他说:“我可以把你的意见转告给老生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请选择一幅你熟悉的漫画,展开联想与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习作。注意要写出自己的感受、看法与思考。4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