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守株待兔 遵守
B.道旁李 道路
C.问其故 缘故
D.弗能应 应答
2、根据《三国演义》的人物描写:“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这个人是( )
A.吕布
B.赵云
C.张飞
D.关羽
3、五庄观被_______破坏的人参果树后来被观音菩萨救活了。( )
A.太白金星
B.二郎神
C.孙悟空
D.红孩儿
4、形近字组词。
陷 _______ 诈 _______ 跨 _______ 楷 _______ 谓 _______
馅 _______ 蚱 _______ 胯 _______ 揩 _______ 渭 _______
沃 _______ 棚 _______ 浮 _______ 挡 _______ 纽 _______
袄 _______ 绷 _______ 俘 _______ 裆 _______ 扭 _______
5、听力训练。
1.文中说,在许多国家,称人有幽默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国的议长顺着议员的话,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幽默地化解了尴尬的场面。
2.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幽默的人?根据你听到的内容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组词。
shè( ) tāng( )
骇( ) 择( ) 拾 趟
该( ) 泽( ) shí( ) tàng( )
7、填空。
题目“梅花魂”中“魂”的意思是__________,“梅花魂”,即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还可以说________魂、________魂。
8、有趣的古文。
1.“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这里的“如何”是_______________的意思;“吃”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只见店主人把三只碗、一双箸、一碟热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一碗酒来。”这里的“筛”是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3.“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我?”这个句子中“莫不”相当于_____;画线部分我们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_____代替;“把”相当于现在的_______________。
9、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
①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②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③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④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⑤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⑥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文章围绕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写了独特的外形特点、______、______三方面内容。
【2】读文章第②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艇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自然段,采用了静态描写表现出了古城威尼斯夜晚的宁静之美,这样写的好处是( )
A.与白天的动态描写相对应,进一步体现出小艇给威尼斯带来的情趣
B.突出威尼斯是一座古老的城市、美丽的城市,到了夜晚非常的安静
C.突出了威尼斯河道多,船夫驾驶技术好,是世界上文明的水上城市
【4】从文中找出一句动态描写,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生活在威尼斯,结合文章内容,简单说一下某一时间段的生活情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句子,完成练习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
【1】这儿句话描写了事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突出了傍晚牧场____________的特点。
【2】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写。
放学后的校园 下雪的早晨 母鸡喂小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链接阅读。
荷兰的花
荷兰,是世界地势最低的国家之一,沿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风轻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里,筑起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千倾土地。
也许,这土地是用血汗换来的缘故,荷兰人对土地有着很深沉、很执著的感情。在新开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郁金香,风信子,百合花……春末夏初,这些花盛开时,像一片静谧的五彩的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大海交辉相映。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上面托着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镶有浅红花边的白花,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都快成痴了。有个老板愿意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支罕见的郁金香,瞧瞧,代价多高!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童话里的一座皇宫,门前墙上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支郁金香。”荷兰人爱郁金香,并把定为国花。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便小心翼翼地捧回家,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它那小而可怜似的模样了。郁金香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位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在城市高高的电线杆上,你一眼就能看见凌空悬垂着一个花篮,里面插满了洁白茂密的满天星,几枝浓艳欲滴的红玫瑰隐显其中。横跨江河的桥头,你会发现一盆活泼艳丽的扶郎花在微笑。
有时,你随意一抬头,会奇怪:荷兰人的窗户怎么不挂帘子?再仔细看看,窗口放满了粉红的百合花、白色的慈姑花和苍翠碧绿的蕨草,这不就是精美绝伦的窗帘吗?
荷兰人用鲜花装饰了生活,让生活显示出令人心驰神往的美。
【1】解释下列词语。
一望无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文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怎样理解“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然后仿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感悟。(25分)
一个人只要还有力量帮助别人,他就是富有的 。
记得有一年 我丢了工作 在那之前 父亲所在的工厂倒闭 我们全家就只靠妈妈为别人做衣服的收入生活
有一次妈妈病了几周,没法干活。因为没钱付电费,家里被电力公司停了电,然后煤气公司停了煤气。最后要不是因为健康部门为了公共卫生的原因制止了自来水公司,我家就会连水也没有了。家里的食品柜空空如也,幸亏我家有个小菜园,我们(只好 只得)在后院生起柴火煮菜充饥。
一天,妹妹放学回家,兴冲冲地说:“我们明天要带些东西到学校去,捐给穷人,帮助他们(渡过 通过)难关。”妈妈正要冲口而出:“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比我们更穷的人!”当时外婆正和我们住在一起,她赶紧拉住妈妈的手臂,皱皱眉,(示意 招呼)她不要这么说。
“伊瓦”,外婆说,“如果你让孩子从小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穷人’,她一辈子都会是个‘穷人’。她会永远等待别人的帮助,这样的人怎么能振作起来,怎么能当上‘富人’呢?咱们不是还有一罐自家做的果酱吗?让她拿去。一个人只要还有力量帮助别人,他就是富有的。”外婆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张软纸和一段粉红色的丝带,把我家最后一罐果酱精心包好。第二天,妹妹欢快而(自豪 自满)地带着礼物去帮助“穷人”了。直到今天,拥有3家酒店的妹妹仍然记得那罐果酱。( )是在公司里,( )在社区里,一看到有人需要帮助,妹妹总认为自己应该是“送果酱”的人。
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2分)
在文中找出你认为是中心句的句子画上“﹏”。(2分)
给第二自段然加上标点符号。(2分)
划去文中括号里你认为不合适的词。(4分)
在最后一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
结合文章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6分)
A:
B:
读了短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呢?(7分)
13、阅读短文,相信你能答好下面的问题。
吃西瓜
前几天,爸爸买了两个又大又圆的西瓜。晚上,天气闷热,爸爸招呼我和弟弟一起吃西瓜。
我和弟弟看着这两个西瓜,就仿佛看见里面鲜红的瓜瓤。爸爸切开了第一个瓜,啊,是个生的,黄里微微泛有白色,瓜籽也是白嫩的,我和弟弟好失望。可是,爸爸一声不吭,若无其事地切开了第二个,啊,鲜红的瓜瓤,又黑又饱满的瓜籽,诱人的瓜汁往外渗着,渗着。
“吃吧,吃吧。”爸爸把两片瓜推到我和弟弟面前,笑着说。弟弟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我刚要吃,突然发现爸爸拿起了一片生西瓜,咬了一口,嚼了几下,眉头一皱,硬咽下去了。这时,他发现我正盯着他,脸上立即露出了笑容:“你吃你的吧,这生瓜也很好吃呀!”这时,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手中小小的一片西瓜突然变重了许多。我又低头咬了一口,可怎么也咽不下去。于是,我放下了手中的熟瓜,拿起一片生瓜咬了一大口,清淡无味,但我还是把它吃下去了。
这件事过去很多天了,但我的心还是甜甜的。我觉得在这件小事中,我得到了一种宝贵的东西。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闷热——( ) 饱满——( ) 清淡——( )
【2】解释下列词语
若无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淡无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爸爸吃瓜的动词有__、__、__、__。
【4】“我得到了一种宝贵的东西”,这种东西是(在正确的后面写“是”).
(1)西瓜的营养( ) (2)父子的情谊( )
(3)父亲的疼爱( ) (4)团结的力量( )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父亲的叮嘱
念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害病在家。父亲为了消除我的寂寞,就教我画素描。“你看见对象是怎样的,就得把它画成怎样,不要想当然。”他总是这样叮嘱我。
休养完了,回校复课。有一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台上,要我们写生。那两个杨桃正对着我,从我所处的角度看去,它那轮廓根本不像杨桃,而是五个棱角的什么东西。
要不要按想象中的去画呢?这时,我想起了父亲的叮嘱。我如实照画,并把这幅习作交上去。
几个同学看见了,都哈哈大笑:“嘻嘻,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倒不如说是五角星……”
老师看了看我的习作,走到我旁边,俯下身来审视了一下讲台上的杨桃,然后走到教室中央,高举起我的习作,和颜悦色地问:“这幅写生,画得像什么?”“像五角星!”几个同学应道,同时发出嘻嘻哈哈的笑声。
老师的神情变得有点儿严肃 半晌 又问道 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好笑吗
同学们摸不透老师话里的意味,不敢回答。唯有那几个笑得最厉害的不知好歹,答道:“好——笑——”
老师于是下令:“说‘好笑’的同学,请站到前面来!”那几个同学面面相觑,迟迟疑疑地走到讲台前一字儿排开。
老师让他们一个个坐到我的座位上。
“看看杨桃,像你平时想象的模样吗?”老师问。
“不……像。”
“像什么?”
“像……五角星。”
“好,你站起来。下一个……”
看着这一切,我的耳边仿佛又响起父亲的叮嘱。是的,父亲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这道理自然不仅在画画。
【1】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推想下列词语的意思。
和颜悦色:__________________
面面相觑(觑:看):________________
【3】父亲给了我怎样的叮嘱?用横线在文中勾画出来。
【4】归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5】品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同学们摸不透老师话里的意味,不敢回答。(联系上文,说说老师话里的意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2)几个同学看见了,都哈哈大笑:“嘻嘻,杨桃是这个样子的?”(你从加点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看了看我的习作,走到我旁边,俯下身来审视了一下讲台上的杨桃,然后走到教室中央,高举起我的习作,和颜悦色地问:“这幅写生,画得像什么?”(你从对老师的动作描写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的难题
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A.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慢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B.保罗的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看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着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
爸爸心中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我没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与兔子较量。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
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道,“它是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
小保罗把两只小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地思忖着。“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能跑赢兔子。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跑不过兔子!”
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1】请从文中找出与A句中“又唠唠叨叨”的“又”字相呼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看画线的B句中“呆望了一阵”的“呆望”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一阵”能否改为“一眼”?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保罗的父亲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而小保罗则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致使父亲遇到难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
民国时期,山东省主席韩复榘,集军政大权与一身,声势显赫。他的一个堂叔,前清秀才出身,在家无业,到济南找他,想谋个工作养家糊口。他满口答应,立即写手令,连同其叔的登记表装入封袋,命人送交秘书长速办。秘书长拆封一看,大吃一惊,立即派人将老头抓捕关押在军法处。一个多月后,韩复榘召开军政会议,坐在主席台上东张西望,问秘书长:“××老太爷怎么没来参加会议?”
秘书长说:“老太爷关押在军法处还没放出来哩。”“混蛋!”韩复榘大发雷霆,“谁把老太爷抓起来的?”秘书长随即取出韩的手令,韩一看写的是“抓军法处”,便理直气壮地说:“我这不明明写的‘派军法处’,让他当秘书的吗?你们为什么抓他?”秘书长小声说:“‘派’字是三点水旁,您这写的是提手旁,写成‘抓’了。”韩复榘眼一瞪说:“干什么事不要用‘手’呀!快去请老太爷来开会!”韩老头被放出来后闻知此事,一肚子气,一句话不说,提笔写了一首诗:
一纸公文“派”作“抓”,小爷无故坐军法。若教留在济南府,“手令”来时定吓煞。
写好后往韩复榘桌上“啪”地一放,袍袖一甩回老家去了。
【1】短文题目应该选( )
A.手令
B.“抓”军法处
C.一字之差
【2】老太爷被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对韩老头这首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第一次比赛田忌为什么会输了?
(2)第二次比赛田忌是怎么赢了齐威王的?
(3)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把它写下来。
18、课内阅读。
跳水(节选)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正在这时候”是指________________。
【2】船长为什么用枪威逼孩子跳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加点的词句说说为什么水手们得四十秒钟已经太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跳水得救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逼近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慌忙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随便)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靠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用“/”画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2】回答下列问题,体会诸葛亮是如何考虑周全、巧妙安排的。
(1)把草船“一字摆开”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军十“擂鼓呐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横线的句子,说说诸葛亮为什么笑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选段,说说画波浪线的句子从哪些方面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发挥想象:当曹操听到诸葛亮的军士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后,可能会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生物节律是相当稳定的。(改写成反问句)
2.虽然天山这里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改写成陈述句)
3.小鱼在游。(改写成拟人句)
4.长江大桥横卧在长江上。(改写成比喻句)
21、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百变的句子。(按要求改写句子)
1.巨浪打翻了小船。(改写成“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不少文从墨客前来茶楼对句。始终没有妙句对出。(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板桥沉浸在渔家的欢乐之中。(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半湾活水千江月(给出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缩写是把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文章压缩,而能保留其主要内容,使人一目了然。请仿照《景阳冈》缩写《草船借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