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期末张家口四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选择正确的读音

    倔强jiànɡ qiánɡ)       báo

    yàn yān tiāo tiǎo

    鲜血xuè  xiě     明晃晃huǎnɡ  huànɡ

     

  • 2、“稚子金盆脱冰”中带点字正确解释是(            

    A.早晨

    B.知道,明白

    C.告知,开导

    D.晓得

  • 3、下面哪一个是豆蔻年华(     

    A.指女子年满十五岁

    B.指人三十岁

    C.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用“贵”字组成双音节(二字)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不得重复。

    (1)这些______的参考资料对我们的研究有极大的帮助。

    (2)张排长带领小分队英勇阻击敌人,为部队反击赢得了______的时间。

    (3)这批货物价格______,摆在柜台多日都无人问津。

  • 5、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1.孔君平其父,父不在,呼儿出。

    诣:________乃:________

    句子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指以:“此是君家果。”。

    示:________曰:________

    句子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闻:________

    句子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照样子,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

    例:齐威王(好奇地)问田忌:“你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不是有人给你出谋划策了?”

    (1)妈妈______说:“马上就要考试了,你要好好复习,不要辜负妈妈对你的

    一片期望!”

    (2)爸爸________问我:“猜一猜,我的手里有什么?”

  • 7、根据课文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 8、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 )眼快   ( )紫嫣红   ( )黄一体

    鞠躬尽( )   ( )尔一笑   含辛( )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外阅读。

    大圣看玩多时,问土地道:“此树有多少株数?”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大圣闻言,欢喜无任。当日查明了株树,点看了亭阁,回府。自此后,三五日一次赏玩,也不交友,也不他游。

    一日,见那老树枝头,桃熟大半,他心里要吃个尝新。奈何本园土地、力士并齐天府仙吏紧随不便。忽设一计道:“汝等且出门外伺候,让我在这亭上少憩片时。”那众仙果退。只见那猴王脱了冠服,爬上大树,拣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许多,就在树枝上自在受用。吃了一饱,却才跳下树来,簪冠着服,唤众等仪从回府。迟三二日,又去设法偷桃,尽他享用。

    1联系上下文,尝试写出下列短句的含义。

    也不交友,也不他游:______________

    忽设一计: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圣闻言,欢喜无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描写的是猴王的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他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根据你自己的阅读积累,文段中的事情发生在哪里?后来发生了什么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居里夫人是波兰人,她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她在取得成就、受到人们尊敬时,首先想到的是少年时代教自己法语的欧班老师。

    1920年春天,玛丽·居里和他的丈夫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工作,终于从大量的沥青和铀矿中提炼出一克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打开了进入原子时代的大门。有一天,(欧班老师 玛丽·居里)收到了一封挂号信,信上的署名是(欧班老师 玛丽·居里)。一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怎么会给一个又老又穷的教师写信呢?他用颤抖得手拆开信封。

    欧班老师读完信,泪水立即用处眼眶。原来,玛丽·居里就是20年前门门功课都靠第一的小姑娘玛丽亚。居里夫人在信中老师深表敬意。她告诉老师,自己一直在法国从事科学研究,她诚恳的邀请老师到巴黎作客,还寄来了全部的往返路费。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著名:

    默默无闻:

    2按分好的段落,概括各段段意。

    一:

    二:

    3文中,哪句话写出居里夫人的巨大成就?用划出。

    4文章主要写了( )

    居里夫人平易近人。

    居里夫人成为名人后仍非常热爱和尊敬自己的小学老师。

     

  • 11、阅读

    可爱的中国(节选)

    方志敏

    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我觉得这位母亲蛮可爱的。以言气候,中国处于温带,不十分热,也不十分冷,好像我们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 最适宜孩儿们的依偎。以言国土,中国土地广大,纵横万数千里,好像我们的母亲是一个身体魁梧、胸宽体阔的妇人。中国许多有名的崇山大岭、长江巨河以及大小湖泊,岂不象征着我们的母亲丰满的肌肤上的肉纹和肉窝?中国土地的生产力是无限的,地底蕴藏着的未开发的宝藏也是无限的,废置而未曾利用起来的天然力更是无限的,这岂不又象征着我们的母亲有着无穷的乳汁,无穷的力量,以养育她四万万的孩儿?至于说中国天然风景的美,雄巍的峨眉、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自不必说,其实中国无地不美,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只要稍加修饰和培植,都可以成为流连难舍的胜景,这好像我们的母亲是一个天资玉质的美人,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令人爱慕之美。

    !母亲,美丽的母亲,可爱的母亲,只因你受着人家的压榨和剥削,弄成贫穷以极,不但不能买一件新的好看的衣服,甚至不能买块香皂将你的全身擦洗,以致现出怪难看的一种憔悴和污秽不洁的面貌来!

    听着!朋友!母亲哭得伤心得很呀!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四万万的孩子都是白生了吗?难道他们真像着了魔的狮子,一天到晚地睡不醒吗?难道他们不知道用自己伟大的团结力量,去与残害母亲、剥削母亲的敌人斗争吗?难道他们不想将母亲从敌人手里救出来,把母亲也装饰起来,成为世界上一个最出色、最美丽、最令人尊敬的母亲吗?

    【1】用“~~”画出一个设问句。

    【2】作者把_____比做“母亲”,她的气候 _____,土地_____,物产_____,风景_____

    【3】“听着!朋友!”中的“朋友”指的是 ( )

    A.方志敏的战友

    B.中国共产党党员

    C.全国的民众

    D.有良心的中国人

    【4】选文中四个“难道”开头的并列句式的作用是( )

    A.启发读者的深思

    B.批评全国的民众

    【5】作者为什么把祖国母亲的美丽和可怜对照起来写?

    _______________

  • 12、每一颗草都会开花

    ①去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我说,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愣住,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②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③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A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气息在里头。我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_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④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⑤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B刹那间,台下一片静,静得阳光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⑥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1】结合语境,理解第⑤段中加点的“嗫嚅”一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那位“做出泥娃娃的孩子”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_________”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这句话还可以换成文中的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前四节运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各种草开的花,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招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曾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文段二:《空城计》(节选)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塵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1】这两个文段都选自古典名著《______》,请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文段中的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一中画“﹏﹏﹏”的句子属于_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 ”在文段二中画出司马懿认为应该退兵的理由。

    【4】下列歇后语与选段有关的是( )

    A.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B.半夜里弹琴——暗中作乐

    C.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D.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

    【5】有人评价诸葛亮“神鬼莫测”,文段中诸葛亮的“神鬼莫测”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景阳冈》选段,完成练习。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稍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出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回忆课文并填空。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主要写了(喝酒)→( )( )( )这四部分内容。

    【2】用“ ”文段中的比喻句,这个比喻句中用(        )比喻(        )。

    【3】老虎进攻三招是( )( )( ),武松通过三“( )”来应对。从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

    【4】《水浒传》中的108条好汉,个个都有绰号.试着为下面的绰号找主人。(用直线连起来)

    及时雨        豹子头       智多星       浪里白条  

                          

    林冲        宋江            张顺                  吴用  

  • 15、阅读《一只巴掌也能拍响》回答问题。

    一只巴掌也能拍响

    文/玉树

    她从小就“与众不同”,因为小儿麻痹症,不要说像其他孩子那样欢快地跳跃奔跑,就连平常走路都做不到。寸步难行的她非常悲观和忧郁,当医生教她做一点运动,说这可能对她恢复健康有益时,她就像没有听到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越来越重,甚至,她拒绝所有人的靠近。但也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个只有一只胳膊的老人却成为她的好伙伴。老人是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的,老人非常乐观,她非常喜欢听老人讲故事。

    这天,她被老人用轮椅推着去附近的一所幼儿园,操场上孩子们动听的歌声吸引了他们。当一首歌唱完,老人说道:“我们为他们鼓掌吧!”她吃惊地看着老人,问道:“我的胳膊动不了,你只有一只胳膊,怎么鼓掌啊?”老人对她笑了笑,解开衬衣扣子,露出胸膛,用手掌拍起了胸膛……

    那是一个初春,风中还有几分寒意,但她却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里涌动起一股暖流。老人对她笑了笑,说:“只要努力,一只巴掌一样可以拍响。你一样能站起来的!”老人的话一下子点醒了她,使她内心逐渐明朗起来。

    那天晚上,她让父亲写了一张纸条,贴到了墙上,上面是这样的一行字:一只巴掌也能拍响。从那之后,她开始配合医生做运动。无论多么艰难和痛苦,她都咬牙坚持着。她扔开支架,努力站起来,右脚刚一落地,却摔了一跤,摔倒、爬起,再摔倒、再爬起……。汗水湿透了衣裳,身上到处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但她还是咬牙坚持着。父亲很心疼,三番五次地对她说:“别再练了,你的腿已经多处淤青了。”她目光坚定,相信自己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行走,奔跑。她要行走,她要奔跑……

    11岁时,她终于扔掉支架,她又向另一个更高的目标努力着,她开始锻炼打篮球和参加田径运动。

    1960年罗马奥运会女子100米跑决赛,当她以11秒18第一个撞线后,掌声雷动,人们都站起来为她喝彩,齐声欢呼着这个美国黑人的名字:威尔玛·鲁道夫。

    那一届奥运会上,威尔玛·鲁道夫成为当时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她共摘取了3枚金牌,也是第一个黑人奥运女子百米冠军。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哪怕只剩下一只胳膊;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梦想,哪怕残疾得不能行走。

    (选自《读写》(A版)2019年12期)

    1文中“她从小就‘与众不同’”中的“她”指的是( )

    A.父亲 B.医生 C.威尔玛·鲁道夫 D.一只胳膊的老人

    2文中“她吃惊地看着老人”中“吃惊”的原因正确的是( )

    A.孩子们的歌声动听 B.老人推她去幼儿园

    C.老人说为他们鼓掌 D.老人拍胸的举动

    3“那是一个初春,风中还有几分寒意,但她却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里涌动起一股暖流。”句中“这股暖流”指的是( )

    A.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B.用手掌拍胸膛很温暖

    C.春天到了天气已转暖 D.幼儿园孩子动听歌声

    4下列表明威尔玛·鲁道夫的心理变化的词语,依次正确的是( )

    A.乐观—悲观—自信 B.悲观—自信—明朗

    C.悲观—胆怯—自信 D.悲观—明朗—自信

    5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神态描写,具体地写出她训练时的狼狈。

    B.动作描写,具体地写出她是无法站立的。

    C.心理描写,写出她内心的痛苦,急于求成。

    D.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她练习站立时的艰难。

    6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以《一只巴掌也能拍响》为题,你认为好吗?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四自然段结尾处“她要行走,她要奔跑……”,请发挥想象,此时她是怎么想的?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理解。

    跳水(节选)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选文第二自然段中对船长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船长(     

    A.脾气非常暴躁,言语粗暴。

    B.关心爱护孩子,说话很有感情。

    C.语气坚定,遇事沉着冷静。

    【2】船长在千钧一发之际,立刻让孩子跳进海里。下面不是船长考虑到的一项是(     

    A.孩子跳海有可能生还,不然掉到甲板上必死无疑。

    B.要是孩子能够转身回来就不开枪。

    C.海面风平浪静,孩子跳进海里后的危险降低了很多。

    D.水手们的水性很好,救起孩子的可能性很大。

    【3】“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四十秒钟明明很短,为什么“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________

    【4】选文讲述了在危急关头父亲救下儿子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

  • 17、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一)

    这时,田忌发现,他的好朋友孙膑也在人群里。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哇……”

    (二)

    一声锣响,赛马又开始了。

    这一次,孙膑让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

    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齐威王有点儿心慌了。

    第三场,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1】孙膑胸有成竹的原因是什么?(多选)_____

    A.田忌的马的整体实力比齐威王的强。

    B.齐威王胜了一场后轻敌自大。

    C.田忌的马并不比对手差多少。

    【2】将齐威王和田忌第二次赛马的对阵情况连一连。

    齐威王 田忌

    上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下等马

    【3】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课外阅读。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钠。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罗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只有抬起头オ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铜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常言说“独木不成林”,可在西双版纳,一棵树往往就是一片森林,有的竟是一座空中花园,一棵千年的大椿树,光它的气根就有二三十根。哪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直插泥土,简直就像是一根根粗壮的支柱,很难分得清哪里是主干,哪里是气根。远运望去,一棵树就是一片森林。另外,在那些高大的乔木或油棕上,往往有几十种乃至上百种依附植物。每逢春天,许多依附植物能够开出鲜艳的花朵,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争奇斗妍,一棵树就是一空中花园。

    西双版钠的植物不但婆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天然饮料厂”。当你口千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这种树不怕砍,不怕伐,如果留下一段树桩,很快就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嫩芽,两三年的功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10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可以活200到400年。一家人种上几棵黑心树,烧柴的问题就解决了。

    种类繁多、郁郁葱葱的植物,不仅美化了这里的山川,也给这片绿野中的珍稀动物提供了栖息、紫衍的场所。千百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十分爱惜这块“绿色宝石”,使它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

    (1)形容树木等美丽的景物。__________

    (2)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回答问题。

    (1)西双版纳的植物中含油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

    (2)黑心树的特点,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_,所以人们称它为“__________”。

    3画“﹏﹏﹏”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

    4画“____”的句子是选文的_____句,起到了_________的作用。

  • 19、为了让报告更加有说服力,其他组员还找了一篇体现汉字文化价值的文章放在了研究报告旁,请你阅读并完成下列问题。(课文同主旨:探索汉字)

    于方正之间溯源中华文明

    与兴

    ①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字”无双。近日,众多国宝级文物跨南北、越八方来到成都博物馆,构成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

    ②展览的故事从8000余年前的一枚刻符龟甲讲起。陶器上的刻画、龟甲上的符号,是汉字最初的源头。而这件出土于河南贾湖遗址的贾湖刻符龟甲,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汉字源头。

    ③作为中国最重要考古发现之一,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一号害藏出土的史墙盘填补西周重大史料空白,树立金文雍容浑厚典范;来自甘肃省镇原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秦二十六年铜诏(zhào)版,其上附刻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字迹清晰,弥足珍贵,不仅为秦统一度量衡提供了物证,更是秦统一文字、变大篆为小篆的历史见证。

    ④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纸因此得到更广泛的使用。为了提高写字速度,以及适应书写工具和载体的改变,一场“秦篆隶变”让隶书成为弘扬儒家经典的官方字体,也成为“古文”与“经文”的分水岭。展厅中,一段段居延汉简,体现出隶书普及之后对于汉王朝对外传播和疆域扩展的重要作用。

    ⑤秦统一中国后,迅速推行“书同文字”的政策,保障了秦法在更广阔疆域内的施行,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从本次特展的展品可以看出,在汉代,隶书成为弘扬儒家经典的官方字体,“汉字”之名即由此定格。

    ⑥从上古图语到书风万千,从龟甲铜器到绢帛()纸张,汉字的魅力在形貌、载体、书写方式的更迭(dié)中不曾消减,反而历久弥新。汉字不仅体现着每个时代独特的精神风貌,也彰显出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哲学思想、价值体系。

    ⑦周天球所书《行书陋室铭轴》,用古雅工丽、余韵悠长的书风,传扬着诗人刘禹锡洁身自好、宠辱不惊的隐逸品格。宋代著名词人、将领辛弃疾唯一传世真迹《去国帖》,观者从力透纸背的尺牍文书中可读到历代文人修身致知、心怀天下的精神脊梁。

    ⑧整个展览以苍虬有力的“为万世开太平”书法作品结束。柳公权曾言:“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方寸之间抒写出的人格气韵、精神风骨,是经过历史洗礼的中华文明永恒跳动的脉搏,是江河万古、未曾断绝的华夏民族精魂所归。

    ⑨文明之璀璨历程,自汉字始,载于文物,融于时代。这些我们无比熟悉的方块字,在祖国日益强盛、对外交流蓬勃发展的今天,承载着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与独特的精神,驰骋于世界更广阔的舞台上,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文章有删减)

    【1】(信息提取)聪聪读完文章后,有些地方没记住,请你完成下面的题目,帮他回忆一下。

    文物可证实文献之记载,校正文献之谬误,补充文献记载之缺失。对无文字记载的史前社会,文物则是研究、恢复其社会面貌的实物史料。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源头是____________,树立金文雍容浑厚典范的文物是____________,见证秦统一文字、变大篆为小篆的文物是____________

    【2】(内容理解)下面是妙妙对于这篇文章的认识,请你选出与原文不符的一项(       

    A.最初的汉字并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有很多其他的载体。

    B.“书同文字”政策的推行是“古文”与“经文”的分水岭。

    C.从第⑦段中可以得知汉字中蕴藏着文人的精神风骨。

    D.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汉字的发展以及它的重要价值。

    【3】(段落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⑥段在文章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挑战题(迁移运用)上二年级的弟弟不明白为什么妈妈老是教育他“写字的时候要用心”,请你结合第⑧段中的画线句向他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两句并一句,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远的北海有一条特别大的鱼。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独自旅行。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雪过后,地上全白了。

    写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飞来飞去。

    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不会忘记。(改成反问句)

     

    (7)这幅画很美。(改成感叹句)

     

    (8)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缩写句子

     

     

  • 21、按要求写句子

    (1)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改为拟人句)

     

    (2)这难道不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恩泽吗?(改为陈述句)

     

    (3)苏武此行肩负着平息边关战火,维护国家稳定和安宁的重任。(缩句)

     

    (4)这次考试没考好,所以我不能灰心。(修改病句)

     

     

  •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湖面上溅起了涟漪。(扩句)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为陈述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表达。

    在本册教材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许多有特点的人,极其吝啬的严监生、技艺高超的刷子李、机智灵活的小嘎子……你的身边一定也有类似的人,请你选择一个人,用上学过的人物描写方法,选取典型事例具体表现一个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