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指》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
A.每个人的手指都不一样长。
B.五个手指分工不同。
C.团结就是力量。
D.五个手指谁也离不开谁。
2、下列猜字谜答案错误的一项是( )
A.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日)
B.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两边一起看,脚踩万里沙。(驼)
C.耳朵贴在门缝里,听听有无好东西。(闻)
D.一只狗,两个口,谁遇它,谁发愁。(吕)
3、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由于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B.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C. 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D. “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楼的,还是随便摔?”
4、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组词。
给____( )____( )露____( )____( )
笼____( )____( )缝____( )____( )
5、猜字谜。
1.小狗身上长满了嘴。(_____)
2.形单影只等日出。(_____)
3.十月十日。(_____)
4.此字真特别,竟是一万撇。(_____)
6、填入反义词
熟练——( ) 柔和——( ) 拒绝——( ) 平静——( )
清醒——( ) 崭新——( ) 慈祥——( ) 友好——( )
7、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钟南山爷爷(_____)院士,(_____)战士。他让大家别去武汉,自己(_____)第一时间义无反顾地去了。
2.武汉人民说:“(_____)我们彼此陌生,(_____)你们为我们付出过,我们永远都记得。谢谢你们,为武汉拼过命。”
3.(______)遭遇什么,中国人(______)会携手并肩,迎难而上。(______)我们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共渡难关。
4.蔡元培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道,决定孩子一生的(______)学习成绩,(______)健全的人格修养。
8、画面猜谜,各猜一个字 。
(_____) (_____)
9、课外阅读。
十根手指
我的十根手指,由指甲、指肉、指神经等组成,这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它们待我是极好的,勤劳能干,贴心懂事。全身上下,它们是最忙碌的:脸脏了,它们拿毛巾擦,天天如此,不厌其烦,使得我的脸蛋干净整洁;肚子饿了,它们就去淘米、洗菜、生火;香喷喷的饭菜做好了,对嘴巴是个极大的诱惑,口水流得都有三千尺长了,手指却还在忙活着,它们既要招呼其他人,又要舀菜盛饭,好塞住着急的嘴巴;酒足饭饱,嘴巴、肚子都满足了,手指还要做家务,刷锅洗碗,分类叠放杂乱的东西,再拿湿毛巾擦桌子、椅子,而后操起扫把,像孙悟空抡金箍棒那样抡两圈,五根手指在上,五根手指在下,抓牢了,“刷刷”扫起来;头疼了,它们就揉揉;腿酸了,它们来捶捶。
我的手指如此好,从不索求东西,也不抱怨南北,总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可我却不明白它们的好。高兴的时候去玩一通,弄脏了它们,瞧它们可怜得——打扮了别人的体面,自己却落得灰头土脸的下场;生气的时候,握起双拳让它们互相残杀,任它们“鼻青脸肿”。
终于有一天,它们生病了,无力做任何事情,连拿杯子都是抖的。全身的器官,除了它们,其他都是被服侍惯了的主,自己都管不了,谁还会管它们。一天,两天……大家实在过不下去了,大声哭叫着。无奈,我只好暂时请了别的“手”来应急。
手指终究还是自己的好。请来的,也勤快,也懂事,就是不合心,不懂我。要么菜里放的盐多了,要么饭煮得过烂了,再就是喝的水里糖放得少了。
我明白这十根手指的好了。希望它们快点好起来。
【1】短文的第2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画出。请你举出两个体现这一特点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怎样对待手指的?请用几个词语来概括手指的惨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来的“手”有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
A.要爱护我们的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感到它们的重要。
B.所有的事都应该自己动手,不要请他人帮忙。
C.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
10、现代文阅读。
“很好,但是”先生
叶昊
班主任江老师年事已高,这不,新学期学校给我们换了位班主任,年纪很轻,还是个男的。①你瞧。大脸盘,高鼻梁。坚毅的下巴,紧抿着的嘴唇,一双锐利的眼睛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可惜个子太矮。要不是系着领带,外人准以为他是我们的同学呢!
开学第一天。大概是感到新鲜吧,同学们都端端正正地坐着,听老师自我介绍:“我姓林,是森林的林,家离溪口林场不远,那里有山林小溪,空气很好,但是我更希望我们县城绿树成荫,也希望同学们上课发言时举起的手像小树……”
掌声中,几个屁股底抹油的淘气鬼身子开始扭动。还互相暗使眼色。不好,他们的“探底”行动开始了。这一切,没有逃过老师锐利的眼睛:②“有几位男同学在做室内操,这很好,‘生命在于运动’嘛!但是我建议你们锻炼锻炼自己的意志。”说着抿紧了嘴唇,教室又恢复了安静。
“这位老师不好惹!”课间休息时,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纷纷议论起来。“林老师大概当过多年班主任了吧!”“我看他老喜欢用‘很好,但是’什么的,说不出啥滋味……”
更奇怪的是第二天的语文课。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这篇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太简单了,我甚至不屑举手。“你说——”林老师指了指把手举得高高的李振兴同学。李振兴抓着后脑勺,面红耳赤地站起来:“这一课有……有……6个小节。”“轰——”同学们笑起来。有人喊道:“是7个小节。”林老师没有笑,大声地说:“很好,你能积极举手发言,但是请你胆子再大些,学习再仔细一些!”“很好,你能大胆提出问题,但是希望你要多读课文!”“你的思维敏捷,作业完成得快,这样很好,但是希望你把字写得更漂亮!”……
渐渐地,林老师的雅号——“很好,但是”先生在同学中叫开了。不知怎的,同学们都爱上语文课,因为我们总能及时得到“先生”的鼓励,愉快地了解自己的不足。
③一天中午,“很好。但是”先生在讲台上托着腮,皱着眉写着什么。我怀着好奇心,悄悄站到他身后,看见他正在写文章,题目好像是“正面引导”什么的。“先生”发现了我,转过头笑着说:“你能这样亲近我,关心我,很好,但是有心里话要爽快地说噢!”
【1】阅读文中画“ ”的句子,①是对林老师的_________描写;②是_________描写;③是_________描写。
【2】“林老师的雅号:——‘很好,但是’先生在同学中叫开了。”从情感角度想一想,这里的“雅号”能否换成“外号”“绰号”?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仿照林老师的说话方式,用“很好……但是……”对你身边的人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煮酒论英雄
一日,关羽、张飞不在,刘备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奉丞相之命来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曹操。曹操笑着说:“你在家做大事啊!”吓得玄德面如土色。曹操拉着玄德的手,走到后园,说:“玄德学习园艺不容易啊!”玄德听了才放心,回答说:“没事消遣罢了。”随至小亭,已经设好杯盘:盘里放置着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然乌云滚滚,骤雨将至。曹操说:“玄德经常在外游历,一定知道当世的英雄。请说说看。”玄德说:“我见识浅薄,怎么认得出谁是英雄呢?”曹操说:“不要太谦虚。”玄德说“天下的英雄,实在是没有见到过啊。”曹操说:“即使没有见到过,那也听过他的名声吧。”玄德说:“淮南的袁术,兵粮足备。能称为英雄吗?”曹操笑说:“袁术不过已经是坟墓里的枯骨,吾早晚都会抓住他的!”玄德说:“有一个人人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能称为英雄吗?”曹操说:“刘表虚名无实,不是英雄。”玄德说:“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是个英雄吗?”曹操说:“孙策借着父亲的威名,不是英雄。”玄德说:“那张绣、张鲁、韩遂等人又怎么样?”曹操鼓掌大笑说:“这些碌碌无为的人,何足挂齿!”玄德说:“除此之外,我实在是不知道了呀。”曹操说:“能叫做英雄的人,应该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人。”玄德问:“那谁能被称为英雄?”曹操用手指指玄德,然后又指向自己,说:“现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使君和我两人而已!”玄德听到这句话,吃了一惊,手里拿的筷子和勺子都不禁掉在地上。这时正好大雨倾盆而下,雷声大作。玄德才从容低头拿起筷子和勺子说:“因为打雷被吓到了,才会这样。”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怕打雷吗?”玄德说:“圣人听到刮风打雷也会变脸色,何况我呢!怎么能不怕呢?”曹操这才不怀疑玄德。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消遣: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足挂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曹操和刘备“论战”几个回合的内容。
第一回合:曹操迂回试探,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回合:曹操步步紧逼,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回合:曹操识破英雄,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煮酒”请刘备“论英雄”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这表现了曹操的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表现了刘备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几个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延伸阅读
三顾茅庐(节选)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亮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等着,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太阳。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tà)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亮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有改动)
【1】“三顾茅庐”中“顾”的意思是_________。“三顾茅庐”的本义是________。比喻义是______________。
【2】用成语概括下列意思。
(1)像拨开云雾见到太阳。________
(2)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________
【3】“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刘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诸葛亮的特点是__________。
【5】你在课外一定积累了不少与诸葛亮有关的俗语或歇后语吧,各写出一句。
俗语:__________________
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作者是____。
【2】刷子李的职业是____,他的绝活是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画“ ”。
【4】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将这句话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段文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临别时,渔民朋友请他写几个字,他(提 题)笔写了:
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渔民们请石匠将此联刻在一块石碑上,留做(纪 记)念。
【1】划去括号里使用错误的字。
【2】“石碑”的“碑”,应查(___)部,再查(___)画。
【3】文中的他指的是( ),字( ),号( ),为“扬州八怪”之一。他在《竹石》一诗中写到,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 。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 ),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 ),( )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 )。武松一( ),又( )在一边。大虫见( )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 )。武松一( ),又( )在一边。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是四大名著之一《_____》中的重要章节,作者是_____。
【2】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动词。
【3】选段是___的场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
16、课外阅读。
零点降生的女孩
①我的家乡有一种说法,凡是在子夜零点降生的女孩都是十分幸运的,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业有所成。村子里就有一个零点降生的女孩,她家境优裕,工作顺利,婚恋幸福,是全村女孩子羡慕的对象。人们一说起她,就要谈到她的零点降生之兆。她成了大家心目中零点降生幸运儿的有力例证。
②你知道,我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都不怎么好,所以我从懂事起对自己就没有信心。村里那个幸福女孩更让我相信:生死由命,成败在天。上天既然已经安排好了你的命运,你再努力也没有用。我变得对一切都无所谓,在天然惰性的驱使下,整日无所事事,随波逐流,任凭母亲怎么劝说也不回头。一次,母亲被我气极了,忍不住狠狠责骂了我一顿,我居然蛮不讲理地顶撞她:“你怎么不把我生到零点?那样我就有福气了,还用你操这么多心!”
③母亲怔住了。
④晚上睡觉的时候,母亲坐到我的床边,温柔地掖着我的被角,轻轻地告诉我:“妞妞,其实你也是零点生的。这些年妈一直没有说出来,是因为你太浮气,怕别人的好话捧坏了你。不过,你要知道,即使你是零点出生的,也并不是生下来什么都有的。天上掉不下白面馍,咱村的那个女孩要是不学好,现在也不会是这样子。你要是不努力,将来照样没出息。”
⑤我哭了。我开始后悔自己以前的自暴自弃。那一夜,我没有睡。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今后决不吝惜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决不辜负自己零点降生的这份幸运。
⑥8年之后,我考上了大学。我是村里第一个正式大学生。这时我已经完全相信自己是命运的宠儿了。临走的那一天,恰好是我二十岁生日,母亲给我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郑重地告诉我:“妞妞,其实你不是零点生的。”
⑦我吃惊地看着她,好一会儿才明白她在说什么。我早已不在乎零点不零点的事了,可她却还一直放在心上。也许只有母亲才会把这样的事情放在心上。
⑧“我不过是为了给你鼓鼓劲儿才那样说的。”母亲解释的神态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孩子,愧疚而不安。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8年前的那个夜晚,耳边也一字字地响起了母亲当初的话语。我忍不住泪如泉涌。其实愧疚不安的应当是我,不是吗?
⑨从那一刻起,我彻底觉悟了:如果一个人只惰于听从上天的安排而忽略了自身的力量,是多么愚蠢。无论什么时候,一个人都没有理由听天由命。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潜藏着许多好机会,但你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挖掘。天会刮风天会下雨但是永远也不会掉下白面馍。你只能用自己的双手,自己为自己创造出一眼源源不绝的幸福之泉。
【1】从文中看,“母亲”有两个方面的特点,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本文的用意是什么?请根据原文词句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愧疚不安的是我?“母亲怔住了”,为什么怔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着根据故事的主旨写出有关的名句和警句(自己编写的也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百花园
泥土赞
……
泥土不仅对万事万物的生存来说功不可没,而且它那默默无闻的无私精神更是难能可贵的。用泥土铺路,富人可以走,穷人也可以走;有身份的人可以走,普通百姓也可以走。在泥土上种植,香花可以生长,野草可以生长;大树可以生长,荆棘也可以生长。用它打坯烧成砖瓦盖房,可以用来办公、生产、也可以给所有人居住……无论用泥土做什么,它都一样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泥土是那样平凡,又是那样伟大。
由泥土我们想到了人。那些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登上领奖台的时候,又是鲜花,又是掌声,又是奖牌,不仅个人风光,而且受人尊敬。自然,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模范之所以成为模范,都与他们本身的努力、奋斗、拼搏分不开的,但是他们背后无不有众多默默无闻的人在支持他们,帮助他们。就拿体育运动员来说,在世界大赛中顽强拼搏夺金摘银的运动员,为国家争得荣誉,应该称赞。而他们周围的领队、教练员、医生和其他工作人员对他们的陪练、指导、帮助、关怀、不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吗?世界冠军是光荣的,那些像泥土一样默默无闻的培育冠军、服务冠军的工作人员,同样应该受到尊敬,应该得到赞扬。
我赞扬无私奉献的泥土,更赞扬像泥土一样无私奉献的人!愿这样的泥土多一些,更多一些。那样,我们的社会会发展得更迅速,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1】写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将其改为陈述句。
反问句:______________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2】泥土对万事万物有哪些贡献?
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___________
【4】“愿这样的泥土多一些,更多一些。”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
18、课内语段精读。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部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这段话主要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这段话描写的景物有 、 、 、 、 、 、 。
【3】仿照文段,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树绿了,___________,蝉叫了,就像_______。蜻蜓飞来飞去,就像_______。
19、阅读以下材料,按文后要求答题。
牧场之国(节选)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1】选文写了牧场之国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时间段的情景。
【2】牧场之国的傍晚是__________的,表现在:奶牛是__________的、装满奶桶船只的行驶是__________的、挤奶的人更是__________的。(均用文中词语填写)
【3】文中画“ ”的句子属于(静态 动态)描写。(在答案上打“√”)照样子写一写“傍晚的溪边”。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写字台上,放着那封从朝鲜前线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由司令员彭德怀拟定的电报。(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泻了无限的父爱。(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句子
(1)蒲公英轻盈地飞了起来。(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
(3)这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画面。(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2、按要求改句子。(5分)
(1)这个笑容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民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扩句,提示:来自哪的?怎样走进?什么样的大会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黛玉连忙起身接见。(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把墙刷得又白又匀很不容易。(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只蜘蛛在墙角荡来荡去。(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方法,选择一种写一写。
焦急等人 期待落空 久别重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