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妒忌(jí) 明晃晃(huǎnɡ) 摩拳擦掌(mó)
B.监生(jiàn) 露馅儿(lòu) 一针见血(xiě)
C.桅杆(ɡǎn) 豁喇喇(lā) 情不自禁(jīn)
D.眷恋(juàn) 徘徊(huí) 养尊处优(chǔ)
2、下列句子中,没有用上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
B.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C.洪水淹没了整片草地。
D.夏天,他住在这豆腐大的房间里,闷热得很。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我忍不住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B.一群豆蔻年华的小伙子在操场上打球。
C.人们都说猫是老鼠的天敌,但有些养尊处优的猫,早已把抓老鼠的本领忘得一干二净了。
D.我们胆战心惊地把每一颗小树苗栽好,又浇上水。
4、写出无( )无( )的四字成语
无____无____ 无_____无_____ 无_____无_____ 无_____无_____
无____无____ 无_____无_____ 无_____无_____ 无_____无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shū yíng quán jī chuán cāng duì cè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fàng sì wéi gān xià hu hǎi ōu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6、查字典填空。
“截”是__________结构的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切断,割断;B.阻拦;C.量词,段;D.截止。下列词语中加点的“截”应选哪种解释?①斩钉截铁( );②截住他( );③断了一截( )。用剩下的一个意思组一个词:( )。
7、经典积累。
(1)人有耻,则能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
(3)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qì pài( ),但也颇有yān bō hào miǎo( )之势。到了夏天,黄昏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gōu huǒ( ),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jiáo làn( )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旧 lè cǐ bù pí( ),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9、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两茎灯草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严监生的__________描写,此时的他“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来形容。如果他能说话,此时他可能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本文刻画人物时所用的描写方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写几个侄子时,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
B.写赵氏时,主要运用了外貌、动作、语言描写。
C.写严监生时,主要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动作描写主要写了他摇头和伸手指这两个动作。
D.对严监生弥留时伸着两个指头的描写属于传神的细节描写。
【3】后人评价严监生时,有两种说法,一是吝啬鬼,二是勤俭持家。你赞同哪种说法?请说说自己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20分)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代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
(yìn)就是一位节俭的典范。
俗话说:“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赵匡胤却与许多皇帝不同,他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还严格教育和要求子女生活上也要讲究俭朴。
又一次,宋太祖的女儿魏国长公主穿着一件羽绣装饰的华丽短袄去拜见他。宋太祖见了很不高兴,命令女儿回去后马上脱下,以后再也不要穿这样贵重的衣服。
女儿很不理解,撅着嘴说:“宫里翠羽很多,我是公主,一件短袄只用上一点点。这有什么要紧的?”
宋太祖严厉地说:“正因为你是公主。你想想,你身为公主,穿了这样华贵的衣服到处炫耀,别人就会效仿。这样一来,要用多少珍贵的翠羽?全国要浪费多少钱啊!”他接着又说:“你现在的生活已经够优越的了,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要十分珍惜才是,怎么可以带头铺张浪费呢?”
公主没办法,只好脱去那件华美的翠羽短袄,但心中还有些想不通。有一次,她试探地问父亲:“父皇,你做皇帝的时间也不短了,何不把进进出出做的那顶轿子用黄金装饰呢?”
宋太祖心平气和地对女儿说 我是一国之主 掌握着全国的政权和经济 要把整个皇宫都装饰起来也办得到 何况是一顶轿子呢 国人说过 让一人治理天下 不能让天下供奉一人 倘若我皇上带头奢侈 必有很多功臣学我的样子 到那时 天下的百姓就会怨恨我 反对我 你说我能带这个头吗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1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和句子。(4分)
①典范:
③效仿:
③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
④让一人治理天下,不能让天下供奉一人。
(3)在短文中缺标点的方框里加上标点。(6分)
(4)从文中找出两个反问句,写在下面,并改成陈述句写下来。(3分)
反问句:
改写:
(5)简要概括短文写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哪两件事。(3分)
(6)这篇短文对我的启发是。(3分)
11、苹果里的星星
一个人的错误,有可能侥幸地成为另一个人的发现。
儿子走上前来,向我报告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个苹果,神秘地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我说。
“来,还是让我切给您看看吧。”他说着把苹果一切两半——切错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切法应该是从茎部切到底部窝凹处。而他呢,却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伸到我面前,得意地说:“爸爸,看哪,里头有颗星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苹果核果然显示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状。我这一生不知吃过多少苹果,总是规规矩矩地按正确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疑心过还有什么隐藏的图案!于是,在那么一天,我的孩子把这消息带回家来,彻底改变了冥顽不化的我。
无论是谁,第一次切“错”苹果,大凡都仅出于好奇,或由于疏忽所致。使我深深感动的是,这深藏其中,鲜为人知的图案竟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它先从不知什么地方传到我儿子的幼儿园,接着便传给我,现在又传给你们大家。
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切——“错”的苹果。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疏忽——(______)得意——(______)
【2】“鲜为人知”中的“鲜”应该读_______,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星星”指:____________________。“我”认为正确的切苹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儿子的切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到儿子切的苹果,父亲为什么觉得自己“冥顽不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父亲和儿子的不同切法看到的苹果核形状是不一样的,这使我想到《题西林壁》中的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莹儿,你也好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 )愈是风欺雪压 花开得愈精神( )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 )最有灵魂( )最有骨气的(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给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文中连用四个“愈”字,写出了梅花________的特点。
【3】结合课文说说你对“气节”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2】选段中有两个问句,请用波浪线依次画出来。第一句是________句式,第二句是________句式
【3】从文中选择一个词语作为这个小故事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选段,请你来评价一下廉颇和蔺相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输给昨天的自己
奥朗德
他出生在法国北部城市鲁昂市,从小便有着与众不同的政治天赋,他在小学时就参加学校里面组织的无数演讲,许多老师说他天生好口才,加上相貌端庄,聪明伶俐,他一直担任班级里的班长职务。
中学时,他已经是首屈一指的风云人物了,学校里组织的几乎所有比赛,他都会欣然前往,全力以赴。
高中二年级时,他有幸成为新年晚会的总编辑,负责整场晚会的文字准备与编辑工作,他将自己关在宿舍里好多天,闭门造车的结果是他整理出来一大堆无用的文字,无论是主持人的台词还是晚会的串词,都是漏洞百出。
晚会的总导演法克先生,是教务处的副主席,法克先生认为编辑工作是整场晚会的支柱,如果编辑不到位,或者是根本就不会组织,整场晚会就无法顺利完成。他以十分轻蔑的眼光瞅着面前这个一度不可一世的“混世魔王”,二话不说,要求学校教务处撤销他的总编辑资格。他很快收到了通知,通知里一句话简洁明了:总编辑工作另觅他人。这对于一个刚刚十七岁的孩子来说,无异于五雷轰顶。
他的眼泪肆无忌惮地攻击着自己的脸颊,他找到了总导演与学校里的一些官员们,要求他们收回成命,自己会从头再来,下一次肯定会取得成功。
没有人理睬一个孩子的心情,一些好事的学子们将此事传得沸沸扬扬,他们的潜台词就是:做人不要太自以为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这个孩子思考片刻后,将自己重新关在宿舍里,这一次,他组织了两位同学,一个有着良好的声乐天赋,一个具有表演天才,两天两夜时间,他重新将整理好的文字放在总导演法克的书案上。
法克正在为此事烦恼,因为晚会已经逼近,短时间内无法找到合适的文字编撰人员,他试着写了几页,却感觉不堪一击。
放在案头的文字似一道闪电,打开了法克先生的心门,法克一边看着,一边手舞足蹈起来 , 台词出类拔萃,串词惟妙惟肖,整个文字与整场舞台相接融合顺畅,游刃有余。
法克的目光盯在组织者的名字上:弗朗索瓦·奥朗德。
奥朗德在宿舍里模拟了整场晚会的全部节目,与两位同学一块儿锤炼语言,尽可能做到每句台词都逼真地反映现场的气氛。他以一场经典的传奇式的补救措施,惊艳全校,学校通讯社认定他注定是一个惊天动地的人才。
奥朗德在一周后的校报上刊登了专栏文章《打败昨天的自己》:人最大的对手不是敌人,而是自己,人无时无刻不在与昨天的自己斗争,你的目标是打败昨天的你,不能让昨天的你凌驾于今天的你和明天的你的脖子上面。
奥朗德大学毕业后便踏入了政坛,开始只是个无名小卒,后来一路顺风顺水地由一个“潜力股”飙升为“绩优股”,他擅长演讲,且极富有“煽动性”,2001年至今,他一直担任法国社会党的领袖,2012年,他以社会党推荐候选人的身份与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现任总统萨科齐一起角逐法国总统。
在竞选演讲中,他提出了“号召全民力量,振兴经济”的口号,他带头提醒大家:学会反省自我,昨天的我不堪一击,今天和明天的我一定是最优秀的,我们的国家同样如此,虽然面临经济停滞,但只要全民同心,与昨天的国家斗争,明天的国家一定会充满希望,朝阳就在我们的前方。
5月6日下午,在第二轮选举中,奥朗德击败了萨科齐,众望所归地成为法国新一任总统。
【1】文中划线句子描写了法克先生的动作,是为了表达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描写了奥朗德的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的眼泪猛烈地攻击着他的脸颊,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从一支潜力股变成了一支绩优股,这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风筝
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zhēng zhèng)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偷偷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 材)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这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绵 锦)绣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③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咳!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zhuī zhì)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④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修好它们。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⑤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1】在文中括号里用“/”画去错误的读音或字形。
【2】请分别给②、③、④三个部分各自加一个小标题。(6个字以内)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做风筝的过程按先后顺序正确排序。
a.做骨架 b.勾勒图案 c. 做放线 d. 挑竹篾 e.烤竹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结构紧凑,请在文中用“_______”画出首尾呼应的句子。
【5】文中画曲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郑板桥送贼诗
清代画家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尽管他的画很好,却卖不出好价钱,家里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一天,郑板桥躺在床上,忽见窗纸上映出一个鬼鬼祟祟法人人影,他想:一定是小偷来了,可是我家有什么值得拿呢?于是,他便高声吟起诗来:“大风起兮月正昏,有劳君子登寒门。诗书腹内藏千卷,钱串床头没半根。”
小偷听了,转身就溜。郑板桥又吟了两句诗送行:“出户休惊黄尾犬,越墙莫碍绿花盆。小偷慌忙越墙逃走,不小心把几块墙砖碰到了地上,郑板桥家的黄狗直叫,追住小偷就咬。郑板桥披衣出门,喝住黄狗,还把跌倒的小偷扶起来,一直送到大路上,作了个揖,又吟诵了两句诗:“夜深费我披衣送,收拾雄心重作人。”
郑板桥吟蟹诗
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有一天差役传报,说是知府大人路过潍县,郑板桥却没有出城迎接。原来那知府是捐班出身,光是买官的钱,就足够抬一轿子,肚里却没有一点真才实学,所以郑板桥瞧不起他。
知府大人来到县衙门后堂,因郑板桥不出城迎接,心中十分不快。在酒宴上,知府越想越气。恰巧这时差役端上一盘河蟹,知府想:不如让他以蟹为题,即席赋诗,若作不出来,我再当众羞他一羞,也妤出出我心中的闷气!于是用筷子指着河蟹说:“此物横行河中,目中无人,久闻郑大人才气过人,何不以此物为题,吟诗一首,以助酒兴?”郑板桥已知其意,略一思忖,吟道:“八爪横行四野惊,双螯舞动威风凌。孰知腹内空无物,蘸取姜醋伴酒吟。”知府自讨没趣,十分尴尬。
【1】两则故事分别表现了郑板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诗书腹内藏千卷,钱串床头没半根”是告诉小偷自己家里没钱。______
(2)“出户休惊黄尾犬,越墙莫碍绿花盆”是告诉小偷他跑不掉了,有黄狗追他。______
(3)“夜深费我披衣送,收拾雄心重作人”的意思是没让小偷偷到钱,他心中有愧。______
(4)“八爪横行四野惊,双螯舞动威风凌。孰知腹内空无物,蘸取姜醋伴酒吟”是讽刺知府横行霸道,却无真才实学。______
【3】理解文中画“ ”的两部分的意思,并填空。
(1)“此物横行河中,目中无人”中的“此物”表面上指______,实际上暗指_____________
(2)“郑板桥已知其意”中的“其”指______,“其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是( )
A.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是因为他的画不好,没人购买。
B.郑板桥披衣出门喝住黄狗,扶起跌倒的小偷,是体恤小偷,希望他能重新做人。
C.郑板桥没有出城迎接知府是因为知府太横行霸道,郑板桥不喜欢他。
17、课外阅读。
水都威尼斯
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的一个著名水都,位于亚得里亚海滨的一个新月形的泻湖中,四周为大海所环抱,只有西北角有一条长堤与陆上相通。“威尼斯”本是“最宁静的处所”的意思,建城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威尼斯是一座开门见水,以河为街的城市。城中的177条河道纵横交错,把陆地分割为118个大小岛屿。长约4千米、宽约30~70米的大运河,穿行在群岛之间。河道两岸排列着风格迥异的各式各样的建筑。许多建筑仿佛漂浮在波光粼粼的水上。有的小岛上的居民可以站在自家的房屋中,同对面岛上的邻居谈天。岛与岛之间有400多座桥梁相连。石桥的形式多样,各具风姿,尤以市中心的里亚托桥最为著名。里亚托桥建于16世纪末,是一座大理石独孔桥。桥长48米,宽22米,桥心有亭,两侧排满了小店铺。
威尼斯也是一个以船代车的城市。人们来到这里,必须弃车,乘船或步行入市。威尼斯的河道中有各种各样的船只,有水上“公共汽车”——交通船,有私人“小汽车”——小型汽艇,有各种“水上商店”——售货船,还有救护艇、消防艇、垃圾船、娱乐船……有一种当地特有的小划船“贡多拉”,它平底,黑色,首尾尖尖翘起,人站在右边用长桨划行。多被当做旅游船使用。多种多样的船只南来北往,穿梭于大小河道上,构成了水都特有的繁华景象。
【1】“威尼斯”的本义是_________。
【2】本文的结构布局怎样的?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威尼斯特有的小船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都威尼斯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仇仁
张力是一个很孝顺的人。有一天,张力的父亲在街上无故被人杀害,张力悲痛万分,并决心要亲手杀掉仇人,替父报仇。
一天,张力的朋友仇仁来看他。张力的仆人拿着仇仁的名帖,向张力报告:“来了,主人,仇(chóu)人”
张力一听,拿刀就冲了出来,准备给自己的父亲报仇。到了门口,定睛一看,门外除了自己的好朋友仇仁,并没有其他人。他举起的刀才没有砍下来。
这个误会,是因为仆人不知道“仇”作为姓氏时读“qiú”而引起的。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知道哪些姓氏的读音容易读错?请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五官
每一个健康的人都有五官。五官长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姿态。
耳朵有瘦有肥,瘦耳朵精干,肥耳朵有福。但无论肥瘦,都必须“耳听八方”。如果没有耳朵,我们将面临一个寂静无声的世界。
眉毛的样子有很多种,有秀眉、慈眉、柳叶眉、八字眉等。眉毛默默地为眼睛遮风挡雨。如果没有眉毛的挺身而出,我们的眼睛就会受到很多伤害。
眼睛有的炯炯有神,有的美眸善睐,有的顾盼生姿。无论大小美丑,眼睛天天让我们“眼观六路”,看见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模样。如果没有眼睛的“眼见为实”,我们将坠入无知的黑暗。
鼻子有挺拔的,有扁平的。鼻子每时每刻都在默默工作,吐故纳新,维持生命。如果没有鼻子,我们将无法呼吸,我们的生命也将无法延续。
口有大有小。无论大小,口都能让我们摄取食物,并让我们用语言表达自己。享用美味离不开口,口若悬河离不开口。如果没有口,我们就不能吃也不能说了。
耳、眉、眼、鼻、口各有特点,各具姿态。它们对于我们同样重要。有了它们,我们才能延续生命、认识世界。所以,请珍爱我们的五官吧!
【1】短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来安排文章段落的。
【2】五官各有什么作用?请在文中分别找出四字词语来概括。
耳(___________) 眉(___________) 眼(___________)
鼻(___________) 口(___________)
【3】文章的第2至6自然段的段末都有一句“如果没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篇文章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为双重否定句。
(1)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_____________
(2)这次活动的经过你应该很清楚。
_____________
(3)每一个孩子都应该爱自己的母亲。
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①把那么一套不像样子的衣服卖给一位脾气特别的百万富翁!(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还没有来得及插上一句嘴,他已经把我的尺寸量好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练习
(1)大家都知道刷子李的本领高。(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常州在短期内迅速控制住了疫情,谁能否认这是民众团结一心,共同抗疫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以“他笑了”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写出人物当时的动作、神态和说话时的语气等。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