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期末岳阳四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盛”(shènɡ)在字典里有多种解释:① 兴旺;②丰,华美;③ 热烈,大规模的;④深厚。

    “盛开”“盛会”“盛情”“盛装”四个词中,“盛”字的意思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雪白的山峰高高耸立,与蔚蓝澄澈的天空相映成趣

    B.上课了,同学们前赴后继地走进教室。

    C.这座雕塑造型别致,真是美妙绝伦

    D.对于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老师总是不厌其烦,一一进行解答。

  • 3、“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这句话采用( )的方法写出了刷子李刷墙的情景。

    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字组成四个不同的词,填入适当的括号里(4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武警战士们依然在洪水中和(   )的石板下,艰难地搜寻着生命,洪水中、危房下的生还者还在(   )着。不管是洪水还是泥石流灾害,只会使中国人民更加(   ),中华民族将迈着更加(   )的步伐前进。

     

  • 5、看拼音写词语。

    (1)语文学习,是一场心灵之旅。在荷兰,看到了牛犊yí tài duān zhuāng(_____),那yí wàng wú yín(________)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体验了威尼斯船夫cāo zòng zì rú(________)的驾驶技术;也认识了shén jī miào suàn(________)的诸葛亮,shǒu jí yǎn kuài(_______)的小嘎子……

    (2)我们祖国的领土是shén shèng(______)不可qīn fàn(_____)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守岛卫国32年,他们的精神令我们sù rán qǐ jìng(________)。

  • 6、看拼音,写词语

    chóu jí     jīn chí   bèi fú     jīn zhuó     wēi hè

    ( ) ( ) ( ) ( ) ( )

       dāng   qǐ wàng     bǐ cǐ          kù guà     shēn shān wù

    ( ) ( ) ( ) ( ) ( )

  • 7、根据语境,看拼音写汉字。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hú dié__________、蜻蜓、mà zha__________,我经常和谷谷在这里gē cǎo_________chǎn tǔ___________

    wēi  ní  sī__________的老人去教堂做dǎo gào_________ 都要去mǎ tou________乘坐xiǎo  tǐng______

  •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从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__________ 情不________ ________擦掌

    __________ 拱伏________ ________处优

    在高于如云的辩论大赛中,博学多才的姐姐________地表达自己的论点。她的阐述不仅自然流畅,而且清新优美,出色的表现让观众________地鼓起掌来。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内阅读。

    祖父的园子(节选)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在作者的心中,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等都是怎样的?它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这样写,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第4、5两句与后面几句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托着浪花越来越远。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冰冷的水里拼命地游。船越来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多次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下令返航去找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问孩子:“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孩子回答:“我知道您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拯救__________  绝望__________  犹豫__________

    2用“____”画出小孩落水后心理活动的句子。

    3“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中“那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春秋时期,齐景公放荡无度,喜欢玩鸟打猎,并派烛邹来专管看鸟。一天,鸟全都飞跑了,齐景公大怒,要下令杀烛邹。这时,大臣晏子闻讯赶到,他看到齐景公正在气头上,怒不可遏,便请求齐景公允许他在众人之前尽数烛邹的罪状,好让他死个明白,以服众人之心。齐景公答应了。

    于是,晏子便对烛邹怒目而视,大声地斥责道:“烛邹,你为君王管鸟,却把鸟丢了。这是你第一大罪状;你使君王为了几只鸟而杀人,这是你的第二大罪状;你使诸侯听了这件事,责备大王重鸟轻人,这是第三大罪状。以此三罪,你是死有余辜()。

    说罢,晏子请求齐景公把烛邹杀掉。此时,齐景公早已听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转怒为愧,挥手说:“不杀!不杀!我已明白你的指教了!”

    【1】根据你的理解,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写出文中整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子是怎样巧妙地解救烛邹的?如果晏子直接请求齐景公不杀烛邹,结果会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一读,再填空。

    “不杀!不杀!我已明白你的指教了!句中的“我”指的是______,“你”指的是______,“我”已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下面小题。

    村料一 名人名师说阅读

    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说:“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许多品德高尚的人谈话。”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学习越困难,他的脑力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就象感光力弱的胶卷需要更长的感光时间一样,成绩差的学生,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长时间的科学知识之光来照耀。不是补习,不是识字一样的督促,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特级教师钱梦龙在谈到自己少年时代的经历时就曾说到:“是大量的课外阅读使一度被老师认为是低能儿的他奇迹般地改变了命运,进入了优等生的行列。”

    材料二: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时间表

    时间

    安排

    7:00

    起床

    7:00——7:30

    洗漱、吃饭、听英语音频故事

    7:35——16:30

    上学(中午11:40——13:50:放学、午饭、午休、作业)

    16:30

    放学

    16:45——21:00

    做作业(日常作业、语文预习约40分钟、复习约40分钟、日记约20分钟、英语朗读、单词背诵约20分钟、数学约20分钟)

    21:20

    上床、阅读10分钟

     

    【1】阅读材料一,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二,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这两份材料联合起来阅读,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这个班的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

  • 13、语段阅读

    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

    1这段话是对石猴的_________描写,写石猴的动作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现了石猴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2读了这段话,我想到了一句歇后语:孙悟空到了花果山——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最后的常春藤叶(节选)

    第三天,苏艾静静地走进琼珊的房间,坐在她的床边,轻轻地握着琼珊的手说:“贝尔曼先生今天去世了,他也得了肺炎,只病了两天。头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的房间里发现他痛苦得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了。后来,他们在那棵常春藤下找到了一盏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别处挪来的梯子,还有几支(  )(  )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  )了黄色(  )绿色的颜料。”苏艾沉默了一会儿,接着说,“看看墙上的最后一片叶子,它在风中不飘不动,你不觉得纳闷吗?那是贝尔曼先生的杰作——那晚最后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贝尔曼究竟到什么地方?干什么了?你觉得贝尔曼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那是贝尔曼先生的杰作——那晚最后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高尔基和孩子们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非常关心和体贴儿童,所以孩子们对他十分爱戴和(依赖  信赖)。

    有一回,在一个偏僻的城镇上读书的一名小学生,不小心把学校图书馆的一本《童年》弄丢了。他跑了几家书店也没有买着,非常着急。于是,便冒昧地给高尔基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本书作者的帮助。高尔基接到信后 随即将(珍藏 收藏)多年的一本 童年 寄给了这位小学生 难怪孩子们常说 有了困难找高尔基 他一定能帮助你解决 

    高尔基对孩子们虽然非常喜欢,但当他发现他们的错误和缺点时,是从不骄纵宽容的。一次他收到一群四年级学生给他的信。信中出现了许多不该出现的语法错误,他非常生气,回信中毫不留情地批评了他们:四年级的学生啦,写得如此不通,实在可耻,很可耻!

    当然,对孩子们取得的成绩,他总是喜在心里,乐在眉梢,给予适当的鼓励,但从不过分地(夸奖 夸耀)。尤其是对那些较早地崭露出智慧(光芒  锋芒)的孩子更是如此,以避免他们滋生骄傲的情绪。有一次,高尔基会见一位年仅9岁的小诗人,小诗人当面朗诵了自己的诗作,非常流畅,也很优美。高尔基深为惊奇,心里暗暗赞叹,但当面却没有给孩子过多的赞扬,只是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头,深情地说:好好学习吧,不要太累了,要记住你还是个孩子呀!

    高尔基就是这样以他全心的爱,关心着孩子们的成长。

    (1) 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打“√”。(2分)

    (2) 联系上下文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内填写序号。(2分)

    糊涂  隐藏  昏暗 冒犯   

    露:高峻,高出   优异,好  

    (3) 给画线部分加上标点。(3分)

    (4)   画出文中承上启下的过渡句。(2分)

    (5) 文章通过几件事说明高尔基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分别是哪几件事?(3分)

     

    (6)用自己的话说说,高尔基对孩子的爱是怎样的?(2分)

     

    (7) 好好学习吧,不要太累了,要记住你还是个孩子呀!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分)

     

     

     

  • 16、阅读

    法国巴黎卢浮宫旅游须知

    到达与离开:地铁1号线或7号线,Palais-Royal-muséedu Louvre站。

    最佳季节:四季皆宜。参观最好还是在周一和周三展馆全部开放时来。

    门票:15欧元。观众可凭套票参观卢浮宫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及临时展览。同时,观众还可凭该票参观德拉克洛瓦美术馆。

    免费参观:每周五18:00后,在出示有效身份证件的情况下,本馆常设展览对26周岁以下的观众免费开放(国籍不限)。

    下列人员可免费参观常设展览及德拉克洛瓦美术馆:①未满18周岁的观众;②8至25周岁(含25周岁),且居住在欧洲经济区任一国家内的观众;③持有本馆教育通行卡的教师;④艺术史、雕塑、实用艺术专业的教师及艺术家,需出示相关证明;⑤残疾人及其陪同人员。

    开放时间:除周二闭馆外,每天9:00至18:00开放,每周三和周五晚开放至21:45。

    德拉克洛瓦美术馆:除周二闭馆外,每天9:30至17:30开放,每个月第一个星期四晚开放至21:00。

    每年固定闭馆日:1月1日、5月1日和12月25日。

    【1】小明是一名小学生,假期和父母出国到法国卢浮宫游玩,当天是法国的9月2日,星期四。小明的父母今年35岁,爸爸是数学老师,妈妈是医生,并且他和父母都携带了有效身份证件,他们想去看常设展览,需要______欧元。

    【2】小明想参观德拉克洛瓦美术馆,下列最合适的时间是(       

    A.1月1日

    B.9月的第一个星期四

    C.星期二

    D.12月25日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小明和父母可以乘坐地铁1号线到达卢浮宫。( )

    (2)小明和父母在星期四的早上8:30到达卢浮官,可以立刻进去参观。( )

    (3)小明在星期五的18:00后,可以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免费参观常设展览。( )

  • 17、阅读理解

    食物“消化时间表”

    A.芋头

    B.牛奶

    C.牛肉

    D.猪油煎鸡蛋

    【2】小红下午2点要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会,赛前不宜吃太饱,不宜吃难消化类食物,她中午吃什么比较合适?(  )

    A.猪肉、面包、牛肉

    B.香蕉、牛肉、鸡蛋

    C.芋头、猪肉、豆浆

    D.苹果、牛奶、面包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妈妈最近肠胃不舒服,时常胃疼胃胀,医生建议她多吃蔬菜,早餐吃粥为好。

    B.一般来说,蔬果类食品比蛋白质、脂肪类食品更容易消化。

    C.因为脂肪与谷物或蛋白质食物共同摄入会延长后者的消化时间,所以我们摄入的脂肪越少越好。

    D.明明晚饭只吃了一碗稀饭,半夜他的肚子就饿得咕咕叫了。

    【4】外公刚动过胃部手术,医生建议他少食多餐,你觉得妈妈可以准备____等做他的中餐;如果你去探望外公,你准备买些什么水果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华平时偏食,十分爱吃肉制品,你能为他的饮食习惯提些建议吗?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课内阅读。

    《将相和》(节选)

    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

    1选文中画“______”的句子是对蔺相如的(  )描写。(多选)

    A. 神态 B. 语言 C. 动作 D. 心理

    2给选文拟一个小标题写下来: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这情形指什么情形?蔺相如又是怎样应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文中你可以看出蔺相如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外阅读

    医生的心思

    威廉格里辛格是德国著名医学家。由于他医术高明,前来就医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挤满了诊所,有的甚至要等上大半天才能见着他。为了能给更多的人看病,格里辛格养成了利索、简练的习惯,他极不愿浪费自己和他人的宝贵时间,看病时只想知道那些最重要的情况。可是许多病人不能体谅医生的心思,他们总是反反复复地、添油加醋地描述自己的病情。

    唯有一个病人,令格里辛格难忘。

    那是一天上午,诊所门被推开,进来了一位女病人,她一言不发地把手伸给了格里辛格。格里辛格审视了一下她的伤势,问道:事故?

    玻璃碎片。女病人简短地答道。

    何时?

    昨天早晨。

    已处理过?

    碘酒。

    还痛吗?

     感觉血液跳动。 接着格里辛格又仔细地检查了她的伤口,迅速地进行包扎,前后仅花了几分钟。

    费用?病人最后起身问道。

    真令人高兴 格里辛格笑容可掬地回答道 不用付钱 夫人 为您治病对我来说真是一种享受

    1、给文章的最后一个段落加上标点。

    2、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写下来。(   )——(   )

    3.画线的句子中医生的心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添油加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什么格里辛格对那位夫人说为您治病对我来说真是一种享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句子乐园。

    【1】妈妈对我说:你好好养病吧,我已经向你的老师请假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2】我们班在三月八日举办了一次主题为祝妈妈节日快乐的班队活动。(换个说法)

    【3】红日升起。(扩句)

    【4】蝴蝶飞舞。(扩句)

    【5】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仿写拟人句

     

  • 21、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人,能为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奋斗,永不停息地去探索那未知的世界,去攀登一个又一个新高度,难道不是最大的幸福吗?

    改写成陈述句:

    2巧克力、压缩饼干冻得像鹅卵石一样坚硬,难以人口。

    写一个比喻句:

    3.事业与我同在,亲人与我同在,祖国人民与我同在。

    写一个排比句:

     

     

     

  • 22、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黄继光对指导员说“请把任务交给我。”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生日礼物。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刚几下就爬到了杆顶,非常灵活。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春天来了,大地一片生机。改为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祖国。(改为引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老大娘走过小路。(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比山还高的比海还深的兄弟情谊,我们不会忘记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请以“生气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横线上填人物名称。②字迹工整,语句通顺,不得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